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终于理解。
为什么在御书房,宋公文会阻止自己开口了。
对方早已经明白陛下的宏图大志,不仅是让百姓过好日子,更是要缔造一个真正的盛世王朝。
正如之前所言,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将所有的后患全部清除。周边诸国,对于大魏来说,其实算不上什么,但草原部族,与中原世代仇敌。
只要中原王朝但凡国力强盛,他们就会举起屠刀南下。
虽然历朝历代,都想过许多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但草原乃游牧部族。
不像中原。
有特定的城池,因此每一次出击,即便胜出了。
草原大军就会选择后撤,也正因此,始终无法将此后患完全清除。
尤其是前朝,因为中期国力衰弱,更是开始委曲求全,像草原部族纳贡,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而现在,听到宋公文所言后,张正明也终于开始明白了,陛下是真的要做亘古未有之大事,他又怎能不被震惊呢?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张正明喃喃自语,确实是被震惊到了。
因为他受先帝恩惠出关时,想法也只是将大魏带入一个盛世。
当然,这个盛世,只是像历朝历代的那样。
可如今呢?
当今的陛下,根本就不满足于此…
既要国富民强,又要击溃草原部族…
说实话,张正明觉得,想要做到这些真的太难了,至少要经过数代人的努力。
但他心里非常明白,一个王朝是充满变数的,前一两任皇帝,或许会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可之后就难说的。
如今,陛下想要做到,而且是已经开始了。
完全不惧前方的艰难险阻。
至于张正明,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从今日魏云弈的表现,他就能看出来了。
连大运河如此庞大繁杂的工程,都要坚决推行,还要给百万徭役工钱,如此气魄,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啊…
只是很快,张正明却皱起眉头,继而道:“可想要做成这种事情,阻力会非常大啊。”
并不是他反对此事,是真的觉得太难了。
所需的前提也太多了。
一代人…
怕是无法完成。
“而这,就是我们作为臣子的意义所在啊。”
宋公文感叹道:“老师,学生说的,您应该明白,如今陛下有此等宏图大志,不管如何,我们都要支持,哪怕最后失败了,但至少也做了。”
“何况,学生觉得,陛下如此英明神武,到最后,一定会成功的。”
没错。
在宋公文眼里。
自己的这位陛下不仅有大气魄,还有着超前的目光和能力。
即便此事再难,也不可能无法做到!
“你说的没错。”
“臣子存在的意义,就是辅佐君上,治理天下。”
张正明点了点头,目光变得清明而又坚定了起来。
心中觉得宋公文那句话没错,即便此事最后失败了,但又能如何呢?
当即,他深吸一口气,继续道:“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大运河以及直道的事情,这两项工程,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你之前说的官绅一体纳粮,我本来觉得还太早了,不适合施行。”
“但现在不一样了,非常之时,就要用非常之法,此项变革,不用等到摊丁入亩施行成功,就在此次科考后,就进行吧。”
“如此,便能为朝廷增加收入,接下来也可以更方便行事。”
张正明思索了一下,继续道:“你是户部尚书,这些事情你办,同时我会在幕后支持你,还有征发徭役的事情,我也会着手。”
修建这两项工程,钱和人是最关键的。
只要解决了这两件事情。
那就不是问题了!
“多谢老师!”
闻言,宋公文当即心中欣喜。
其实他也在想,是不是向老师重提官绅一体纳粮的事情。
现在,对方既然已经说了,而且还同意了,那自己也就放心了。
至于在科举之后,宋公文更没有一件了,知道这是想要稳住那些举子们。
反正也用不了多久时间。
即便两项工程开启,以朝廷的税收,还是可以挺一阵的。
不过,在此之外,还需要想一些别的办法。
旋即,宋公文到:“银子的事情,暂时可以不用担心,学生这里还可以撑一段时间,正好,孙大人的边关贸易之事也准备好了,等到科举之后,绝不是什么问题。”
孙大人?
