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的姑姑和姑父为此颇为不满,曾劝说他多次,要么入仕,要么经商,总不能文不成武不就,但余生总是笑着拒绝。
时间久了,刁德智也就懒得管他了,好在余生还算守法,没给他惹什么是非。
一日,余生同李三,王小勇吃罢午饭,在街上转了转,去勾栏中看戏。
宋朝时,一些较大的城市,有娱乐之处称为瓦舍,而瓦舍中有演出场所,便是勾栏,里面多为唱戏说书者。
因为戏台的周围用画着花纹的栏杆围起来,所以名叫“勾栏”。
这李三王小勇年纪都不大,也是个破落户,整日游手好闲,看余生是知府侄子,又是个团练使,平日尽力巴结他,要是没有余生接济,这二人怕是要沦落街头。
后来二人合伙干了个小买卖,总算挣了点钱,俗话说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这不,和余生逛瓦舍来了。
苏州本是江南重镇,繁华之处自然比别处要甚,不过自打朱勉在这里设立应奉局,搜刮民脂民膏,引起了方腊之乱,如今动乱虽已平息,但造成的疮痍却非短时间可以抹平的。
以往人头攒动,人声喧闹的瓦舍,平日也只有稀稀疏疏的客人,甚是冷清。
走到那牡丹棚时,见门外挂着招子,上面写今日唱诸宫调,唱戏的名叫吴怜,最擅长诸宫调,是当地的一个名角。
李三笑道:“余大哥,今天可算来巧了,赶上吴怜出场了。”
王小勇道:“这平日请都请不出的角色,怎么今日上台唱戏了。”
余生也感奇怪,王小勇走到一旁,一个摆摊卖古玩的,问到:“老头,可知今日牡丹棚是否来了什么大人物?”
那老者翻了个白眼,随口答道:“没听说,看看古玩吗?”
王小勇叉着腰道:“你离得这么近,如何没听说?”
李三上前拉回他道:“你也糊涂,这平江府里,还有谁比咱余团练出名的吗,除非是知府大人,和朱大人来了!”
余生笑笑,道:“进去看看便知,若果真有大人物,那也是咱们的造化。”
第68章 平江浪子 二
进得门来,只见那神楼上供着多位戏曲神灵,腰棚中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坐了二三十人,或是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或是喝茶吃点心,而这些人所议论最多的,便是吴怜为何今日肯出场。
李三王小勇看了看腰棚,李三恼道:“余大哥,我们来迟了,这青龙白虎位全让人占了。”
原来这勾栏里的腰棚有等级之分,有“金交椅”和“青龙头”一说,“金交椅”对着舞台正中,自然是给皇帝坐的,不过平江府不是东京,这里的勾栏自然就没有。
所谓“左青龙,右白虎”,一个在戏台左侧,一个在右侧,都是最佳观赏位。
腰棚中负责端茶递水的伙计见这三人来了,认得是余生,忙走上前,抄手道:“余团练,什么风把您老吹来了,快请坐请坐。”
余生含笑寒暄几句,王小勇阴阳怪气地道:“坐哪啊,难道让我们坐最后,我们倒是无所谓,余大哥什么身份啊?”
伙计苦着脸道:“可是这总有个先来后到,小的实在是……”
余生笑道:“无妨,能看见吴老板登台,坐最后又何妨。”
小伙计忙给他擦干净椅子,上了壶茶,笑道:“您老想要什么尽管吩咐!”
王小勇道:“有什么好东西只管上,聒噪什么!”
伙计走后,那坐在“青龙位”的汉子忽然起身,道:“那位敢是浪子余生吗?”
余生应道:“正是在下。”
那汉子三步并两步走过来,拱手道:“小可何德何能,敢居主位,既然余爷来了,这位子自然得让您的。”
余生道:“不必了,你坐了那便坐了,我坐这里也挺好。”他再三相让,余生再三推辞,他只好低着头坐回去。
李三不解地道:“余大哥,你这是干嘛啊?”
余生道:“若是被人知道,岂不要说我仗势欺人了。”
李三道:“可他是主动让给你的啊。”
余生拉下脸来,道:“我们都是来这看戏的,这些话二位兄弟莫要再说了。”二人讨了个没趣,悻悻地坐在一边。
等了片刻,不见吴怜上场,座中开始有人焦急,议论声也此起彼伏。
有人道:“我听说今天可是吴怜最后一次上台。”
一人道:“最后一次,那我们可算来巧了。”
“这吴老板莫不是身体出了问题了,不然怎么会最后一次呢。”
“吴老板正当壮年,身体当然没什么问题,这里面一定有别情的。”
余生听得暗暗皱眉,一旁的王小勇道:“我们原以为是哪个大人物来了,原来是他最后一次上台唱戏,怪不得。”
李三道:“这可就怪了,吴怜唱诸宫调可有些年头了,恐怕挣了不少钱,难不成是钱挣够了,不想唱了?”
