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壮嘿嘿一笑,不敢再打搅黄烁。
黄烁哼哼了几声,又沉浸在了屏幕中。
不过他一个人的精力实在有限,就算到了这一场比赛结束了,也才不过挑出二十几个还算顺眼的。这里他的目标可差远了。
黄烁原本保守的估计是一场挑出百人左右,最终弄出一个两千人左右的名单尝试着去招揽。保守估计一半的成功率,最后能给自己拉起一支千人左右规模的队伍,就算达到预期。
有了修执宗的统治经验,这是黄烁对自己这股势力的最低要求了。加上护商队那些人,就能构成他的核心队伍。再搭配万人左右的低级修士,才能真的掌控一个区域,而不是区区名义上的占领。
这样的效率可远远满足不了他的需求,好在黄烁早有准备,正像剑尊们担心的那样,大阵是黄烁设计的,也是他组织建造的,留下后门怎么办。
黄烁留了,只不过却不是他们想象的那种。只见黄烁神识一动,顺着面前的屏幕,侵入到了大阵中,很快激活了暗藏的一个小机关,瞬间海量的数据奔涌而出,被黄烁纳入了识海。
他早就考虑过了,万人混战想要看清所有细节根本不可能,他不是剑尊,有能力监控全场。所以他在大阵中暗藏了一个储存设备,对所有的战斗进行了储存。
不过数据量太大,他也没精力再去开发更大的储存介质,或者压缩手段。现在的能力勉强储存一场战斗就够呛了。所以他必须及时清空大阵中记录的数据,给下一场留出空间。同时也要在下一场结束前,及时处理掉这些数据。
万幸的是,识海中的加速能力,让他有可能及时的,无遗漏的高效处理信息。不过沉浸识海,自身就处在完全不设防的状态,一般除非在自己老巢这种绝对安全的地方,黄烁并不敢轻易使用。好在旁边是大壮,拍了拍大壮的肩膀。大壮了然的点了点头,黄烁两眼失神,全部的意识就缩回了识海中。
直到第二场快要结束了,黄烁才两眼逐渐恢复灵动。
黄烁欣喜地一笑,收获远比他想象的大的多。大阵截留的数据是全方位的,通过这些数据,黄烁基本可以完全的重现刚才的战斗。同时不再受时间流逝的影响,就像电脑上看电影一样,随时能暂停,重播,慢速等等。更多的战斗细节暴露在他眼前。
和找出了一百多个符合要求的人相比,那种人和人之间战斗,机关算尽,手段尽出的战斗细节,对黄烁来说才是最大的收获。他因为搞技术的缘故,实战的机会并不多,一直以来这方面都是个短板,和大壮这个真正试剑的战斗狂人完全比不了。
但是对于文化人来说,又何必要亲身经历,学也是一种进步嘛,书中有的书上学,书中没的从他人身上学,学习才是人族最BUG的能力,是能用最少精力,最高效率,获取到正确知识的途径,还能省去很多试错的麻烦。
当年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搞发展,都快把美丽国摸秃了。所以对面大国现在有了颓势,出了问题,反倒是我们这边一群人哀嚎。当我们真的起来了,很多方面真的第一了,却突然发现在无尽的黑暗中摸索真难啊,开始怀念当初薅鹰毛的美好日子了。
黄烁现在反正学得挺爽,这些外来剑修各个战斗经验丰富,很多处理战斗的细节都值得他反复研究,融会贯通。以人为镜,也让他察觉到了自身很多细节上的不足,闷声不响的不断进步,这种感觉太好了。
第九十七章 心魔
比赛一场接着一场,黄烁处理的数据也越来越多。
处理着,处理着,黄烁悟了。
这顿悟来得悄无声息,却也合情合理,只不过顿悟的方向却有点意思。
一个剑修,内修功法,积蓄法力,温养剑气。外修剑法,高效精妙,技近乎于道。什么是剑法,什么是剑招,黄烁一开始受上一世中的描述,对剑招充满了幻想。
但真正上手修炼后,却发现,所谓的剑招就是一堆正确的攻击姿势的合集。所谓的练剑,就是把这些正确的动作一遍又一遍的修炼,练到熟悉成了肌肉记忆,对战的时候可以针对当前情况,不需思考的用出相应的动作。
而筑基后接触到的更高级一些的御剑剑法,其实性质也类似,只不过因为力量的增强,御剑造成的变化增多,御剑剑法相对的更细分化。所谓不同的剑法,其实是针对不同需求而归纳的正确动作。例如,为了配合火属性,一些火属性剑法就要求强调爆发力,强调速度,就会向这方面靠拢。土属性多为重剑,势大力沉但速度有限,剑法就会更强调剑势。
尤其黄烁筑基后,接触到的第一部,也是主修的剑法是那部有些特殊的《先人剑法》,再配合上他的计算能力,更是对剑法的认知一时有些不屑。甚至生出了奕剑术的念头,感觉自己可以凭着计算和布局能力,完全掌控对战的节奏。
