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银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为了未来发行纸币奠定基础。
随着县衙和山海钱庄准备完成,山海县正是进入了银元时代。
新的银元分为四种,分别是壹元(银质),壹角(银质)、壹分(铜制),壹文(铜制)。
为了提升银币的硬度,其中还掺入了铜,而铜币则是用全铜铸造的,比大璃的铜钱稍微小一点。
正面印着山海钱庄字样和具体金额,背面则印着一副山海图,周边有细密的花边,虽然不如现代硬币,但却比大璃的铜钱精美数倍。
按照郑铭制定的兑换比例,壹元等于一两银子,壹角等于一钱银子,壹分等于大璃的十文铜钱,壹文等于大璃的一文铜钱。
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可以兑换壹元或者一千文铜币。
虽然在大璃皇朝一两银子兑换成铜钱大约在1100~1300文,但是郑铭还是决定壹文铜币和一文大璃铜钱等值。
原因就是铸币是有利润的,哪怕是回收铜钱重新铸造也能弥补铜钱和铜币之间的差价。
而银币的铸造更是有一成左右的利润。
关键问题在于百姓能不能接受这种新式货币。
为了能够让百姓接受银元,县衙先给各大商会和村寨发出了一份银元制度的具体细则,同时也张贴在县衙告示栏上。
紧接着县衙官吏的俸禄和山海商会职工的工资全部改为银元支付,同时山海商会的诸多商铺也发出公告接受银元付款。
九月初一。
山海钱庄正式开通银元兑换业务,百姓可以拿着银子和铜钱兑换成银元,也可以拿着银元兑换成银子和铜钱。
刚开始的时候百姓们还有些迟疑,但是随着诸多商会的支持,银元开始逐渐的流入市场。
而当郑铭亲自上街推行银元时候,更是引起了不少百姓的追捧。
宽阔的大街上。
郑铭带着宋宝宝和陈朵站在一个摊位前。
摊位的老板是一个留着长白胡须的老者,摊位上摆着一些小巧的木雕,有刀剑,有小动物,都是些小孩玩具,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
郑铭看着这些玩具雕刻的精细,忍不住蹲下看了起来。
“殿下,您喜欢哪个?”
老板一眼就认出郑铭了,立即满脸热情的问道。
“你们喜欢哪个,本王送给你们。”郑铭向宋宝宝和陈朵说道。
“殿下,我要这个小老虎。”宋宝宝从摊位上拿起一个巴掌大小的小老虎。
“陈朵,你呢?”郑铭看着陈朵。
陈朵迟疑了一会,从中选了一个金蝉,只有半个手指大小,却雕刻的异常精细,估计要比小老虎贵一些。
不过只是一些小木雕而已,再贵也贵不到哪里去。
“老板,多少钱?”郑铭问道。
“小老儿怎敢收殿下的钱!”老头连忙摆手说道:“殿下喜欢小老儿的东西,是小老儿的福气。”
郑铭道:“那可不行,本王买东西岂有不给钱的道理。”
接着,他从腰间钱袋中拿出一枚壹元的银币递给他。
“多的算赏给你的。”
老板双眸一亮,连忙躬身说道:“谢殿下赏赐。”
郑铭微微颔首,领着宋宝宝两人继续逛起来。
而在他走后,那个小老头满脸欣喜的看着手中的银元。
银元刚刚发行,他这是第一次见到银元。
“吴老头,我用一两银子换你的银元。”旁边卖猪肉的屠夫说道。
“去去去,这是王爷赏我的。”小老头连忙把银元收起来。
屠夫不满的说道:“不就是银元吗?钱庄那里可以随便换。”
“这可是王爷赏赐的,上面有王爷的贵气,老儿带回家供奉起来,肯定能给家中子孙带来福气。”小老头昂头激动的说道。
屠夫撇撇嘴,没有再说话,只是他眼中流露着羡慕的神色。
虽然只是一枚银元,但是从郑铭手中流出来就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要不是屠夫觉得自己卖的东西不适合郑铭,说不得他要上前推销一番。
而郑铭继续在街上闲逛着,时不时买点小东西,用银币或者铜币付钱。
别说,他这一趟走下来,比县衙张贴的公告还管用。
等他离开后,街上摆摊的小商贩们都对新发行的钱币讨论起来。
而当天去钱庄兑换银元铜币的人络绎不绝,虽然他们兑换的数量小,但是他们会影响到整个山海县的百姓。
第99章 京都
大璃京都分为内城、外城和外城外。
