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睺的口中,玄源知道了很多关于第一梯队大神通者的信息,通过罗睺的吐槽,这些大神通者的个性异常鲜明,罗睺简单直接的抓住了他们的主要特征。
说到兴起之时,罗睺还时不时模仿他们的姿态,惟妙惟肖。
玄源沉浸在罗睺的介绍之中,这些大神通者的形象从罗睺口中说出,既生动,又有可信度。
玄源回想起在之前的凶兽大劫之中和这些顶尖大神通者的碰面,除了些许地方有所出入,倒是和罗睺的说法相近。
罗睺的口气十分之大,倒是有股和玄源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意思。
可惜现在的玄源,虽然有自信将来不弱于任何人,可现在的他和刘备的类似,属于还在追赶的路上,自身的实力相比起其他实力雄厚的诸侯来说,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好在罗睺没有和玄源来一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不然玄源可能要和刘备一般跳起来了,玄源虽然自信却也不盲目,知道洪荒天地人杰辈出,玄源自己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对于罗睺的一些过激的观点,玄源只能在一旁静听,没有出声附和,毕竟玄源对于其他大神通者并没有罗睺熟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道理玄源还是懂的。
不知过了多久,罗睺点评完这些顶尖大神通者之后,才停下了慷慨激昂的介绍。
恢复到了正常的交流之中。
第一百二十六章 罗睺的暗算
时光匆匆,在玄源和罗睺的交流之中流逝。
这天,不可避免的,玄源和罗睺的交流陷入了沉寂,玄源清楚,又到了自己重新上路的时候了。
于是玄源向罗睺告别,离开了须弥山。
而罗睺在送别玄源之后,开始最后的闭关,为突破大罗道果之上做最后的努力,想必再过不久,洪荒天地之中就要再多一位大罗道果之上的存在,也就是所谓的准圣。
而玄源在离开须弥山脉之后,和之前的每次论道一样,在飞了一段距离之后,找了个隐秘的角落开始闭关消化这次的论道的收获。
布下隐匿大阵之后,玄源开始回忆这次论道。
玄源率先回忆罗睺论道之时所说的关于欲望和心的部分,对于这一部分,其实玄源在之前的修炼生涯之中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不过没有向罗睺一般,形成了系统的总结,有了罗睺的经验交流之后,玄源打算将这方面的所得形成自己的修炼体系,或者说融入到自己的修炼体系之中。
从罗睺的经验来看,心性同样是能够通过修炼的方式进行增强的,当然了,具体的方法罗睺并没有和玄源分享。
不过在玄源看来,心性的修炼主要受到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对于自身的认知,毕竟只有足够的了解自己才能知道并且发挥出自身“心”的力量。所谓“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就是这个道理。
二是在于对自身欲望的掌控,欲望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促进自身修为的进步,同样也影响着自己的判断,而能够控制自身的欲望,也才能够真正控制自己的“心”。
三是要有不怕困难,勇于面对的精神。只有直面困难,才能战胜自身的心魔和杂念。
这三者中,直面困难的问题在玄源突破大罗道果之后,选择直面凶兽大劫之后,已经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让玄源退缩了。
而要说认清自己,玄源在修炼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身的过程。这也是每一次突破境界、或者是有所收获之后,玄源总是第一时间进行总结。
这就是为了更好的把控自身的状态。
不过这只是对于自身修为、实力等状态的掌握,要说对于自己心性根本的掌控,其实玄源只能说还在路上。
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到哪去?
