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来都准备给赵云说这一路的主意事项和计划安排了,怎么看着赵云这里还一脸懵逼的样子?
赵云愣愣的听着苏云卿给他把事情前后给讲清楚了,顿时就舒了一口气:“原来不是让我陪着他们加班吗?”
嘤!简直大汉好师姐!
在赵云看来,此时此刻的苏云卿简直棒棒哒!
果然还是自家师姐最好了!
反倒是苏云卿听着赵云的话抽了抽嘴角:“好好的加什么班啊,最近并州还没人手紧缺到那种程度呢。”
不过也快了,苏云卿觉得吧,等拿下凉州,估计就要开始忙起来了,那时候刚好可以让赵云在外面浪呢。
赵云听着苏云卿的话更加感动了。
然而……
“虽然话是这么说,不过难得子龙你这么有心,刚好最近公瑾为了筹备婚礼的事情有些地方就顾不上了,你就先帮他做着吧,总让子敬加班也不像话啊。”
赵云:“……”
去你妹的亲师姐弟!(╯‵口′)╯︵┻━┻
骗子!
把我的感动还回来!
然而不管怎么说,赵云还是接下了这份任务,虽然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天起他就期盼着赶紧出差算了。
讲真!并州文官做的事情和边境的文官差距很大啊!真的很大!
……不过差距大也正常啊,不然怎么说目前的并州是北方的权力中心呢?
不管怎么说,在赵云的殷切期盼之中,他们一行人终于还是收拾收拾东西圆润的南下了。
这次因为是跟着糜家商队走,因此一路啥都不用操心,苏云卿还额外分了十多个军中最精锐的将士随行,可以说安全也是很有保障的。
等大家开开心心的到了荆州,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其实不是拜访刘表,而是去书院见司马徽庞德公等人。
怎么说呢,他们刚来荆州,即便是苏云卿那里有情报,可到底不如这两位在荆州看的清楚,拜访一下他们,请求一下指点,这是很有好处的。
去拜访司马徽,诸葛亮倒是没什么感觉,庞统的心思却比较复杂,只因为当年那些看不起他的人如今却围在他的身边开始说好话了。
也难怪,苏云卿灭曹操,其中就有庞统的功劳在内,第一次出手就能有这么大的手笔,关键是苏云卿还打赢了,庞统的名声立刻就不一样了,再加上庞统确实很得苏云卿的看重,如今苏云卿可谓权倾天下,庞统自然也就跟着水涨船高了,那么大家愿意往他身边凑也就很正常了,至于说相貌,此时倒是不重要了。
庞统也不好说这些人虚伪,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
再说了,他们日后在荆州还有事情要做,到时候说不好就要倚仗这些人帮点什么忙呢。
因此对于这些人,无论是庞统还是诸葛亮都十分客气。
庞统和诸葛亮的态度谦和有礼,顿时就赢得了大家的好感,只见那领头的文士大声道:“我看不如这样,为了庆祝士元回来,咱们不若带几壶好酒去后山,那里环境清幽是个好去处,到时候我们饮酒作诗,纵论天下,兴之所至高歌长啸,岂不是件快事?”
诸葛亮:“……”
庞统:“……”
虽然这提议大家都说好,且本身听起来也很诱人,但饮酒作诗纵论天下也就罢了,高歌长啸什么的……
对于诸葛亮来说,这简直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啊!
第83章 收获了爱情
对于诸葛亮和庞统来说,他们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唱歌什么的……不是不能唱,然而调子根本把持不住啊!
尤其是说什么长啸之类的,诸葛亮觉得他最近只要是面对着空旷无人的山林,想要长啸一声的时候,总是有种张嘴就会吼出那首被苏云卿命名为忐忑的调子来。
……这么一想确实挺忐忑的_(:зゝ∠)_
可是你要说不去吧,那似乎也不好,人家盛情相邀,不去就是不给面子啊,本来大家的交情也就这么一点,如果还这么不给面子,显然是要何人结仇嘛。
庞统想了想,小声对诸葛亮问道:“孔明你酒量怎么样?”
一听这话,诸葛亮顿时就明白了庞统的意思,他也同样小声回答道:“尚可。”
说是尚可,但诸葛亮眼神中透露出的自信说明了他的酒量绝不会太差。
和聪明人讲话就这一点好,庞统与诸葛亮不过一个眼神的功夫便已经明白了对方的心意。
不能唱,怕出事的话,那就不唱好了。
反正唱歌不是重点,这群人聚在一起恐怕还是谈天下大事多一点,到时候他们就只管说话喝酒,等要玩起来该唱歌了,假装喝醉了就是。
无论怎么样,你总不好意思叫一个已经醉趴在桌上的上起来唱歌吧?
