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从笑傲开始的江湖路 (催墨成书)


  他听得是一位少年,便有些好奇,又对此人作为十分之欣赏,不愿意平白占了这个美名,索性坦诚道出,又可断了与李莫愁的谣言。
  “啊?”守拙先是张大嘴巴,又脸上一抽,显出心疼的模样,道:“他不是真君门下?我岂不是白给了他那些粮食和十万缗钱?”
  他转念一想,这钱粮甚至整个宫观,都是眼前这人的,连忙躬身,满含歉意的说道:“真君赎罪,我受小人蒙蔽,将真君的家财予了外人,十分该死!”
  原来当年沈元景去见了宋国皇帝之后,胁迫其让出了武当山来。尽管赵昀心中不忿,还耍了许多小手段,可毕竟还是承认了他是位陆地真仙。
  盖因国初太祖赵匡胤封陈抟老祖于华山之事,天下皆知,此番举动本就让人浮想联翩。后面又有金国大肆宣扬沈元景之功,举国推崇,祭如天帝,令宋地上下为之动容。
  达官贵人,趋之若鹜;黎民百姓,蜂拥而至。
  连那史弥远的余党,都感念沈元景的不杀之恩,慷慨解囊,依着原有道观,重新建起清微真君殿宇。更有甚者,暗自菲薄赵昀太过小气,只把荆襄之地置于清微真君庇佑,何不扩大到天下?
  在此等情形之下,清微观聚集财物,自然是轻而易举。那守拙老道士是个貔貅性子,只进不出;又一贯清修,偌大的观内,也只留三五十个道士,每日粗茶淡饭,从不浪费,是以钱财积攒的颇为丰厚。
  他此刻便从柜子里面,摸索出账本来,要算与沈元景听,又不停悔恨,轻信于人。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物得其用,何错之有?”沈元景摇摇头,说道:“你且细细说过,这少年有什么了不起的,你可不像是容易轻信别人的人?”
  守拙答了个“是”,站直了说道:“那日一个少年自山下来,言道要借取一些粮食,救济山上难民,我说观内资产皆是真君所有,不愿给他。孰料他听后大喜,说自己是真君传人,此举就是替真君扬名。
  我自不会这样信了,可那少年拿出一副画来,里面一位男子背身立在大石之上,仰望天际,分明就是真君模样,只不过腰间多了把玉笛。”
  他下意识看了沈元景的腰间一眼,果然是有把笛子,脸上惊疑不定,接着说道:“我还是不信,恰逢此时刘整将军赴均州上任,来此还愿,身边跟着丐帮长老鲁有脚,一见这画,立马认出是真君来。
  问起是如何判断,他指着玉笛说道:‘我有幸见过真君一面,旁的不说,单单这玉笛,简直一模一样。听闻真君久不履凡尘,普通人如何能够知晓这些细节?’说罢他一整破衫,朝着少年躬身行礼,说真君活人无数,门下也值得敬佩。
  我见鲁有脚赫赫有名的人物,都确认了,再看那少年风姿俊朗,仪表不凡,一身白衣也如真君一般飘逸,便将粮食给他了,还将皇帝赐的十万缗钱拿了出来。”
  沈元景点点头,道:“我确实见过鲁有脚。”守拙心里松了口气,又听他问道:“那少年叫什么名字?”
  “回仙人话,那少年唤做杨过。”守拙赶紧道:“后面刘整将军,也是看在真君面上,挤出部分钱粮送他了。”
  “杨过?果然是他。”沈元景早就猜出了几分,守拙听他却是认得,心中忐忑顿去,面带惊喜的问道:“真君知道这少年?”
  沈元景道:“当年救下的一个小娃娃,我确实随意传了他母亲几手功夫,不过……”他原想说杨过算不得他门下,可念及此人做下的好事,后面还要清微观支持,便不去刻意解释。
  事情明了,算是解了心头之惑,他起身说道:“好了,夜色深沉,我就不多打扰你了,且去睡吧。”说罢,便往外走。
  守拙连忙抢出几步,扑通一声跪下,忙不迭的道:“真君慈悲,怜悯小道我求仙之心恳切,请指一条明路吧。”说完就要磕头。
  沈元景挥挥手将他托起,就要拒绝,又见他发须微白,眼巴巴的望着自己,心头一动,说道:“便传你一门练气功夫吧。”
  他将紫霞神功的口诀改过,传了下去,这道士竟然两三遍就记住了,十分聪慧。他见此欣喜,又嘱咐道:“药王有‘十二少’与‘十二多’之论,你若能执而行之,自会事半功倍。”


第48章 却见功旁落
  守拙遵照沈元景所传,练后只觉一股热流自头顶往下,一直流到脚底,又复上来。几个周天之后,疲乏尽去,神清气爽。
  他修道多年,积累丰厚,一旦得了真传,便厚积薄发,短短几天,就进步神速,非但耳聪目明,连头发也由灰转乌。
  世人都觉神异,知他是得了仙人的点拨后,差点把清微观的门槛踏烂,旁敲侧击的打探沈元景的下落。
  便连襄阳、均州等地官府,都派了使者来问,他一样守口如瓶,既不说知道,又不说不知道,让人心里痒痒。
  如此热闹了几日,这日好容易清静一些,朝廷突然派人前来,一个文官领着队伍到了清微大殿内,口称奉命前来传旨。
  守拙领着观内道士恭迎,那文官展开圣旨,念道:“朕绍膺骏命……正一盟威之道……张可大……斋醮祈雨、退潮、禳蝗灾、除兵凶,均有殊绩,赐号‘通玄应化观妙真君’,总揽……”
  他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通,乃是赵昀下令让天师道当代天师张可大,掌管全国道教的一应事务,连沈元景也在其下,要听从调遣。
  此时便要守拙领旨,把清微观交出来。这可把他气得不轻,当下便拒绝领旨。那文官冷着脸道:“你这老道士,还敢抗旨不遵不成?”
