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扶史将军起来——将军莫急,我们慢慢说。将军弃暗投明,我们是欢迎的,只要你真有诚意,事情总能谈妥的。”
“罪将归降,绝对是诚心诚意的,大都督一定要相信啊!”
史文庭猛然跪倒,又是“通通通”磕了几个响头,那“通通通”的声音让孟聚听着都觉得头皮发麻——这家伙该不会觉得只要磕头声音够响就证明诚意足够了吧?
被这个二愣子旅帅搞得手足无措,孟聚退后一步,示意文先生上前问话。文先生干咳一声,站前一步:“史将军深明大义。弃暗投明,这很好。但不知将军此次归降,打算统带多少兵马过来呢?”
史旅帅磕头磕得头晕目眩,站立不稳,被搀扶着在石阶上坐下。他额头上鲜血直流,说话却还是口齿清晰:“末将此次归降,末将自家的雷霆旅自然是要过来的,雷霆旅现在的兵马约莫还有两千出头——但不止末将自己的兵马,军中还有不少弟兄也很仰慕大都督。托末将一同向大都督请降的。”
“哦?其他将军也有此意吗?”
“是,军中托我来问话的旅帅就有七、八个——这趟是因为我担当了先锋,大家都托我来跟大都督联系。”
“史将军,你说的大家是指谁呢?”
“前军的白虎旅旅帅洛小成、中军的熊霸旅旅帅熊罡、中军的猛禽旅旅帅高飞、后军的横山旅旅帅李澈,还有城下与我一同担当前锋的飞鹤旅旅帅黄旻……还有不少人,他们都托我向大都督递个话,想连人带兵马一同投过来。就是没得大都督的同意,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只要大都督您给罪将一个准信,末将传信回去,他们都会举义反正的。”
孟聚和文先生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早先收容溃兵时候就知道边军士气低落军无斗志了。但不料竟到了这地步,旅帅一级的将领都纷纷想着叛变投敌。
但孟聚还有个疑问:这帮边军将领要投降的话,他们投靠慕容家那边不是更好吗?慕容家那边毕竟还有个正统朝廷的名分,无论地盘还是实力都远比自己雄厚得多,边军将领们为什么不肯叛去那边?
史文庭答道:“大都督垂询,罪将也不敢隐瞒:其实先前战况不利时候。也有一些弟兄归降了朝廷。但我们后来得到消息,他们都没得什么好下场。刘渡旅帅是第一个投过去的,但他过去那边不久就被人吞掉了兵马。吃饭时莫名其妙地吐血死了;陈雨笋将军,他赴宴时候被一帮蒙面人乱刀砍死了;还有明阳旅帅,咱们都听说他哪天晚上就失踪了,有传言说是被人做掉抛尸湖里了……”
说着,史文庭打了个寒战,他摇头道:“反正。投朝廷那边去的,没一个好收场的。弟兄们都寒了心,不敢再试了。”
“这……不至于吧?归降时,既然保证既往不咎了,难道朝廷会出尔反尔吗?”
“这个……罪将私下跟亲近的弟兄也商议过,大家都觉得:皇上英明刚毅,气度恢宏,肯定是不会言而无信的。只是先前咱们跟朝廷打得太狠了,杀了金吾卫不少将官。虽然皇上答应咱们既往不咎的,但那些金吾卫的将门世家同气连枝,彼此沾亲带故的,他们怎肯放过这笔血仇?
而朝廷现在也是用兵之际,皇上不可能为了咱们这些降将去得罪金吾卫的宿将和元老,所以也只能是睁一眼闭一眼,任他们为所欲为了。
相比朝廷那边,大都督这边就好多了。罪将等都听说了,沃野李赤眉、东平易小刀、关山河、白御边等将军投了大都督这边,都得到大都督的信任和重用,不但让他们继续统带原来兵马,待遇甚至比从前更加优厚,甚至还被委以了方面重任。
大都督宽宏仁厚,信义昭著,罪将和众袍泽兄弟都是心悦诚服,所以甘冒巨险前来投靠,托庇于大都督麾下。”
孟聚和文先生对视一眼,都是恍然。文先生又问:“那,史将军,归降后,你想要什么样的条件和待遇?有什么条件吗?”
史文庭的态度表现得很谦逊,只说:“末将自知罪孽深重,不敢妄言条件。归降后,只要大都督给末将一碗饭吃就好,干啥都无所谓——呃,当然,末将这种行伍中人,这辈子除了厮杀以外,再无他长。倘若大都督信得过,让末将继续统带原来兵马的话,末将愿为大都督戍守边疆,护卫一方安宁,稍洗昔日罪孽,这是最好了。”
“原来如此,将军的心意,我们知道了。还请将军下去歇息,我们先商议一番再答复将军,如何?”
