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汉家枫竹)


  “这人本意是吓唬这个可怜的老婆婆,谁知老婆婆抬头说道:‘当然了,你真美。’这让此人十分惊讶,笑出声来:‘哈哈哈,我美?’这笑容让他的脸更加狰狞恐怖,再加上周围是傍晚,估计鬼神都会被吓晕在地。”
  “他继续凑上前,却看见老婆婆双眼是闭着的,于是心里惊呼道:‘她是盲人?’这时候听眼前的老婆婆说:‘都快入夜了,你竟然还愿意帮助我这个没用的老太婆,一定是个外表和心灵一样美的人。’”
  “听到这话,原本想着吓唬这个老婆婆的他,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将身上的钱统统留下,默默转身离去。”
  听到这里,前厅里的众人都沉默了,有人感动,有人深思。
  大家都感觉这个故事很有味道,不过这个人还没讲完,只听他接着讲道:
  “过了一会儿,这个老婆婆朝他离开的方向,偷偷看了一眼,见已经看不到他的背影了,立刻从地上窜起来,抓住面前的钱,落荒而逃。”
  众人愣了下,接着便是哄笑。
  原本富有韵味的故事,瞬间变得荒诞起来。
  方长也笑,并拎起葫芦,给讲这个故事的人碗里斟了小半碗酒。
  夜渐渐深了,众人聊了尽兴,也喝了个尽兴,纷纷回屋休息。不过方长叫住了刚刚和林二哥互相调侃的人,说要聊上两句。
  对方不知道方长有什么事,不过见是刚刚给大家送酒的人,也自然肯给面子,于是在大家回房的时候,他留了下来,坐在方长对面:
  “不知道您有什么事情?”
  方长说道:“刚刚听阁下提到,说怀凤府老谢,如今已经不在了?当初我和他也算是点头之交,但已经多年未见。按照岁数,他未过壮年,不应该走的如此早才是。”
  听见是这个问题,对方心中释然,遂解释道:
  “嗯,怀凤府老谢是常年行路的,身体甚好,他去世是个意外。当初有两个剪径贼人欺压良善,劫财之余还准备伤人,于是老谢奋起搏斗,将两个贼人统统干掉,救下了同行的几个妇孺。”
  “据说场面极其惨烈,而老谢也不治身亡。承其恩的众人感念其德,包办了他的身后事,并资助他的儿子去读书。但这小谢的志向是承父之业,于是便接过老谢的扁担,当上了两府之间的脚夫。”
  …………
  虎桥镇的繁华,比当初更胜几筹。
  不仅是新朝各府之间的经济交流更加繁荣,也因为周围不少村镇都找到些适合当地的产业,于是纷纷兴旺起来。这让虎桥镇里的伏虎饼,再涨了一文——上次伏虎饼涨价,还是大劫时期物价飞涨时候。
  虎桥镇的学堂已经重新修葺扩建过,里面的孩子数量不少,教书的除了徐五仁之外,还多了一男一女两位先生。
  这许多年飞快渡过,当初的铁匠铺和酒馆都已经换了人,连小镇头上种菜为生的“种菜的老谢”,也已经故去,而当初镇边的菜畦,也已经因为小镇的规模变大,被房屋包夹了起来。
  阿黄和阿牛的家已经变了模样,当初的砖瓦房已经显旧,倒是门洞和院墙是新翻盖的,当初的孩童变成了年轻人,已经成家立业。
  方长走到羊肉面摊上,要了碗羊肉面,没有加蛋。
  摊主依然是徐莲蓉夫妇,不过十数年过去,他们比起上次见到,已经略显苍老,鬓边多了几根白丝。而两人做面的手艺,也随着岁月变得精益求精,流畅而稳定。
  羊肉面的味道,有了不小的变化,但感觉很好。
  方长看到旁边有个年轻人略微眼熟,于是他直接问道:“阁下看起来面善,不知道是哪里人?”对于他来说,直接问比动用灵觉占卜要方便舒服不少,所以方长更喜欢去看去听。
  年轻人看了看方长,见他外面年纪轻轻,又让人心生好感,于是拍了拍旁边的扁担,大方地答道:
  “在下姓谢,在怀凤府和龙安府之间跑腿捎货为生,阁下是?”
