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卷展开之后,的确是当初他所见到的那副,数支妖冶的花绽放在画卷之上。鄞祯仔细数了数,花瓣有四,有红有白,这花他没见过,但他觉得跟贾琏今儿个说的那个什么罂粟很像。
次日一早,鄞祯带着画来亲自向贾琏证实,得到肯定答案之后,鄞祯万分诧异。
“原我只是查出来这事儿跟文华殿有关系,没想到竟然和你说的扬州案子也有关联。谋财,害命,这件事背后肯定有巨大的阴谋。”鄞祯道。
贾琏还在盯着那幅画,与他所见的一般水墨画不同,水墨描绘一般只是‘画骨’,描绘得是一种风姿,不会特别细腻。但这幅画却不同,把罂粟花画得栩栩如生,很逼真。贾琏不禁想到那名扬州瘦马身上所着的花样子,立刻叫人拿来对比,竟如出一辙。只是画上的所绘的更多一些,衣服上的则只是截取一部分样子去刺绣。
“女人刺绣之前,都会先描样子。这幅画难道是用来刺绣用的?”鄞祯问。
贾琏看着落款处的空白,表示赞同:“若是作画,应该会提上几句落款。”
隔两日,刘元青捎来消息,扬州那边已经查到罂粟花的所在地,就在扬州城三十里外一处偏僻的村庄内种植,那里的村民全部受雇于一人,先拿银子后种花,必须保密,必须禁止外人来,否则就没有丰厚的报酬再拿。村民们受够穷苦日子,自然认钱听话,又因为村子偏僻,鲜少有人往来,所以消息一直被瞒了下来。
而负责与村民们联系的人,是香满楼的一个管事,叫来福的,他应该也是受人指使。
具体情况如何,便要亲自去审问才知。鄞祯和贾琏当即动身。到了扬州,贾琏却没多做停留,直接上船回京,和四皇子辞别了。
鄞祯不解:“为何不留下来同我一起将这案子破了?”
贾琏:“王爷别忘了,祁天来参的本子还在上京的路上,就算有刘元青后续的解释,也难保他不会怀疑。如果我继续逗留,在这儿陪着,您说他会怎么想?”这个他,当然是指皇帝。
鄞祯忙打发贾琏快走,再无怨言。
四皇子追踪他的香满楼去了。
贾琏同林如海、贾政和宝玉共乘船回京。
这一路上可热闹了。贾政督促宝玉要学习,没事儿的时候就当着林如海的面儿叫宝玉作诗。宝玉的作诗水平时高时低,有时候被贾政骂了,差不多就像傻子似得,做些烂东西出来,少不得又挨贾政一顿骂。
林如海同贾琏在一帮笑笑,看个热闹,并不多说。
宝玉只有在贾政休息的时候,得空见着林如海,便会拐弯抹角的问黛玉好不好,黛玉爱吃什么,爱玩什么。
林如海见宝玉不避嫌,他便也不避嫌了,把黛玉搜集大青虫的事儿讲给宝玉听。
宝玉怔了怔,好半天才缓过劲儿来,一脸诧异。林妹妹竟然喜欢搜集虫子?宝玉在脑海里想象了下,那般较弱如花的林妹妹,撸着袖子满园抓青虫。青虫又大又肥,动起来跟蛆虫一样,想想就叫人犯恶心。美美得林妹妹,竟举着肥肥的青虫子冲自己笑……宝玉晃了晃脑袋,抚着胸口,惊魂未定。
贾琏见宝玉有点发痴,问他怎么了。
“没,什么事儿都没有。可能有点晕船,二哥,姑父,容我先告退回房。”宝玉匆匆行礼,逃了回去。
林如海哼笑:“瞧给他吓得!”
“他一个不问俗事、不沾俗务的人,自然是受不了您形容的事。”贾琏别有意味的笑。
林如海白他一眼,“还说我,黛玉这毛病也不知是谁给弄出来的。”
“哈哈,”贾琏笑,“姑父换个形容不就好了,说她爱养蝴蝶,便就有出尘脱俗的劲儿了。您非要跟宝玉说她弄青虫子,还特意强调虫子又大又肥,你叫宝玉不怕才怪。再说,我倒觉得鼓弄虫子,可比葬花有趣儿。一个是烂在土里了,一个人是破茧成蝶,怎么看都是后面的更好玩儿。外甥帮你提升了她的爱好,您是不是该好好谢我才对?”
