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在秋斩刑场当缝尸人那些年 (南腔北调)


  一个字,盐。
  晚上,林寿操控着师爷和林忠,带着姚鹤笙一起回了下榻的地方,打发凑热闹的姚鹤笙回屋睡觉,林寿与林忠聊上两句。
  “你这差打算如何办?他们这态度你也看见了,朝廷募集捐输一百万两,这不是小数目,他们肯定不会轻易割肉。”
  林寿操控着师爷问道。
  “不行,一定要捐的。”
  林忠说的一本正经,林寿看着他那木讷认真的表情一乐,这人挺有意思的。
  两人聊了几句,天色也不早了,各自回房睡觉去了。
  林寿回了屋里下线前,看见台案上摆着碗盐,盐上有香,这是当地盐商供奉的神。
  盐神,夙沙氏。
  盐神给了扬州当地盐商财富和繁荣。
  盐,是民生之本,人吃盐才能有力气,如果人长期吃不到足够的盐,就会产生各种不良症状,没有力气去干活。
  而与广泛需求对应的,产盐的盐场却有限,还大都在沿海,在内地紧俏,有斗米换斤盐,斤盐吃一年的说法。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盐成了朝廷征税最方便的手段。
  古代交通极其不便利,如从京城到闽广赶牛车拉货需要走几个月的交通条件下,朝廷想要向每个百姓征税是非常困难的,要是你躲在西南山区里开荒种地,那朝廷更是根本就找不到人。
  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生活必需品上加税,什么是生活必需品,如粮食,每个人都要吃的,但粮食属性特殊,可调性差,你真敢在粮食上加重税,那天下是要出大事的,何况吃的东西种类繁多,水稻,红薯,草根树皮,也能加税吗,不好控制,相比之下,盐就容易控制多了。
  盐,是必不可缺的大宗商品,就是住在最深山里的部落,就是每天四处游走贩卖的小贩,也会定期出来买盐。
  如果朝廷可以直接控制盐产地,控制盐的价格,实际上就等于非常简便的向全天下的人收了税款。而且还每年都不会发生拖欠和漏缴的现象。
  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宫闱,服饰,军饷,百官俸禄皆仰给焉。
  不止大景的财政税收依靠盐务,前朝大前朝甚至古朝,都离不开盐务,甚至有的古朝盐务税收,占据全国的一半。
  可以说,有些古代明足以延续下来,鬻海之利当据首功,足以见得,盐务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
  甚至异邦目前殖民扩张在一些热带地区建立殖民地,如何几百几千人就能管住殖民地百万的原住民?也是靠盐业专营。
  如此盐务,催生出了扬州的富商。
  盐给了他们财富,给了他们好日子,所以扬州盐商都供奉盐神,自诩盐神子民,香火不断,每年还有庆典祭神,基本盐商旗下的产业,如林寿他们住的这地方,都能看见摆着一碗盐,盐上有香,供奉盐神。
  当然,盐务一方面给这些少数人带来了财富,给朝廷带来了税收,但另一方面,或许更多的该看到,盐商贪婪之下,朝廷被税收绑架之下,盐价高居不下,苦了天下多少普通的老百姓。
  农民粜终岁之粮,不足食盐之价。


第196章 盐商罪私盐钦差剿盐枭
  次日,林忠召集盐商议事。
  林寿这假师爷真保镖跟随,姚秀秀同志吵着要去看热闹,差点被林寿按着打屁股,老实看家。
  林忠早早到了盐运司,然而等过了通知的时辰,盐商们还是一个没来,直到过了晌午,才一个个慢悠悠的溜达过来。
  这显然是给林忠下马威呢,昨天宴席上林忠是一点面子都不留,酒也不喝,瘦马也不收,关系搞的很僵,转天盐商们这态度就看见了,然而林忠却也不恼,只是道:
  “诸位总商日理万机,都没有空闲能来一趟,想必这盐卖的很好,生意兴隆,今年捐输不成问题。”
  好家伙,这钦差看起来呆傻木讷,一句话说出来却环环有扣,步步有招。
  盐商曹庆连上来一拱手笑着道:
  “大人恕罪,我等忙着为大人准备宴席,怠慢了,您看这晌午头了,您赏脸移步醉花楼,尝尝咱的闸蟹”
  曹庆连老狐狸没正面接林忠的话,扯些无关紧要的搅浑水,这都是老套路了,你先别说正事,我们先带你吃喝玩乐。
  “不必麻烦曹总商,朝廷重任没着落,本官何敢饮甘食,咱们还是说说这捐输之事,曹总商也知道西南白莲教匪患严重,军情吃紧,朝廷募白银一百万两,以资西南军饷。”
  林忠终于正面与盐商提出要求。
  募集捐输,一百万两。
  其实这话就是个由头,白莲教去年起义轰轰烈烈快一年,这已经第二年四月份了,西南白莲教匪患其实平的都差不多了,要不然林忠怎么可能回来,西南军饷早就从国库里垫付了,如今这捐输其实是为八旗生计募集的铁杆庄稼,但这个名头显然弱了点,毕竟找人要钱,国家危难的大义更压人。所以找白莲教这万能背锅侠背锅。
  盐商们也不傻,就说总商世袭一个个盐二代盐三代继承下来,有的是躺在风口红利祖宗功劳簿上的猪,不一定全都多聪明多会做生意吧,但总归有几个脑子好用的人。
  比如曹庆连这种老狐狸,消息灵通,早都知道怎么回事,四大总商同气连枝互相一串,西南军情压根没那么吃紧,那就有很多周旋的余地了。
  “哎唷,大人,一百万两,您这不是要我们盐商的命根子吗。”
  曹庆连带头,一使眼色,底下的盐商们一起哭穷,闹的盐运司里乱糟糟的,看得出来,这曹庆连曹总商是盐商们里的主要话事人,有点盐商工会主席那个意思。
  “曹总商,朝廷每年批下盐引足量,提引溢多,你们有何哭穷的道理。”
  林忠那意思,每年那么多盐给你们拿去卖赚钱,你们钱都赚哪去了?
