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仙官 (随轻风去)


  当初叶行远在琼关的时候,严首辅劝过宇文经不必太执着,而现在却反了过来,宇文经觉得各位阁老未免有些钻牛角尖了。
  叶行远如今已经如猛虎出峡,眼前便是锦绣前程,哪里能遏制得住他?就算拖他的晋升三年五载,也仍然治标不治本,无济于事。
  更何况付出的代价还有一个顾炎修,与叶行远放对,说不得就要赌上声望与前程。相对奇妙手段层出不穷的叶行远,宇文经都自愧不如,更不看好甚至略显迂腐的顾炎修。
  “我如今只怕这次诸位大佬又要偷鸡不成蚀把米,若是抬出顾炎修与叶行远相争,真能将他压下去也就罢了。万一不成......这可就成了大笑话。”宇文经回首望着严府大门,双眉紧蹙,长声叹息。
  陈直一挑眉毛,惊道:“顾大人怎么会争不过叶行远?只是他做这庶务官,未免委屈了些。”
  虽然没有出仕,但陈直也是读书人,又是出自于官宦世家,自然知道官场的规矩。当今之世,圣人之道当然是唯一选拔人才的标准,但大家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从科举拼出来的人杰,再要从中提拔晋升,最关键的一条原则,便是“论资排辈”。
  这是文官之路的铁律,想要在这个系统里面按部就班的升官,不得不注重“资历”二字,资历不足,任你本领通天学富五车,或者简在帝心朝中有人也是无用。
  所谓非翰林不得入阁,所谓不历府县不为封疆,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资历的体现。
  无可讳言,如今叶行远风头最足、名声最响、功劳最大,但是比起资历,他不如顾炎修。
  顾炎修年纪比他大,入仕比他早,品级比他高,纡尊降贵从礼部员外郎这样的清贵之职转为外放,要一个天州知府那不是天经地义的事么?给他这个职位,地方上都会觉得委屈了这位大孝子。
  用这样的人选去与叶行远相争,那就是狮子搏兔,还用足全力,只能说有些可惜,怎么可能会输?
  要真是连顾炎修都争不过叶行远,那丢的脸可就大了!
  宇文经叹息道:“若以常理,当然小顾不会输,但对手是叶行远......”
  对手是叶行远,那就意味着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宇文经自认是天下最了解叶行远的人,也知道天州知府这一役,最后的胜利者,仍然不知道是谁。
  顾炎修却相信这天州府知府已经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不过他也并不因此而高兴。
  下了早朝,顾炎修慢吞吞的走在路上,他身材高大,面色肃然,双眉浓黑。身上官袍穿得久了,洗了多次,泛出陈旧之色。他不坐轿,不骑马,每日上朝都是步行。他家住的其实也不是近,每日路上就要走小半个时辰。
  朝中虽有三五好友,但一般也没什么人会自找没趣来与顾炎修说话,所以无论是上朝散朝,他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路过集市,顾炎修买了三文钱的豆腐,又抓了一把青菜,卖菜的与他要账,他却一言不发,转头就走,也没人敢阻拦。
  “这官儿头戴乌纱,怎么连一把青菜的小钱都要省?”隔壁小商贩是新来的,看这情形目瞪口呆,问那卖菜之人。
  卖菜的叹气道:“你也不要这么说,顾大人是难得的清官,还是个大孝子。他虽然是大官,但俸禄有限,又不搜刮民脂民膏,家里时常揭不开锅,拿我这一把菜,实在不愿给钱也就罢了。”
  旁边有知情的又补充道:“这二年顾大人升官转了礼部,俸禄高了些,比往日已经好了许多。当初他在翰林院的时候,那才叫一个清贫,听说每日里白水度日,苦不堪言。”
  新来的小商贩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轩辕世界的读书人哪有这么惨的?便是一个小小的秀才,能够调和邻里,和睦乡亲,在乡中都是极受尊重的人物,哪里能那么穷?
  能进翰林院的,至少也是进士出身吧,何至于窘迫至斯?
  人都爱八卦,他既然有问题,当然有人热心的为他解惑:“顾大人与其他读书人不同,他谨守圣人之志,除了官俸之外不取一文。他家原本小康,有些家私,但他又不理家务,结庐而居为亡父守孝,几年间便败落得干干净净。后来出来当官的时候,连童仆都养不起一个,又有弱妻老母,怎能过得好?”
  最关键是就是顾炎修只拿俸禄,其他收入碰都不碰,这才是他这么穷的关键。别说是收人家的钱,便是隆平帝同意颁下的养廉银子,以及各地的冰敬、炭敬,他都统统一概不取,斥之为“阿堵物”。
  这其实挺让礼部尚书萧老大人尴尬的,但又不好说顾炎修,礼部本来就没什么外快油水,这些明面上的银两反而是收入的大头。若是不取,家中日子难过,但顾炎修不拿,同僚们拿了,难免觉得面皮上不好看。
  尤其是顾炎修说话也不好听,他说,“吾本有廉,何必以银养之?只闻圣人云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哪有廉者取民脂民膏的道理?”
