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娘子一个比一个诡异 (海岸边的船只)


顾清远指着余乾说道,“这是我们大理寺的...”
“柳伯父好。”余乾稍显尴尬的打了个招呼。
柳江则是温吞的笑着看着余乾,坦然的受下了这个礼。
顾清远停下讲话,默默的看着余乾和柳江在那闲聊着,谈笑风生的模样。
稍顷,柳江走了,余乾这才收敛神色,乖巧的站在顾清远身边。
“你和柳江认识?”顾清远问了一句。
“之前有过交集,这话说来有点长。”
余乾正欲细说的时候,顾清远直接摆手,“跟官员打交道这件事我没什么好教的了,你比我都会说。
以后,就按你自己擅长的方式来吧。”
余乾,“......”
顾清远便没再揪着这个点,继续往前走,同时说道,“官场的礼仪我不教,但是修士之间还是要有分寸的。
咱们太安城虽说没什么大门派,但是修士很多,鱼龙混杂,你之后办桉的时候一定要懂的跟修士之间的相处分寸。
这点很重要,很多时候都能帮到你,要善于利用咱们大理寺的身份。”
顾清远说着说着,迎面又走来一位人,是个僧人,长眉的僧人。
“空如大师,有阵子没见了。”顾清远罕见的作揖问好。
“顾部长别来无恙,你好久没来陪贫僧下棋了。”袈裟披身的空如和蔼的笑着。、
“之后得空就去。”顾清远笑道,继而又指着余乾,“这位是我们大理寺...”
“余执事嘛,贫僧晓的,余执事天资聪颖,心地善良,能力出众。”空如直接坦诚的说着。
余乾尴尬的笑着,“见过空如大师,大师谬赞了。”
顾清远再次沉默了,看着余乾和空如谈笑风生,一副忘年交的样子,他无语了。
寒暄完,空如告辞离去,余乾脸色有些干的看着顾清远。
你说这巧不巧,自己就认识这么两个人,还接连碰上,让顾清远连台都没得下,这特么的倒霉催的、
“你和空如大师又是怎么认识的?”顾清远忍不住问道。
余乾有些扭捏的回道,“机缘巧合之下认识的,当时...”
“行了。”顾清远伸手打断余乾,“修士之间的相处之道,想必你也很懂,我也就不教你什么了。
不过有最后一点我还是得提醒你,那就是读书人、
读书人是咱们太安城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很难伺候。说实话,老夫很讨厌那些张口就之乎者也的读书人。
但是没办法,在世人眼中,我们武夫天生就低他们一等。
这点就很微妙,你必须要学会把握这其中的分寸,不要轻易惹读书人,不然只会一身骚。”
顾清远继续一边往前走,一边说着,迎面又走来一位儒雅的老者,是个国子监的人。
“张博士,好久不见、”顾清远再次主动作揖,那是半点没有所谓讨厌读书人的意思。
“顾部长,确实好久不见,得空来我这喝茶,刚到的龙井。”张斯同笑呵呵的说着。
“一定。”顾清远点头笑着,然后指着余乾,“这位是我们大理寺的......”
“余小友,你也来了。”张斯同直接朝余乾打着招呼。
“张博士好。”余乾脸色愈发干涩的笑着,他现在也很无奈。
顾清远再次沉默了,默默的站在一边看着余乾和张斯同谈笑风生。
稍顷,张斯同告辞离去,余乾再次乖巧的走到顾清远身边。
“你和...张博士又是怎么认识的?”顾清远忍不住又问了一句。
余乾回道,“那个,之前,和张博士论过道,就勉强认识了。”
顾清远长叹一声,“老夫无物可教。”
说着,顾清远就停了下来,就这么站在原地,等候着时间的推移。
余乾只能无奈的乖巧的陪站。
特么的,这叫什么事?
