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叶行远的年纪,他早晚是要入阁的,可惜内阁如今那些老头子们看不清形势,还在螳臂当车。
叶行远逊谢道:“王公公言过其实,下官怎敢有此奢望?”
王仁摇头:“敢的,有何不敢?你若不敢,又何必回京?”
叶行远此时回京,明眼人都看得明白他就是要争天州知府,这次提拔对他来说是省下三年的资历,叶行远是绝对不会让的。
王仁打开天窗说亮话,叶行远也觉得无谓再遮遮掩掩,便故作气愤道:“王公公也知道,我自权知天州府以来,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怠慢,再加上蜀中缺人,简直是一个人当三个人在用。
如今好不容易天州府局势稳定了些,却突然有人要来摘桃子,换了谁都气不过。我这次回京,倒未必是为了这个官职,只求一个公道。”
王仁大笑,“此事本来也是内阁这些老家伙糊涂了。哪有这般办事的?若是不想你升这半级,当初就不该同意你权知天州府。既然没人收拾残局,累得叶大人你辛苦,那光为酬功,就该痛痛快快将天州府交给大人,如今行事,真是让人有些瞧不上。”
他说的乃是正理,如果真的要争,蜀中官场大地震的时候才是争的好时机。那时候叶行远不过是按察使司佥事,只要能派出足够的实务官员,并不见得需要叶行远权知天州府来处理繁杂琐事。
干活的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却要来抢这权位,于惯例不合。这种小家子气的作为,大约又是小严相公的手笔。
叶行远猜到其中关键,哑然失笑,又道:“如今我虽回京城,但千头万绪,也不知该从何着手,还要请王公公教我。”
他回京的时候,知道想要破这个局面,最关键是在五位大学士那里打开缺口,否则的话,他叶行远的名字永远在吏部挂不上号。严首辅的门路当然是没法走,那其余四位大学士,他到底该拜哪一位,这他心里却殊无把握。
王仁神秘微笑,点头道:“这你找我就对了。”
叶行远拜会王仁的时候,诸位大学士各派系也都是议论纷纷,在彻夜商量。
原本一个叶行远,不该引起这么大的波澜,却因为小严相公的蛮干,让此事成了京师中的焦点。
前文说过,五位大学士原本就并非铁板一块,“清流”、“闽党”、“楚党”、“浙党”时而团结,时而斗争。这几年来,由于隆平帝的有意退让,他们共同的敌人“阉党”除了一个东厂江宝山之外,全线退缩,除了这一次王仁难得的硬了一回,大部分时间都是严首辅一手遮天。
这也就打破了五位大学士中微妙的平衡,故而严府如今呼风唤雨,权焰熏天,必然惹得其他几位不满。只是隐忍罢了。
叶行远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进京来找人帮忙,但毕竟他远离权力斗争的中心,不知道具体该找谁,只能找高人指点一二。
以他的出身而论,楚党三辅文华殿大学士章裕本来该是他投效的对象,毕竟叶行远也算楚人。但这几年来,章裕行事越发滴水不漏,虽然不至于像左右逢源的欧阳圃一般全无立场,但是也有些超然于权力核心之外,更重修身,以至于楚党青黄不接。在这种事情上,不能指望这位老大人出来力挺。
二辅谨身殿大学士奚明生曾经向叶行远示好,说起来双方也有点交情。但奚明生此人最为精明,行事以利益为主,他会如何选择,叶行远绝无把握。
五辅东阁大学士沈孝,是五位大学士中最年轻的一个,也是最不安分的一个。当初叶行远殿试选中,擦边为翰林,多多少少都有此人的影子。但也因为他资历最浅,在面对严首辅的时候,力量也是最弱的一个,光凭他一位大学士,肯定撑不住严首辅的力压。
至于葫芦先生欧阳圃那就不必多说,此人从来不多说一句话,不多做一件事,叶行远找他也合没找一样。
想要在转正这件事上找出突破口,就只有在前面三位大学士身上做文章。
只要有一人愿意与叶行远合作,吏部的文书通过,司礼监与皇帝就可以帮他将此事板上钉钉,一举扭转局势。
如今王仁说清楚,叶行远自是大喜,请教道:“正要请王公公指点。”
王仁略略点头,笑道:“若是此事早一两年,严家最鼎盛之时,便是陛下与司礼监都帮不了你什么。但是如今严家掌权久了,其余几位大学士嘴上不说,心里早有意见。你也算是有大气运之人,选的时机是最好。”
他顿了顿,又道:“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生。如今回想起你五年前自请外放这一妙招,不少人都是赞叹不已,说你有眼光。”
以叶行远状元之尊,本来不必外放,安安稳稳进翰林院等待升官就好。但由于当初叶行远恶了内阁大学士,所以奇招突出,表示支援边疆。当时大家觉得这不过是自保之道,现在回头看来,却觉得叶行远时机把握极为准确。
这五年,乃是严家在朝堂上最炙手可热的五年。叶行远在外,不太关注朝中动向,但是锦衣卫不断传来的消息也让他明白这五年的变化。如果说当初诸党相争,那这五年就是严首辅逐渐一统天下的过程。
尤其是琼关蛮人抠边一事,叶行远苦守琼关县捞了政治资本,但严首辅也借此排除异己,清流上位,之后两三年内,无人能与严家相争。
所以说如果叶行远升迁一事是一两年前发生,就算是隆平帝,大约也只能拖个不了了之。
但现在又不同,朝廷之中需要平衡,严家强了这几年,也就意味着楚党、闽党、浙党的日子不好过了这几年,他们必然酝酿着反弹。尤其是小严相公行事过分,不如严首辅那般稳健,诸人心中也积了不少怒火,想把严家拉下马的人真是不少。
叶行远心中一动,问道:“最近的风向有所不同么?”
