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长从这条以摊位为主的巷子里面来回绕了绕,走到一处桌边,朝一个人肩膀上拍了下:
“嘿,陈远,好久不见。”
桌边坐的人正是陈远,他正吃一碗本地特色的卤粉,里面是米粉,放着些薄卤肉片、酸豆角、炸花生、炸黄豆、脆皮,味道闻起来很是独特。
同时,他身旁的桌上还摊了两张纸,还有砚台和笔,上面是对于这种米粉的介绍,而且还未写完。看起来,刚刚他正旁若无人地,将对本地的卤粉记在手稿上面。
感觉到后面动静,陈远立刻回过头来,然后惊喜地说道:
“方先生?!”
“是我,又见面了。”方长笑道。
“真是巧啊,天下如此之大,在天南海北都能碰到了先生。”陈远高兴的说道,然后冲着卤粉摊老板喊道:“掌柜的,再来一碗粉,卤肉要双份儿!”
接着他对方长说道:
“上次听到先生的建议,如今我每到一地,就尝尝当地的美食,果然让我记载行程的手稿增色许多。这里的卤粉乃是一绝,刚刚我和掌柜的打听过,这种卤粉乃是本地特色,叫担子卤粉。”
“却是因为在一开始,卖这种粉的都是挑着个小担子走街串巷卖卤汁米粉,并无现在这种摊子。后来名气传开,才有了固定摊位的本钱,不过这个名字倒是一直沿用下来。”
说着,店主已经麻利地将米粉从滚水中冒好,放满各种配料和双份卤肉,浇上半勺卤水端过来:“客人请慢用。”
方长在桌边拽过凳子坐下,朝摊主道谢。
“唔,果然不错,好吃。”
他朝陈远称赞道,碗中米粉均匀入味,卤水带着牛骨髓的浓香,味有回甘,加上卤肉和脆皮的美味,以及炸黄豆炸花生酸豆角的多层次口感,让这份卤米粉带上了独特的气质。
聊了一会儿这段时间的经历,方长朝陈远问起了去南疆的路。
“先生这可就问对人了。”
陈远将最后一点汤汁喝下,略带自信地对方长说道:
“我为了这次江南之行,特意造访了不少人,就为了打听清楚天下南部各地的地理。”
“从这里去南疆已经不远了,最快捷的路线,还是沿着水渠乘船向西南。或者沿着官道向西,绕过南面这条山脉再向南,这条路远一些,而且都是陆路,速度慢许多。”
“然后,无论是渠水还是官道的尽头,即是南疆,那里一半是渠水和江水交汇处的可耕种地区,另一半则是连绵的群山。那里的山数量众多,有‘十万’之名。”
“据说过了山,便是大海,不过少有人去过,并不清楚。同样,顺着那条江也能入海,南疆到中原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就是通过海船从江口上溯过去。”
“那里的山很穷恶,山里多蛮族,虽然可以交流,但是习俗与山外迥异,又有瘴气遍布,蛮人们还会使蛊,先生此去定要小心。”
听到这番清晰地介绍,方长顿时心中有谱,他感谢道:
“多谢讲解,如此接下来怎么走,我已经明了。”
然后他也端起碗来,喝掉最后一点汤汁。旁边的摊主一直在扫视各处桌子,见到便走过来,陈远知道为何,立刻起身说道:“结账。”
“二位一共吃了两碗粉,共十八文。”
“好,您收好。”陈远掏钱会账。
“这里物价倒还算便宜。”方长笑道,毕竟这一碗粉分量不小,还有卤汁有卤肉有炸猪颈肉皮,内容丰富且十分费人工,竟然才卖九文一碗,比中原要便宜不少。
接着两人起身作别,毕竟他们都要赶路,而且并不顺路。
“祝你一路平安,咱们后会有期。”方长道。
…………
水渠上船来船往,出行十分方便。
毕竟从大海中沿江回溯,到南疆很方便,也就意味着,从海里过江再过渠,来这州城也很方便,这是远比从官道奔波过来更快捷、货运能力更大的交通方式。
所以方长轻松地找到了船,顺着水渠一路向西南。
这条渠直接穿过了两座巨大的高山,据说是许多许多年前,当时朝廷需要增强对这里的管理,才规划了两条长渠。
当时耗费了许多民力,才将水渠开凿而成,最为费工的部分,便是穿过山岭的这段。从那往后,这里的几州,才真正的被朝廷管理起来,真正成为“天下”的一部分。
也不知道靠着简陋的工具,前人们是如何打穿这座山峰的。
水渠两侧但凡平地,由于有了这里的水灌溉,旱涝由人适宜耕种,故而分布着不少百姓。尤其是到了渠水和江水交汇处,这里的地势呈三角状,沃土遍地。于是这里远近分布着城镇村庄,处处炊烟袅袅。
不过方长没有再绕路去看,他在渠水与江水交汇处的小镇下了船,而后直接折向南方,一头扎进了大山之中。
