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楚再度扬起竹篙,轻轻推动小舟前行。
一路之上大抵是进入水域通畅的路段,往来的行船渐渐多起来,不时会有乌蓬小船和一些内河的客船楼船之类的经过。
未免发生冲撞,需要时时刻刻警惕,裴楚又将船划得离江岸稍近一些,也不太费什么气力,只有遇上水流极为迟缓的水域,才会到船尾,慢慢划几下桨。
船舱内,陈素喝了两碗酒后已然支撑不住,醉倒睡了过去。
裴楚一人在船头,或站或坐,眼望着江面清波,心念玄关穴窍,顺水而动,混混续续,空空忘忘,兀兀腾腾,似大休歇,又如大清静。
“船家,船家……”
不知何时,江岸上忽而有声音传了过来。
裴楚缓缓起身,侧头远眺,就见十多丈外的岸上,站着一个似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头戴抹眉梁头,身穿麻布宽衫,身后似背着一个包袱,正冲着他连连挥手。
他略感奇怪,朝着那年轻人回了一声:“何事?”
“船家可是要去白中乡,可否捎我一程,我付你银钱。”岸上的年轻人面颊似被烈日晒得有些发红,胸前的衣领被汗渍打湿透,神色间似颇有焦急。
“这是把我当渡人的艄公了。”
裴楚闻言笑了起来,他戴着斗笠,蓑衣虽脱了,可撑篙行船,倒是真有几分江上艄公的架势。
只是白中乡裴楚却不知这个地名,笑着问道:“白中乡在何处?”
那看着像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微微愣了下,这时似看出裴楚身上的道服,连忙回答道:“顺水而下,约莫就五七里的水路。”
说着,顿了顿,远远的冲裴楚作揖行礼道,“我今日误了时辰,前面渡口没能赶上船,陆路再走就是山岭,且劳烦道长捎我一程,若不顺路,渡我过江也好。”
裴楚闻言望了一眼江左北岸,果然前面多是高山,反而南岸地势平缓,隐有大路可走,当下点点头:“行,我带你一程。”
反正他也是顺水而下,听到年轻人说前面五七里水路有市井,正好补给。
等裴楚将小船靠了岸,书生打扮的年轻人抓着裴楚递过的船篙,爬上了船,又连朝裴楚行礼感谢,“多谢道长。”
目光看清裴楚的面庞比较年轻,似还有几分意外,又从怀里掏出了一小块碎银,送到裴楚面前,要充作船资。
“不必了,顺路而已。”
裴楚摇头没有接下,不过从此举动,也看出这年轻人大抵没有太多心机和经验。
财不露白,独身一人上了陌生的船只,抬手就是给付银钱,若遇上水匪之流,可是有滚刀面和馄饨面的 书生打扮的年轻人闻言微微有些赧然,又作揖行礼,而后环顾了一下小船,见船舱内似有人睡着,便在船舱外搬了个矮凳坐下,不时擦拭着额头面颊上的汗水。
裴楚看似无意地随手一招,小船周围起了一丝凉风,跟着又撑篙行船,随口说道:“不知秀才如何称呼,这边是什么地界?”
那书生打扮年轻人闻言连忙站起,面色微惭道:“不敢当秀才之称,在下虽痴读过几年书,却未曾有功名,如今正与人学些商贾之事,聊以谋生。”
经过了诸多州县,此方世界的人文风貌,裴楚大概也知晓一些,类比的话,差不多是宋明时期。
大周朝选拔天下英才,设有文武科举,文人士子地位颇高,越州虽荒僻,但这百多年下来人文之风也算繁盛。
书生打扮的年轻人这会也大抵看出裴楚应当是顺江而下,可能不知具体到了何处,跟着继续道:“此间是宁县荣境内,再往便是县中所辖的白中乡。”
“多谢书生告知。”裴楚点点头,他一路操持舟船,顺水而行,已然是穿越了不少县郡。
越州五郡,东越、建安、宁平、将乐、安诏,裴楚出了建安郡之后,已然到了宁平郡的宁荣县境内。
随着舟船渐行,两人又互通了姓名,渐渐熟络了几分。
裴楚从闲聊中得知,这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名为谢采文,自嘲虽有采文之名,但学业一直是不入流的末等,几次举业都未能榜上有名。
后来家中父母安排娶了亲,他眼见自家不是材料,科道无望,也熄了心思,干脆在宁荣县一名早先发迹的邻人货栈中,充作学徒小厮,学些商贾之事。
此次回白中乡乃是家中父母催促,他新婚不久,已有四五月未曾归家,不免冷落了新人。
又听得裴楚是从北越州建安郡顺江而下,各处游历,谢采文眼里又多了许多羡慕之意。
小船一路飘飘荡荡,差不多到了日暮时分,渐渐来到了一处泊头。
泊头外有客船小舟停在此处,远处的江岸上,屋舍稠密,人烟密集,却是一个好大的市井村镇。
“哥哥,这里有人家。”
船舱内睡了小半日的陈素已然爬起,看到村镇出现,脸上露出了雀跃之色。
“等会我们上去。”
裴楚笑着点头,多日行船,虽然以他和陈素得了“九牛神力”加持的体力,并不感觉如何劳累,但久了也不免乏味。
谢采文站在船头,看着越来越近的村镇,脸上微微露出了些许激动之色。
这时,听得裴楚和陈素的对话,又转过头来,朝着裴楚行礼,道:“裴道长,我家就在左近,若不嫌弃,可去我家中歇上一夜。”
裴楚忽听此语,略有意外,只当是客气话,笑道,“书生自去,不必客气。”
谢采文摇了摇头,拱手行礼,神色颇为诚恳道:“我在江边唤了颇多行船,唯有道长不嫌麻烦愿意载我,又不收我船资,我正愁无以回报。”
说着,顿了顿,又道,“且我家中父母内子,皆是好客之人,若得知我不邀道长和……令妹,到家中一坐,反而要责骂于我。”
话说到此,裴楚也不矫情,笑道:“那就叨扰了。”
几人说话间,裴楚让陈素收拾好行李,又在泊头前寻了看船管事的,交了几文钱,跟着谢采文顺着泊头的道路往市井走。
铛铛铛——
几人还未进入白中乡,忽然一阵锣鼓敲打的喧闹声迎面传了过来。
PS:求推荐票!
