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元景拉了李世民过来,当众问道:“你意如何?”
李世民笑道:“于我而言,区区一个名号,并无多少差别,只是众位随我出生入死,总得有个盼头,如此我就厚颜,先做一方诸侯吧。”
长孙无忌还要再劝,他道:“王世充新近战败李密,气势盛极,于我们而言,是敌非友。那些个送去的隋室忠臣还在洛阳艰难对抗,不宜过分了撩拨,且先让他们与王世充斗上一斗。”
如此计议已定,便有人问国号,那些个隋朝旧臣属意“虞”,取“唐尧虞舜”之意;长孙无忌等却一言不发,果然李世民斩钉截铁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国号为周。”
第103章 周唐不相合
不几日,李世民称王,国号为周,改大兴为长安,立都于此的消息,传遍四方。
他之势力北至河东,南往荆襄、江夏;东与王世充分于潼关、函谷关之间,西拒薛举于萧关,一跃而成天下有数的诸侯,四方之才纷纷涌来。
等到了大典之日,各方势力遣使来贺,东西南北,好不热闹。
王通找上沈元景,道:“想不到你当日的狂言,竟然真个就成功了。那李世民从晋阳仓惶奔走,一无所有,却叫你各般谋划,现下据有长安,可与北方诸侯争雄;占领荆襄,能将南方豪强压制,王者之气初具啊。”
沈元景一边看着宾客的身影,一边笑语盈盈的说道:“如此,你可愿过来,谋划我们曾经商议的科举一事?”
王通有些心动,却还是强忍住,说道:“不是时候。周王要践行你那条禁绝武林中人肆意妄为的路子,得罪了不少人。武道上如此行事,已然有些根基不稳,若是文道也贸然变革,我恐怕众人要群起而攻之。”
“确实是我心急了。”沈元景目不转睛,点点头道:“此事确实需要慎重,急切不来,那就再等等,天下太平应当只在这几年。”
王通不知他之自信从何而来,不过也从心底希望这乱世快些结束,说道:“但愿周王有汉高之能,七年成国。如若不然,天下变作春秋战国那般割据,恐怕又是塞外入侵,重现五胡之祸。”
他边说边奇怪的问道:“你在看什么?莫非又是看上了哪家的小姐,要收归到门下做弟子?”
沈元景轻轻笑道:“看到了两个熟人,却顶着陌生的面孔,倒是有趣。”他正要继续说下去,却看到大殿里头吵了起来,一人大声道“舒王,你不敢称帝,陛下知你有悔过之意,只要你肯回去晋阳,一切过错,既往不咎。”
“啊?”王通有些茫然,问道:“这,是李渊派来的使者?怕不是疯了吧?”
满殿的宾客也是看傻子一样的看向来人,长孙无忌脸色阴沉,走出来喝道:“胡说八道。当日我们离去之时,李阀主便已说过,从此两边恩断义绝。既无瓜葛,何来过错一说。”
“你敢说此次攻下大兴城,不是靠着秀宁公主力挽狂澜,阻截薛举?那兵马何来,不都是陛下的部下?”那李渊使者一连串的反问,叫对方语塞。当年李世民出走,曾立誓除却府中之人,不带走李唐一兵一卒。
这时李秀宁挺身而出,说道:“那些兵马一部分是乃是我从关中收拢来的大哥兵败被遗弃的溃兵,另一部分乃是各地的豪杰义士,和二哥有何干系?”
那使者脸色微微变了一下,又冷笑道:“那如今还不是归于舒王名下,有违誓言。舒王,你又作何解释?”
李世民色变,反问道:“依着你这意思,便是唐廷一日存在,我便一日不能收容李阀之人,哪怕一兵一卒也不行?”
使者点点头道:“是你自己立下誓言,除非你要食言而肥,亦或是洗心革面,重归大唐。”
立时间就有人站出来声援道:“是极。江湖儿女,信义为先,自己立下誓言,如何能够不遵守。”这人年约三十,是个满面麻皮的丑汉子,看着倒是身手不凡。
马上旁边就有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家接茬道:“那可不一定,人家不是不承认自己出身李阀、出身武林么?年轻人就知道讲什么狗屁信义,哪里晓得,这天下间还是实利来得重要,父母之恩又如何?还不是说抛弃就抛弃。”他留着一撮山羊须,眼角额际满布皱纹,加上佝偻着身体,显得很是凄苦老实,嘴上却不饶人。
“是极,是极。”麻脸汉子恍然大悟,跟着附和道:“不过以李密那般人物,不顾江湖道义,背弃翟让,亦让他身败名裂,以至于大败亏输,如今只落得个苟延残喘,就不知道这位李二公子,是不是也要步此后尘。”
这些人不过是遵照礼节来此祝贺,自然也不是诚心实意,现下瞧着热闹,纷纷起哄,巴不得两边再起纷争,否则李渊李世民父子二人合流,谁人能挡?
