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这几道佛光散去,那日轮之上的些许红光,便迅速的暗淡下去,露出了一颗近乎死寂的星辰。
星辰表面近乎都是荒漠,有许多城池、山川的废墟星罗棋布,但多数都已经风化,仿佛在短短时间内,就经历千年时光的洗礼,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岁月痕迹。
呜呜呜……
狂风呼啸中,一道道虚影在风沙中若隐若现,依稀能见得过去盛景,却也无半点生机。
咚!咚!咚!
便在此时,一下一下的震动声,忽然从这颗荒芜星辰的内部传出,旋即一道剑芒破开层层土壤、岩层,冲天而起!
紧随其后的,是一道耀眼的金光!
那剑光当空一转,便显现出赤精道人的身影,而那道金光则是凌空凝聚,照耀四方,在最中央则盘坐着一名身着袈裟的长发男子,他作僧人打扮,面容起先还十分年轻英俊,但转眼之间便肉眼可见的衰老,化作疾苦之色。
“贫道便说,就算是佛教衰败,却不会波及燃灯道友,毕竟这大教几千年的底蕴,亿万生灵的信仰,其中的精华所在,早就落入了你的口袋中。”赤精道人收起长剑,凌空而立,嘴上带笑,眼中满是警惕,“这佛教之局,佛教之史,佛教之传说,皆是出于道友之手。”
“可悲,”那长发僧人微微摇头,面露悲戚,“尔等本是清明人,落入这人间苦海后,也已是浑浑噩噩,不明根本了,竟来坏贫僧之事,殊不知,佛门之局本就是吾等可能存在的出路,却被愚昧与偏见所毁,日后天地同灭,尔等悔之晚矣!”
赤精道人却笑道:“哦?道友此话当真有趣,莫非已经忘记当初叛教之事,竟还与吾等并列?况且,这寻道之途,从来都要亲力亲为,如尔这般假于人手,坐于幕后,便是一朝得势,又如何能算得上出路?”
“可怜可悲,因果颠倒,前后易位。”燃灯摇摇头,长袖一甩,露出干枯的老手,手上捧着一团红日,正震动不休。
咚!咚!咚!
伴随着这掌中红日的每一下震动,四周的空间便隐隐扭曲,整个荒芜星辰上就有狂风黄沙被掀起,带着往昔的种种幻景在星辰表面肆虐!
赤精道人见着此物,立刻凝神正色,他方才虽在这枯萎星辰上“巡视”了一番,但若论及珍贵,都不及眼前此物的万分之一!
“你既想要此物,与你便是。”燃灯将那颗掌中红日一抛,旋即身子一转,竟是褪去了身上的袈裟与佛光,化作一身青衫,转身便走,“此物与我已无用处,便让尔等继续沉沦吧。”
赤精道人心头一动,长剑出鞘,凌空显现七十二道剑影,凝结剑阵,将那小小红日笼罩,最终化作剑网,将其收拢下来,落入掌中。
“一颗曾经演化了三千小世界的鸿蒙果,虽有损伤,但成熟未败,居然就这么简单的放弃了,此人这次又有什么谋划?而且他还化作最初分化时的模样,又有何打算?”
虽得至宝,但这道人却多了几分犹疑,他思来想去,却是不得要领。
“也罢,这谋划布局,本非贫道所长,还是将今日之事,告知擅长之人吧。很快,贫道的门中徒孙,而今平息了一场东土浩劫,续命东土王朝,虽是轮转小法,却也暗合天数,本身还是前朝龙裔,当得天地垂青。如今佛门被他分化,等于是以一人之力,镇压佛门残道!待贫道将这佛门鸿蒙炼化,再交予他,自可化作一门上等法宝!”
存着这般念头,赤精道人也不再恋栈,同样是一步迈出,便就离去。
此处,便只剩下那颗荒芜星辰,在这无边星空中飘荡,渐生死寂之意。
.
.
无边死寂之意,自四面八方汇聚过来,呈现于陈错心头。
不过,在这无尽死寂的深处,却又蕴含着过往痕迹,或是辉煌,或是繁华,或是悲凉,或是荒唐……
喜怒哀乐都在其中,兴衰生死尽显其境!
丘墟!
传说中,王朝破灭之地。
此处,并非是存于世间的某处,也不与东南西北的哪个地界相连,却又仿佛无处不在,承载着过去的古老印记。
陈错曾于北地得径而入,在其中有一番境遇,但这次他并非真身踏足,而是处于一种玄之又玄的境界中,在大唐王朝将兴未兴,将衰未衰的奇妙气运的牵引下,神游物外,乃窥其中!正因如此,这一次的感触,与先前截然不同,他所见到的,不再是丘墟内部的具体景象,而是一种超脱于形态的、基于丘墟之传说的一种博大意境!
