他们这支陆续组合而成的队伍,随着一起锻炼,彼此之间更加融洽了一些。看起来不再是一个三三两两的小队伍,真的像是一个整体。
同样,他们对刘邦更多了许多敬佩。不仅仅是因为刘邦那虚无缥缈的身份,而是因为他本身的努力让他们佩服。他们自诩无法做到刘邦那种程度的训练,刘邦不仅做到,而且还坚持每日都提升一些,这自然让他们佩服的很。
无论是什么时代、什么身份的人,都是会佩服强者的。毋庸置疑,现在的刘邦在他们眼中便是一个强者。
刘邦自然知道自己属下那些人的变化,虽然他本意不是为了他们,但是能够让属下的人变得更加强大,他自然不会排斥。同样,他也没有多少欣喜和满足感就是。
他每日训练到极限的时候,总是能感觉到自己体内仿佛有一股能量在滋养自己的身体,这让他的恢复速度比正常人要好上许多。在很多人眼里他是在拼了命的训练,他却知道自己训练的方式,完全在他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
刘邦倒是期盼着自己有一日恢复的速度稍微慢上一些,那样或许他就能见到吕雉了。
没有等到刘邦自己感受到恢复速度变慢,吕雉便再次来到了芒荡山区。正如同她第一次来的时候那样,吕雉为刘邦准备好药浴的药材,看着刘邦忍受半个时辰的痛苦。在第二日的时候,再观看一番刘邦和刘肥两人武学的进境,便会离开。
这一年下来,吕雉到茫荡山区的次数也有十余次。开始的时候吕雉是一个月到芒荡山区一次,这之间的日期一次要比一次短。到了最后,吕雉甚至不到二十天就要来一次茫荡山区。
刘邦吸收药效的速度一次比一次快,他却没有丝毫放松。随着他两次药浴之间时间的越来越短,刘邦似乎看到了将吕雉留在芒荡山区的可能。从沛县到芒荡山区的确不算远,但是来回也需要几日。
若是他两次之间的间隔,不足以让吕雉往返,他自然也就能把吕雉留在芒荡山区。他自然相信,在吕雉的心中他还是比父亲刘太公要重要很多的。现在吕雉是能在维持他训练的基础上照顾父亲,她才选择了兼顾。如果不能,吕雉选择的必然会是他。
毕竟,只有他才能让吕公的预言成真。吕雉为了吕公的一句话已经付出了十余年的光阴,绝对不可能因为刘太公放缓自己的脚步。
要达到这个目的他的确会更加辛苦一些,但只要能够重新与吕雉朝夕相处。那这些辛苦就是值得的!
刘邦没有等到吕雉可以来芒荡山区陪伴他的时候,他倒是等到了一个对他们来说算是不错的消息。
……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秦始皇的□□早已让百姓积怨极深,秦始皇驾崩之后,其子胡亥即位。胡亥上·位名不正言不顺,再加上他本人之前也没什么大的作为,比不得积威已久的秦始皇嬴政。
陈胜、吴广等人联合一些农民起义,两人率领起义军快速攻占了陈州,陈胜建立了‘张楚’政权,完全与秦皇室站在了对立面上。
众人在训练的时候,刘邦属下的周勃并没有放弃打探消息。
听到这消息,所有人都十分激动,没有人愿意一直生活在山区之中,这对于他们来说便是个离开的机遇。甚至,可能大有作为,大丈夫哪里有不希望建功立业的。
不过,他们心下虽然激动,却没有混乱。反倒是抬头一起看向那身上还带着汗迹,明显刚刚还在训练的刘邦,听候他的指示。
“周勃,这消息是你带回来的,你以为应当如何?!”刘邦随手接过樊哙递过来的毛巾,随意的擦拭了一下自己额头上的汗迹。
“我以为,我们完全可以响应起义。我们在大秦眼中是逃犯,本身便与他们对立。响应起义会让更多的人加入,对我们来说,无疑会更安全。”周勃此时的分析倒是没有涉及到什么民族大义,也没说可以建立多大的功业,一切是以他们的安全为标准来考虑。
刘邦点了点头,他扫了一眼其他人,果然看到了大家对周勃的赞同。这件事,明显没什么异议。“我们的确是可以响应起义,不过总不能在这芒荡山区。”
“没错,这山区起义,难免会遭人口舌,指不定便被传为贼寇。姐夫,我愿意回到沛县打探消息。这沛县是我们大家的根基,在沛县起义,最是恰当不过。”樊哙紧接着便开口。
他开口也是有私情的,樊哙已经将近一年没有归家。他也能够借着这次的机会,再去看望妻儿一眼。
“大家若是没什么异议,就让樊哙回去探探路。”刘邦说完便看向其他人。的
“没什么异议。”周勃第一个响应。
“我们都听从您的!”
