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他将一块玉简拿了出来,放在桌上,“这里面是关于你所统帅的部队信息,还有一些异族的信息。”
杨戬微微一愣,随即便是拿了起来,神念一扫,脸色则是出现了愕然。
“你现在明白了吧?”
申公豹笑着问道。
“明白了。”
杨戬点了点头,“只是这些诸侯恐怕不会轻易送出兵士来。”
“此事乃是朝中官员的事情,你只需要等着接收那些士兵和将领就是。”
申公豹并不在意,“此来只是先来告知你,若是事不可为,当自保为上,若是有变,我就无言去见公明师兄了。”
杨戬不在意一笑,“杨戬自信有几分保命手段的。”
他所修持的八九玄功,听闻杨婵所说,乃是一尊高人所赠予的,而且他和妹妹杨婵所修持的道果完全不一般。
一样的功法,却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果然不愧是一个玄字。
最近他在修持其中的一些神通,信心十足。
“只不过大王的命令恐怕恕杨戬不能答应了!”
申公豹不置可否,“说说看。”
“若是以杨戬为帅,虽然我第一次执掌军士,但依旧是会尽我所能将所有士兵安全带回来的。”
玉简之中也是说了这一次出征的某种意义。
攘外必先安内!
只是杨戬却不认同,那都是人族,如此同室操戈,最终损失的还是人族的力量。
申公豹倒是没有诧异,“放心,这是你的权利!”
“实际上此次出征并非故意让那些诸侯兵士送死,若是你等慑服他们,自然也是极好的。”
“须知,若是能战而胜之一切对手,才能让下属心服口服。”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诸侯议事(上)
“一切的手段便是让人族内部安定下来,以待大劫。”
申公豹轻声说道,“我那师兄曾传信给我,让我带你入朝堂,此时便是你最好的机会。”
杨戬诧异,随即想了想,点头道:“我知道了。”
八九玄功神通术法无数,在他看来,更像是一种斗战之法,只是在人族,也唯有在游历的时候,才能战上一两场。
可惜那些对手都太弱,激发不了八九玄功的真正玄妙。
他这段时间正要迟疑着是不是离开人族,去寻找真正的对手呢。
现在则是有了瞌睡便是来了枕头,正好。
申公豹没有多待,说了一些这场战事的内幕便是很快离去了。
因为他很忙,杨戬答应之后,他还要传出人王旨意,让诸侯合兵一处。
很快,商朝要征服异族便是传遍了人族内外。
诸多诸侯都是一片哗然。
有些诸侯振奋,认为这是一种建功立业,开疆拓土的大好时机。
有些诸侯则是目光闪烁。
但无论如何,这些诸侯都是认为朝歌城之中的人王是疯了。
“此时出征,钱粮后勤谁来出?平静多年,为何突然攻伐异族?”
能被册封成诸侯,成为一地方国之主,显然也不是傻子,在他们看来,商朝已经是颓势不止了,此刻若是想要续命,就必须一点点抚平内务再说。
此时距离当年帝辛为了获得威望还强行开战的日子也不过才不到十年,那些战争朝歌虽然胜了,但底蕴也是消耗了不少。
他们可不信,这才多久,底蕴就恢复了?
毕竟国事颓废,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了。
“或许与大劫有关?”
上一次因为与阐教的冲突,朝歌城向人族内外发去通缉令,那一封法旨之上,不光是通缉阐教仙,还将大劫一些细节也是披露出来。
虽然这些在外的诸侯对于朝歌城不如昔年那般敬畏,但对于人王法旨,他们还是足够重视的。
“或许大劫来自于人族之外那些异族?“
有诸侯疑虑,随即郑重,他们不太清楚大劫代表着什么,但是劫难灾祸总是不好的。
“有理。”
这些诸侯碰头,有人也是点了点头,“昔年最后一位人皇晚年便是不顾一切平定整个神州,想来是预见了?”
“那我们要响应朝歌吗?”
