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苦笑着拱拱手,告辞而去。
~~~~~~~~~~~~~~~~~~~~天佑二年的四月下旬,东平军抵达济州的楚南府,结束了漫长的南下战役。
孟聚给朝廷写了一份奏折,以北疆大都督的名义向朝廷报告,说是南下的东平兵马兵疲力乏,饷缺粮乏,伤病众多。由于征战疲惫,连孟聚自己都病了,实在无力再坚持继续南下了。所以,他请求朝廷允许东平兵马驻在济州的楚南府休整,待恢复体力和士气再继续南下为朝廷出力。
写完这份奏折,孟聚很有点沾沾自喜自己的含蓄:南下以来,东平军一直独行其事,攻城略寨,想打哪个就打哪个,想占哪里就占哪里,大魏朝的官,想杀就杀想用就用,何时把慕容家的朝廷放在眼里了?.现在,为了在楚南府休整几天这点区区小事,自己却郑重其事地向朝廷去了文请示,想来皇帝和太子都是聪明人,他们该能明白其中的暗示吧?
~~~~~~~~~~~~~~~~~~~~~连绵的雨季终于过去,天空露出了一片湛蓝。就在这晴朗的天气里,朝廷的颁旨钦差姗姗抵达济州楚南。
尽管彼此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但面子上的功夫还是要做到的,孟聚领着东平军的一众将校在城门处迎接钦差大驾。
看到在随从们簇拥下走近的颁旨钦差,孟聚不由一愣:来颁圣旨的这位钦差,不正是当初自己的监军马公公吗?
对这位内侍马公公,孟聚的印象还是很深的。当初,孟聚在相州助战时候,马贵就是他的监军。在相处期间,这位内侍知情识趣,给孟聚的感觉很不错,大家并肩作战,甚至相处出了不浅的交情。后来,孟聚擅自出走回归,马贵竭力反对,被孟聚绑起来关了小黑屋,却也没伤他性命。
那边的马贵却也看到了孟聚,他急忙推开众人,快步走到孟聚跟前,躬身行礼:“大都督安好!上次一别,大都督,咱们可是一年未见了,咱家向您请安了!”
孟聚也很热情:“马公公安好?孟某是粗鲁武夫不懂事,上次多多失礼,公公海涵,某要见怪。”
马公公连连摆手。态度十分诚挚:“唉,大都督莫要这么说。上次的事,确实是咱家鲁莽了。大都督要事在身,军情火急,咱家还要多嘴唠叨。也怪不得大都督行那霹雳手段。说起来,咱家还要多谢大都督手下留情了呢,哈哈!”
两人都“呵呵”地笑着,笑容甚是爽朗,俨然相逢一笑泯恩怨的样子。哪怕是最眼尖、最善于观颜察色的人都没法在他们脸上找到半分不自然的样子。
叙旧后,马贵便当场颁了圣旨——朝廷的圣旨一如既往,骈四俪六,抑扬顿挫,音节优美,除了大家都听不懂外真是没别的缺点了。好在水货秀才孟聚已不同往日,他身边有了一个货真价实的举人助手了。文先生细声帮他翻译了朝廷的圣旨:东平军南下勤王,击败了叛军的诸路兵马,收复城镇无数。虽未告全功,但大都督已为平叛大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朝廷对大都督勤劳王事的精神是十分赞赏的。至于相州的叛军残孽。那不过纤芥之疾,朝廷已有了万全的安排,大都督不必为此担心,只需安心养病就好。
听文先生翻译完了圣旨,孟聚微微蹙眉——慕容家的答复跟他的期望差得太远了。
他望着马贵:“公公,您带来的朝廷旨意——就这些了?”
马贵笑得如花朵般灿烂:“呵呵。还有呢:陛下对大都督甚是关怀,听闻大都督身染微恙,陛下很是心忧。差遣咱家一路急赶过来,赐下了深山人参四根、千年雪莲半斤、培元归真丹十枚——大都督,这些药材可是外面难见的宫中珍藏,前些日子燕妃小恙想用上一点,陛下都不许的,现在可是全赐给您了!还有。宫里医术最好的吴太医,陛下也差他跟咱家一同过来了。大都督。陛下对您的这份信重,真让咱家羡慕得无话可说啊,呵呵!”
孟聚脸色阴沉得能滴下水来了,但马贵只当看不到,他笑眯眯地回头招呼:“吴太医,快过来,帮大都督好好诊治一番。”
随着喊声,吴太医从队伍里巍巍颤颤地过来了,他满脸皱纹,头发雪白,几缕长须甚是俊逸,倒是有几分名医的风采。
吴太医向孟聚一躬:“大都督,老朽吴同,奉陛下之命来为您诊治了。老朽学艺不精,有不到之处,还望大都督海涵。”
孟聚按捺住心中不快,淡淡道:“我也没什么大事,不必劳烦吴老先生了吧?”
