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福州城的百姓都在骂莫家,恐怕贴座金山都不容易把三姑娘嫁出去。
金氏厚道,虽然心里吐槽也没说,只命人扶起莫氏,“我一个出嫁女,也不好置喙老太太的决定,只是老太太素来疼孙女,断不会要三妹妹真出家的。婶娘宽宽心吧,此时风口浪尖的,别再添什么乱了。”
莫氏心里暗骂那死老太婆从来也就疼你这个嫡长孙女罢了,面上仍是嘤嘤哭泣,“大姑娘这样说,我倒放心了,还请容我们歇一个晚上,刚刚路边颠簸,三丫头伤了脚,不拘哪个下人房,能有个屋顶就成。”
“如何能让你们住下人房。”金氏道,一面安排了住所,一面派人请了大夫。
大夫看了半天,不红不肿的,只是三姑娘直喊疼,他也不好把话说死,便道了个扭伤,需要休养几天。
去了庙里哪能好好休养呢,莫氏就又求多歇几个晚上。
借住变成小住,小住变成常住,完美。
这个流程倒也没有错,错的是对象,她真把金氏当成傻白甜了。
这是个误区。世人多半以为商人心眼最多,善于逐利。而金家这样迂腐的人家肯定是横平竖直,特别梗。迂腐不代表人家是傻子啊,人家还得争名呢,不是为了那些个世家虚名,金家图什么,折腾自己玩儿?
多少知识分子心眼子多得逆天,当面温文尔雅,背后就能骂你娘,金氏作为金家夫人身边长大的小姐,心眼子也不算少。金母教她的第一课就是喜兴不形于色。
莫家的马车是坏了,可是来修的工匠说有人为破坏的痕迹。
金氏以为莫氏不过是怕庙里清苦不想去,她招待莫氏住下,送信回了娘家,等老太太处置。
不想她还是太年轻。
她在罗云开的书房里遇到了据说扭了脚走不了路要好好静养的金三姑娘,三姑娘生的秀美,泪水盈盈,颇有些动人之态。
然而她姐夫一副被吓个半死的样子。
经过了秦小妹事件之后,罗云开除了亲娘和老婆,看哪个漂亮姑娘都哆嗦,生怕是妖怪来害他,为此罗家大房伺候的丫鬟颜值普遍都降低了不少。
一见金氏,罗云开如释重负,躲到老婆身后,问道,“樱儿你看她是人吗?”
金氏又好气又好笑,安抚他道,“是人,这是我娘家三妹妹。可能是走错地方了,我这就送她回去。”
不过做的事可就不是人了。
罗云开心中大石落地,吓死宝宝了。
金氏张嘴要喊人,金三姑娘噗通跪下,膝行到夫妻二人面前,仰头哭道,“还请姐姐姐夫救我一命。”
“救命一事着实荒唐。祖母没有要杀你,不过是让你去庙里清修一段时日,你外祖家新丧,你难道不该给他们守孝么。”
“去了庙里哪里还有活路,我们家的姑娘哪个去了家庙还能回来的。”
“可见三妹妹这个救命涵义太深。”
“我愿效仿娥皇女英,常伴姐姐姐夫身边,为奴为婢也在所不惜。”
“既提到娥皇女英,何必说什么为奴为婢,妹妹的话不是真心啊。”金氏叹了口气,“妹妹这个阵势,倒是想让我做周娥皇。”
李后主在周娥皇病中和小姨子偷情,把老婆气死了,姐夫偷小姨子的范本。
罗云开拉着金氏袖子道,“我可没有这个意思,刚才我正看书呢,她好好的就闯进来了,怪吓人的。”
金氏此时倒要谢谢大闹婚礼的秦小妹了,罗云开对美人的阴影实在太大了,压根没啥出轨可能性。
金三姑娘跪在地上又哭又求,罗氏夫妻皆是不为所动,天刚大亮,金氏就把这母女俩塞到车里送回娘家了。
面临她们的自是雷霆震怒。
金母当日给庶子娶了莫氏,就是觉得她不靠谱,没想到她带着女儿不靠谱到罗家去了,若是被罗家人知道了,要如何想金家?她当机立断,派了数个婆子把母女俩送去家庙,然后备了厚礼,让金氏母亲去罗家拜访致歉。
这些个事明萱权当笑话讲给黛玉听,林黛玉也只当个笑话听。明萱说完罗家八卦,又想起来一事道,“你可还记得那日咱们听的的大漠谣?”
“霍去病同狼女那个?”