这里处于热带,十分适宜草木生长,加上少有人上山,所以没有任何能够看出来的路,即使对方长来说,也不如中原的山里好走。还好方长将《修行术》和《修行法》带在身上,寻常毒虫蚊蝇难近,还算清净。
虽然由于天机遮蔽,方长无法算到敌人的朱雀堂在哪里,但灵觉中冥冥的意识告诉自己,距离已经不远。
于是他干脆一路碾压过去。
前面无论是灌木还是乔木,统统都被撞开到一旁,方长经过的地方,密林里留下了一人高几尺宽的甬路,长久无法愈合。
------------
第377章 【寨子里有个南宫先生】
走进山里之后,方长倒是知道,为什么这里被称为“穷山恶水”了。
因为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这群山里面灵机很低落、灵气稀薄,甚至远远比不上中原的小城镇。
故而里面的风景也不佳,无论是山石还是草木,单独看还不错,组合起来则总有别扭之感,无怪乎这里被称为“蛮荒”。
越过百十座山峰之后,群山里面竟然渐渐有了人烟。
那就是陈远口中所说的“蛮族”们。
倒也都是人类,种族与山外面一般无二,不过习俗确实和外面有不小差异。他们往往衣难弊体,还好这里天气暖和,倒也不是特别难以忍受。便是家境稍好一点点,可以置办起衣服的,往往也喜欢鲜艳的颜色,形制和中原也有不同。
他们在山间活动,要么是趁着冬日,持续侍弄山间的小块田地——翻底泥、运水泡田、翻建水田里的石子儿、修整围堰、除草翻晒,同时继续在山坡上努力,就为了将田扩大一两尺;
要么是在资源贫瘠的山间捕猎、采集,搜集和捕获能够食用的动植物,和能够使用和售卖的药材、矿物、毛皮等等。估计等到了春天,他们也会从山脊上一排排的茶树上采茶。
没错,即使在这蛮荒之地,方长也见到有游商前来收购一些东西,不过他们都是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拿铁器盐巴之类,以十分高的兑换比例从蛮族们手里换取物资,借以赚取不低的差价。
好在这里语言同音,不影响交流。
“诶?”
从山腰处的乱石缝隙里面转出来,方长忽然看到前方某处,竟然有灵机缓缓汇聚,而且那里的上空有气象翻滚,俨然与某个人员密集之处重合。
或许是个山村?
不过这里的灵机动向,在方长这种有修行在身的人来说,就有些不寻常了。那里的灵气在汇聚,而且还具从无到有缓缓而生之态。
这种情况于记载中有些罕见。
方长起了兴趣,稍微偏了偏前行方向,朝那边走去。
果然是个有人烟之处,翻过两座山头,方长发现了一座蛮族小寨。
规模真的不大,只能叫做小镇,虽然周围有一圈用于防御的薄薄石墙,但是看房屋数量,也就几个小村子大小,甚至不如中原稍大的村落,当然,在这蛮荒地界,这里已经算得上兴旺。
“客人从哪里来?请进请进。”
门口有位蛮族勇士守着,他身上只披着几条窄兽皮做的衣服,脖子上戴着兽牙项链,肤色黝黑,瘦骨嶙峋,牙齿五官倒是整齐,其头上用头巾缠了一圈,腰间挎着把厚重的铁刀。
由于方长自带的令人亲近属性,哪怕他是陌生人,背后还背着利器,依然受到了守门人的热情礼遇。
“我只是进来看看。”方长笑道,而后穿过寨门,走进这个小寨。
里面建筑没有规划,分布的十分随意。
看起来,当年这里只是因为地利而兴起,随着人口增多,就将这里乱七八糟生长出来的房子,用薄石墙一围,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现在是白天正暖和时候,寨里人不算多,即使留下的也不断在忙碌。
毕竟蛮荒地区恶水穷山物产贫瘠,相对于沃土遍地的中原来说,在这里活下去需要耗费更多力气。往往除了生存之外,没有太多力气思考其它,于是这里人类较中原更短的生命中,绝大部分精力都用来和可怕的大自然相抗。
不过,方长很快就在这里找到了不一样的地方。
读书声。
更准确的说,是朗读中原流行的蒙学书籍的声音。
相似小说推荐
-
顶级气运,悄悄修炼千年 (任我笑) 起点VIP2022-06-07完结转世来到修仙世界,韩绝发现自己带着游戏属性,竟然可以摇骰子刷新灵根资质与先天气运。...
-
贫道真不想搞钱啊 (六月观主) 起点VIP2022-05-13完结 10WSC9.61W总推荐贫道斩妖除魔,只为替天行道,庇护人间安宁,跟赚钱这事儿实在没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