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羲开口,羲和也是认同般点点头。
人界将来皆是凡俗,日夜自然不会同于原本,不过十二时辰之后,羲和显化真身,化作月亮,高悬夜空。
无论世间如何诽谤,她们仿佛没听到一般。
这是道祖给予她们的一线生机,只要以大日大月照亮人间界,赚足了功德,就能如同那后土以功德重塑十二祖巫一般,重塑她们的夫君帝俊,还有太一。
昊天望着人界日落月出,东升西落,也是微微一笑。
自此之后,仙凡有别,凡间十二时辰日落月升,又十二时辰月落日升,将一天的时间缩短了百倍有余,那些修士光顾着看日升日落了,哪里能安心修炼。
如此,他们还不乖乖地来天界?
昊天微微挥手,青莲宝色旗淡化而去,但三界结界依然在,使得灵气不得相互流通。
天界和地府倒是还好,天界与混沌接壤,灵气自然是不缺的,而地府压根就不靠灵气修炼,有无灵气都无所谓。
唯有人界,无灵气来源,天长日久之下,将会迎来末法时代,最终会让诸多仙神不得不去天界生存。
这也是昊天的根本目的。
“成了!”
昊天站在祭坛之上,微微吐出一口气,神色疲倦,划分三界加上与诸圣斗智斗勇,令他身心俱疲。
祭坛渐渐淡去,随即化为了虚无。
昊天也不在意,那是道祖老爷的东西,强求不得。
正欲说些什么时,天界之上突然有祥云滚滚,竟是化作了三份功德降下,一份注入昊天体内,一份注入瑶池身上。
还有一份直接散溢而出,加持在天、人、地三界的界壁之上。
至此,三界界壁上,除了天道之力,还有功德之力的加持,玄之又玄,道韵莫名,令人望而生畏。
昊天大喜,“天降功德,岂不是说划分三界暗合天道吗?”
欣喜之后,他对于不周山的张衍更加心悦诚服,他不过是想招揽殿人手,以衬托天帝之名而已,没想到这位送给了他这么大的一份礼。
一想到上次突然闯入,什么都不曾备下,便是心中难安,对着欣喜于功德降身的瑶池这样开口。
“此间事了,当备上厚礼去拜访!”
“理当如此!”
瑶池微微点头。
而当洪荒被划分三界,天地皆是剧变时,伏羲与女娲来到了有巢部落之中。
他们皆是凝视于天地,自然看到了昊天与瑶池。
“天帝?划分三界,不知未来是好是坏!”
女娲微微摇头。
伏羲眼中有八卦图若隐若现,随即隐遁眼底。
“这似乎是大势,不可逆也!”
“不过和我们无关了!”
女娲和伏羲相视一笑,他们剥离了鸿蒙紫气,乃是真正的超脱了这个天地,即使未来洪荒湮灭,重开混沌,也与他们无关。
“大兄总是这般高瞻远瞩!”
若不是大兄,此刻多了一个位格堪比圣人的天帝,说不定他们二人也想向三清和西方二圣一样,强行出手了。
第六十七章 划分诸道
“只是断绝天地,人间界将会不适合修行!”
女娲微微皱眉,二人洞若观火,“人族在此,只能做凡俗种族吗?”
女娲对人族的期望颇大,不光该族是她所创立的原因,更是因为张衍曾经预言人族当为天地主角。
一个凡俗的天地主角种族?
即使是对张衍十分有信心的女娲、伏羲都不禁有些踌躇,凡俗种族又能兴盛多久呢?
一千个人界年?还是一万个?
