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长麾下有百人,已经算是军官了。
屯长以下的,还是大头兵,屯长就算是军官。屯长,就是军中主将传达命令的最后一级。
这个世上,从来不缺天才般的想法,缺的是脚踏实地的执行力。
而屯长们,就是把主将的命令传达给底层士兵并实际实施的具体人选。
如果把主将比作是皇帝老子,那么校尉、军司马、军侯等人,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官员,而屯长就是县令老爷。
皇帝老子无论有什么样的命令,最终都是由县令来执行。
一个好的县令,可以有效统合地方上的乡绅,行政效率大增,可以完美的执行上面的命令。
一个愚钝的县令,可能直接被底下的乡绅给架空,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当个点头或者摇头的傀儡而已。
真正懂兵法的,都知道那些将门世家最强大的不在于他们懂兵法,而在于每一个将门世家,手底下都有少则数十多则数百的合格屯长。
所以,将门世家执掌大军的时候,先让麾下的合格屯长们去和军队磨合,磨合一段时间之后,就彻底掌握了这支军队,然后就能形成战斗力。
而文官,或者说单纯的文官,单个的文官,就很难做到这一点。就算这个文官本人会打仗,也懂兵法,但文官不像勋贵,没有培养了很多年的合格屯长充当基层军官。
这也是为何,土木堡之变后,明朝武将的脊梁直接被打断的原因,他们麾下熟知兵法的合格屯长死绝了!
一个合格的屯长,需要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需要知晓军法,服从命令,听得懂命令,还需要懂得如何和士兵们打成一团或者让士兵们服从命令。
实际上,不和士兵们打成一团的屯长,不被士兵当成自己人的屯长,上了战场之后,就等着背后中箭吧!
你当然可以在平时的时候严刑峻法,以军法逼迫士兵们必须听从命令,那么战争来临之时,士兵们背后射冷箭,让你背后中箭而亡,那也不要怪别人心狠手辣!
曲物当然是明白屯长的重要性的,实际上,早在之前,曲物就参与过相关训练,本人也是合格的屯长,还曾在北海郡所在的虚界,担任屯长长达半年。
“我已经试验过了,三天前就开始实验了,三天前我利用天赋,教授了五个人,他们直接从目不识丁的文盲,变成了会写简体字,熟知军法,知晓基本作战常识的合格屯长,不过还是要实践一下更好。”
至于为何传授简体字而不是大汉朝的隶书,原因也挺简单的,当今这个时代,识字的人是非常少的,不识字的才是大多数。
而简体字无论是书写难度还是学习难度,都比隶书简单太多太多,所以,为了效率着想,就不照顾少数识字的人了。
这一次啊,是少数识字的人,为了顾全大局,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主动学习简体字。
“昨天是七个,今天是九个。五个的时候,我毫无压力,七个的时候,我花了足足大半天时间践,九个的时候,我花了一整天。可能一天十个,就是现阶段的极限了。”
一天十名合格屯长,以十个屯长为基础,随时都能拉出来一千大军,不过,这样的军队,战斗力显然是比不上大汉朝军队的。
所以,可以丧心病狂一点,比如,让这十个屯长去担任什长,指挥十个士兵,这样的军队,直接从封建军队跨越到近代军队,组织度飙升!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组织度高的军队打组织度低的军队,那就跟打儿子一样。
具体的可以参考戚继光是如何花式吊打倭寇的,几千几千的杀,可己方的死亡率却常常是个位数或者两位数。
不过,这样的话,一天才十个屯长,一个月也就三百,三百屯长化为什长,也就才三千大军。
精锐是精锐了,能打也挺能打的,同等数量肯定比汉军能打,但就是太少了,等到董卓入京的时候,可能才一万五到一万八的军队。
这样依然很强,甚至强的爆表,但却很难阻止洛阳城落入董卓之手,也很难阻止洛阳城被一场大火烧成灰烬。
难得来了大汉朝,难得洛阳、长安全都演化出来了,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洛阳城内的五六十万百姓还有那里聚集的整个大汉朝的人才,全都死于大火和战乱啊。
“这样,你继续培养合格屯长,我再让其他练出精神力的人,简单粗暴的把军法、简体字、相关知识,直接一股脑的传授给其他士兵。到时以老带新,进行一段时间的军训。”
到时候,一名合格的屯长,十名脑袋里被塞了大量基础知识的不合格屯长,外加一百名新兵,组成一个新兵训练屯。
这样的训练屯,经过一个月的训练,战斗力和寻常汉军可能差不多?可能差一点?可能强一点?