  “我叫方长。”方长点头说道,眼前这个年轻人,眉眼之间和当初的怀凤府老谢确实很像,所以他才出声询问。
  “噢?啊,家尊在世时候倒是提过这个名字,不过……”
  “就是我,我当年与令尊有过几面之缘。”
  “原来是方世叔,是在下失礼了。”年轻人起身行礼道,而后他坐下开始聊天:“这羊肉面,家尊在世时候就喜欢。如今我也很喜欢这里的面,每次从龙安府回来的路上,在这虎桥镇停留过夜的时候,都要吃上两碗。”
  ------------


第538章 【算不算有缘人】
  在吃面的时候,方长和这年轻人聊了许久。
  年轻人的名字叫谢嘉平,他从事脚夫这个行当有些年头了,对于两府之间的路途,年轻人已经像他父亲一样熟练。
  谢嘉平也继承了父亲谢广安的习惯,每次从龙安府回怀凤府的时候,总要在这虎桥镇停留住宿,并吃上一两顿羊肉面。若是妻儿想吃伏虎饼,他也会顺路从虎桥镇带上几个回家。
  不过,谢嘉平也拓展了新业务。
  “原本只有龙安府和怀凤府这种大城之间,才有雇我捎货的人,如今山里林溪村产的药材越卖越好,带动的虎桥镇也繁盛起来,虎桥镇越来越大,如今经常有从虎桥镇开始或者到虎桥镇的捎货生意。”
  谢嘉平的收入,比当年的谢广安要多上一些,所以他吃面是多加个煎蛋的。吃饱喝足,他拽过旁边的扁担,轻轻用力便担在了肩上,而后朝方长道别,才离开镇子顺着官道向西远去。
  方长也会账起身,准备继续出行。
  当年在虎桥镇看到的孩童,纷纷已长大,速度快的已经当了爷爷,也不知道下次再来,这里又会是什么景象。
  当然,对于他来说,这些世事罔替,便如日升日落一般,是天下不停在发生,也会继续下去的事情。滚滚黄尘中,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是天地间运转的一环,也是自然的角落和本身。
  …………
  方长离了虎桥镇后,并未继续向前走,而是转身向东。
  虎桥镇在林溪村相邻的官道处往西面一段距离,所以方长这样行走,又重新经过了林溪村,不过他未停留,只用普通路人的速度,缓缓向东面走。
  旁边就是云中山,山坡上木植浓密,大多数地方难以穿行。
  不过还是有小路通进山里,虽然多数小路上都荒芜少人行走,倒是山神庙附近有条宽阔的路,还有行人进出。更有人在三叉路口处摆了个小摊,卖些茶水和粗硬点心,还有香烛。
  路人在这里买水食解渴饿时候,摊主便会怂恿他们上山去拜一下山神,求个庇佑保行路平安,倒是总有人被说动,买下香烛进山祭拜。
  里面章山神的庙宇香火很是兴旺,还有几户人家在此落户,包括新近回云中山的的胡云夫妇。不过这里还没有统一的名字,周围各地的人们说起这儿,还是会称呼这里为“山神庙”。或许再过些年,这里会有个正式些的名字,叫某某村或者某某镇。
  方长顺着官道一直向东,在天色堪堪暗下去的时候,进了龙安府。
  这里是府城,城池规模很大,不过天长日久,里面的建筑已经有些拥挤。方长找到这城里最大的酒楼,名叫“和顺居”的,点了桌餐食吃光,而后在酒楼旁寻了家客栈住了一宿。
  他并未在龙安府府城多停留,第二天便启程,继续上路。
  除了龙安府城的东门,方长选了条微微偏北的路。这周边的地势平坦,片片丰腴的农田之间,路网密杂、交通繁盛,他甚至还见到条河上,有人撑着小船载人在脚下的桥柱间穿过。
  隐居了十余年后,方长的心态更加平和。
  这次下山他没有再像之前那样全速赶路,而是用普通人行路的速度缓缓地走。路上和路边,对他来说全是风景,不论是山石田土,还是过往的行人车马,方长都饶有兴趣地观察或聆听,乐在其中。
  如今的天下很是太平,便是两界融合这种事情,都因为时间太缓慢而不必着急,毕竟应对方案已经算走上了正轨。
  傍晚时分,周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但路边有座小土地庙,虽然旧但并不破,至少屋顶和窗户都完好,中间的土地像也能看出些当初的色彩。已经发白的供桌上面,残余着香烛的灰烬。
  外面天气看起来要下雨,于是不少行人都朝这里来,借这里的屋舍躲避一下。
  其实这路边小庙的条件对于行人们来说,已经算得上豪华,毕竟方长当年走南闯北见的多了。很多时候,人们赶路中途遇到夜晚,都是在路边寻找避风处升起火来,待一宿就算,头顶更是不会有什么遮挡,若是遇上大雨,只能自认倒楣。
  有人寻来个旧火盆,从外面费力搜寻了些柴禾点燃,跳跃的火光不仅能够照明,也能让大家的心安静下来休息的更舒服些。只是柴禾并不好寻找,毕竟对于天下百姓们来说,燃料是排在日常生活中最先一位的东西,“柴米油盐酱醋茶”,甚至排在米之前。
  方长随着大家一起走进庙里,他寻了个角落坐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