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高阳请降,京师欢腾,第三次结算日
高阳国王李成炳。
带着一众大臣官员们,走出了高平城。
每个人的脸上,都浮现出哀愁之色,如丧考妣。
他们早已退下了身上的官服,穿着单衣,缚着双手。
身后,还有一队队手持白旗的高阳士卒。
尤其是国王李成炳。
更是低着头,双手高举国玺,一步步走向前。
而高平城内外,所有的士卒们,看到这一幕,也一一放下了手中的兵器。
这些士卒,虽然守卫着王都,但事实上,却没有几人真正上过战场。
毕竟,当初高阳国被海寇袭击,也是大魏出的兵。
本就没有打仗的他们。
看到大王都选择投降后,自然也纷纷放下了武器。
此刻,整个高平城内外,全都是一片哀色。
与城下大魏的军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罪臣高阳国王李氏成炳,深感罪孽深重,率领众臣,请降大魏皇帝陛下。”此刻,李成炳走到近前,端起国玺,高高举国了头顶,然后跪下来道。
高阳国是大魏的附属国,而历任国王,也需要经过大魏皇帝的册封。
所以要请降,肯定要向大魏皇帝才行。
这是礼制,不可逾越。
尤其是现在的高阳,局势更是不同以往。
李成炳更是直接跪在地上,完全没有了昔日高阳之主的威严。
后方,所有的高阳大臣及百姓,也在这时候没有丝毫犹豫,齐齐跪在地上。
虽说其中有人,真的很不愿意投降,但如此情况下。
已经不由得他们做别的选择了。
大魏的五万大军。
不是高平城能够坚守的,即便守,也守不了多久。
正如之前所言,一旦城破,那迎接他们的,就是死。
而此时,宋鸿志手持银色长枪,策马前行,居高临下看了李成炳一眼,然后直接翻身下马,走到对方面前,没有立即开口说话。
只是罢了罢手,身后的王副将当即下马走了过来,将高阳国玺收下。
此刻,王副将的眼神当中,带着无比的兴奋之色。
接下国玺,就代表了接受投降。
同时也意味着。
这一场灭国之战,最终成了。
“高阳国王。”这时候,宋鸿志开口了,轻声道:“你国发生水患,本应该自己处理,但却猪油蒙心,胆敢要求我大魏出一百万两白银,此举,乃是挑衅我大魏威严,罪责滔天。”
“本将军本该为维护我大魏国威,将你就地处死,但念在你多年作为附属,每年进贡,此罪暂缓,但你也必须为此事,付出应有的代价。”
“谢过将军!”
李成炳闻言,不敢抬头,也不敢辩解。
因为其心里很清楚,一但请降,命就不在自己手中了。
可他不得不如此,因为除了自己之外,高平城还有李氏王室。
若是惹恼了眼前对方,那后果不堪设想。
只要此举。
能够让李氏王室苟全下来,那就代表未来还会有希望。
尤其是现在,自己根本没有任何谈判的条件…
宋鸿志点了点头,继续道:“不过,具体该如何处理你们,本将军做不了主。”
“这样吧,三日之后,本将军会押送你,包括高阳国王室还有重臣,全部入我大魏京师,叩见陛下,向我大魏皇帝陛下请罪!”
此话一出,众高阳国臣子们,全都身形一震。
押入大魏京师,听从大魏皇帝发落?
虽说听从大魏皇帝发落之事。
他们知道很正常。
毕竟现在的高阳,已经和亡国差不多了,怎么处理,还不是人家说了算?
可被押入大魏京师,却让在场的人不由有些畏惧。
因为一旦离开了高阳,那之后会发生什么。
根本就没有人知道。
尤其此次大战,还是大魏皇帝选择的,想必那位陛下,定是无比震怒。如此,自己进了大魏京师,那会有什么后果呢?能不能回来呢?
不说他们,连李成炳也不由有些颤抖,面露苦色。
本以为,投降就已经可以了。
然后在高平城。
等待大魏皇帝降罪的旨意。
可现在,居然还要入大魏京师…向那位陛下请罪…
他着实有些不愿意啊。
宋鸿志自然能看出他们的想法,继而道:“此事,由不得你们选择,虽说现在的高阳,已经没有了一战之力,但你们终究是践踏了我大魏的威严,必须要向陛下当面请罪,等待发落。”
在他的眼里,高阳国不识好歹,现在的一切都是自找的。
而大魏的威望,更是不可触怒。
让他们前往京师请罪之事。
是必须的。
“臣…愿意!”