“大都督不必客气,老朽也就看看,不费什么事的。”
说话间,吴太医已经抓起了孟聚的手腕开始诊脉。过了一阵,他眉头深蹙,脸露忧色,凝重地说:“大都督最近辛劳过度,湿寒入脉,邪毒侵体,再加昼夜劳神忧思,脾虚甚重……若不及时调理,老朽看,不久怕是将有不忍说之事啊。”
“啊,这怎生是好?”
马贵忧形于色:“吴太医,要知道,大都督可是陛下最倚重的臣子,请您赶紧施展妙手诊治,需要什么药材,只管开口就好。”
“这,大都督太过操劳,这病是累出来的啊。汤药固然是缺不得,但关键还是得休养。所以,要治好这病,关键还是切忌劳累,切忌忧思劳神,需得好生卧床静养三个月。”
“大都督,你乃国家重柱,朝廷将来倚重您的地方还多,您的健康不单是您的事,还关系朝廷社稷啊!大都督,您可一定要听吴太医的话,好好休养身体啊!行军打仗之类的事,你可千万不要再做了啊!”
马贵公公拉住孟聚的手,潸然泪下,声情并茂,仿佛孟聚下一刻就要撒手人寰了。
老子要不是看过赵本山的卖拐,还不给你们两个忽悠死?看着马贵和这吴太医一唱一和,孟聚顿时恶向胆边生:一不给地盘二不给军饷,你们这样来忽悠老子,真当老子没见识过“砖家”和“祖传老军医”不成?
“吴太医,你直说好了,我到底还有多长的命?”
“这——大都督身体健硕,底子是很好的,只是最近劳累过度,伤了元气……倘若不好生休养的话,怕是……”
吴太医不住地摇头叹气:“不会太远了。”
孟聚点头。声音悲愤又低沉:“我明白了。吾戎马多年,死生之事,本座亦是看得淡了。大丈夫不惧一死,只是,不能看到国贼授首。吾纵在九泉之下亦是不甘!
马公公,既然我已病入膏肓,也不必劳烦太医费心了,大丈夫自当死于沙场,岂能病死榻前?我这就点齐兵马奔相州去。哪怕就剩一口气,也要先把拓跋雄给斩了!
王虎、齐鹏,浩杰,你们回各自营中,点齐兵马,咱们今天就出发,不捣相州。咱们誓不还师!”
将军们齐齐向前踏出一步,应声如雷:“遵大都督钧令!”
孟聚悍然发飙,马公公吓了一跳。他扯着孟聚的袖子:“大都督,咱们单独说两句?”
孟聚看看他,摆摆手。众将纷纷退下。马贵也遣开了自己的随从,他陪着笑脸:“大都督身患重疾却是依然忧心国事,这份忧国情怀,委实令人敬佩。但诛杀国贼固然重要,却也不必太急切,大都督还是养好身体才好再作打算。对了。临行前,陛下还给了咱家一份手谕,方才看到大都督病容憔悴。咱家心中实在难过,心神大乱,一时却是忘记拿出来了,差点误了大事,咱家这就给大都督说说。”
慕容破的第二份圣旨来得十分简洁,只是说朝廷闻知东平军征战疲惫。军需急缺,朝廷已命舒州都督张全押运一批粮草和军备器械前来劳军。补充东平军的征战损耗,东平只需在济州等候即可,补给物资计有粮食两千石、斗铠二百副、饷银一百万两等。
看完这第二份圣旨,孟聚点头,事情该是这样才对,拿几根烂人参就想把自己糊弄过去?慕容破该不会那么天真,这样的价码才是自己停止南下的交换条件,倒也丰厚。
“舒州的张都督何时能抵达济州?”
马公公拍着胸口:“咱家出发的时候,张都督已经押着物资上路,最多不超过一个月,张都督准到,大都督放心就是。”
孟聚闷哼一声:“公公,这可是你说的:三十天之内,我要看到车队入济州。马公公,你就不要走了,多日不见,我也怪想念你的,张都督来之前,你就在这边陪我聊天喝茶好了。”
“啊,”
马贵一愣,他结结巴巴地说:“大都督,咱家说一个月,这是预期时间,但舒州至此,沿途颇多盗贼叛军盘踞,若是辎重队伍在道上出了点意外耽搁了行程,那也是常有的事……这如何说得准呢?”
孟聚打断马贵,他斩钉截铁地说:“这个我不管!三十日内张都督如果不至,我军立即南下!”
“但万一张都督在道上出意外耽搁了的话……”
“如有意外,那就是马公公你运气不好了——我军南下,大军行进,总是要祭了旗才好开拔的。”
明白孟聚的意思,马公公的脸唰地变得惨白。他惨然道:“大都督,您即使要……那也是无用啊。咱家是陛下的奴婢而已,卑贱之人。咱家这种人,宫中数不胜数,纵然死上几百一千,陛下不会在意,朝廷也不会心疼的。”
相似小说推荐
-
骨帝 (天岩) 凡生界地大物博,种族万千,人类修者数万年传承,占据统治地位。这里有修炼万法的修法者,有修炼武体的炼体者,有主修...
-
紫魂传说 (龙战天涯) 与幼兽相伴的孤苦少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有幸遇见了他的师傅,却不曾想这却是一场阴谋的开始。。一人一兽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