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在秋斩刑场当缝尸人那些年 (南腔北调)


  藏龙再一回头,九老洞石碑虽然还在,但原本有门有样的洞府也没了,就剩一个杂草蛛网丛生的溶洞,里面还有蝙蝠。
  藏龙在附近徘徊了一天不见其他动静,思索再三,又进去看了看,洞里,有棺材。
  看模样,应该还是那口他见过的棺材,只不过看起来老旧了许多。
  藏龙也是胆子大,左右看看,还敢伸手去开,棺材里还是空空如也,但是这回,棺材底儿写的字,也没了,仔细看,好像被人挖下去过一层一样,但又不像是新挖去的痕迹,好像已经有年头了。
  藏龙一头雾水,最后也只能离开了这九老洞,出来时看到一个黑影,还吓了一跳,还以为是九老仙,然后才发现是块石头,长得太巧了,远看像个老头形状。
  藏龙出来了,看着自己生活了三年却一片荒芜,好像做梦一样的地方,满心疑惑,但他觉得应该不是做梦,他这重瞳和一身本事不是假的,最后也不知去哪,只能先下山去找人家。
  林寿看到这里,摸着下巴想了想,这番“仙缘奇遇”是真是假?真神仙?还是高人手段?因为林寿他自己就有“黄粱仙人”的马甲,搞出过奇怪的民间传说了,甚至他现在的这一身本事,完全可以给“阿牛”表演一段更离奇的“仙缘”。
  反正,他记住了,张家界有个九老洞,洞里面有口棺材,还出现过个九老仙。
  然后,林寿继续往下看。
  藏龙下了山,进入了人类社会,一身本事谋生,入了江湖,一晃十年,摸爬滚打,他也从一个山野农夫,到仙缘子弟,直到最后,成长为了一个世俗社会人。
  他也在江湖里当过武林高手,后来凭着一身从九老仙学来的本事。开宗立派,建立了龙凤庵道场。
  后来,和林寿缝过的那个正阳武馆大师谭腿王很像,他也感觉到大师之上,应该还有新的天地,而且年轻的时候曾经有过奇遇线索,所以开始寻求突破。
  九老洞,他也回去过几次。
  但仍然是荒芜了不知多少年的样子,于是他只能凭借当年看到的寥寥几个字,四处寻觅,探访古迹,翻阅古籍。
  后来,他总结下了一些。
  比如那九道坎,可能就与境界有关。
  什么是坎?
  上楼有台阶,过门有门坎,门底下那横木,缓冲拦人的,代表界限和劫难,这个字最早出自易经的坎卦,坎卦属险,是坑,不好的东西,都在这坎里面了。
  而按照当时他在棺材里看到的顺位。
  胎,人,立命,鬼门关,黄泉路
  母胎育人,命之所有,先天也,人之肎为,后天也,人的第一个阶段就是“胎”。
  出生之后,则为“人”。
  孟子云,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不管是古圣人典籍还是道佛宗教之说,都有立命能长存,天命不眷早衰,所谓的“立命”,也可以说是勤学本事。
  江湖中谋生,靠的就是本事。
  本事大成,就是大师,就是“立命”。
  如果再继续往后走,那下一道坎,就应该是“鬼门关”了。


第176章 一帖地府引两顶无常帽
  啧,鬼门关什么意思?
  活人是有极限的,所以不当人了?
  修炼可以接地气,但是不能接地府呀。
  棺材里的字,人这辈子的九道坎,前面三道坎说的还是活人的事,后面的好像就都是死人的事了。
  林寿继续往后看走马灯,藏龙散人以“鬼门关”和突破大师为线索四处寻访古迹调查线索,还真给他寻到了一些古籍残卷,上面有不少偏方奇法。
  大前提肯定是大师圆满,然后不同方法各有不同,有的是一些奇药丹方,有济壶中药病理之法,有方士炼丹黄白之术,试的时候藏龙散人乱吃了不少东西,天天拉肚子。
  还有一些祭祀仪式,抹着满脸油彩跳大神,去苗疆试过种蛊,蜀地深山寻过仙汉神婆学傩祭之法,西域密藏庙里敲过人皮鼓。
  还混入过一些观宇之内,加入过一些奇怪组织,有些是真有神异,有些纯粹就是招摇撞骗,他还被一帮花会麻贼骗过钱,误入传销组织,被人家要求打黑工,那结果自然是被愤怒的藏龙散人给一锅端了。
  藏龙散人这一趟寻道之旅,一股子上了岁数的老人家,各种乱买医药保健品,上当受骗的那个味儿。
  不过客观的说,藏龙散人的走马灯,确实是林寿看过的最精彩,内容量最丰富的,是目前为止点亮走马灯舞台上地点最多的,比之前那个武学大师谭腿王还多。
  难怪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大景各地的风土人情,江湖民俗,尤其这些鬼鬼怪怪封建迷信的奇闻异事,藏龙散人都亲自去过,探访过。
  当然,辛苦藏龙散人花了这么多年时间,足迹踏遍的了这么多地方,现在这些宝贵的经历,都是他林寿的了。
  随着实力的提升,奖励带来的提升开始变小,林寿越来越觉得,比起卖尸录奖励,走马灯里这些丰富的经验阅历和许多奇奇怪怪的见识,或许才是更大的宝藏。
  藏龙散人折腾一辈子,头发都花白了,走遍大景一生的积累,林寿坐在缝尸铺里,足不出户,悠闲的喝着凉茶玩着鸟,轻轻松松照单全收,简直像极了勤劳拼命的打工人,最后一辈子的收益,全都上缴给了林寿大老板。
  林寿如同一个收割者,坐在缝尸铺这个终点,看谁家的果子成熟香甜了,他就上去嘎一刀拿走。
  继续看走马灯,林寿看到了藏龙散人试的最后一个法子,为什么是最后一个,因为这法子成了,他真的成功迈过鬼门关了。
  什么法子呢?
