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瑾看了一眼两人正在经过的门洞中,那些整肃统一的禁军侍卫,再对比一下那些酒囊饭袋们,鼻息之间嗤笑了一声道:“孙大人何出此言?校事府建立以来的功绩有目共睹,我等每日辛苦办案,至今经手过的案子已经数不胜数,其中贪赃枉法的官员就抓了数百,清查谋反、抓捕敌国奸细,打探消息等等也都是校事府在做。”
“而廷尉府又如何?毁堤淹田案相关的东西放在他们案牍库里生了灰,敌国奸细潜入建邺他们也一无所知,就连个江湖帮派……”
说到这,他摇摇头露出不屑的神情:“就之前的鱼龙帮、现在的双刹帮,哪一个不是在他们眼皮底下出的事?就这样一个庸碌的衙门,能指望他们办成什么事情?何况据我所知……廷尉府有些人也跟几件大案有牵扯吧?只是丞相仁德,放他们一马,不去追查罢了。”
孙既安也不着急,静静等着周公瑾说完后才道:“我自然知道廷尉府有很多问题,但这和校事府之间并没有关系。不错,校事府确实做成了许多事情,然则校事府之所以能如此快速的把这些案子办成,和校事府那超然的地位脱不开关系。”
“不错,这一点我承认。”周公瑾沉声道,“若没有这些,校事府也会受到不少阻碍。”
孙既安欣慰地看了一眼周公瑾,点了点头道:“可你也该知道,超然的地位看似稳固,实则最不牢靠,周大人的前任诸葛大人是个能办事的人,且忠心耿耿,把校事府打理得井井有条,而如今后起之秀的周大人你青出于蓝,比起诸葛大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诸葛大人和周大人之后,你们又该让谁去接你们的班,又如何保证接班人能如你们一般做事?”
这个问题倒是把周公瑾给问住了,平心而论,他确实没想过这个问题,因为他本人还十分年轻,并不像是之前的那位诸葛大人一般白发苍苍,急需要找人接班。
然而在这乱世,谁又能保证自己一定能活到白头?若是自己有一日遭到不测,那谁能接替他的位置?
秦轲?他还太年轻,需要许多历练。申道?虽然说他并不觉得申道会叛荆吴,但这个人的城府太深,他自认很难看破,要把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他,也让人有些不安。
这么想来,唯一比较合适的反倒是秦轲身边那个小姑娘,聪慧机智,且日后若是跟秦轲成了婚,自然也算是荆吴的一份子,忠诚总是没问题的,只是现在还是小女孩心性,太爱玩了一些……
想到这里,他咧嘴笑了笑,知道此时根本无法下决断,同时他也明白了孙既安所说的问题,道:“孙大人的意思,也不无道理。可既然如此,孙大人为何这一次又支持校事府了?难不成你又改主意了?”
两人一直走到河畔,正好遇见校事府得人正在查抄一间屋子,一名富商哭爹喊娘地被上了枷锁镣铐,随后又被粗暴地扔上囚车,随后在百姓们的注视下逐渐远去。
道路尽头,连日的雨让天空灰蒙蒙的一片,仿佛有一只大手狠狠地攥住了这座城池,让人不由得心生几分压抑。
孙既安知道自己心中的压抑来自于何方,是来自于那位纵横沙场的大将军,是来自于那十几万本该保护荆吴的将士,也来自于那个倔强到叛逆的儿子。
他突然叹了口气,道:“此一时彼一时。我一直认为,孙家需要荆吴这片天,无数人都需要荆吴这一片天,把而现在的荆吴,正需要校事府,需要你们这些年轻人的当机立断。”
第739章 夜色里
如果说以前的周公瑾对于孙既安还有一些偏见,那么今天和孙既安简短地交谈,却已经让他有了极大的改变,尽管他依旧觉得自己和孙既安不可能成为朋友,但至少在一些时候,他们可以不做……敌人?
石板桥下,有船娘划着小舟,带着一些笑容地亮出歌喉,唱着荆吴流传甚广的小调,说的是一对船头父子的故事。
周公瑾站在原地聆听,听到那一句“父背虽弥坚,白发如染霜”那一句,望着那个孑然独行最终淹没在人群之中的背影,突然唏嘘道:“只可惜,这士族之中,又有多少人会真正在乎?就连你自己的儿子都没能理解你。”
孙青如今正处于叛军之中,从校事府的探子传来的消息,这个年轻人在军中的地位不低,甚至在话语权上不弱于孙同,若真是如此,那么日后必定会是荆吴的心头大患。
真到了那一天,孙既安还能坚持自己的想法么?在他的骨肉至亲和背后的庞大家族之间,他会选择哪一边?