“没异议。”
……
“那我就先行一步,在沛县等着大家。”樊哙唇边带上了一丝笑意,他起身回到自己房里,稍微收拾了一番衣物,便在大家目送下离开。
樊哙回到沛县之后只来得及回家看了一眼,便开始打探沛县的消息。沛县之中也有不少人想要响应起义,就连沛县的县令也有这个想法。樊哙想要想办法去见县令的时候,他便听闻沛县的县吏萧何和曹参两人已经向县令提议将沛县流亡在外的人召集回来。
樊哙什么都没有做,便有县令的人找上门来,让他去给刘邦传信。樊哙在沛县停留了不到两日,他便又往芒荡山区赶去。自始至终,他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樊哙回到芒荡山区的时候,其他人看到他是非常惊喜。
“怎么?事情已经办好了?”周勃显然比其他人要稳重一些,虽然面上也有几分喜色,却是要比其他人稳重许多。
“我回到沛县没多久,便有沛县县令的人找上门开,想要迎回沛县流亡在外的人。据说是县吏萧何与曹参请令。”樊哙对这一点没有任何隐瞒。
周勃微微皱了皱眉头,他显然也有些想不通这一点。按理说,虽说他们逃跑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但是,他们逃离的时候,人数并不多。二三十人,根本犯不着让配县令迎回来。不是他妄自菲薄,当真是因为这点人数,根本成不了大器。
现在他们几百人聚集在一起,自己是心知肚明。可是,并没有其他人知晓。那沛县令特地让人委托樊哙转告刘邦,当真是奇怪的很。
“我们这次是否要回去?”周勃回头看了一眼在那里坐着,手指却在不断活动的刘邦。
“回去,为什么不回去?既然有了回去的可能,我们自然要光明正大的回去!哪怕是有什么危险,也总比一直在这芒荡山区好很多。”刘邦毫不犹豫的开口,“大家回去收拾收拾东西,我们这就启程!”
萧何与吕公也算的上是旧时,如果吕雉有心,他能知道他们此时的人数也很正常。他们这几百人聚集在一起,如果沛县令能够安心他才是奇怪的很呢!将他们迎回去,既能够增加沛县的力量,又能兵不血刃的解决一个潜在的敌人,这样的事情,自然做得!
刘邦心里觉得这一切可能是吕雉安排的,他自然不会拒绝。这样回去之后,很有可能便要暂时屈居在沛县县令之下的……
他心下虽然有些遗憾,无法真正成为一个领导者。但是,却还是放任自己听从吕雉的安排。路需要一步步走,暂时屈居人下,可不等于一直屈居人下。
刘邦便带着人往沛县赶,他们还没到达沛县,这打探消息的人就告诉了他,这沛县的城门是关闭的。那主张将他们这些流亡在外的沛县人士迎回来的萧何与曹参两人也差点被捉拿,逃到了城外。
刘邦并没有刻意的去找萧何与曹参两人,他写了一封鼓动信,用弓箭将之射·进城中,鼓动沛县的百姓造反。刘邦在沛县生活了那么久,自然也是知道百姓们早就对不太体恤他们的县令有几分不满。如今有了人鼓动,他们对县令的不满自然也就更大了几分,胆量也增长了不少。
百姓们聚集在一起,将沛县的县令杀了之后,打开城门将刘邦等人迎了进来。刘邦最初在百姓心中的印象也并不多好。但是他在做泗水亭长的时候,的确做了不少的实事。在这时候,刘邦反倒是显得要比沛县令更加让他们相信。
百姓们自然也知道如今这沛县混乱的起因,陈胜、吴广起义之事,早就传的沸沸扬扬。他们却十分热衷于谈论此事,甚至有不少热血的人想要参与。
甚至沛县令之所以起义,便是因为他们这些百姓对起义的向往。若不是沛县县令不响应起义,很有可能会直接威胁他的身份,他也不愿意放弃好好的县令不当,选择一条前途未卜的道路。
他们将刘邦迎进城来,自然也看到了刘邦身边的那些人。这些人有不少的人,便是沛县的本地人。不过他们的气势,显然要比离开的时候强盛很多。百姓们纷纷提议让刘邦当他们的主事人,带领他们起义。
刘邦并没有直接应下,他向着人群之中看去。
那里站着的是县吏萧何与曹参等人。萧何与曹参他们原本是准备与刘邦一起攻入城中,特意聚集了一些下属。但是他们没想到这刘邦胆子那么大,只带了几百人便敢和城中的百姓硬抗。而且,这结果还是刘邦不费一兵一卒便直接进入了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