  守拙冷笑一声,道:“乱命不受。”便要拂袖而去,边上聚集的游客一片哗然,未料到一向与人和善的观主,竟然有如此气节。
  文官未料到他如此大胆,气得哆嗦几下,大声道:“想造反不成,来人,给我抓住他。”
  后面闪出几个兵丁,如狼似虎的扑了过去,就要将守拙擒拿。他一个老道士,自上山以来,便未见过如此阵仗,有些慌张,边往后退,边道:“你们便不怕真君怪罪么?”
  文官脸色一变,看了后面一眼,才镇定一来,哼了一声,道:“就怕他不肯出来。”
  这时候从旁边冲出十几个老老少少的道士,嘴里大叫着:“不准欺负观主。”要来阻拦。那文官嘿嘿一笑,道:“还敢反抗?多去几个人,不必留手。”
  又冲出十几个兵卒,冲到院子里面,用刀鞘劈头盖脸的打去,顿时院里一片哀嚎,旁边围观之人不觉掩面。
  为首的一个都头上前就是一脚,把一个小道士揣出一丈多远,然后狞笑着往守拙身上抓来。
  老道士看得瞠目欲裂,大叫一声:“我和你拼了!”手里胡乱挥舞着打过去。那都头一挺胸膛,用刀鞘敲得盔甲梆梆响,不屑的道:“来,照着这打!”
  守拙也是气急,真就照他说的,一掌打过去了。那都头嘴角还在斜挑,却不防“砰”的一声,一股大力从胸口传来,他惨叫一声,飞了出去,撞到后面一位同伴。这人“哎哟”一声,和他一起做了滚地葫芦,落到文官脚下。
  场面忽然安静下来,那文官低头一看,都头胸口凹陷,口里不住的往外涌出血来,脸色一白,连连后退,右手前指,嘴里哆嗦道:“你……你……”
  守拙看着双手,有些不敢置信,又想起什么,脸上露出喜色,大叫道:“真君保佑!”往前一步踏出,十分迅捷,到那些兵卒旁边,伸手无论扯住哪里,都往后面一甩。
  十几个兵卒如同腾云驾雾一般,一个个跌到文官旁边,吓得他又退出十几步,躲入人群之中,大叫道:“真君救我。”
  守拙道:“做你的春秋大梦,真君怎么会救你这种人。”话音未落,只见从外面闪进一个道人,口里叫着“大人莫慌”,脚下一错,来到前面,伸手接住最后一个兵丁,放在地下,然后直面前方。
  这人面相看来不过中年,模样十分周正,头戴九梁巾,身穿紫金道袍,脚踩登云履,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在里面。
  守拙心知这也是敌人,却不敢怠慢,上前行礼,问道:“在下守拙,忝为清微观观主,未知这位同道,从何而来?所谓何事?”
  那道士连忙还礼,说道:“守拙观主有礼了,贫道乃是龙虎山张可大。承蒙官家厚爱,做了天下道门总管的职差,现下授命而来,为的是清微道观,归属官产一事。”
  周围之人一片轰动,有人轻声说:“也是一位神仙。”
  守拙脸色大变,肃然道:“原来是正一天师,恕我眼拙了。”又是一礼,不待对方回话,接着说道:“不过道友此言甚是无理,此处道观唐代便有了,清微道观乃是后来加盖的,又是山下各位善信捐赠,与朝廷有何关系。”
  这时候那文官又跳了出来,说道:“那清微道号是受的朝廷所封,又得了十万缗的赏钱,如何能说眼前道观,与朝廷没有关系?”
  守拙气得脸色发红,大声道:“清微真君助陛下正本清源,革除弊病,封号和十万缗钱,能及得上真君贡献之万一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