“是,罪将告退。”
史文庭鞠躬退下,但他犹豫了下,站住了脚步,哀求地望着孟聚:“大都督,请恕末将多嘴一句,此事十万火急,容不得拖延了。现在前锋兵马是由末将和黄旻旅帅统领,我们二人都是仰慕大都督,诚心愿意归降的。但倘若皇叔到了,在他积威之下,只怕军中有一些顽冥不化的死忠分子出来捣乱,那归降之事只怕要横生波折了。”
“拓跋雄还有多久抵达?”
“皇叔统领中军,离我们只有半天行程。按照皇叔的命令,我们前锋本该是在离城二十里外扎营的,等候中军抵达后再全师共进与大都督交战。但我们违抗命令,轻师急进,径直奔到了大都督军前,就是为了摆脱中军的控制。现在,中军那边应该已经发现不对了——恳请大都督体恤末将等的为难,从速决断,罪将和麾下全体将士皆感大都督再生盛德。”
史文庭退下了,孟聚望向文先生:“文先生,你怎么看?这位史将军,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呢?”
文先生沉吟着,望着远处那一片灿烂的营火,久久没有说话。
良久,他回转了身子,肃容道:“主公,史旅帅突然到访,此事太过突兀。但若按学生的看法,史将军说的该是真话,他不是诈降。”
“何以见得?”
“其一,学生昔日在元帅帐中,也听过史将军的名字。史将军是沃野的将领,并非元帅的嫡系和亲信。边军大势已去,史将军为寻出路来归降我军,此是合情合理的。”
孟聚微微颌首,没有出声,但王虎却是忍不住插口道:“说不定这是拓跋雄故意在使诈呢?他知道派嫡系将领来归降,咱们肯定是信不过的,于是就故意派一个外系的将军过来诈降,骗得我军的信任后再里应外合,偷袭我军?”
文先生望望王虎,笑道:“王将军此说倒也有些道理,但学生觉得,元帅此刻已没有施展计谋的余地了。”
“为何?”
“现在,边军末日已近,分崩之势已现,将领离心,士气低迷,士卒逃散——短短半月,单是咱们楚南府就抓获了三千多逃兵,甚至有管领一级的军官也当了逃兵,这就是边军人心不稳的明证了。这种情形下,元帅怎么还敢派那些本就动摇不稳的外系将领来诈降咱们?即使他真的派人过来——那些外系将来本来就心怀二意了,得此机会脱离控制,只怕诈降也会变成真降了。元帅这样做,什么效果也没有,只会白白损折了兵马,这是原因其二了。”
文先生剖析得条理分明,孟聚不禁出声赞同:“先生言之甚是,王虎你不要吵,让先生好好说——先生,敢问还有其三吗?”
文先生捋着长须,微笑着说:“其三就是,这事太过仓促,太不合理,所以学生倒以为,这是真的。”
“这又是怎么说呢?”
“学生在元帅帐下多年,也揣摩到一点元帅的用谋风格。倘若元帅真要有心使人诈降,他会做得很周全,会事先设好伏笔,会显得非常合情合理。
比方说,元帅真要诈降的话,他会事先遣人来跟大都督您多次接触,双方经历多次谈判,约好归降各项事宜,显得非常有诚意的样子。
但象史将军这样,事先没有约定,也没打过招呼,这样直愣愣冲过来忽然就说要投降了,太突兀,太出人意料,令人没法接受——元帅以己度人,他觉得自己不可能相信的事,大都督您也不可能相信的。所以,先生觉得,这不会是元帅的诈降之计。”
孟聚一愣,拊掌大笑:“说得好!”
第二卷 北疆风云 第三百零四 异心(上)
孟聚决定接纳史文庭的投降。
文先生分析得很有道理,但这并不是孟聚下定决心的原因,只是孟聚觉得,这位来投的边军武将说的是真话——孟聚都说不清楚为什么,反正他就是觉得对方没有骗他。
孟聚把史文庭唤上来,直截跟他说:“史帅,你的心意,本座已经知晓了。你要弃暗投明,那也不是不行,但有两件事,我们需你做到。”
听到孟聚答应纳降,史文庭如释重负。他认真地抱拳说:“但请大都督吩咐便是,罪将一定做到!”
“史帅,我孟某人做事,丑话都是说在前面。第一:你要过来,还想继续带兵,这可以,但将来你的兵马肯定要经过我们的整编,军官也要经我们调整和任命。第二:你部兵马将斗铠现在暂交我军保管——这么两件事,你能办到吗?”
史文庭松了口气:他还以为孟聚要派他做什么凶险的事呢——比如回边军去弄几个大人物人头回来当投名状之类,没想到只是要整编兵马和交出斗铠。
相似小说推荐
-
骨帝 (天岩) 凡生界地大物博,种族万千,人类修者数万年传承,占据统治地位。这里有修炼万法的修法者,有修炼武体的炼体者,有主修...
-
紫魂传说 (龙战天涯) 与幼兽相伴的孤苦少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有幸遇见了他的师傅,却不曾想这却是一场阴谋的开始。。一人一兽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