一个个过往王朝在他的眼前浮现——
昙花一现的隋;
对峙的南北王朝;
荒唐玄奇的两晋;
群星璀璨的三国;
昭昭天命的炎汉;
混元八方的暴秦;
……
“逝去之地,记述之地!”
待得此念清晰,陈错忽然心念震荡,紧跟着那原本虚幻的过往王朝瞬间清晰,在一股浑厚博大的伟力加持下,竟是一点一点的凝实!
随着一头头缠绕着阴冷寒气的冥龙长吟,坐镇于虚幻王朝中的一尊尊君王竟接连显现,其中还有陈错熟悉的几人!
“诸位……”
他正待言,却见众人各自抬手,便有一道道蕴含着紫气的光辉自祂们的泥丸宫中飞出,尽数朝着陈错落下,最终在他诧异的目光中,化作一枚印玺!
“山河社稷印!”
无需多言,亦无须介绍,只是一眼,陈错便明了了此物为何,而后一伸手,便握在其上!
轰!
刹那间,他灵识轰鸣,仿佛置身于无边广阔的天地之间,四面八方皆看不到尽头!
那天地广阔,囊括过去未来,却又定在今朝,衍生出灿烂人间!
人道!
在这一瞬间,陈错有一种手握天宪、脚定河山之念,一言可得天地加持,为生灵策,为万世法!一个念头下去,整个东土的山川河流,都要为之变化!
“所谓天子,代天地而掌人间,怕是不过如此!”
第四十二回 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
日月流转,岁月如歌。
当陈错握住长印的瞬间,便察觉到一股古老的气息,似乎沟通着过去,却又与历史长河不同。
只不过,不等他细细品味这股气息,四周的荒芜与死寂便像是退潮的海水一般退去,转眼便消失得一干二净,待得陈错回过神来,依旧还在那长安城中。他屈指一算,先前经历种种,在这城中却不过一瞬,再看袖中长印,方知此事并非虚幻。
“丘墟之中,颇有几分奇异之处,其中所蕴含的古老,似乎与历史长河不同!”
他回忆着最后时刻的心中感悟,生出几分疑虑。
“但一直以来所见之事,包括当年我在黑白二老处所得之隐秘,无不再强调,历史便根植于长河,长河沉淀于历史,真的会有不同于历史长河的古老吗?”
他正思量着,身上缠绕的一缕缕紫气,却开始分化、变化,其中的一部分开始散溢出去,重新融入那已然隐没于虚空的大唐之木,填补到李唐王朝的根基之中。
陈错一眼扫过去,便看出几分端倪。
“李唐的根基经过这一番折腾,虽然已经亏空不小,但到底是该有三百年国运的大一统王朝,原本更是气运隆重,将在历史上留下浓墨一笔的国度,因此虽有折损,但紫气依旧可观,只不过其兴衰的变化必然剧烈!”
这般想着,他又收回目光,看向朝着手中长印之中汇聚的紫气,察觉到那印章不断震颤中,似乎蕴含着无尽的虚无。
“这枚长印,得自于丘墟,承载过往的衰败王朝,却又得了天地加持,隐约有号令天地、节制人间的意思,已然接近法宝,只待稍加炼化,将其中的玄妙引导出来,以禁制、阵法约束,自能化作利器,展露神奇!正巧我现在也需要闭关感悟……”
这般想着,一把镶嵌着七颗星辰的长剑当空徘回,那剑嵴上的七颗星辰个个不同,其中所蕴含的,自然是七种天道的玄妙!
这每一种天道之玄妙,就彷佛是微光、微风,侵染身心。先前虽也有这般变化,但此刻在感悟了丘墟一番过后,陈错的感悟却更加清晰,甚至连内里的许多关窍,都已明了。
“道日既成,照映桃源,便是开辟福地的契机。过往之人开辟福地,就是给桃源注入一种天道法则,令法则在桃源中运转,自然也就不需要以心神、念头维持,真正的将梦境化作现实,然后撕裂虚空,衍生出一片小世界、小乾坤!”
他曾执掌太华洞天,那洞天不存心月,只余福地,固是洞天位格,其实类于福地,陈错并非其原主,能调动却不得凌驾,但内里的道理都是想通的。
“天道越多,衍生出来的福地,也就越发复杂、稳固,就好像这人间,几种天道皆能寻得,是以广袤无边,诸道皆可修行。但同样的,要将形形色色、各有要旨的天道之法杂糅一处,却是十分困难,天道越多,越是困难,如今我有七道,想要融合起来,不是一朝一夕可成,需要闭关感悟,徐徐图之,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