这三个问题是终极的自我认知的问题,不同的阶段,玄源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
这也可以说明心的探索如同大道一般,是没有止境的。
玄源刚刚出世之时,在自我的认知之中,自己是一个洪荒穿越客,一个幸运的和其他先天神魔不同的存在,那时候玄源的目标是能够避开龙汉大劫对于自己可能到来的伤害。
而到了现在,玄源内心的想法变成了自己是一个在求道之路上的先天神魔,相比其他先天神魔来说,自己或许有一些信息方面的优势,可其他先天神魔的机缘和智慧同样不弱于自己。
龙汉大劫对于自己来说虽然还有些可怕,可自己早已有信心直面它,并且战胜它,全身而退。
而这不过是短期目标,玄源的长期的目标变成了追求自身的大道,和其他第一梯队的顶尖大神通者同台竞技,并且脱颖而出,成为时代的领军人物。
而这既是玄源的内心也是玄源最大的欲望,更是玄源前进的动力源泉。
所以欲望同样是自我认知的一部分,欲望之中既有自己本能的反应,同样也是经过自身分析之后得出的目标。
而除了这最大的欲望之外,玄源当然也存在着其他的小目标。
和所有的修士一样,对于法则、对于神通、对于灵宝、对于灵材、对于道友等等有关自身实力和修为的东西都有天然的欲望。
玄源每经过一个地方都会收取当地的灵材,而又不伤其根本就是控制自身欲望的体现。
玄源对于神通提升的要求也是对于自身欲望的一种满足。
玄源明白所谓的控制欲望不过是对于事物的取舍,而取舍的根本依仗来源于自身的思维体系和知识结构。
而这,也是一个人作为个体和其他个体所不同的地方。
所以说到底,所谓的心性也不过是自身在面对问题之时的选择罢了。
将所谓的心性肢解之后,又从另外的角度看待之后,心性对于玄源来说也就不再是秘密了。
而所谓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不过是对于自身情绪的一种选择,也是在做出真正选择之前,不表露自身的情绪的选择。
如果玄源能够在遇到问题之时做出对于自己来说准确的选择,心性的难题对于玄源来说也就迎刃而解了。
说到底,所谓的心性除了处事不惊这种在选择之前的选择之外,不过是依仗着自身的思维体系和知识结构做判断罢了。
这既要玄源开拓眼界,站在更高的层次思考问题,还需要玄源不断的前进,有足够的修为支撑他的判断。
就如同在金仙之时碰上祖龙一般,那种自身不由人的情况下,玄源的心性再好,判断再准确也只能把希望寄托于祖龙的选择。
当知道心性的根本之后,玄源也可以不在被心性所困。
至于发挥出“心”的力量,对外则是通过欲望诱使敌人做出错误的判断,类似于心魔的手段。对内则是让自己抛开其他的杂念,全身心的投入到具体的事物当中。
前者并不在玄源的目标之中,毕竟自己有足够的手段和道路,没有必要把时间花在这类的手段上。
而后者,正是玄源一直追求的控制自身,既是控制自身的行动、肉身、修为,也是控制自己的思维、思想。
在这两个方面,玄源当然还有进步的空间,毕竟每突破一个层次,就有一个层次的眼界和行动方式,这都需要玄源不断探索。
当然,心的力量还有很多种,如同以心印心等等手段,相比起心的根本来说,不过是由其延伸出来的手段罢了。
多数情况下,除了对付比自己修为低的修士,或者说正处于情绪波动大、心态不稳定的修士之时,在同层次的对手心如止水、或者有所防备之时,根本无法探听出对方的真正心理。
所谓的以心印心,在修为高时,是仗着修为来探听对手的心理,在同层次时是通过感知对方的情绪、表情动作来判断对方的想法。
还有一些极端的心的力量,必然说通过情绪来调动自身心的力量。
如同愤怒、爱护等等情绪,总是能够令人爆发出超过自身的力量,这虽然也是心的力量的一种调动,不过这些方法玄源并不放在眼中。
因为得到超过自身的力量必定要承担相应的反噬。
玄源的天地领域神通就是如此,能够让玄源获得超过自身的力量,但在这之前玄源要先承受相应的反噬。
在梳理了关于情绪、欲望、心性等领悟之后,玄源还是整理和罗睺论道之中交流的其余法则类的收获。
当玄源将这一部分领悟填充到自身的大道法则之中后,一种奇怪的感觉涌向了玄源的心头。
虽然具体的反馈不同,可玄源还是想起了自己之前领悟凶兽相关的法则之后,将其融入到自身大道法则之中的异常情况。
事关自身的大道法则,玄源当然不会将其忽略,和之前一样,玄源将这些从罗睺身上获取的法则领悟从自身大道法则之中剥离开。
仔细的研究。
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之后,玄源果然有了不同的发现。
如同和之前领悟的来自凶兽相关的法则之中有混沌神魔的意志一样,这些在罗睺身上领悟到的法则之中的某些细节的地方也存在类似的东西。
有些甚至就是玄源之前在凶兽相关法则之中见识过的混沌神魔的意志,不同的事,它们之中同样存在着一种陌生的东西,玄源感觉得到这些东西和罗睺之间有着神秘的关联。
相似小说推荐
-
青蛇之法海佛缘 (懒人zero) 起点VIP2022-10-29完结210.68万字 9657总推荐当裴文德回过神来的时候,他已经站在金山寺上、罗汉堂前,以&ldquo...
-
从虎蛟开始 (荣荣老表) 起点中文vip2022-10-31完结149.76万字 2.05万总推荐因为意外死亡,来到地府,却被鬼差误判,六道轮回中只能投入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