“如果可以,希望不会有为敌的一天。”周公瑾静静地吐出这一句话,随后又自我解脱式地耸了耸肩,转了个方向往校事府而去。
校事府前期的布局完成的很顺利,这一次突然发难,根本没有给很多势力一个反应的时间,几轮抓捕之后,成群结队被送入校事府大牢的犯人直接就把那不算大的牢房给塞得满满当当。
与此同时,一群探子和士兵还在城中不断地行动,对那些原本还只是抱有疑虑的地方一一打击,一幅宁肯抓错不肯放过的样子。
“牢房不够了,那就塞到廷尉府的大牢里去,廷尉有意见?那让他们有本事自己来找小爷说话。”
站在校事府厅堂中的周公瑾一边阅读着案卷,一边发号施令,同时还不忘记自得地嘲讽了一句,“呵,今天朝堂上一群人都没能把小爷怎么了,就他们那群软蛋怂包能把小爷怎么地?”
坐在一旁的申道则是要稳重许多,虽然眉间也带着几分笑意,不过很快又被一抹冷冽所覆盖。
他这一抹冷冽自然不是冲着周公瑾去的,而是冲着那些自己的的下属去的,尽管他来到校事府之后,已经把校事府的文职官员精简了一遍,把许多不够格的官员都安排到了外围。
但因为这一次的事情过分繁杂,又只能把那些暂且还在观察中的官员给提溜回来用着。
大概这些官员也不会想到,他们才刚刚逍遥了没多久,结果居然又会回到这座原本让他们感到亲切现在却无比可怕的衙门里来。
在亲身体会过之后,他们都知道申道是个过目不忘的怪物,甚至隔了半个月他还能十分准确地报出一个又一个数字,把那些想要自辩的官员反驳得抬不起头来,于是“申魔头”的外号也在校事府内部不胫而走。
申道本人对这个外号倒是并不在意,反而觉得自己来校事府本就是当魔头来的,因为这就是一座狼窝,他如果不能有压倒一切的气势,又怎么以一介书生的身份降服那些资历老、立功多的官员们?
一连几日就这么匆匆而过,朝堂上的谩骂声依旧不绝,然而校事府依旧安稳如山,在两人的安排之下,几乎是运转到了极限。
兵不够就去军中借兵,牢房不够就占用其他衙门的牢房,钱粮不够就去找管钱的要钱要粮,看那架势,好像恨不得把整个荆吴翻个底朝天。
校事府大门口,一身黑衣如鹰隼的秦轲抚摸着腰间的菩萨剑,回头望了一眼被绳索连成一线的人犯,对在门口笑脸迎上来的官员拱手简单行礼,就开始解释起来。
“替我告诉周大人一声,均输令董义家搜查到一些和孙同往来的信件,我看了下,其中三卷中都有外通逆党字句,可以让人好好审一审。”秦轲平静说道,“我一会儿还要去城南,就先不进去了。”
“好。一切事情我都会告知周大人,右郎中大人请放心去。”那名接应的官员回答得极快。
“你是……我好像没见过你?是军中来的么?”秦轲略略打量了几眼,也可以看出这名官员一身刚毅的腱子肉,年轻的脸庞上一对目光带着一股凛冽之意,不由得可了一声。
“是,不过不是右郎中大人以为的那个军中,我是边军来的,前些日子刚到建邺,今日临时被周大人调来帮忙而已。”年轻官员的笑很干净,虽然因为历经不少风霜,却依旧亲和力十足。
“那我知道你是谁了。”秦轲听到这句话,眼睛微微一亮,笑着道,“周大人提过几嘴,你是,黄曜对吧?黄老将军的侄孙,阿布也提过你,说你因为跟当初大闹了太学堂,一人去了边军。”
被人突然提及当年往事,黄曜略显尴尬,摆了摆手,“这些事情就不要提了,都是当年干的蠢事儿,谁还没年少轻狂的时候呢。”
“你现在也不老。”秦轲笑了笑,承诺了一句下次请人喝酒之类的话便离开了校事府。
统筹全局的周公瑾和申道很疲惫,他这些天在外面带着人抓人同样不怎么轻松,有几次还和一些公然抗捕的官宅家丁和供奉起了械斗,换成是普通衙门还真有些头疼。
在校事府做事以来,秦轲也是越来越感觉到诸葛宛陵的艰难,不说那些涉及谋逆的大案,这建邺的达官贵人谁家里没有豢养些修行者?一旦这些人被拧成一股绳,在建邺里故意作乱,只怕衙门也不是轻易能解决的。
校事府的建立实属无奈之举,大概也只有拥有如此强权的衙门,才有能力在建邺这样庞大的城市中遏制那些看似融入人群,实则十分危险的修行者。
相似小说推荐
-
开局赘入深渊 (蟒雀) 起点VIP2022-08-23完结6.2万总推荐白山不小心成了恶鬼家的上门女婿。但幸好,他拥有着【“等价”交...
-
修仙!我的增益状态没有时限 (龟甲麻绳) 起点VIP2022-10-29完结246.68万字 7.85万总推荐吃顿饭,饱食状态作用于自身【饱食:每分钟恢复体力值1点,持续&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