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不可思议的山海 完结+番外 (油炸咸鱼)


所以丹朱带了一堆木板和简牍,那个挎包里放的就是这些东西。
作为山海中第一地师,第一棋师,第一船师,丹朱有自己的骄傲,不过这些虽然听起来都是很厉害的名头,然而对于进入中央政治中心却没有半点卵用.....
丹朱和东夷谈的是粮草的事情,也就是靠近大江的那一部分人,粮草问题总要有看得见的好处,大江附近的东夷部族表示,中央的命令他们是一定听的,但是没有工资,这个活也不能白干啊......
关于运费和工资,丹朱谈的就是快吐了。
东夷到底是以鸟图腾为主的啊!
真他豚豚的就一毛不拔!死抠门啊!
丹朱对于这次来南方考察,事实上是抱着消极态度的,三苗虽然厉害,但是一时半会还不能把暴山氏和真陵氏打趴,而阳帝山是有古帝遗泽的,与沧海中,度朔之山一样,都有古帝的遗力存在,阳帝山附近也有一个部落联盟,对于三苗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硬骨头。
这个事情说到底,不是很容易,所以挡三苗这个情况,也不一定就会按照中央的想法去运转,东夷要钱给粮,百越要粮出人,这帮人磨磨蹭蹭,和羊拉黑球一样,丹朱觉得,等到他们集结完毕,估计三苗也已经打到阳帝山了。
而自己也要在南方渡过很漫长的一段时间。
丹朱知道,这件事情做成功之后,日后即使自家老爹真的找了一个有大德的人,自己也能凭借这次的大功劳成功进入新一代的政治权利中心,并且绝对不会有人说三道四,最多就是四帝族能酸两句,不过四帝喜欢阴阳怪气不是一天两天了,毕竟平三苗这可是泼天的功劳啊。
丹朱来到洵山,然而,在洵山下的人群中,丹朱并没有看到哪怕一个新的战士。
按照道理,今年南方的祭祀应该结束了,有一批新的孩子成为战士,但是这里...没有初生的新战士....
讲道理,南方现在这么弱鸡了吗?
丹朱想要面见洵山,但是被人拦住了。
“你哪里来(哪个单位)的!”
告师氏是洵山的忠实附属,而专门负责祭祀以及送信的告师氏,派出去参加两河改造工程的人并不多,看门的是一位威神战士,血脉一次觉醒。
丹朱莫名其妙从山野间钻出来,身上还带个桑麻包,穿着一身中原的短袖麻衣,讲道理,南方人都是裹兽皮的,麻衣只是和兽皮混着穿,全穿麻衣,这显然不是南方人啊!
在盘问之下,丹朱表示自己是划船送大江对面过来的。
“中原人?”
愚蠢的中原人?
这位战士下巴都差点掉了,划船渡过大江?
这两天不是在涨水吗?
好吧,或许这个人拥有从业二十年的划船经验,在水里面颠簸颠簸过来,也勉强说得过去。
“看起来也不像是个没有本事的......”
丹朱询问:“你是洵山氏的人吗?”
他说着,拿出了一枚玉。
妘载也有一枚羊头模样的玉,那是巫的玉,在紧要关头,可以用来“上达天听”。
这里的天听,就是洵山氏。
然而丹朱这枚玉赤红如血,是一枚陶器的模样。
那个战士愣了一下。
他接过去,然后在后面看到了两个大字。
“陶唐!”
卧槽!
大人国行脚商地摊上买的假货吧!
那个战士看了好几眼,不敢确认,虽然告师氏人也算是见多识广,但是中央确实是很久没有派人来南方视察了。
这个事情比较重大,于是他立刻去通知大祭师,而大祭师用他六十五岁高龄的老花眼辨认之后,确定这确实是陶唐氏的玉!
这是中央督导组的下来啦!
大祭师连忙去迎接丹朱,老脸仿佛盛开的桃花,整个人都泛起了第二春,而丹朱在和他客套了几句之后,表示要立刻觐见洵山氏,而且需要召集部族商讨一些事情。
而大祭师的神情,一开始很正常,但是后面,就愣了一下。
“这个召集部族....暂时不行。”
丹朱奇怪的看向他,忽然道:“说起来,我没见到你们这里....有新战士?今年的祭祀停了?”
大祭师道:“这个,现在各个部族都在彻河。”
“彻河是....”
丹朱不了解这个地方的地理,而大祭师简明扼要的说了一通之后,丹朱在吃惊之余,顿时是勃然大怒!
“这怎么可以!河道擅自更改,会引发大水决堤的!地下的水脉一旦被打的紊乱,就无法梳理了!你们怎么能允许这种工程出现!”
