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乙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薅真武观羊毛,还有王法没王法了。
不过这时候再想制止也来不及了,因为这条产业链已经成型。
张小乙这些天早晚修行,蟠桃金丹的效果依旧,每天法力大幅度稳步增长。
别看每天长的这么快,但张小乙感觉依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除了修行和接待香客,张小乙每天做的最多的事儿就是站在门口观望。
看什么?
当然是看欠他钱的那伙平头哥了。
说好了他们回去拿钱就给送来,可都这么久了,一点动静也没有。
虽然昆仑离杭州很远,但他们也不是用走的啊!
等不着昆仑的人,张小乙站在门口看到的最多的就是这几副画面。
真武观门前的这条街上,摆摊的,买凉茶的,新开的几家茶馆酒楼纸张店,来来往往的行人,还有就是倒卖平安符的黄牛们……
自从真武观装修完毕,香客多了以后,北三街这几条街也越来越繁华,越来越热闹。
街边的闲房都被租出去,或者有那南城的富商们专门买下一间房子推倒重建成酒楼茶馆等地。
有酒楼茶馆这种高端店面,也有糕点铺纸张店,或者茶摊这样的小店面。
尤其是纸张店,卖香烛蜡签的店铺极多。这些小摊小店一般都是由北三街的老住户自营,也算一个人带动一片区域的gdp了。
本来一切都好,欣欣向荣,北三街越来越繁华,张小乙看在眼里美在心里。
可就是有那些不开眼的,尤其是那些黄牛,每次看到他们张小乙都气不打一处来。
张小乙也琢磨过,按理来说,人家其他道观也有平安符,寺庙还卖开光金佛呢,可谁家也没真武观涨幅这么厉害啊。
作为一名穿越者,虽然这十几年来,张小乙一只用这个时代的观念处事。但也不是说张小乙忘了二十一世纪的各种套路。
真武观这平安符炒的这么严重,要说背后没人操作张小乙是不信的。
想来想去,张小乙越想越气,薅真武观羊毛,谁给你的勇气。
所以,在今天,张小乙吃完中午饭,看着大街上那些贪得无厌的黄牛,张小乙决定给他们一个教训,杀鸡儆猴。
让他们知道知道,真武观的羊毛不是那么好薅的!
既然平头哥们不来,那就那你们先开刀,打发时间。
北三街改变社会风气,净化街道毒瘤行动,正式开始!
第124章 青儿蜕皮中
想要惩罚这帮黄牛,关键是怎么惩罚,晚上张小乙把黄淑女叫到跟前。
要是让张小乙亲自动手去和一群黄牛较劲,张小乙自认掉价。干什么事儿还得是由专业人士来办,而黄淑女,那就是为了捣乱生的。
真武观后院的丹房内,张小乙坐在椅子上,老神在在的喝着茶。去年的雨前龙井,再不喝就不好喝了。
黄淑女从外面跑进来,咋咋呼呼的进门就问:“大爷,您找我。”
张小乙跟她招了招手,黄淑女上前细听。
“闺女啊,你说咱们门口那群倒卖咱们家平安符的,可恶不可恶?”
黄淑女一听这个当时来了精神,咬着后槽牙说道:“哎呦喂大爷,我还寻思您不想管他们呢,怎么不可恶啊。”
“对吧,这群人那是指着咱们家挣钱,坑的还是老百姓的钱。”
“就是,前些日子我一个朋友托我给他弄两张平安符,我说要求平安符得来咱们真武观诚心诚意的求,不能托人,要不然就不灵了。
可是您猜怎么着,人家来到北三街连咱们道观还没进呢,登时就被那群骗子骗走三百两银子。”
黄淑女说的咬牙切齿,义愤填膺。
张小乙眯着眼,眼睛盯着黄淑女,问:“你朋友,哪个朋友?”
黄淑女瞬间呆立当场,眼神躲闪,磕磕巴巴道:“大爷,咱不是说骗子的事儿吗?”
张小乙微微一笑,手捧着茶碗,抿了一口茶,不紧不慢道:“现在咱们先聊你朋友的事儿。”
自从黄淑女来了真武观,她的社交圈子张小乙是一清二楚,她哪有什么社交圈子啊,就俩前男友。一个进京赶考,一个城里卖药。
张小乙没少为孩子操心,尤其是黄淑女,她也不让人省心。
“那个,大爷,我这位朋友是女的,是女的。”
“女的?”