  这不是把所有拿了养廉银子的同僚都骂进去了么?
  所以同僚们和上司都对顾炎修敬而远之,不过他自己却并不在意。


第455章
  顾炎修虽然只是江南顾家旁支,但也是这一代声望最隆的一个,如今脾气古怪些,背后的势力与大佬们也不放在心上,这种清廉孤介的人物,历朝历代都有之,算是必要的点缀,日后再进一步,自然能够慢慢与主流磨合。
  倒是像叶行远那种不可掌控的人物,必须尽力压制才好。
  所以刚好让顾炎修前往地方,一方面是为了压制叶行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他接触人间烟火——当然就宇文经而言,并不怎么看好这位就是。
  却说顾炎修提着豆腐,一路徐行,返回家中。见了妻子,笑道:“今日运气,三文钱买了好大块豆腐,又饶了一把青菜,甚是新鲜水灵。”
  他妻子是个干瘦的妇人,面色阴沉,接过豆腐闻了闻,鄙夷道:“这豆腐分明是隔夜的,你又被人坑了。”
  堂屋中立刻传来老妇喝骂之声,“你这泼妇!哪有这般与夫君说话的?若我还能起来,定要狠狠打你一顿孤拐才行!也好教教你什么叫做妇道!”
  顾炎修大惊,急急忙忙跪倒磕头道:“母亲大人不要动气,实乃我持家无方,不懂管教娘子,还请母亲息怒!”
  顾夫人嗤了一声,提着豆腐转头就进了厨房,懒得理这母子。顾炎修却砰砰磕头,直到堂屋中没了动静,方才蹑手蹑脚起来,神色如常。
  这几年来,这种情形已经成立顾家的日常。顾老夫人瘫痪在床,因为乏人照顾,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对生不出孙子的儿媳妇越发没了好脸色。顾炎修是个愚孝之人,但也深知圣人处世之道,所以顾老夫人一骂人,他就立刻诚心请罪,弄得各方无趣,这才罢休。
  这般勉强维持的关系甚是恶劣,婆媳之间有如水火,顾炎修也每每吃夹板气,只是他倒是也并不以为意。
  顾夫人下厨炖了豆腐,煮了青菜,先侍奉婆婆吃了大半,这才与丈夫一起以剩余的饭菜囫囵吃了个半饱,叹息道:“家中今日已无米下炊,幸得红袖记得当年情分,送了些白米来,不过也只够三五日嚼用,夫君的月俸还须几日发下?”
  红袖原是顾夫人的陪嫁丫鬟,后来嫁了个管事,自己做生意去了,几年下来,家境也算小康,时时周济以前的小姐。顾炎修也知此事,却只不闻不问。
  他闷闷低头吃饭,良久才道:“今日首辅大人悄悄与我说,要外派我往蜀中,任天州知府。”
  顾夫人一愣,旋即便是一喜,拍手道:“这不是大好事么?你在翰林院、礼部多年,哪里当过这种正印官儿,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一府之主大老爷,咱们何时动身?”
  她搞不清什么清流俗流,也不懂什么未来的前程。她只知道顾炎修在京中的日子实在是难以过下去,要是能够外派地方,不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至少家人衣食住行都可以从府衙开支,这日子可能过得好多了。
  再说京师一块牌匾掉下来都能砸中七八个五品官,顾炎修这个礼部员外郎根本算不了什么。而到了外地,知府除外就鸣锣开道,一方父母,何等的威风?以女子之见,当然当官就要当这种官,京官又有什么趣味?
  所以她只催着动身时间,顾炎修有些不耐,但他到底读圣人书,行圣人之道,涵养极好,摇头道:“此事尚未定下,只是首辅大人有这么个意思罢了。我不太想去。”
  顾夫人急了,拍桌子道:“你如今还有什么好挑三拣四的?天州我听说也是红尘中一二等风流富贵之地,此地的知府肥差你不当,难道你还相当大学士不成?”
  顾炎修实诚点头道:“下官正是想当大学士。”
  “白日做梦!”顾夫人戳了戳他的脑袋,骂道:“你当了十年穷京官,难道脑子都坏了?以前你说你要在京中熬资历,为日后入阁做准备,我虽不信,但也没有说你。毕竟你背后有顾家,还有首辅大人的青眼。
  如今是首辅大人要外派你去当知府,你若不去,便是违拗了首辅大人的意思,恶了首辅大人,以你现在在朝中的人脉,你想入阁?那真是在做梦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