有诸侯这样问道。
异族在他们的眼中,都是战力强大的代表,在夏商两朝,唯有在国势巅峰,才会对这些异族有所战事。
“也不是不可,铲除异族开疆拓土,若是论功,说不定还能让你我的方国扩大一些。”
“是啊,传闻昔年人族疆域广袤无垠,现在竟是就剩下这么点了。”
在这些诸侯眼中,土地便是代表着食物,便是代表了人口,最终也代表着了强盛。
这是这些心无大志诸侯的想法,毕竟在这些人的眼中,朝歌虽然不如以往了,心中也对之没有多少敬畏之心,但是却没有改朝换代的想法。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们的底蕴能让他们成为一代方国之主自然是绰绰有余,但是想要统御人族中原,恐怕还缺了一些火候。
若是直接推翻商朝,恐怕也是坐不住。
而在另外一边,气氛则是阴沉一些。
“釜底抽薪,倒是好计策啊!”
阴暗之中,有人开口,这是一座密室,别说是天光,就算是烛火都没有,一片昏沉。
因为他们商议的都是掉脑袋的大事,进出此间都是要遮掩口鼻,不露身形的。
他们相比于其他诸侯,更是关注朝歌城的动态,故此也是十分了解朝歌城的想法。
如此纠集各大方国之兵,他们若是奉诏,那边是充当了商朝的马前卒,无论胜败,他们都没有丁点的好处。
胜了,自然是朝歌那位大王英明神武,毕竟除却了昔年夏朝时有人王征服过异族之外,便是再无人王有此壮举了。
若是败了,朝歌城那位大王的威信扫地倒是小事,他们派出去的那些族人,则是全部损失。
一个是虚,一个实,谁都清楚谁的损失更大。
“好毒的计策啊!”
有人冷笑一声,他们甚至不需要想,便是清楚,此战必败无疑。
因为胜了不过是威望加持而已,翻不了天,可若是败了,自身消耗底蕴不假,但也同时拖着其他诸侯国一起下水了。
因为凭心而论,若是自己在那个位置上,恐怕也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来。
毕竟如此一来,商朝的统治还能继续。
至于人族大势是否衰落,那就和他们没有半点关系了。
“那就不派人去。”
有人冷冷回答。
“不去?不去你信不信朝歌纠集了兵马来打你?”
有人嗤笑一声,说出的话让得整个密室都是安静下来。
这才是他们齐聚这里的原因,若是真的好解决,他们就不必在此担忧了。
“那就让他来试试。”
那人轻哼一声,“我等联手,未尝怕了他朝歌城!”
“怕是不怕,对抗正统,大义之名呢?没有大义,你猜猜看,那些中立的伯候会站在哪一边?”
有人淡淡开口,“昔年,成汤可是立下了规矩,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这人目光幽冷,仿佛有着淡淡的戏谑:“等到吾等和朝歌两败俱伤,有人携大势而平定天下,登临人王大位。“
“这等好事何必让别人家得去呢?不如便宜了吾等,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你!”
眼看着此地气氛变得剑拔弩张起来,便是有人站起身来打圆场。
“好了好了,当此之时,吾等应该同舟共进才是,何必口舌之争。”
“何须商量?此事明摆着便是一个阳谋,要么送上精兵,要么挨打,选一个就是。”
有人淡淡开口。
“公开反叛自然是不成的,时机不对。”
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商朝而今还远远到不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贸然出手,只能是死路一条。
别看这些人言语对于朝歌城充满不屑,但实际上对于朝歌城的底蕴还是十分在意的。
否则朝歌城真的日落西山,他们在此密谋,也就不会满是忌惮,甚至于要遮掩身形了。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诸侯议事(中)
为何如此呢?
不过是担心有人告密,随后招来朝歌城的大军压境罢了。
“自是如此,不过吾等当共同进退才是。”
有人想要整合力量,但是却错估了一些人,敢来这里的,都是一些野心勃勃想要染指人王大位的家伙,谁又会甘心被别人指挥,整合呢?
于是,整个密室再一次安静下来,无人开口。
“真是无趣。”
有人起身,就是朝着门口走去,到了门口才是停顿了一下,淡淡开口。
“你们觉得朝歌城会给我们选择的机会吗?”说着,便是打开了密室的大门,天光照射进来,让得在座的这些人都是一惊。
他们终日惶惶然而不知所措,因为离去的这位说出了他们心中不愿意相信的脆弱。
人王法旨一下,便是没有转圜的余地,若是他们没有资格与朝歌城抗衡,那就只有乖乖听令了。
周国,宫殿之中。
姬发坐在那里,前面摆放的便是那份人王法旨,其上的字迹显得霸道绝伦,如同刀剑一般,摄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