丹朱顿时是猛地抓头,对告师氏大祭师道:“待我见完洵山神,还请你载我去彻河,我要去见见那什么赤方氏,这简直就是胡闹!”
然而告师氏大祭师斟酌道:“听说共工氏也会更改河道,这不也是中原的治水.....”
丹朱顿时瞪了他一眼:
“这么多年了,有什么用!共工就是个扛土包的,他懂个屁的治水!”


第一百四十二章 丹朱的手艺很好
......
“我说话比较难听,有一说一,但事实就是如此。”
丹朱见到了洵山神,这位大巫披着鸟羽编织成的长袍,脖颈上挂着蛇骨项链,左手戴着银手环,在羽袍之下,穿着的是麻衣而非兽皮,只有腰上一圈缠绕着豹的尾皮。
但脑袋上插着的却不是鸟的羽毛,而是一种奇怪的角。
像是鹿,又有点像是牛,有鹿的分叉有牛的健壮。
那是龙的角。
“我没想到,作为帝之长子,您会说出这种....嗯.....”
洵山氏大巫,也就是洵山神的儿子,这位大巫与柴桑大巫并非同等存在,他的壬纹有三,意味着在大巫之中也属于中上游水准,而且他还是被神灵的图腾眷顾且附身的,本身又拥有最纯粹的二代神血.....
所以很多人都说过,洵山大巫,就是洵山之神。
当然,即使是洵山神,也没想到,帝之长子居然会这么口臭共工.....总之说出来的这些话,会让人感到十分不快。
当然,洵山大巫也对中原近些年的情况了解了一些。
愚蠢的中....哦不,智慧的中原人。
........
崇伯鲧代替共工上前线治水并不是什么大新闻,已经是陈年旧事了,早在他治水的第三年自己就了解了,但是,治水的根本方略依旧是共工的堵塞法,崇伯鲧虽然觉得这不是个事情,奈何他这个新的水利部长,只有一半的权利,剩下的一半,共工氏不配合,他也没有办法,只能在堵塞法的基础上,修改成障水法。
障水法并非是障眼法.....总的来说,就是修堤坝以限水流,人为控制河水的流动方向,尤其是那些容易决堤的区域,更要不断加固,于是要在周围筑起高高的石城,作为一个又一个锚点连接整个沿河大堤。
鲧的办法是人为控制水流,只要水流不冲破堤坝,那么就能安全泄洪入四海,这就是障水法,核心思想是护,在于使得大水“三过我家门口而不能入”。
只要我把堤筑的够高,水就淹不到我!
而共工的,最新版本的堵水法,其实是截流,也就是把大河的水彻底分割,堵成一片一片,中间以木石为门栅,留出一个大的泄水口,于是,由于每个河道区不长,这样就不会出现湍急的水流,也就不会发生水患。
共工准备给大河来个“减速带工程”。
而崇伯鲧觉得这简直就是扯淡,如果第一个减速带突然裂开,那后面的全都要完蛋。
共工的堵水法,也不是说平白无故就去堵,共工到底不是丹朱说的那样只是个扛包的,他有自己的一套严密逻辑。
早年时,共工会找到一个地势比较低洼的地方,然后一脑袋把那座大山给撞断,这样就能在中游的低洼地造出一个天然的巨湖,水流泄入巨湖,以储存下来,开始向四周的土地内部渗透,等于是人工造湖....
但后来这个办法没有卵用了,因为这种堰塞湖毁坏之后,带来的灾难比起单纯的大水来说,还要厉害十倍以上。
所以共工早些年除了给自己部族用治水的名义谋福利外,倒也没少折腾下游的地区,不过后来倒也有一段时间兢兢业业,只是治理的过程总是不那么顺利......
共工虽然满头红发,但大水却不肯给他这个面子。
真正的,单纯以人力而对抗天地的,最强大的堵水法,应该是梁武帝时期的“浮山堰”,不过这东西说是堰,但事实上应该叫拦河大土石坝.......梁武帝时死了十万人修筑浮山堰,结果这玩意因为是土质问题而变成了豆腐渣工程,被大水一触即溃,然后就是数十万百姓,上千里大地沦为泽国,尸骨遍野,皆注流东海......
共工以前其实也修过一样的东西,不就是土石坝么。
总的来说,共工对于治水确实是有很大贡献,刨除他为自己部族搞小动作的事情,截流,筑坝,造蓄水池,人工开山,清理河道泥沙,这些都是共工带领中央水利部门做的大动作。
这才是真正的,共工提出的堵水之法。
........
在洵山大巫与丹朱交换完了意见之后,并且不再谈论关于共工究竟是不是扛包的这个问题,洵山大巫表示,关于三苗近来的大动作,他们确实是不知道的,并且对于中原这次的战略方针,举起双手双脚赞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