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多谢尊上宽怀。”张士信一脸恭敬。
杨逍摇摇头说道:“你叫我尊上,不过,我还是要告诉你我的身份,也好让你心安,免得你胡乱猜测,暗自猜疑。”
张士信道:“小人不敢!”
杨逍哈哈一笑道:“我既然夸你有枭雄之姿,便是对你的认可,你大可不必在我面前如此作态,我知你此时内心安定信心大增,又何必做出这样一副姿态博取我的信任呢,你我都是成大事者,何必在乎这样的小节?”
“是,士信受教了!”
张士信整整衣衫,而后认真的朝着杨逍拱手行礼。
杨逍笑着说道:“告诉你无妨,本座姓杨名逍,江湖中人知道本座名号的也并不多,不过,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乃是当今天下明教教主是也。”
张士信闻言不禁“啊”的一声,而后回过神来恭敬行礼,道:“小人叩见杨教主!”
杨逍笑呵呵的说道:“你听过明教吗?”
张士信回答道:“贵教派遍布全国各地,元朝廷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然而多次交手始终不能战胜,相反看着明教不断做大,在天下反元义军之中明教兵力最为强盛,麾下兵马不下十万万之众。”
“你还算有些见识,其实明教麾下人马何止十万,不过大部分都是暗中隐忍,等待机会一呼百应同时举事而已。”
听到杨逍这样说张士信惊讶的张大了嘴巴,真的有那么多的人吗?而且为什么突然告诉我这个?
杨逍自顾自的说道:“不仅如此,明教自唐发展至今,历经多任教主多次参与征伐天下,虽然没有定鼎江山,但是积攒了多年的金银财宝,粮草武器足够支撑百万大军用度,况且我教内高手如云。”
说到这里杨逍也不管张士信想不想听,杨逍继续说道:“而且我明教已经暗中联络各地反元义士,旨在共同举事,联络天下英豪推翻元廷,复我汉人江山。”
说完杨逍似笑非笑的看着张士信,此时崖顶之上山风猎猎,又是如此寒冷,张士信的额头也不断有冷汗冒出,他声音略微有些颤抖的说道:“士信乃卑鄙之人,斗胆厚颜求教主给士信一个机会,能够鞍前马后为教主效犬马之劳。”
张士信心里清楚,只要杨逍把这个秘密说给自己听必然是有所图谋,无论如何自己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答应他的所有条件,否则的话,听完如此多的隐秘,还想全身而退,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因此他姿态摆得极低,态度极为恭敬,犹是如此内心依旧惶恐不安,毕竟这样的秘密,实在是有些太过可怕了。
第250章 布局
虽然明教早就不复当年的声势浩大,但最近一段时间朝廷针对明教的镇压有些多,他发现全国各地明教的力量,面对朝廷的打压,整体实力慢慢收缩,不敢反抗。
本来还在感叹,堂堂明教如今大不如前,结果却发现,原来是人家蛰伏起来另有图谋,想到这里他谨慎的看向杨逍问道:“小人武功低微,能力薄弱,不知道能为教主做一些什么?”
杨逍笑道:“也没有什么,本来只是看着你比较有趣,想着和你聊聊天,毕竟也算是一方枭雄人物,但后来发现你确实是个人才,人才嘛,当然要让他发挥出足够的价值来才好,若是悄无声息的消失,实在是太过可惜。”
张士信听到杨逍这样说,内心深处感到一阵阵后怕不已,眼前这个家伙看似浑身仙气飘飘,面带微笑,性情温和,仿佛身化万物,道法自然,不沾一点因果。
然而实在是真真切切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这种魔性,比那些红着眼睛杀人千万的恶魔还要让人可怕,在他的身上,能够看到的是对生命的漠视和淡然,仿佛所有的众生在他的眼中,一般无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尤其是当他说到,要自己悄无声息的消失,是那么平静,那么毫不在意,张士信的心中明白,他自己对杨逍来说,其实可有可无。
也许只是这个魔头有了一点点的兴趣,才愿意给自己聊几句话的机会,但极有可能,就在下一刻,这个魔头便会轻轻松松的让他消失掉,抹除他的生命,这对老魔头来说,没有任何一点压力。
他张士信也许别的优点没有,但就判断力而言,他自负不弱于任何人,这也是他这些年能够安然无恙,混到今天的资本。
他心中越发害怕,也越发让自己放松下来,他知道,恐惧、害怕都没有任何意义,对这样的魔头来说,你表现的任何情绪,都对他没有丝毫的影响,不论你吓得屁滚尿流,还是歇斯底里嚎啕大哭。或者是愤怒的,对他进行恶毒的诅咒,这些所有的情绪在他眼里都是一样的,顶多是他感觉有些无趣而已。
就像那个魔头说的,他不过是对自己有点兴趣而已。
而张士信若想活下去,只凭这一点兴趣远远不够,只有让这个魔头感觉自己对他有用,存在有价值,兴趣更大一点,他才能够更好的活着。
想到这里,张士信连忙恭敬的说道:“教主有吞吐天地之志,包藏宇宙之心,教主意在天下,士信愚钝,略通谋略,虽然难入教主法眼,但也愿为教主效命,还望教主不弃。”
杨逍站立在巨石边缘。只需要稍稍往前移一寸,他的双脚便会离开地面,跌落悬崖。
他的衣衫随着微风轻轻摆动,他目视着远方,伸出右手张开五指,指尖不停的转动,好像是在捕捉一缕的清风一般。
杨逍头也不回,平静的说道:“略有谋略?说说看,有哪些谋略?”