只不过后来现实的耳光很响亮,当他发现大壮之类的天骄人物,出手根本不拘泥于招式的后,终于意识到奕剑术就是个坑。这个阶段他删繁就简,开始逐渐放弃那些花里胡哨的手段,剑法越来越简洁,出手就是奔着一击毙命去了。
隐隐有了点无招胜有招的意思,只要力量够强,速度够快,计算好对手的移动轨迹,一剑刺过去就好了,招式什么的又有什么用。
但是今天,当处理了这么多数据,当这么多各种各样,花样百出,各种匪夷所思,天马行空的应对手段摆在他面前的时候,黄烁悟了。
祖师留在剑庐的传承,并不适合这些不事战斗,不积基础的匠人们。那是一种阅尽千山,回归平凡的极高境界,是一种历经无数战斗,生死边缘几经挣扎后,化繁为简,对剑道的最终感悟。
祖师把这传承留在剑庐其实也不是害剑庐,而是这传承留给谁都是坑人,他原本对剑庐的设计就是维护宗门团结,需要三峰保护的角色,所以放剑庐才能保护住这部传承。
祖师阅尽繁华,对人性太了解了,贪婪是原罪,他不敢向弟子说明这部传承的强大和危险。因为他知道,不管他说的多明确,不管他设定什么样考核检验,一定会有后人为了力量,丧失对自身的判断,盲目的去追求强大。
所以…还不如放在剑庐,用剑庐众人的弱,来保护这部传承,保护他最后的心血。只要能流传下去,早晚会有人,早晚会有一个合适的传人,真正继承他的心血。他不过是在赌一个未来罢了。
只是他也没想到,会有一个后辈弟子用一个完全全新的领域,反倒意外地适合。
黄烁看过剑庐祖师留下的传承后,就抛诸脑后了。太玄乎了,那种纯境界的描述,比那帮网文作者还能扯。当然,黄烁也清楚,按照记载,祖师最后的境界相当不凡,怕是一只脚已经踏入圣境了。留下的这些东西肯定是真的,不是虚妄的想象。但是搞技术出身的黄烁很清楚科学和科幻的区别,这种玄乎的东西可以当个追求的方向,但绝不能成为影响当下修炼的思潮。
科学就要脚踏实地,一点点的积累,容不得一点虚。修炼也一样,相比于那些玄玄乎乎的东西,还是眼前多积累一份法力,多积累一份经验更靠谱。所以对于这份传承,黄烁也只当是对未来修行方向的一个大致指引,并未深入进去。
黄烁自己也没想到,他就是被逼无奈,想通过观看比赛找一些别人没注意到的璞玉,扩充一下势力。看着看着,那些剑招就在脑中挥之不去,越积越多,莫名其妙就悟了。还真应了那句老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原来看得多了,真的有用啊。
坐在黄烁身边的大壮突然全身一震,惊骇的侧目看向黄烁,他本能地察觉到黄烁体内似乎在酝酿着什么,一种极危险,极有威胁的东西。
确实危险,对黄烁来说更是极度的危险。
什么叫作死,黄烁就是。
你好好感悟,吸收经验也就是了。他倒好,随着吸收的经验越来越多,灵感也越来越多,总有点不酣畅淋漓打上一场就不舒坦的感觉,这时候他多少有点理解大壮为什么那么好战了。就是手痒罢了。
但对黄烁来说,像个战斗狂一样找人打架,且不说不符合他的作风,也很难打畅快了。对手起码是大壮这个级别的才能打过瘾,但是到了他们这个程度,战斗的意外真的很难避免。这不是说对力量的掌控是否精妙的问题,而是不动杀心就是玩闹,一旦动了杀心,战斗的结果是真无法控制。
但他有自己的方法,没有对手就给自己创造一个,在识海里,用构筑模型的方式注入数据,模拟出战斗风格,甚至编写了一个自动的AI。注入了自己所有的技能,所有的战斗经验,完全就是复制了一个自己。为了在最激烈的战斗中验证自己的领悟,他是生怕对手不够强,尽一切可能复制了自身的一切。
修行中有一大关叫走火入魔,走火是说法力失控,如烈火焚身,摧毁根基。入魔倒是和域外天魔关系不大,主要是自身执念,杂念影响了心神,轻则干扰情绪,影响判断。重则心魔丛生,心魔夺舍。
相似小说推荐
-
从修仙大学开始 (江北梧桐树) 起点VIP2022-03-01完结许多年后,当面对灵气复苏时,大能们总会想起在昆仑大学念书的日子。这所大学不教文理工...
-
我的靠山好几座 (胜己) 起点VIP2022-09-04完结291.11万字 1.06万总推荐穿越了,辛苦修炼是不可能辛苦修炼了,必须继承家业逍遥度日,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