内城之中居住都是达官贵人,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皇帝的皇宫,而外城居住则是寻常百姓,他们都是京都内的百姓,从祖辈开始居住在京都。
至于外城外,居住在这里的百姓来自周边府县,他们为了生计自发定居在城外的,上百年来陆陆续续形成了一大片居民区。
随着人口越来越多,朝廷也不能看着这里变成一片混乱的贫民窟,所以就委任官员来管理。
经过数十年的演化,外城外也就成为了京都的一部分,甚至在几年前,顺天府还有意在外城外再修建一道城墙,不过被朝廷以耗费巨大为由拒绝了。
雨化田到达京都时,正值大璃三年一次的武举时期。
整个京都可以说是人满为患,大量的年轻武者从四面八方涌进京都城,一时间京都之内所有的客栈都被住满了。
雨化田进城之后居然找不到客栈,没办法下,他只能在一处民宅中住下了。
这处民宅是稽查院在京都的一个据点,不算大,勉强能住下五六个人。
“属下没想到督主会亲自来,没有提前准备,还请督主恕罪。”金辰有些紧张的说道。
金辰是随雨化田一起被召唤过来的十名厂卫之一,从郑铭离京开始,他就负责京都的事宜。
后来稽查院成立,他也就成为了锦衣卫在京都的头目。
雨化田摆摆手,坐在破旧的板凳上,说道:“无碍,本督主让你查的事情查清楚了吗?”
“已经查清楚了,现任礼部尚书是谢应桂,今年六十八岁,住在内城的安贵坊。”
“工部尚书赵默,五十八岁,住在仁寿坊,兵部尚书张立,六十二岁,住在安贵坊,吏部尚书林徐六十五岁,住在南庆坊。户部尚书陈哲远五十七岁,住在仁寿坊,刑部尚书杜文节五十六岁,住在照清坊。”
“另外负责本次武举的主考官是都督府右都督陈泽,今年六十六岁,住在贵勋坊。”
金辰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一本书册交给了雨化田。
书册上面清楚的记录着朝中各部重臣的详细信息,不只是六部,还有都督府、督察院、大理寺、通政司等,当然也少不了那些皇子。
其中包含他们的年龄、住处、家中人口、人品性格以及人际关系等等,非常详尽。
不过这些信息大多都是表面情况,以锦衣卫现在的能力还无法打探出太多的隐秘。
雨化田仔细的看了一遍,说道:“六部重臣中你觉得谁最有可能被扳倒?”
金辰微愣,有些疑惑的问道:“督主的意思是?”
“殿下想让梁松年和宋彦回京,你觉得从谁入手比较好?”雨化田道。
金辰沉思了片刻,说道:“让梁松年回京的话最好还是礼部,谢应桂已经六十八岁了,身体不好,之前就曾上书请求致仕,陛下不允。”
“至于其他大臣~”金辰停顿了一下,才说道:“安宁国安阁老。”
“安阁老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虽为阁臣,但实际上很少参与政事,如果他致仕,必然会从六部选一位重臣加入阁。”
“不过督主,这种事操作起来怕是有些麻烦。”金辰看着雨化田。
他已经说得很委婉了,这哪里是有些麻烦,简直就是难于登天。
朝堂之上,错综复杂,想要操作两个尚书位,难度可想而知。
金辰选的这两个人都很合适,可是让人下来容易,让人上去就难了。
梁松年和宋彦虽然各方面都不差,但是朝廷之中如他们这样的官员也有不少,不说一抓一大把,但是挑个十几位出来还是很容易的。
雨化田很清楚这些,不过他觉得还是有机会的。
首先他这边能用上的资源不少,第一个就是卫公公,作为一个陪伴郑青松数十年的内侍,卫公公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可以影响到郑青松。
而第二个则是定国公魏尚,虽说魏尚的威势在军方,但也能影响到朝堂,只是他愿不愿意出手就不一定了。
至于其他。
雨化田想了想,拿起执笔写了起来。
“将这份信交给于尚新,隐秘一点,别让人发现了。。”
金辰连忙接过信来应道:“属下明白。”
“还有这个,想办法让谢应桂和安宁国服下。”雨化田从怀中拿出两个小瓷瓶,说道。
“督主,这是?”金辰小心翼翼的接过瓷瓶,问道。
“蛊毒。”雨化田说道:“服用之后不会致死,只会让人虚弱一段时间。”
金辰点点头,说道:“属下明白了。”
……
皎月悬空,繁华的京都变得静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