听到此言,张士信心中一喜,他不断思量,自己的智谋心机确实有一些,不过以前也是用来与人争斗,或是为大哥打地盘出谋划策而已,这些东西杨逍必然是看不上眼的,一时之间他的大脑不停高速运转,拼命思考,必须说一些对这个魔头有用的话,层次太低,没有任何效果。
他一边想一边嘴上说道:“教主乃是明教之主,信徒百万,手下精兵强将无数,身份何其尊贵,然而此次教主不惜以身犯险,亲自驰援天鹰教,白眉鹰王殷天正虽然已经自立门户,但是此番得教主如此天大的恩情,他必然对教主感激不尽,因此教主将天鹰教合并于明教之中也顺理成章符合大义。”
“不过,如此一来,天鹰教之中,难免有个别人心中不服,如果教主仅仅是想称霸江湖,倒还无忧,然而教主若是攻伐天下,则到时候难免军心不稳。”
“因此教主除了施恩殷天正之外,更要示利于天鹰教,天鹰教虽然称霸东南,亦树敌不少,尤其是家兄张士诚部,虽然是因为元朝廷不断示意打压天鹰教,防止其坐大,因此不得已和天鹰教作对,侵占不少天鹰教的利益,若是教主信得过,士信愿意亲自前去说服家兄,投效教主,为教主效命,助教主攻取天下。”
杨逍一边把玩着手中的一团清风,虽然在张士信看来,杨逍的手中空无一物,但盯着他的手指,却让他有一种心悸的感觉。
杨逍头也不回的说道:“倘若张士诚不答应呢?”
张士信怔了一下,而后说道:“张士诚虽有野心,不过并无雄心壮志,只想着偏安一隅,取些富贵而已,虽已造反,却仍旧与朝廷虚于委蛇鼠首两端,或可称霸一方,然必不能长久。”
“反观教主兵多将广,明教前后百年积累雄厚,而元廷不过外强中干而已,近些年来黄河水患不断,全国蝗灾地震频发,此为上天降怒,元廷失天时,此乃天时地利于教主。”
“明教教徒百万,全国各地布道多年,百姓信奉明教,家家皆有供奉,而元廷压榨百姓无度,人分四种虐待汉人,百姓苦其久矣,此乃人心向背,是为人和。”
“明教坐镇西域,百年间总坛稳固如山,正好遏制元廷与西域的咽喉,断绝与西域诸国来往。如此则中原有难西域其余诸兄弟国不能救援,而天鹰教占据东南,尽收海利,教主无论以南伐北,或是以西征东,进可攻,退可守,此乃地利也。”
“天时地利人和,无一不利于教主,再加上教主神功盖世,智谋无双,明教百年财富,大可招兵买马,广交豪杰,等教主将天鹰教收归己用之后,实力更上一层楼,到时候教主一声令下,由南至北天下纷纷响应,何愁大事不成,如此必然能够定鼎天下,一战功成。”
杨逍转过身来,一边走,一边托着手掌,说道:“不错,你能着眼于天下,不局限于一城一地,颇有谋略之言倒也不虚,不过你还是没有说如果张士诚不听你劝,又该如何?”
张士信沉声道:“士信以为,经士信劝说,张士诚必然能够看清天下之势,其人还颇有自知之明,不过如果他顽固不灵,负隅顽抗,士信为教主扫平一切障碍,助教主攻取天下,独享江山。”
杨逍听完哈哈一笑,摇头叹息道:“果不愧为枭雄之姿,想来张士诚能与朱元璋分庭抗礼应该是全赖你的功劳了,有些可惜了,若是以你为主,张士诚为将辅佐你,说不得真有席卷天下定鼎江山的可能。”
听到杨逍的叹息,神色间仿佛在回忆什么,张士信不由得一阵发蒙,独霸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