李成炳明白,现在命都被对方捏在了手上,能怎样呢?
太子手上的大军,早已没了一战之力,根本就没有谈判的筹码。
若在这时候选择反抗,那就是找死。
“放心,陛下宽仁,只要真心请罪,定不会要了你们的性命。”宋鸿志看了对方一眼,当即道。
至于别的,他没有说。
因为宋鸿志明白,自己是武将。
武将的职责,就是保家卫国,至于高阳国日后如何,与自己无关。
毕竟有关于政事方面,还是交与陛下和朝臣们去处理就行。
所以在说完这些后。
宋鸿志也就没有多言,翻身上马。
王副将则是使了一个眼色,后面的一队大魏士卒心领神会,当即走上前来,将高阳国王,以及那些大臣们,一个个都围了起来。
虽然现在局势已定,但毕竟还是在高阳国境内,凡事还是谨慎一些比较好。
而后,在宋鸿志的带领下。
大魏五万大军。
全部浩浩荡荡的进入了高平城,同时接管一切防卫之事。
不过,由于大魏一向治军严禁,因此将士们在入城后,没有烧杀掠夺,也没有私闯民宅。
因为很多人都知道,此战与平民百姓无关。而他们代表的大魏,是中原之主,并不是那种没有开化的草原部落,有些事情自然是不会去做的。
所以,高平城内的百姓们,虽然看到了城头竖起了大魏的龙旗。
也看到了城中开始有大魏将士巡视。
但除此之外,并无其他变化。
当然,还是有些民众,对于国王突然投降,心生不满,在街上闹事,可因为人数少,很快就被镇压了。
之所以整个高平城,没有多少百姓选择反抗,无外乎两个原因。
其一,是因为高阳国王选择投向,没有抗争到底。
其二,也因为高阳国无论在文化还是经济上,都深受大魏王朝影响,尤其是语言文字,几乎都一模一样,除了有国家这个名字之外,其他的,都与大魏没什么区别。
加上宋鸿志进入城内,严格要求手下将士。
如此整个高平城。
虽说私下里确实有人愤愤不平,可终究难以做点什么。
因此大军入城后,没有反抗,平和无比。
百姓平日里该做什么,之后也是一样。
当然,对于高阳国那些大臣们,自然是全部被圈禁起来了。
还有李氏王室,也全部被禁锢在王宫之内,这样就更加减少了意外的发生。
而宋鸿志,带着将士们休整的同时,等待李成炳准备好一切后,就将其以及整个高阳王室,全部押解到京师之中。
不过,他并没有忘记高阳太子李宰。
这是一个有野心的人。
虽说也有些不自量力,但在这种时候,还是不能选择任由其在外。
万一等高阳国缓过劲来,那局势就会变得复杂。
所以宋鸿志让高阳国王,将李宰召回来,一起前往京师请罪。
起初,李宰对此是并不愿意的,觉得自己手上还有些人马,说不定能挽回一些局面。
他想着,直接舍去高阳的半壁江山,自立为王,可因为粮草实在没办法在短时间内筹齐、以及手下的士卒越来越少后,就明白大势已去。
毕竟,以现在大魏的国力,完全不是自己能对抗的。
加上父王以及整个王室都在宋鸿志手上。
即便想做点什么,可也没有办法。
更为重要的是。
李宰还得到消息。
大魏北境,因为神武侯有坐镇,草原部族节节败退,似乎过不了多久,就能腾出手来。
他开始绝望了,明白即便大魏北境的危机解除后,意味着辽东地区的驻军,可以随时准备进驻辽镇。
再有高阳国境内的五万大军,即便自己筹集到了粮草,手上还有二十万大军,可也绝不是对手。
说不定,到时候还会彻底触怒大魏,开启全面大战。
那时候,就不是投降就能解决的了。
因此。
在绝望之下。
李宰选择了妥协,回到了高平城。
至此,整个高阳国王室,尽在宋鸿志的掌握之中。
当即就没有丝毫犹豫,准备带着所有人,离开了高平城。
相似小说推荐
-
钧天图 (纳楼兰) 纵横VIP2022-10-23完结总推荐 2.5万摘星的昆仑,天机阁的榜,妖丛的麟凰,日不落的殇。山两界的魔门,帝王盟的金汤,...
-
青蛇之法海佛缘 (懒人zero) 起点VIP2022-10-29完结210.68万字 9657总推荐当裴文德回过神来的时候,他已经站在金山寺上、罗汉堂前,以&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