张正明当即反应过来,是太后的堂弟,孙家之主的儿子。
最近此人闹了不少的事情,全都是有关于私下经商的问题。
当然,他非常清楚,对方是为了朝廷做事。
如今终于要准备好了。
想来过不了多久。
孙克俭就要离开京师,前往边关,开启互市了。
这样也好,省的一直在京师,遭那些不明原因官员们的白眼。
等到时候事情做成了,也就算正名了。
“好了。”
“差不多了,我们各自下去准备吧。”
张正明继续道:“还有应星的事情,你…多注意一下。”
进入在御前会议上,他愿意给侄儿一个机会,了了心愿,但心里还是有些担心,对方到底能不能担负起这个重任。
所以让对方多照拂一二。
“老师请放心,应星兄那里,学生知道怎么做。”
宋公文一笑,知道老师还是关系自己那个侄儿的,但却不明说而已。
随即,二人不再多言,就各自回去了。
当然。
他们都知道,因为大运河和修建直道的事情,以后,怕是要忙碌起来了。
但无论是宋公文还是张正明,对此并没有烦心,反而隐隐都有些期待。
知道一但能做成此事,那未来的大魏,必然走上鼎盛时期。
与此同时。
身在皇宫中的魏云弈,并没有回到寝殿,心中在思考一个问题。
那就是,既然两个工程都放下去、让工部着手进行了。
连督造使都找好了,接下来只需要等待便可。
可现在他却想着。
那就是两个工程推行时,应该让谁来监督呢?
魏云弈清楚,这种事情若是无人监督,很容易就出问题。
而这,关乎是否能够败坏气运,所以选人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
必须要找一个不畏强权的人去做此事。
可到底找谁。
他一时间还没有人选。
就这样一边思考着,一边漫无目的地前行。
最后,魏云弈来到了瑛贵妃的寝殿,景德宫。
第一百一十九章 福泽千秋,御史台程瑞
“臣妾见过陛下。”
景德宫中,赵灵瑛带着一干人等见礼。
“起来吧。”魏云弈点了点头,握住对方的手道:“爱妃,最近有没有什么新鲜事啊?”
本来在思考,找什么人去监督两项工程,但奈何实在没有头绪。
想着反正此事还未正式开始施行,也无需太过于着急。
干脆就先不去理会了。
倒不如问问,最近有没有别的事情。
“回禀陛下,倒没什么大事。”赵灵瑛笑道。
近些日子,朝廷还算安稳。
即便有事。
也是关于北境战事,以及江南变法的。
而这,与之前没有太大的差别,自己完全能处理。
但很快,赵灵瑛似乎想到了什么,当即道:“不过倒是有一份奏折,还是参奏孙克俭的,至于写奏本的人,还是那位御史台的程大人。”
还有人参奏孙克俭?
闻言,魏云弈微微有些惊讶。
早在前一段时间,自己就已经下令,不允许朝臣们继续议论孙克俭之事。
可没想到,居然还有人敢在这时候写奏折…
胆子很大嘛。
不过很快,他就突然愣住了,当即道:“御史台的程大人,就是那位程瑞?”
“没错。”赵灵瑛点了点头,略微有些无奈。
此人因为参奏孙克俭的事情。
已经被连续罚俸两次了。
现在居然不长记性,还来第三次,不怕惹怒陛下吗?
难道御史,都这么头铁?
魏云弈此时也很是惊奇,感觉此人性子太直了,抓着一个人不放。上次自己下命令之后,其他御史台官员们都偃旗息鼓了,可此人呢?
居然还来一次…
简直了。
但对于这样的人,他心里还是很欣赏的。
至少不畏强权,为人足够正派!
等等!
忽然间,魏云弈眼前一亮。
既然程瑞此人能正直到如此地步。
那自己,为何不能将监督两项工程的事情,交给对方去办呢?
须知,他之前最头疼的,就是大运河以及魏直道,虽然现在已经有人主持。
但需要给征发的徭役发工钱,且还要给他们足够的休息时间。
自己身为皇帝,下达御令可以说非常简单。
可底下的人是否能坚定的执行下去。
却是一个问题。
相似小说推荐
-
钧天图 (纳楼兰) 纵横VIP2022-10-23完结总推荐 2.5万摘星的昆仑,天机阁的榜,妖丛的麟凰,日不落的殇。山两界的魔门,帝王盟的金汤,...
-
青蛇之法海佛缘 (懒人zero) 起点VIP2022-10-29完结210.68万字 9657总推荐当裴文德回过神来的时候,他已经站在金山寺上、罗汉堂前,以&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