但就算差一点,也差不了太多。
最重要的是,这样就可以暴兵了!
一天就能暴一千,一个月就能暴三万,半年能暴兵二十万,如果其他条件都允许的话。
有这样堪称丧心病狂的暴兵能力,什么董卓,什么大将军何进,什么北军五校,什么西园八校尉,什么关东诸侯,又算的了什么?
“天衍,我离开之后,你就暂时如此这般,然后看一看这样的军队,有多少战斗力,有多少组织度,多长时间能形成战斗力,好好想想,好好试验试验。”
说着,熊岩就拍了拍霍天衍的肩膀。
“这一次老王在洛阳走不开,城门司马是一个很关键的位置,他八成是不会过来主持新野县的战斗,到时候就只能拜托你了。”
这可不是虚无缥缈的画饼,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未来,霍天衍当然很开心了。
“明公放心,相关预案早已做好。”
熊岩点了点头,然后就看向了一旁的管明。
虽然管明不是行政方面的领导,但熊岩依然让管明主管行政,原因也很简单,管明有威望,他有足够的威望!
他是研究院的大研究员,发明了人工智能,所有的降临者,都听过他的事迹,他开口说话,降临者们服气!
其他人或许行政能力更强,但你说的话,其他降临者十分之听进去了五六分,而管明说的话,十分其他降临者们能听进去七八分。
“阿明,这一次行政方面就由伱负责,不会的可以问其他有经验的人,没什么好担心的,不过是虚界而已……”
第207章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洛阳
太学附近的某处酒楼之上,楚轩和一位客人临窗而坐。楚轩面前摆放着茶水,客人却在那里自顾自的喝着酒水。
楚轩不说话,客人也不说话,反而一杯接着一杯,也没有说话的意思。
而顺着窗户往下看,正是鼎鼎有名的熹平石经所在。所谓的熹平石经, 其实就是汉灵帝命令诸多大儒联手校正五经后的产物,上面记录的都是校正之后的五经。
理论上讲,教育也好科研也罢,应该和政治分开,应该纯粹一些,做到教育的归教育、科研的归科研、政治的归政治。
可是在大汉朝的时候,教育或者说五经和政治是分不开的。大量的古文典籍,和政治也是分不开的。
而熹平石经, 就是这么一次灵帝在那啥形态方面的一次尝试, 灵帝妄图通过这部熹平石经完成意识层面的大统一。
你们这家治学某某经,那家治学某某易,如今我直接撅了你们的老底,命令诸多大儒联手,整出来一个标准版、官方版的五经。
然后,你们这些靠着经学起家的世家,是不是就要弱势许多?
然后事实告诉灵帝,你想多了!
灵帝召集诸多大儒,花费了大量精力编撰的熹平石经,士人们世家子们,看了都说好。
寒门子弟,看了也说好。
但是没用啊!
这对于改变世家垄断大汉朝官场的现状,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
而熹平石经编撰完成三年之后,灵帝就换了个法子, 他发现自己和世家子们,实在是没法愉快的玩耍, 大家伙儿尿不到一个壶里。
然后灵帝就决定,要培养属于自己的人才, 要掌握话语权,要挣钱!
然后,灵帝就开创了鸿都门学!
所谓的鸿都门学,就是文学大分类之中除了儒学什么都教。
相较于正统儒学,鸿都门学更像是一些专科技术学院。专门教授各种非儒学的玩意儿,包括但不限于尺牍、、辞赋。
嗯,要是李白来了这儿,肯定能在鸿都门学拔得头筹,不过,这样的头筹,他未必想要。
因为灵帝培养了这些自己人之后,就大肆提拔鸿都门学的自己人,想要通过这种方法,打击世家,夺得朝廷的控制权。
这一次,他又失败了!
鸿都门学从创立的那一天起,就被士人给污名化!
世家们早就和寒门、士人联合在了一起,联手编制了一张大网,鸿都门学创立之前就被污名化,大量的脏水就泼到了上面。
所有进入鸿都门学学习的, 都是幸进小人,都是阉党的一份子(此刻的大汉朝,也是有阉党的)。
相似小说推荐
-
我真是佞臣啊 (菠萝绝不是凤梨) 起点中文vip2022-12-30完结6682总推荐穿越而来的宁辰,在金手指的提示下,发现自己就剩三个月的寿命。这直接打...
-
洪荒:玄门大师兄 (榴莲老酒) 起点VIP2023-02-13完结182.59万字 1.82万总推荐一个现代灵魂重生三清成圣之前,成为昆仑山顶一株仙杏,恰逢元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