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人仙百年 (鬼雨)


  “我刚刚才知道,秦家三位女士,还参加了当年的开国大典,可是为何没有相关记载呢?只在某些人的传记中,偶尔提及她们的名字,这是为什么?”
  伯老道:“人家行事低调,不愿意出来表功嘛!再者,他们很快出国了,怕给自己惹麻烦……”
  有人仍然觉得难以接受,忍不住发出质问:“那么,他们为何现在回来?莫非想叶落归根?为啥不老死在外头?”
  伯老有些生气:“哼,这叫什么话!只要是心系故国的中华儿女,我们都永远敞开大门,欢迎他们回来!再者说,秦家愿意捐助黄金,这难道不是好事吗?这些黄金价值75亿美元!相当于我国一年赚的外汇!而按照他们的要求,建造几栋楼房算什么?你们说说,哪家大学不需要新的楼房?”
  除了伯老以外,现场还有一位老领导,紧接着发表了意见:“刚刚伯老念的,只是秦家善事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我还对一件事印象深刻:当年秦家经营的粮行,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进口3000多万吨粮食!他们在全国各地建立粮仓,其中一处在四川,一处在韩城……救活了无数百姓!而且,就在1950年2月,他们离开魔都之后,还有数十条大船,从海外运来两百万吨粮食,稳定了东南地区的粮价……这一次,他们既然回来了,当然是一件好事!”
  这时候,忽然有人惊讶的叫道:“咦?这里还有一桩失踪案!秦月……同志……怎么失踪了呢?”
  提起这件事,两位老人的心情都有些沉重,嘴角也跟着微微抽动。
  过了好大一会儿,伯老说道:“我建议,重新为王舒同志办一场追悼会。”
  一个月后,秦笛领着一帮士兵,去小孤山的朱婉阁,从地下室里搬出400吨黄金。
  随后报纸上披露了秦家做出的部分贡献,说是大富豪、大慈善家、大科学家回归祖国,一口气捐助了1216座教学科研楼!在文章的下面,还有一行字:“王舒同志追悼会如期举行。”
  一般的老百姓,对于建科研楼没有概念,不知道会花多少钱。
  普通学生也不晓得耗资情况,他们每天去上课,都会提及“朱婉阁”和“汉城楼”,不由得寻思这两座楼的来历。于是他们很快都知道,民国首富秦汉承和当代最著名科学家朱婉了,而且还知道,这两人结婚80余年,白头偕老,至今仍健在!
  至于说秦大少,则依旧名声不显。
  另外,因为改革开放的缘故,“靡靡之音”从海外偷偷转回来,所以有人开始提及雪向晚的名字。她的知名度比秦笛还要高。
  经过报纸的宣传,很多人都在讨论秦家。
  然而这年月,思想还没有解放,魔都市民都很穷,有些人从秦府附近经过,忍不住牵起羡慕嫉妒恨:“这就是民国首富,超级大富豪!善于投机钻营,左右逢源!当年没革了他们的命,没想到去外面转一圈,又风风光光回来了!”
  “你知道秦家有多少钱吗?据说两百多亿美金!这是什么概念??我怎么数不出来,后面有几个零呢?”
  “我听说,魔都第一纺织厂,本来叫明州家纺,原本是秦家的企业,你说他们这次回来,会不会提要求,想要收回厂子?”
  “哼,那叫痴心妄想!白日做梦!”
  秦笛和家人住在老宅子里,对这些话置若罔闻。
  秦汉承偶尔听见闲话,回来忍不住埋怨道:“阿笛,你不该一回来就捐献黄金,未免显得太高调了!”
  秦笛微微一笑,道:“爸,我当年截取的黄金,来自国内的部分,大约有2500吨。我早就想把这些黄金还给国家了,可是多年以来,一直找不到机会。你知道吗?现在是国家最穷的时候,如果再过20年,400吨黄金将变成毛毛雨!”
  关于建立教学楼,顺便吸收香火的事,他没有直接说出来,因为没必要增加父母的心理负担。
  秦汉承道:“你既然说要捐2500吨,这次只捐了400吨,剩下的2100吨怎么办?”
  秦笛皱眉道:“再说吧。或者干脆就不捐了!”
  老实讲,他捐献黄金以后,得到的初步反馈并不好,他的功力已经到了金丹第六重,施展天视地听之法,能听见周围两百里内所有的动静!他知道老百姓的羡慕嫉妒恨,也知道许多人不怀好意,所以他准备将行善的心思暂时收敛,且待将来再说。
  这年月的老百姓本来就仇富,他如果不加收敛的话,相当于给秦家拉仇恨。


第367章 故人下落
  闲来无事,秦笛走在大街上,对比三十年前后魔都的变化。
  老实讲,在这三十年里,魔都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街道还是老样子,没有多少新建的高楼。因为魔都作为共和国,身上的压力太重了。
  不知不觉,他走到豫园,想起了张葱玉,郑振泽,庞莱臣。这些活生生的面容,浮现在他的眼前,然而所有人都被雨打风吹去了!