  “大人!您有所不知!盐卖不出去啊!”
  曹庆连一把鼻涕一把泪,假惺惺哭诉。
  “大人,您都不知道淮河上那群盐帮多欺负人,他们以半价贩卖私盐,官府屡禁不止,老百姓们贪便宜,都去买私盐了,咱们这官盐卖不动啊!您问问在场诸位,谁家引岸上不是囤积了百斤的盐,我们钱都砸在里面了,穷的什么都剩了啊!”
  曹庆连声泪俱下,有理有据,林寿操控师爷在后面看着直拍巴掌,心说你们做生意都屈才了,建议上唱歌节目卖惨。
  盐帮,就是卖私盐的。
  自古盐铁官营,盐务对于税收之重要谁都知晓,而官盐价高,自然就有倒卖私盐谋利的,买卖私盐罪行很重,杀头充军都有,注意是“买卖”,买私盐的人也要受重罚。
  因为这不只是盐的问题,盐务重要也说过了,买卖私盐几乎等同于“逃税”,那是损害国家利益,必然是要重罚的。
  当然了,重利之下必有勇夫,盐价几乎占据老百姓收入的三成,是暴力行业,就算官府严打,私盐仍然屡禁不止,如同疯狂的炒房客们一样,东南沿海盐帮众多,据说淮河这块有个势力很大的盐枭叫咸老二。
  “大人,淮河盐帮屡禁不止,咸老二在扬州肆无忌惮的卖私盐,官府都拿不下他,我等小小商人,唉……”
  曹庆连这话说的也高明,一下把锅又甩给盐帮和官府,我们没钱,因为盐卖不掉,因为盐帮卖私盐,因为官府铲除不掉盐帮,好一手转移矛盾。
  “曹总商,你这是抱怨官府办事不力?”
  “大人,草民不敢。”
  曹庆连也就是嘴上说不敢。
  “只是这捐输一事,两淮盐帮猖獗,我等官盐积压引岸卖不出去,实在拿不出银钱,您逼死我等也生不出钱来呀。”
  底下其他盐商附和,是呀,是呀,曹总商说的对呀!我们不是不想为国捐输,实在是囊中窘迫啊!
  林忠也不说话,沉默的看着他们在那吵吵嚷嚷,直到最后他们自己都咋呼没意思了安静下来,林忠才回头一问:
  “师爷,能否?”
  林寿操控着师爷点点头,笑道:
  “能。”
  盐商们一懵,这是打什么哑谜?
  他们哪里知道,二林昨晚说话,林忠就跟林寿提起了淮河盐帮之事,说到了盐商可能会拿盐帮做文章,盐商们今天这一出,早在林忠预料之内,两人也商量了应对之法,所以才有这么一对话。
  林忠看上去又木讷又楞,但到底是办下来西南团练那趟差的人,话虽不多,但智慧都在脑子里呢。
  “曹总商,若是除了这淮河上的大盐枭咸老三,给扬州盐商们一个月时间筹集百万银两的捐输,可否?”
  盐商们一愣,剿匪盐帮可不容易,多少年了地方官府也没剿灭,这钦差初来乍到就说要剿盐帮,成不了吧……他们纷纷看向曹庆连,曹庆连也没想到林忠开出剿盐帮这种难度更高的条件,思索了下一拱手:
  “若能剿了盐帮,我等囤积的官盐能卖出去了,自然就有银钱了。”
  曹庆连不觉得这钦差能剿灭盐帮,但他奉承之余留了个心眼,话里没明确答应,给自己留了周旋余地。
  林忠却好像忽视了一样,说那就这么定了,本官十日内剿灭淮河的盐帮,诛杀恶首盐枭咸老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