“正是这个了。不知怎的,那书给大公主瞧见了,发了好大一通脾气,为此陛下降旨严禁此书,作者估计也没啥好下场。”
“旁的也就罢了,说些古人风流韵事也无妨,最可笑是那话本竟说是大汉侵略的匈奴,匈奴屡犯边境,一转头倒哭起可怜来了。这写话本的应该不是我们汉人罢。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竟都成了错处了。”
明萱道,“你倒和大公主说的差不多,难怪她和你一见如故呢。你要是有心,不妨把罗家的事写信同她说说,到时候她嫁了心里也有个底。”
林黛玉自然是应了,将所知事都一一写下。
明萱这话说的是客气了,大公主虽然表达的意思差不多,可她压根没说,她是骂的。首先把拿这书给她看的薛宝钗骂了个狗血淋头,其次把淮扬总督骂了个狗血淋头。
“封疆大吏,自己治下出了这样反动的书,居然不知道?”
薛宝钗顶着压力还得哄她,她却忽然拎着书去找皇帝了,皇帝道,“不过是本话本,你这么生气做什么,不喜欢撕了也行。”
福清正色道,“如果知道这里头写了什么,父皇就明白儿臣为何生气了。”
随着她的讲解,皇帝的脸色也难看起来,福清道,“史书有所公论,尚且能因为这情情爱爱推翻。不过笔杆子一动,日后是不是要说是咱们先欺负的南疆?是不是要说老齐侯是为了哪个彝女假死的?如今朝中畏战之风盛行,再有这样的书来妖言惑众,民心难收。”
“传朕旨意,大漠谣列为□□,命淮扬总督亲自督办。”
福清打断她道,“父皇这样不好,倒让人觉得大题小做,反而去关注它了。”
“无妨,朕拿你做个幌子便是了,只说你素来喜欢冠军侯,保准后头献上来的都是给他歌功颂德的。”
刁蛮任性的大公主,为了她一个不喜欢,皇帝便特意下了圣旨,使唤着淮阳总督给她用,太可怕了,这样的姑娘谁敢娶。
敢娶的小罗御史脸在御书房门口撞着福清,低着头红彤彤的,福清又凑过去看他,“你来找父皇有事啊?”
“是陛下唤的臣。”
皇帝陛下纯粹想老丈人敲打敲打新女婿。
福清道,“哦,那你进去吧。我走了啊。”
小罗御史手心一痒,福清塞了个松仁粽子糖给他,可怜他就一路攥着个糖面圣。天已经热了,糖攥在手里黏糊糊的,等能吃的时候早就化的不成样子了。
含在嘴里先是微微的咸,随后才有甜味漫开来。
原来公主喜欢吃粽子糖。
☆、第七十八章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哪怕百年光阴,人们也没有忘记戚武毅的这句话,好像是一个誓言或者预兆,在这之后,他创立戚家军,闻名天下。福建之战后,闽广倭寇尽数歼灭,海波始平。
这句话也曾经从当年的闽安公嘴里说出来,闽安公出身宗室,一手创立了闽军,因此得以平级袭爵。哪怕他这次降爵,闽地的人们都觉得他是受了弟子连累。
程承城的威望远远及不上闽安侯。
闽安侯捧着茶碗,喟叹一声道,“齐桓侯现今的日子很好过吧。”
世子明益道,“还是父亲老谋深算,可惜赔了一个邱深,赔了一个莫家。”
“棋子罢了,难道你还看不穿这些?”闽安侯道,“莫家那小子你早些处置了吧。”
明益应了,闽安侯又道,“齐桓侯还有个弟弟未成亲吧,三丫头也不小了。这次降爵,三丫头的县君怕是不用想了。”
“不过是个虚爵罢了。”明益道,“若父亲看中了,我这就去齐侯府上提亲。”
“长进了。”闽安侯自觉老怀安慰,“让三丫头也宽宽心,她是个有后福的,齐侯如今简在帝心,也不辱没她。”
明三小姐闺名叫朗月,正经的宗女,明益膝下嫡女,生得极似闽安侯,最是喜欢骑马射箭,舞刀弄枪的。
听得父亲亲自来同她说婚事,明朗月随手将刀搁在桌上,皱眉道,“女儿还不想嫁人呢。”
“胡说,哪有不嫁人的。齐桓侯世代武官,你不是最喜欢大英雄了么。”明益劝道,因着闽安侯溺爱,这个女儿也不太听他的。
明朗月嗤笑了一声,“要说大英雄也是他哥哥,他算个什么东西。祖父要我嫁,总得容我看看活的不是。”
明益自是不答应的,不想明朗月直接去寻了闽安侯,闽安侯大笑道,“这有何难,你收拾了东西去福州城小住,到时候自然有的是机会相见。”
也没个长辈陪着,明朗月自己就去了福州城的别院。
她在漳州尊贵惯了,哪家小姐身份也比不过她,到了福州自是也如此,只等着各家女眷前来拜会,不想却并没有泛起半点波澜。
福州城女眷如今两位打头,总督夫人明萱,齐侯夫人方无忧,近来福州城大清洗,这二位都忙着呢,谁也没工夫搭理这闽安侯的孙小姐,不过派人送些土仪便是了。
明朗月自矜身份,明萱虽和她同样出身宗室,却只是个小小庶女,老姑娘了才嫁人做了填房,如何比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