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唐剑尊 (云居紫衫)


  李清玹轻轻点了点头,淡然说道:“如今你已将太湖水神符召炼化了,不知你接下来有何打算?”老龟想了想,瓮声说道:“李师,俺老龟打算在这处水府修行一段时日,等俺的水神法体更上一层时,俺在去禹王庙中安身去。”
  李清玹不置可否,他想了想,说道:“你既然已经转修神道了,日后大小也是个神灵,以后就不用再对我执弟子之礼了。”
  老龟闻听此言,顿时扑通跪倒在地,它急急说道:“李师,你这是要将俺老龟逐出门庭么?俺老龟宁愿不去做太湖水神,也要留在李师身边鞍前马后,还望李师莫要将俺逐出门庭,俺老龟还没有报答李师的大恩了。”
  李清玹哑然失笑,淡淡说道:“我什么时候说,要将你逐出门庭了?只不过是让你以后,不要再对我执弟子之礼了,以后你与我平辈论交,岂不是更好?”
  老龟闻听此言,顿时松了口气,随后它又摇头说道:“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去年秋天,若非是李师指点于俺,俺早就丧生在雷劫之下了。李师的此等大恩,俺老龟没齿难忘。“
  “李师可知,先前你若是回答个‘不’字,俺老龟不仅会炼化符召失败,还会因此反噬己身。”李清玹挑了挑眉,讶然说道:“这么严重么?”李清玹虽然自幼熟读三千道藏,但他对于神道的种种修行禁忌并不清楚。
  老龟点了点脑袋,说道:“不知李师可曾听闻过一言封神之说?凡间人族昌盛,凡人时刻都有念头升起或消散,神灵能够在凡间显圣,就是受到了众多凡人念头的影响。人族当中有大气运者,其一句话就能让神灵香火兴盛或泯灭。人间天子的口谕,属于金口玉言。若是当朝天子开口封神,都能直接将阴灵册封成道门正神。”
  李清玹嗯了一声,淡淡问道:“神道修行境界是怎么划分的?”老龟想了想,说道:“以太湖水神符召上所说,神道分为夜游神、日游神、阴神、阳神、真神、正神、天神七大境界,至于天神以上的境界,俺老龟就不清楚了。”
  李清玹闻听此言,微微地点了点头,随后说道:“你现在是日游神的境界么?”老龟点了点脑袋,说道:“回李师的话,俺老龟已是日游神二转的境界,再过二三年,俺老龟就能踏入阴神一转的境界了。神道阴神境界对应了修道者的龙虎真人境界。”
  李清玹沉吟了一下,说道:“神灵若是滥杀无辜,会怎么样?”老龟闻听此言,低沉地说道:“神灵若是肆意滥杀无辜,就会跌落神坛,失去人道香火庇护,到时还会被天雷毁去法体,并坠入饿鬼道当中。三千年之内,受罚神灵不可从饿鬼道当中放出。”
  李清玹听完之后,心中若有所思,过了片刻,才低声道:“天之至私,用之至公。有天道约束,这世间百族,才少了很多磨难与劫难!你既然走了神道路子,做了这太湖水神,当要造福一方桑梓。”
  老龟点了点脑袋,瓮声说道:“俺老龟谨遵李师教诲,俺以后会好好庇护太湖水域附近的百姓们的,俺自然不会给李师丢脸的。”
  李清玹笑了笑,轻声说道:“水府之事已了,时辰不早了,我也该返回姑苏城了,我走之后,你要好好修行才是。”
  “李师,俺老龟送你上去。”“不用了,你留在这里好好修行吧!”“李师,俺老龟送你上去,也用不了多少时间。”“不用了,难道还要我说第二遍吗?”“不敢,俺老龟恭送李师……”


第204章 城南老宅
  李清玹从湖底水府离开之后,就直接朝着吴县县城而去。苏州府吴县是一座地地道道的江南水乡,吴县境内河港纵横,湖荡密布,因而有人曾这样称赞过吴县水乡,“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李清玹从越溪的码头处,搭乘了一艘乌蓬小船,乌蓬小船的船夫是个中年汉子,中年汉子带着斗篷,在船尾处默默地撑船而行,乌蓬小船上除了李清玹这位乘客之外,并无有他人。
  越溪,传说为越国美女西施浣纱之处。当今天下,名声最重、最为风流的青莲剑仙李太白,年轻之时也曾游历过吴郡等地。
  李太白在《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的诗歌中,曾对西施浣纱处的越溪赞美道:“西施越溪女,明艳光云海。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在。桃李新开映古查,菖蒲犹短出平沙。昔时红粉照流水,今日青苔覆落花。”
  从李太白的诗歌中,就可以看出越溪的美景如诗如画。李清玹站在乌蓬小船的船头,他双手负后,静静地看着清澈见底的越溪轻快地流向远处。
  不知何时,天空中飘起了蒙蒙细雨,让整个越溪蒙上了水汽,也为这青青幽幽的越溪增添了迷蒙与神秘。李清玹望着远处的小桥流水人家,不禁眼中闪过一丝迷恋之色。