“谁说我是投奔二哥的?若我有此心,为何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赶在兵荒马乱上路,若是他一着不慎兵败身亡,我岂不是白跑一趟?”李秀宁面不改色,说道:“我明明是仰慕沈先生大名,投奔而来,侥幸得他收容,归于门下。”
众人的目光纷纷看向远处,沈元景正带着笑意,看往此间。大家伙无论如何,也不敢说他这个大宗师也算是李世民的手下。
“你以为这样狡辩,就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么?”那麻脸汉子冷笑一声,说道:“谁人不知,那沈……”他看了一眼对面,迎上沈元景似笑非笑的脸,下意识的一低头,吞了口唾沫,继续道:“沈大宗师和舒王本是一体。投靠他,还不就是投靠舒王。”
李秀宁看了看其旁边的王世充正使,仍旧是不慌不忙的说道:“阁下来自洛阳,若是按你的说法,如今王尚书尊越王杨桐为帝,那么其手下兵马、地盘,就都可算做是越王所有喽?”
麻脸汉子语塞,那凄苦老者还要接茬,旁边王世充的正使咳嗽一声,转头说道:“莫先生,今日周王继位大典,不可生事。”同时隐晦的看了一眼殿边的沈元景。
那两人会意,不敢多谈,唯唯诺诺退回队伍里头。
“如此李唐使者还有何话说?”长孙无忌顿时理直气壮的道:“今日是王上登位大典,你若诚心而来,自可饮一杯酒水,如若不然,休怪我等不讲礼数。”
这使者冷笑一声道:“好,既然二公子是这般态度,我还有何可说?不过舒王如此数典忘祖,不知将来可有面目去见地下的列祖列宗?你若继续如此冥顽不灵,不知悔改,就休怪我言之不预。”说罢,一刻也不多呆,转身离去。
这般一闹,众人议论纷纷,喜庆的气氛大打折扣,李世民脸上仍旧是带着和煦的笑容,可任谁也知道,他心底定然是不好受。
沈元景伸手一指,笑道:“若是当年汉高知道做了皇帝,仍旧是这般吵吵闹闹的,如同在土财主家请客吃饭一样,恐怕都生不出造反的念头。”
王通亦是大笑道:“无有法度,自然体现不出天子之尊。不过传闻上古三王之时,也是这般议事,沈先生以为此制如何?”
沈元景道:“好也不好,不好也好,终究是不和时宜,议之无用。”
第104章 门下足九人
转眼入夜,宴会进入了尾声,宾客们纷纷告辞,场面如同寻常人家宴请一般,李世民身为一方诸侯,还要面带笑容一一送走。
这时候却是闹出事来,只听得独孤阀席位上一名老者低吼道:“这里不是你胡闹的地方,还不跟我回去,不要在这里丢人现眼。”
独孤凤大声道:“我要拜入沈大宗师门下,怎么,你觉得这是丢脸,拉低了独孤家的声誉?”
那老者如何敢对大宗师不敬,连忙说道:“我怎敢对沈先生不敬,只是独孤家的女儿,怎么能够拜别人为师?”
独孤凤冷笑道:“宋阀的女儿可以,李阀的女儿也可以,便只有你们独孤阀清高么?”
“一口一个你们,你便不是独孤家的人了么?”老者涨红了脸,吼道:“无论如何,你今日必须要跟我回去,这是老夫人和阀主的命令。”
独孤凤轻蔑的说道:“你这蠢货。老夫人和阀主早就知道我的心意,却还肯让我出来这趟,你以为他们是如何想的?偏偏你来多事,弄得大家都下不来台。我看丢独孤家脸面的人是你,要走还不快走。”
众人的目光聚集,那老者气得发抖,却也知她说的是事实,拂袖而去。
独孤凤被人一路领着到了西寄园,沈元景正召集了门下所有弟子在此。她见着一个个闻名天下的奇女子聚于一堂,想到自己也可算是其中之一,不由得有些激动,恭恭敬敬的跪倒,行三叩大礼。
宋玉致与她为善,笑着问道:“凤儿妹妹来得何其之晚。怎么,终于磨到尤老夫人同意了?独孤阀主那边呢?”
独孤凤不屑道:“四大门阀,惟有独孤阀最没有出息。宇文阀纵然百般不是,也有与天下群雄相争的勇气。惟有独孤阀内,总想着依靠这个,投靠那个。本来父亲亦是不让我拜师,只是李二公子与师父占据了长安,才有些松动。
更可笑的是,父亲明知道越王肯定是斗不过王世充的,还心存幻想,一直拖着不肯准备后手。此次好容易选了一家投靠,竟然是李渊,原因还是二公子占据了长安,父亲以为李阀势力大增,信誓旦旦的道:‘子岂能违父意?我先于二公子回归前投靠唐皇,便是元老重臣。’”
相似小说推荐
-
道门振兴系统 (言若叶) 起点VIP 2019-05-29完结19.65万总推荐佛道之争,自古有之。然佛门大兴,道门衰败。一座破败道观,一位以振兴道门...
-
我的武功太争气,竟然能自己修炼 (一尘如土) 番茄vip2021-09-18完结玄幻脑洞玄幻系统穿越“你的龙象般若功十分兴奋,修炼进度提升100%,突破第一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