王仁赞许道:“你见微知著,自然明白。咱家敢七次驳回内阁上书,是狠狠的不给严首辅面子。一来固然是因为此事并非朝堂大事,严秉璋再狠,也不能拿我怎样。二来也是给了众人一个信号,也就意味着严家并非再是一手遮天,有心人怎么会不蠢蠢欲动?”
叶行远恍然大悟,躬身道谢,“这要多谢王公公鼎力相助了。”
王仁摇手道:“不然,我也是顺势而为,并非是因为我驳了折子严家才有破绽,而是因为严家有了破绽,我才会这般驳他。”
叶行远心知肚明,也暗暗佩服这太监的眼光犀利,他虽贵为司礼监秉笔,但难得头脑清醒,朝堂上的大事,只怕都瞒不过他的眼睛。
便又虔心请教道:“那如今其他势力必然反感严家和清流,难道我这事竟然是严家倒台的契机么?”
王仁大笑:“严首辅执政二十年,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后面又有整个江南仕林,要让他垮台,并不是那么容易。不过这确实是一次倒严的契机,必然会有人跳出来为王前驱,你只要选中此人即可。”
叶行远知道说到关键处,忙问道:“王公公还请直言,到底我该与哪位大学士联手?”
第459章
京师之中,看似平静,其实已经暗流汹涌。自严首辅而下,五位大学士的格局已经稳定了七八年,这种局面在本朝都很少见。虽然隆平帝不爱折腾,但是权力不可能一直平衡稳定下去。
各党对严首辅的不满,也已经积累到了一个关键点上。
“不得不说,叶行远回来的正是时候。”次辅奚明生对女儿笑道:“此人倒是一个奇人。”
小郎君奚筱雅在两年前被封为郡主,如今年过二十,却依然未曾出嫁。由于她命格特殊,深得皇家喜爱,奚次辅也不曾勉强逼她。反而由于这几年来奚筱雅多读圣贤书,又见多识广,消息灵敏,把她当成了一个幕僚来用。
奚筱雅蹙眉道:“也不过是有些运气罢了,此人胡作非为,倒是给他折腾出一番事业来。如今尾大不掉,严首辅都只能压他,不能动他。”
当初叶行远中状元的时候,奚明生还想嫁女儿,曾经对当科的新进士们都有一番评价,其中榜眼、探花、传胪都被奚筱雅贬得一文不值,倒是这个叶行远颇得青眼。
但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叶行远被排挤出京,与京中诸公几乎是成了仇人,奚筱雅自然也不可能嫁他。至于之后叶行远在琼关合蜀中搞出这么大事端,实在是让人惊讶。
如今哪怕是一言九鼎的严首辅,也不可能轻易动得了根基已深的叶行远,所以这一次的态度还是压他。只是小严相公行事粗暴,这次压也未必能压得住,王仁以行动表态之后,诸位大学士都是蠢蠢欲动。
“不管是运气还是本事,此人这几年间风生水起,我倒是看错了他。”奚明生叹道:“早知他能有今日成就,当初便让你与他订亲,倒是大好事,你不是也对他青眼有加么?”
“谁对他青眼了!”奚筱雅翻了个白眼,她与叶行远倒是见过一次,但当时就是在青楼吵架,虽然印象不差,也谈不上有什么好感。她知道这是老爹拐弯抹角在说自己婚事,也不接这个茬,只当不知。
相似小说推荐
-
灵符仙途 (商沉) 起点VIP2021-10-07完结1.26万总推荐小小家族普通子弟,没有足够的修仙资源,没有出色的天赋,只能依靠自己打拼,闯...
-
这次我要做执刀人 完结+番外 (严轻) 起点VIP2021-11-15完结热血风格,沙场开局,硬汉修真。他练箭,天阔星河,羽箭飞过血染余波;他学拳,外象显化,寓拳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