“爱好还有提升的?你这厮,嘴巴越来越厉害,我得个探花名儿都说不过你。才年纪轻轻的就这样,将来指不定会如何了,可得罪不起。”林如海挤兑贾琏道。
贾琏更笑:“你要是这么想最好,这次您回京高升了之后,可千万别‘得罪’为难我这个小辈,我便是求福得福了。”
“又胡说。”林如海道。
“真的,”贾琏伸了个懒腰,站在甲板上,望着河岸上渐显的秋景。
林如海记得贾琏早前就跟他说过这话,之前还觉得不可思议,现在隐隐的他也有这种预感。临行前,皇帝对他说了很多器重的话,他心料这次远行,如无意外的话,应该是会有所变化。
就在贾琏离开扬州五天的时候,皇帝受到了福建布政使祁天来的折子。
皇帝看完,脸色阴沉,丢了折子,不知该作何感想。贾琏的事儿他刚放下去,又闹这么一出,他真不知道是该信还是不信了。之前赞颂声满天下,他心中忌惮,有诸多不爽,因想到北静王的问题,到底给搁置下来了。现在又闹出结党,真真假假难辨,更令他头疼。
今日正逢十五,皇帝要去皇后宫中。皇后见皇帝面色不佳,便轻声细语地跟其说了些宫内琐碎的趣事,都得皇帝放下戒备了,皇后才小心的问皇帝是不是有不开心的事,可以和她说。
皇帝也觉得这事儿说出来会好受些,就念叨给了皇后。皇后断然不敢对朝政做出什么表态,只是温温的帮贾琏说几句话,道他忠良,道他才华横溢,更道他在民间声望极大。
最后一句,引得皇帝追根问底,“说他在民间声望大,你可有依据?”
“臣妾听那些觐见的夫人们说的,大家众口一致,臣妾便自然觉得真是这样。莫不是臣妾说错了?臣妾能有什么见识,人在深宫内,就只能听人胡说罢了,可不要责怪臣妾。”皇后娇柔地转动眼眸,往皇帝怀里靠了靠,难得温柔。
皇帝心中一暖,倒念起皇后这些年来为自己管理后宫的辛苦。他今日本是按例来看一看的,此刻却改了主意,直接宿在皇后宫中。
老夫妻恩爱,念到旧情时,有诸多甜蜜温存可追忆,倒叫受惯了新人伺候的皇帝有了别样感觉,少不得因此和皇后感情更亲厚些。
次日一早儿,皇后又提了贾琏,说他供奉给御花园的锦鲤好,说他上供给太后的各类花妙,总之用尽词汇和例子赞美他。
皇帝面上不做表态,这之后情绪却阴沉不定了两日。
人才,取舍,盘绕在他脑中很久了……
又过两日,皇帝受到了福建按察使的折子,里面呈报俱表了扬州罂粟一案的诸多可疑之处。此种毒物竟可被有心人利用,可轻易摧毁名望之家,这令皇帝十分重视,立即责命四皇子严查此案。
至于这两天他反复怀疑贾琏,还有他和老四结党的问题,皇帝在心里有了一个谨慎的处理办法。
不久,贾琏归来。
皇帝还没来得及对贾琏实行他的想法,就听贾琏说辞官。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皇帝瞪眼。
贾琏毫无情绪地回答:“回皇上,臣请求辞官,并请皇上一同撤了臣和荣府的爵位。”
第101章 辞官管庄子
单单开口辞官的事儿,皇帝差点就以为贾琏疯了。听他竟然还要一并除了爵位,突然惊得无话可说。
“你这是为什么?”皇帝问。
贾琏当然不能说因为自己的顶头上司太矫情,怀疑来怀疑去,叫他觉得心烦,更不能说自己就是任性不像做官了。他的官爵是皇帝恩赐下来的,若是草率拒绝,那便是驳斥皇帝的面子。所以这个理由贾琏要找得得当,恰到好处,至少让皇帝找不出他的错儿来。
“臣若是说实话,还请皇上恕罪。”贾琏先做个铺垫,让皇帝接受能力提高一点。
皇帝应承,急道:“别废话,朕当然要听你的实话。好好的官不做,你为什么要辞官,给朕一个理由!”这会子皇帝真着急了,竟一时忘了他之前曾经动过要打压贾琏的念头。
“臣……”贾琏垂着眼眸,缓缓吐出两字,“怕——死。”
“怕死?你贾琏会怕死?”皇帝哈哈笑起来,抖着手指了指贾琏,一脸不信。
“此去福建,路上遇到了点危险,实在是令人觉得后怕。难免就胆子小,想避避风头。”贾琏道。
贾琏在去往福建的路上,因急于赶路,只身带着几个随从先行,图近绕了一段小路,路遇几个劫匪。其实这几个劫匪都是半吊子,被随后而来的侍卫们咋呼几下就跑了。事情是这么个事情,贾琏巧妙地描述一下,至于皇上怎么想那就是他的事儿了。他向来多疑,总是比平常人想得多,那这个毛病他就自己担着挺好。
“竟有人害你?什么人?”皇帝惊讶问。
“有惊无险,幸亏侍卫们及时赶到。臣并没有问清楚他们的身份,他们见势不妙就跑了,无影无踪。”
皇帝一听是“无影无踪”,估摸这些此刻是高手,而且早就熟查了地形,是早有预谋。“到底是什么人,敢行刺朝廷大员! ”
“幸亏我当时衣着朴素,只穿了一件粗布衣裳,令那些人以为我只是个开路的家丁,并没有太为难什么,但倘若他们知道我的真实身份,绝对不可能那么简单地放过我。”这话倒是真的,贾琏之所以没有被那些匪徒刁难,的确跟他的朴素衣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