  因为这蒙蒙细雨的缘故,不时地有浑身雪白的银鱼跃出水面。李清玹望着眼前雨中的江南美景,不禁喃喃说道:“越溪春水清见底,石罅银鱼摇短尾。”
  久违了的江南烟雨朦胧,让许久未曾归家的李清玹感觉到了丝丝暖意。乌蓬小船不紧不慢的摇进了吴县县城,吴县县城里的老街,大多都是依水而成的。
  李清玹眼前的这道老街名为郭巷老街,老街的街道两旁,都是些茶楼、酒馆、当铺、作坊之类的青瓦白墙。
  郭巷老街的街道两旁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小商贩们高声叫卖着自家的东西,生怕有潜在的顾客从自己跟前溜走。李清玹看着眼前熟悉的场景,心中微微的叹息了声。
  李清玹童年时最喜欢的事情,就是随父亲在郭巷老街上采买东西,每回采买好东西后,他都会央求父亲买上两三个汤饼,再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馄饨,就着加入黄酒葱姜后的清蒸白鱼,还有那盐水煮过之后的白虾,那种齿过留香的美妙滋味,就算是给神仙都不换的。
  乌篷船慢悠悠地经过了一座石桥,李清玹让船夫将小船停在了石桥边,李清玹付过船资后,便踏上了蔓蔓的青石小路,他边走边回忆着童年时的吴县,那时的吴县也如同这般地清雅,两边的河道里,停泊着密密的扁舟,几个船夫稀稀疏疏地摇着船,等待着乘船游玩的游学士子。
  李清玹自六七岁时,就随着家人迁居到了吴县,当时他的父亲在书院做夫子,平日里都是他的娘亲教他读书识字,读书识字之余,他还随着师父练习击剑之术,那时岁月静好,如今只剩下了他自己,父亲、娘亲以及他师父都已离开了他,饶是他天生的清净境,此时也心情波动的厉害。
  李清玹心中微微轻叹了声,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这世上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往前走下去。想到这里,李清玹默念了遍静心诀,随即就恢复了平静淡然的心境。
  吴县县城不大,四四方方,吴县城里虽然远远比不上东都洛阳城,但也算人烟稠密的上县了,吴县地处江南,这里很少发生战事,加上鱼米丰足,因此也算十分繁华。
  吴县属于苏州府,苏州府自古以来,就盛产才子佳人,样貌不俗的美男子也算是出过不少,但是比起这个身着青衫、腰悬宝剑的年轻郎君来说,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青衫悬剑的年轻郎君赫然是李清玹,李清玹虽说是在吴县长大。认识他的熟人也有不少。
  只是自李清玹修道之后,他就很少现身在吴县城里,修道人常年修道,气质与凡俗之辈大不相同,修道人的气质大多都是飘然出尘。李清玹身材欣长,五官俊朗,气质清淡出尘,走在人群当中,犹如鹤立鸡群。因此街道上但凡望见李清玹之人,都会忍不住的看上两眼。
  吴县的年轻少女们,虽然不如洛阳城里的少女那么大胆豪放,但是她们也忍不住的频频望向李清玹,甚至有容易害羞的少女,还忍不住的羞红了脸,被身旁的女伴们给轻声取笑一番。
  少女们对李清玹的频频侧目,李清玹自然一清二楚,但他的心里只想着一位崔家姑娘,因此对于这些犯了花痴的少女们,权当不曾看到。李清玹沿着蔓蔓青石小道往城南而去,李清玹家的老宅就在吴县城南。李清玹前往老宅的路上,先后碰到了做生意的商贾、谈天说地的读书士子、骑马的官吏、叫卖的小贩、乘轿的富家女眷、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问路的外乡游客、听说书的街巷小儿、酒楼中狂饮的富家子弟、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
  吴县县城虽小,但是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有,正是这些人物的存在,才造就吴地文化的源远流长。不大片刻,李清玹就来到了自家老宅门前,只见自家两进两出的宅院大门紧闭,不过门角上倒是没有了蜘蛛网,门前也十分的干净,想来是有人经常打扫。
  自从李清玹的娘亲故去后,李清玹就没在这座庭院住过了,因为他怕睹物思人。李清玹的舅父见到他为双亲守孝三年,家中庭院无人看守打扫,因此就派了几人门房仆人替他看守庭院。李清玹见自家老院大门紧锁,微微地皱了皱眉。李清玹在院门前呆了片刻,随后微微叹息了声,便头也不回的转身而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