这计划其实挺好的,事情的发展也很顺利。
这帮子学子们大多还未出仕,因此相对单纯一点,自然是没法和并州官场浪了不少时间的诸葛亮庞统两人比了,但这并非说这些人没有价值,恰恰相反,这些人的价值还是很大的。
虽然有穷文富武的说法,但考虑到这年代书籍和知识有多珍贵,能够这么大年纪了不去为了生计劳作生产,而是继续留在书院读书,时不时还出门游学一趟,可见这些学子们家里的情况都是不差的,否则早早就得想办法讨生活了,哪还能这么悠闲。
家庭情况不一样,所能接触到的人自然也就不一样了,再加上这些学子们都是有大志向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的,因此对很多事情便格外关注一点。
如果说最近荆州有什么大事的话,那自然是刘表的身体不好了,而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刘表却犹豫不定,使得荆州至今没有一个说得过去的主事人。
因为刘表的态度不明,这就使得荆州的形势更加混乱,斗争也越发激烈。
不过据诸葛亮和庞统两人的观察来看,虽然刘表的儿子也有几个,但如今真要说有竞争力的其实也就两个人,一个是长子刘琦,一个便是次子刘琮。
诸葛亮面上谦和的陪着喝了杯酒,然后像是随口一般的说道:“能有如此激烈的竞争,看来二位公子都是一时才俊,不分伯仲呢。”
这话一出来,一个头戴青巾的学子便嗤笑一声:“哪里来的一时才俊,别说两位,便是其中一位当得上才俊二字,如今的情况也不会是这样了。”
说白了,刘表两儿子目前撕的难解难分,不是因为两人都是啥高智商高段位,实际上是因为都是两战五渣。
不过他这话说出来也没人反对,因为这实在是一个太明显的事情了,因此即便这话说出来对作为荆州牧的刘表实在是不尊重,可也没人说他什么,事实上大家都挺认同这个说法的。
知道面对目前这种情况刘表的两个儿子做了什么吗?事实上,这两人啥都没做,或者也不能说是什么都没做,应该说是有用的事情一件都没做。
面对这种情况,是搞内部分裂撕逼的时候吗?这不是傻吗!
你内部撕的再厉害有个卵用,更何况兄弟相争恐怕刘表的心里也不好受,可以说这刘琦刘琮两人争斗的越厉害刘表其实就越担心把位置传给他们。
无他,这二人是站在对手的角度看问题,可刘表是站在父亲的角度看问题,刘表是荆州牧不假,但他更是个父亲,他当然是希望自己死后自己的几个儿子都能好好的,可如今兄弟之间互相撕逼,刘表能放心的选定继承人吗?
估计刘表现在心里正担心一旦他死了,他的一个儿子就要弄死另一个儿子呢!
所以说,内部斗争卵用没有。
更何况,说是两位公子相争,但实际上却是他们背后的利益集团相争,这种时候斗的越厉害就把对方得罪的越深,日后不管是谁掌控荆州,恐怕荆州都得塌掉一半。
事实上最聪明的做法不是以内部斗争来突出自己,或者说内部斗争是万万要不得的,对内应当做一朵安静的白莲花。
聪明人就应该知道,此时真正能够决定荆州继承人的不仅仅是刘表,刘表手上只有一半的决定权,另一半在苏云卿和刘备那里。
打个比方来说,刘表如果将继承人定为刘琮,可苏云卿不答应,或者说苏云卿坚决反对,并且有意扶持刘琦,那么难道苏云卿真的做不到这样的事情吗?她当然能做到,因为朝廷目前掌控在她的手里,就算是刘表定好了下一任的荆州牧人选,那也是要上书朝廷取得同意的。
可谁都知道,苏云卿的态度就是朝廷的态度,苏云卿不同意,这个荆州牧就是非法的,刘表说话都不好使。
这时代主要还是看拳头,荆州的拳头比不过苏云卿,那么也就没有甩开苏云卿自立的能力,至少他们不能公开打苏云卿的脸,否则这仇就结大了。
再说了,苏云卿是什么人?如果有她的支持,难道还担心做不了一个荆州牧吗?
至于说刘备,作为最靠近荆州且实力不弱的一家诸侯,刘备的态度自然也是要关照到的,如果能够得到刘备的支持,其实并不比苏云卿差。
单纯以实力对比来说,苏云卿确实比刘备要强,但不能忽略的一点是,苏云卿虽然代表朝廷,但她那是远水,远水要解近渴自然是要费工夫的,刘备就不同啦,他就靠在荆州旁边,荆州无论是谁上位都要和刘备打交道,那么如果有刘备的支持自然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