  东北的一个风俗,活人出殡。
  活人折腾死人事的风俗,这年代其实不少,比如陕地,广西,甘肃一带,都有还是大小伙子的年纪就提前把棺材买好的风俗,一家老少三辈儿人都活着呢,棺材就都已经备好了。
  这可能与地域特色和经历有一定关系,比如以前长江常闹水患,需要年轻的小伙子帮忙救灾治水,容易出事,所以到那个年纪就得提前备好棺材,后来这就成了个风俗习惯流传下来了。
  这是活人办白事,办死人事。
  东北的“活人出殡”风俗呢,农村里头的老头老太太居多,一般是当地有钱有名望的人家折腾,原来是地主,现在就是看你家老太太虚荣不虚荣,折腾不折腾儿女。
  老太太说了,人死了这丧礼办的再怎么热闹,我看不见了,所以我得活着的时候看看,看看来多少人吃席,我这辈子让多少人记着,我儿女舍不舍得花钱给我大办,孝不孝顺,请没请村头最好的农村秧歌队和老年迪斯科团
  最后安厝埋人的时候,挖了坑,棺材敞着盖放进去,搀着一身寿衣的老太太下去走一圈再上来,上边喜庆的放鞭炮照相坟头蹦迪什么的,讲究上这还是喜气的意思,反正这活人出殡的风俗挺诡异的,最主要的是为了体现“孝心”,子女们钱花的可少不了。
  啧,旧社会阴行的钱还是好赚。
  藏龙散人研究这活人出殡风俗时,在东北辽沈大地上寻访了许多偏僻村落,孤寡老人,最后寻到一套“殡仪”。
  这殡仪说是做这活人出殡的,能让活人去鬼门关看一看,需要一些殡具,棺材纸钱蜡烛之类的寻常之物不说,其中有三件最关键的殡具叫:
  一帖地府引,两顶无常帽。
  一张地府路引,这是死人阳寿已尽,阎王爷来收你,进地府的凭证。
  两顶黑白无常帽,一书一见生财,一书天下太平,这代表接你进地府的阴差。
  备好这三件殡具,那意思你不是真死,没真的阴差来接你,你用这殡具模仿假装,能混到鬼门关逛一圈。
  藏龙散人最开始找扎纸匠给扎了一套试过一次,结果没什么用,他开始以为是殡仪方法的问题,直到后来,他在趟鬼市时见到有人赌棺摸出一件阴宝,这阴宝是顶写着一见生财的高帽。
  藏龙散人突然意识到,这三件关键殡具原来不是做出来的,而是棺材里摸的阴宝。
  后来,他就开始收集这“一帖地府引,两顶无常帽”,花了三年,终于才全部到手。
  最后,当天晚上,阴风阵阵,藏龙散人集齐殡具做这活人出殡的殡仪,尝试迈入鬼门关,然后走马灯黑屏了。
  走马灯的情况和之前那次活死人事件很像,“人死之后”的画面看不见,只不过这次没有芦荟粉味道,毕竟这次不是活死人术搞鬼,就是纯粹的黑屏,而且时间很长。
  林寿看了下时间轴,藏龙散人“死亡”的时间节点,距离现在少说有二三十年,宁洛薇那时候都还没出生呢,更别说被藏龙散人收作徒弟了。
  藏龙散人绝对不是活死人,两人近距离交手过,林寿很清楚,像十三号和爆炸客那样的活死人,如今他掌握了活死人术原理,稍微看两眼就能看出来,那就是尸体被真菌控制,但藏龙散人绝不是,他是个活人。
  那唯一的解释就是,藏龙散人当晚成功了,迈过了鬼门关,而走马灯就是看不见迈过鬼门关这道坎之后的内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