第105章 猪道人
铛铛铛——
一阵敲锣打鼓的喧闹声迎面而来。
裴楚和陈素、谢采文几人闻声站定,避到道旁,正当众人以为可能是什么红白喜事之类的,结果就看到前方有二三十个青壮簇拥在一起,正拿着棍棒驱赶着一头膘肥体壮的大白猪。
在这些青壮后面,还有许多老少妇孺远远跟着,不时探头张望,脸色各异。
“哥哥,这头猪好大啊!”
站在裴楚身前的陈素,远远看到道路中间那头被众人驱赶的大白猪,忍不住轻呼出声。
那头白猪走在路上,肩高几乎快到了成人的腰部,身长约有六七尺,身体圆滚滚的,少说也有八九百斤。
在观前村时,也多有邻里乡人养些猪羊之类的牲畜,但条件所限,一般人家所养的猪多半不会超过百斤,偶尔有二百斤已算是肥大的。相较于眼前的这头大白猪,完完全全是小巫见大巫。
这时,旁边的谢采文看着那被众人驱赶的大白猪,忽然惊讶地叫了起来:“咦,这是我乡中的猪道人,怎地被人驱赶出来了?”
“猪道人?”
裴楚闻言略有诧异,拿眼睛望向谢采文,不知一头大白猪如何会被人冠以“道人”的身份。
前面的陈素也是转过了头,皱了皱鼻子,似乎对于一头白猪有“道人”的称呼,颇为不满。
“两位不知,这猪道人在我白中乡颇为有名。”
谢采文知裴楚和陈素两是外地人,当即解释了起来。
去岁越江的宁荣县河段发大水,已淹了不少农田村庄,白中乡也未能幸免。
当时水漫上来,临江的不少屋舍都被水冲垮了,不知江水冲来,还是哪来了一头大白猪,见有人落水,就上前衔住人的衣领。
那洪水凶猛,但这头大白猪畅游起来,极为轻巧,救了不少人上岸。
洪水退去后,乡人感激这大白猪,觉得它有灵性,便称呼它为猪道人,以示此猪得道,通人性之意。
而后这猪道人便在白中乡落户安家,一直由各家出些米粮供养。与一般的家猪不同,这猪道人脏的不吃,荤的不食,只吃干净米面菜蔬之类的素食。
由此人们越加觉得这猪道人神异,且自打这猪道人来了白中乡后,乡中受到的豺狼虎豹之类的侵扰渐少,以往一些怪异事都少了许多。是以,在白中乡,这猪道人一直为人爱戴。
只是,谢采文也不知,今日这猪道人会被乡民们驱赶。
正在几人说话间,那大白猪被乡人驱赶了一段,似乎感觉走得有些远了,忽地不在走动,反而四蹄曲起,圆滚滚的身体直接伏卧在了道路一旁。
那些驱赶的青壮登时呼喊了起来。
“快走吧,猪道人!”
“猪道人,我们白中乡留不得你了。”
……
那头大白猪说也奇怪,有人呼喊驱赶,只是呼噜呼噜地摇着硕大的脑袋。
“快走快走!”又有青壮拿起棍棒戳大白猪身上的厚皮。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家徒弟只会莽 (佚念) 起点vip2020.10.02完结43.19万字|1.95万总推荐“系统,我们出山吧”“不,外面太危险了,咱们先修...
-
封神第一暴君 (九爪龙魂) 起点VIP2021-07-08完结78.86万字 1507总推荐彩云童子娘娘不好了,九尾狐好像被帝辛当成宠物养了。广成子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