王小勇啐道:“钱哪有挣够一说,给我再多我都嫌少……余大哥,你怎么看?”
余生摇头道:“个中缘由我们外人岂知……不过等下他唱完了戏,我们可以去后台拜访拜访他。”
王小勇忙道:“对对对,凭咱余大哥的名号,料他不敢不见。”
余生对吴怜虽不了解,但也大概听说过一些他的事,这吴怜自十几岁时便能和师父一起登台唱戏,后其师去世,吴怜便挑起了大梁,这一唱就是二十年,诚如李三所言,吴怜相比街边摆摊谋生的人来说,算得上富人了。
既然不是钱的问题,那还会是什么呢?
余生本不太关心这些,只是替吴怜感到可惜,不过接下来他听到的话,就完全勾起他的好奇心了。
只听一人小声说道:“我可听人说了,这吴怜之所以最后一次登台,是因为得罪人了!”
“不会吧,谁会跟一个说书唱戏的过不去啊?”
“那可说不准,权高位重的,或者绿林大盗,都有可能啊。”
二人正说间,身后凑过去一老者,道:“你们都错了,这吴怜最后一次唱戏,是因为一个女人。”
“女人,什么女人?”
那老者道:“是谁我可不清楚,不过听说是东门楼里的。”
余生听到“东门楼”三字心念一动,侧目往三人看去,那三人似乎没有注意到余生,自顾说话。
老者又道:“吴怜喜欢上里面一个女人,可是那女人跟另一人跑了,这吴怜大概是伤心之极,所以今天是最后一次登台唱戏。”
那人道:“跟谁跑了?”
老者道:“这我不知道,总之是咱们得罪不起的人。”
那人冷笑道:“不用问,肯定是个有钱有势的人,东门楼里的婊子,能是什么好货色。”
余生听得脸色微变,对李三道:“你去问问他们,那女人叫什么。”
李三应声而去,转眼便回,道:“余大哥,我问过了,他们也是道听途说,不知道对方叫什么。”
余生听那几人不断辱骂,好像东门楼里的女人都不是好东西,心中微怒,目光忽然瞥见腰棚中“白虎位”坐着的一男人,那人看侧目二十多岁,一脸悠闲地看着戏台,一言不发。
在他身旁坐着十多个精壮汉子,余生一眼便看出那十多人以那青年为首,更隐约觉得青年看上去有点眼熟。
又等了片刻,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只见吴怜同乐队一起上得台来。这吴怜年近四十,此刻看上去略显憔悴,双目无神,好像傀儡一般。
他面前架着一面小鼓,身旁一人弹琵琶,一人拍板伴奏。
众人见吴怜将要开嗓,立刻安静下来,吴怜见了观众,勉强打起精神,面带微笑,朝着众人深鞠一躬,待他起身时,忽然看见“白虎位”坐着的青年,仿佛遭了雷击,直愣愣地站着。
那青年微微一笑,并不说话,吴怜慌忙转过身,面上惊惧不定,将要打鼓的手也跟着颤抖起来。
尽管他掩饰得好,但台下不乏眼尖的人,看到他这个模样,纷纷起疑,有人见责,有人同情。
只有余生看见了,吴怜是因为那个青年才这么失态。这也更让他断定,吴怜最后一次登台,和那青年有直接关系,余生眯起了眼,饶有兴趣地打量着二人。
吴怜敲了两声鼓,继而唱了阕《小重山》词,清清嗓子,然后便响起了一串连珠似的琵琶声,待响了两拍,拍板声也起,吴怜便开始唱《刘知远诸宫调》。
这诸宫调起自宋神宗年间,由孔三传所创,之后甚是流行,多地勾栏均有诸宫调的演出,诸宫调也并非全部是唱,而是说唱相杂。
吴怜唱了两句后,手中鼓点停下,转而说词,《刘知远诸宫调》说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汉皇帝刘知远与李三娘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凄婉动人。
此刻在吴怜唱来,更是相得益彰,吴怜起初不在状态,可几句词唱完后,立刻融入了进去,嗓音悲怆,动人心弦。
座中一时鸦雀无声,静静地看着。余生的一双眼却始终在吴怜和那奇怪青年之间打转,青年并不为看戏而来,嘴角挂着冷笑,一脸轻蔑。
唱了几段后,吴怜不知是不是想起了什么伤心事,情不能自已,嗓音忽变,带着哭腔,大为失态。
相似小说推荐
-
我真不是大魔头 (一曲肝肠断) 国风中文网VIP2021-12-23完结打工人意外穿越到修仙界,觉醒系统。本以为增加了主角光环,却不料是个新手系统,三...
-
一剑掌乾坤 (能通六窍) 纵横VIP2021-12-31完结总推荐 2.2万少年偶然获得大魔主赠送《造化真经》一部,此经不凡,一旦开练,除了死掉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