经过那尊天帝改天换地之后,人界的年月在天界与仙神眼中,不过白驹过隙,一眨眼的瞬间而已。
两人对话间,又是新的一天来临。
常羲驾驶太阳神车拖动着太一尸身缓缓自极东之地升起。
沉寂了一夜的有巢部落开始有了生气。
当先出来的是一个孩童,不过六七岁的样子,从怀中掏出一块火红的石头,随即在一块普通石块上敲击,便有火星溅落。
火星落在了随处可见的枯叶上,转而升起一团火来。
孩童不断添加各种枯柴与树叶,使得火焰愈来愈大。
看这孩子娴熟的动作,显然经常做这种事了。
伏羲女娲两位圣人自然是不会在学习生火的技术,他们的目光放在了孩子手中的火石上。
“那是……”女娲有些讶异。
“不错,是功德!”伏羲肯定了女娲的看法。
“这孩子体内也有,而且十分浓郁。”顿了顿,伏羲这样开口,在圣人的目光下,一切无所遁形。
这孩子身上和那火石上,竟是有着数量不菲的功德,甚至已经凝聚出功德之光了。
这些功德圣人自然是看不上的,可就算是一位善做好事的金仙,也不会拥有如此数量的功德之力。
而今落在一个孩子身上,就更加的诡异了。
“是大兄说的那件东西吗?”女娲挑眉,盯着孩子手中的火石似有所悟。
伏羲也是笑了笑,“看来我们是找到正主了,这孩子大概就是大兄看好的那个风允婼吧。”
两位圣人站在风允婼的身侧,仔仔细细打量着这位令大兄重视异常的孩子。
自然这一切,风允婼是不知道的,圣人想要隐遁自己,别说风允婼这个普通孩子,就算是金仙,都不能察觉到丝毫。
只是不管是这孩子,还是手中的火石,伏羲与女娲除了察觉到功德之光外,一无所获。
孩子依旧是个极为普通的人族,人族自女娲创立以来,传到风允婼这一代,已经三、四世了。
当初女娲创造第一批人族所留的圣血,经过传承繁衍,无限稀释了。
在女娲和伏羲的眼中,这个孩子除了因为功德之力滋润而非常健康外,别无神异。
女娲与伏羲皆是对视一眼,他们的期望太高了,一个人族孩子,能有如此的功德便是最大的神异了。
只是这可是那位看重的孩子,期望再高都不为过。
“再看看!”
这对兄妹没有如同张衍一样,参与其中,只是默默观察着。
风允婼如往常一般为族人们升起火堆,这是他的责任,也是特权,是那位圣人留给他的使命。
前几日天地大变,若非圣人提前来此教授他们如何生火,恐怕他们这一部落,将会在大变来临的黑暗中,死伤惨重。
心中怀着对燧圣的感激,风允婼站起身来,来到距离部落不远处的一座小山丘上。
小小的人儿面朝金乌大日而坐,手握火石,微微闭目。
渐渐地,一缕淡淡的道韵宛如微风袭来,在风允婼的周身萦绕。
“悟道?!”
两位圣人站在不远处,顿时惊讶。
女娲挑眉,“这就是那块火石中的道吗?”
她目光灼灼,似乎想要看清这缕道韵。
“不对……”
但转瞬之间,她就微微皱眉,看向伏羲,伏羲眼中有八卦图案渐渐散去,朝着她微微点头,他也看出来了。
火石之中并无大道显化,只是拉近了这孩子与自然的联系,令其能感悟到自然。
“竟是这般吗?”
女娲有些皱眉,感悟自然对于凡俗来说,十分了不得,可但凡一个突破仙凡之别的修行者,都要经历,不足为奇。
“和上次的不一样,感觉好远,对部落无用!”
两尊圣人还在犹疑时,风允婼突然睁开了眼睛,竟是舍弃了那缕道韵。
“要在大地上,才能让部落强盛起来!”
风允婼似有所悟,他不懂什么是道,什么是自然,一切凭着本能去寻找冥冥之中的道韵。
甚至于道这个词,他还是自部落的老人口中听到的。
传说道是仙神圣人无穷力量的来源,于是风允婼便是记住了这个词。
小小的心上于是有了对道的渴望,若是他有了道,便能极早去完成燧圣给予的使命,传火于天下人族。
前几日天地大变,他手握火石在睡梦中看到了许多,十分玄妙,就如同当初燧圣身上的气息一般。
随后几天小心的试探,他发现每天大日升起的那一刻,手握火石站在空中,能领悟一种很远很空旷磅礴的道。
夜里能看到一种厚重温和的道。
有时他专注做事时,也能察觉到一点很渺小,但对他十分亲近的道。
道在部落中,在族人的身上。
“太远了,就叫天道!”
“大地上的,叫做地道!”
“那我就应该叫人道!”
风允婼这样开口,作出总结。
话音未落,此地晴空,竟是“轰”地一声响起了一道惊雷。
“哎呀!”
风允婼吓了一跳,随即跳下山丘,头也不回地往部落里跑。
雷乃上天之怒,风允婼可是听部落里的老人说过,时常有其他部落族人被雷活活劈死的。
望着风允婼慌慌张张的小身影,两尊圣人来到山丘上,惊疑不定地望着天穹晴空。
那一道惊雷,连他们都不曾提前感应到。
仿佛突兀出现,一声巨响后又突兀消失。
真正的来无影去无踪,就算是女娲和伏羲张开圣人之目也不曾感觉到丝毫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