“对,您还不知道我嘛,我这从早到晚都跟观里忙活,睁开两眼上早课,白天还得接待香客,到了晚上您还得给我留作业,我哪有时间交朋友啊。
我那个朋友是南门里徐家的大小姐,徐肖蓉。”
黄淑女说的有理有据,张小乙点点头,他确实没在黄淑女的面相上看到桃花。
这也就是炸一炸她,万一有啥意外收获呢。
“我不反对你交朋友,最起码交了朋友跟我说一声,我也和你爹有个交代。”
然后你们俩再混合双打是吧?
黄淑女心中大为鄙夷,家长都是骗子!
“行,那咱们接着说门口倒卖平安符的那群人。”
张小乙把话题又绕了回来,风情云淡,仿佛之前都没发生啊。
“我是这么想的,咱们家门口不能天天让这些人把持着,坑老百姓钱不说,还坏咱家名声。所以我想交给你个任务,去对他们惩戒一番。”
张小乙挑了挑眉,黄淑女点点头,沉吟片刻:“大爷,您想让他们怎么死?”
“嘿,你这孩子,死什么啊,对他们略施惩戒就行,咱们是正经道观,须知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
“那不是我爹他们家的教义吗?”
黄淑女心说,还蝼蚁命纱罩灯呢,哪顿饭也没见您少过肉啊。
“别打岔,这个任务我交给你了啊,三天时间,我要让他们不敢踏进北三街一步!”
“得令,属下谨遵法旨!”黄淑女小脚一跨,满脸严肃,踩着小碎步就离开了。
看着黄淑女离开以后,张小乙把茶杯里的差一饮而尽。
要说黄淑女干别的不行,调皮捣蛋搞对象,张小乙绝对相信她有两把刷子。
走出丹房,张小乙把头发解开,莲花冠放下,随便梳起马尾,换上一身长袍。
“观主,您要出去啊?”抱着两杯道经的韩生路过打招呼道。
张小乙点点头:“一会儿你和你师父自己吃吧。”
“您不在观里吃。”
“我出去吃。”
“那弟子就不给您留饭了。”
“嗯。”
张小乙外出走,这时黄仕子也正要回家,见张小乙往外走,问韩生道:“观主又要出去吃啊?”
韩生点点头,黄仕子撇嘴道:“要我是观主我也出去吃,就你们爷俩做那饭,我都吃不下去。”
韩生叹了口气:“我也不想做,可是青儿姐姐不知道去了哪,吃惯了她做的饭,我也想出去吃了。”
“那就出去吃呗,跟你师父说,也别开火了。咱们山门外又新开了好几家饭馆,出了大门没几步就到了,想吃啥不行啊。”
“唉,我也想啊,可是我师父说外面做的费钱。”
黄仕子也爱莫能助了,叹气道:“你师父真是铁公鸡一毛不拔,就二月二拜师宴那天他花了十几两银子,今天还听他磨叨呢。”
“我师父说他是节俭,说留着钱以后给我买法宝的。”
“行吧,那你先回去吧,我也得回家了。”
天气越来越温暖,虽然还不到三月,但西湖两边的河岸上已然是一片生机勃勃。
张小乙走在河堤旁,头上的柳枝嫩绿嫩绿的。
这真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张小乙出来这是干什么来了,还能干什么,吃饭呗。
自从青儿闭关以后,观里的饭都由老王他们爷俩做。张小乙有幸吃过,四个字的评语:什么玩意!
所以,每次吃饭,张小乙都只能出来吃。
青儿怎么闭关了呢,咳,这不是之前那位老神仙送给张小乙一粒仙丹被他送给青儿了嘛。
青儿回来后吃了,吃完以后,法力大增。张小乙就说,趁着这段时间,你正好闭关稳固法力,然后再抽空把那颗珠子炼化喽。
所以,青儿一直闭关到现在。
自从青儿闭关,早上也没人服侍张小乙洗脸梳头了。
这些还好说,主要是伙食问题比较严重。张小乙不愿意动手,黄淑女更不愿意,她情愿出去买十只烧鸡吃。而黄仕子呢,人家回家吃饭。
所以,做饭的就只剩老王他们爷俩了。
也不知道青儿这次出关会变成什么样子,张小乙还挺期待。
在外面吃完了饭,等张小乙往回溜达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一路溜达到真武观门前,只见门口站着俩人,一大一小。
大的有个三十多岁,一身粗麻衣服,小的十四五,噘着嘴满脸倔强。
张小乙走上前,那中年人上前问道:“您是张小神仙吧?”
张小乙点点头:“不知您是?”
中年男子推了一下小孩:“哎呦,可等着您了。我们来是想问问,您这观里还收徒弟嘛,我想送我们家孩子来学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