  随后,秦笛离开豫园,继续漫无目的的走,一面走一面施展天视地听之法,将自己融入到魔都这个城市中。
  不知不觉,他来到一个弄堂,伸手去敲房门。
  不久门开了,出来一个拄拐的老人。
  老人看见秦笛,顿时惊呆了:“先生,怎么会是您呢?您啥时候回来的?”
  秦笛微微一笑:“孙胜,三十年不见,你变老了!”
  孙胜激动得眼含泪花,道:“先生您请进,请进来说话。”
  秦笛走了进去,发现房间并不大,采光不足,显得昏暗而逼仄,但这不算什么,大多数人家都是这样。
  “怎么家里没有人?”
  “老婆子死了,我跟一个儿子住。家人都出门了。”
  “这些年,日子过得怎么样?”
  “有几年比较难,现在还算好。”
  “我记得当年临走的时候,给你留了几百两黄金……”
  “这个……先生,我……”孙胜压低了声音道:“我把黄金埋在当年的老宅子了,后来我离开了那里,所以黄金可能还埋在原处……”
  秦笛道:“你有几个孙子?可有成器的人物?派个人去香港……我当年说过,在香港给你留了一处房产呢……”
  孙胜闻言,禁不住老泪纵横:“这……先生您太仁义了……我的儿孙里面,要说能干的不好说,孝顺的还能找出一两个……”
  “你后来有没有听说李辰的下落?”
  “唉,他死了。”
  “怎么死的?”
  “还是不说了吧。”
  “他有子孙后人吗?”
  “他儿子也死了,只有一个姑娘还活着,住在……”
  秦笛道:“再过几年,我准备东山再起,在魔都做一些事情。需要一些熟悉环境的本地人。到时候,让你的孙子过来帮我。当然你得推荐可靠的人,我这双眼睛,能看破人心……”
  孙胜一个劲的点头:“我知道,我知道……”
  秦笛从弄堂里出来,走到闸北区,敲响了另外一户人家。
  屋里出来一个年轻的姑娘,年约十八,相貌清秀,问道:“您找谁?”
  秦笛道:“你外公,是不是叫‘李辰’?”
  那姑娘回答:“是啊,不过,他去世很久了。”
  秦笛道:“那我找你妈,她在家吗?”
  “在呢,先生您贵姓。”
  “我姓秦,是你外公的熟人。”
  那姑娘笑道:“你这么年轻,怎么可能认识我外公?你别逗我了!”
  秦笛微微一笑,道:“这样吧,你问问你妈,当年外公死的时候,有没有留下什么话,知道不知道一位姓秦的人?她如果不知道,我就回去了。”
  “那你等会儿。”姑娘掩上房门,转身往里走。
  稍停片刻,门再度打开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出现在门口,上下打量着秦笛,露出惊异的神色,道:“您是秦家派来的人?秦笛老先生,还活着吗?”
  秦笛笑道:“我就是秦笛。只不过,我没有那么老而已。”
  妇人觉得难以置信,但还是后退两步,道:“请进来说话。小凤,你去泡茶。”
  “哎”,那姑娘答应一声去了厨房。
  “请坐吧,家里简陋,让你见笑了。”
  秦笛在一张摇晃的太师椅上坐下来,问道:“你父亲临死的时候,跟你提到秦笛这个名字?他有没有说起别的事?”
  妇人道:“这都过去很多年了,说出来也不怕你笑话。我父亲在外面走了一天,面色苍白,气喘吁吁,回来跟我说了一段话,第二天就跳黄埔江了。我记得他跟我说,让我有一天去香港,找一个叫‘秦笛’的先生。至于为什么找他,我父亲并没有说。”
  秦笛叹了口气,道:“请问你怎么称呼?家里还有什么人?”
  妇人道:“我叫‘李娴’,我男人姓陈。只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儿叫‘陈凤飞’,今年上高三;儿子叫‘陈鹏飞’,还在上初二。”
  秦笛道:“你的父亲,当年为我工作了很多年,我曾经答应他,帮他照顾后人。我记得当年,临走的时候给他留了500两黄金,这件事他有没有提起?”
  李娴吃了一惊,摇头道:“没有,他从来没说过!或者,被别人拿走了?所以他才跳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