满朝文武,自己就特么认识这三个人啊、
虽然顾清远不再主动去交涉,但是他在太安城混了这么多年,依然有很多人过来主动攀谈。
顾清远寒暄之余都会顺嘴提一下余乾。
一茬接一茬的官员过来,看的余乾那是眼花缭乱,他都快脸盲了。
好一会后,来人才陆陆续续的结束,多是些小官,余乾也没太放在心上。
时间渐渐稍晚一些,那些王侯将相之类的大老们也就陆陆续续的来了。
一辆黑色的马车停在外头路口那边,从上面走下几位男子,岁数都是五十左右。领头的那位将近六十。
穿着一品大员的官服,身材稍稍发福,面容刚毅,眉末飞扬,看着有股子不怒自威之色。
陆中书也在,就站在这位老者的左侧,脸色稍显阴郁,状态低沉。
“那位就是当朝宰相张廷渝。”顾清远很是负责任的给余乾解释道,“那一小帮子人算是宰相集团的。”
顾清远大庭广众讲起这些也没有任何忌讳,尽管文武百官都知道,但也都放在心里,很少会当众说。
也就是大理寺不掺和这些,一个独立的特殊机构平日里和这些文官本就很少打交道。
“顾老,这帮子人看着来头都不小啊。”余乾小声的说了一句。
“嗯,光尚书就有两位。”顾清远点着头说着,“廷渝为官三十载,算是一个颇有能力手段的人。他主张的轻徭役赋税深得民心,再加上本人确实办事到位,聚起了一帮子志同道合的人。”


第182-184章 还是天子会玩
余乾讶异道,“这么说的话,这张宰相是个为民做事的好官啊。”
“为民这点倒是真的。”顾清远难得的认同说道,“这位宰相是罕有的贫苦出身,早年间探花出身,被当时的宰相榜下捉婿。
从此,靠着岳父的荫庇加上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位极人臣。出身微末,自然晓的民间疾苦。
十年前青州大旱,他亲临青州,陪当地的百姓硬生生的一起扛了下来,这才不至于引起民乱。
走时,万民相送。
听说回来的时候瘦了三十斤,黑的家人都认不出来。
七年前,绵州境内的沧江决堤,水淹一十三县,也是这位宰相亲临,在那硬是待了半年之久。
后来回来的时候,带了一把万民伞回来。
这样的事迹对这位宰相来说只多不少,所以声望就是这么一步步建立起来的。
慢慢的就形成了宰相集团,所作所为多站在百姓立场出发。”
顾清远的一段描述听的余乾有些怔住,他确实没想到这张廷渝的集团竟是正能量的代表。
大齐有这样做实事的宰相只能说是幸运,也难怪近些年太安城和周边的州郡情况大为好转。
“顾老对着宰相评价颇高啊。”余乾笑道。
“自然,老夫欣赏的官员不多,这张廷渝勉强算一个。”顾清远点着头。
“那这沁园案可得好好查查,不能让这么好的官员们心寒。”余乾点着头。
顾清远转头看着余乾,“很多事情你不能看表象。”
“嗯?”余乾愣了一下,小声问道,“顾老的意思是这张宰相所作所为都是假的?”
顾清远摇着头,“这倒不是,这张廷渝的能力是有的,做事也是真的,毋庸置疑。但是却不妨碍他奢靡,娇妻美妾,豪华官邸,包括他儿子声色犬马,也都是真的。
这些点没少让御史台的人上参,但都被陛下打了回去。”
余乾有些恍然,看来这李洵用人倒也厉害,用能人,重能不重行。确实,像张廷渝这种有能力的人对现在的大齐朝廷绝对是利大于弊。
“可是,这宰相都带头如此,陛下不管,会不会引起别的官员争相效仿?”余乾好奇的问了一句。
“你以为这些当官的傻啊,我告诉你,他们一个比一个精明。张廷渝这是特例,谁敢效仿?
别的不说,单就咱大理寺就够这种官员好受的。”顾清远毫不客气的回了一句,继而道。
“老夫这些年闲暇之时也没少和别的官员闲聊,不少人都说这张廷渝之所以生活腐败,就是纯粹的自污。
为了减少陛下的猜忌,毕竟一个官员太过于完美本就是最愚蠢的路子。说他这是亲手送把柄给陛下,让陛下放心。
要我说,这些当官的就是心眼多,事实如何谁又知道,我估计也就他张廷渝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
余乾点头称是。他对顶尖官场的深度,尤其是这封建时代的,确实不算很了解。也志不在此,没什么兴趣。
但是对人性还是有几分把握的,顾清远的三言两语之下,这位有些发福的宰相的人格轮廓就大致的出现在了余乾的第一印象里。
随着马车陆陆续续前来,场面愈发热闹起来,这些晚到的大佬三五成群的聊着天,甚至平日里那些在朝廷上针锋相对的政敌现在亦是谈笑风生。
“看见没,那位就是大学士魏钦黎,国子监出来的,后来入了翰林。当时陛下还是太子的时候,这魏钦黎便是东宫太傅,后来陛下登大典,就顺利成为当朝大学士。”
顾清远指着一辆淡黑色马车说着,车上走下来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身子倒也清瘦,看不清长相,瞅着颇有文人气度风骨。
余乾看着这位当朝大学士,得把人认住了。
出身国子监,又在翰林待过,又跟了天子这么多年,简直就是金闪闪的履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