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愣着干什么?剑仙老爷不认识啊?还不过来见礼?”
几个女人无语,就是因为认出是剑仙老爷,这才害怕啊!
和几个妇人的表现相比,秦云愈发体会到小石头的清奇。
光是这颗大心脏,就非一般人能有。
对于小石头的成长经历,秦云愈发好奇。
毕竟有自家男人开口,几个女人也纷纷过来行礼。
礼仪很粗糙,姿势动作都不到位。
饶是如此,还是能够感受到这一家人的拳拳之心。
秦云开口,免了几人的礼。
又送了几个长命锁给孩子们当见面礼,小石头坚决不收,最后还是小石头的娘开口,大家这才收下。
小石头的娘很苍老了,但精神头儿很足,脸上也红光满面。
看来小日子的确过的不错!
一番寒暄过后,小石头的娘和几个妻子就开始忙碌起来,就连几个孩子也跑去帮忙。
忙忙碌碌,和和美美。
杀鸡宰羊,斟茶温酒,不多时农舍中就传来诱人的芬芳。
感知到这一切,秦云心头也倍感温馨。
“你家倒也过的殷实,孩子们可都上学了吗?”
闻听到秦云谈起孩子,小石头顿时眉飞色舞。
“托剑仙老爷的福,我家大小子生来聪慧,不久前被城东一个老爷看中,被选去童。几年过后,我家也要出一个读书种子了!”
秦云点头。
别看只是书童,但知识改变命运,这话还真不是说说。
在先秦时代,知识更是金贵。
几代过后,小石头一家说不定真能实现阶级的跃升。
秦云:“自助而后天助,主要还是你们家踏实肯干!”
小石头摇头,“主要还是托剑仙老爷的福,别的俺不知道,但真诚信奉剑仙老爷的,基本上都过的不错……”
小石头感悟深刻,不断说着这些年他的一些见闻和想法。
都是些小事,但却融入了小石头自己的思考。
朴实,但却发人深省。
小石头:“自剑仙庙落成之后,剑仙老爷再没有显灵过一次。大家拜的也少了,但真诚参拜的朴实人家,这些年都过的不错……我认识的很多都是喜丧,走的过程也无甚痛苦……”
“现如今,剑仙庙前面的楹联,传唱度很高,大家也都明白了剑仙老爷的心意!”
在这一刻,秦云忽而有些明白小石头面对他为何能这般“大心脏”了。
小石头或许没文化,也不识字,但却善于思考。
小石头这是将秦云当成了“自己人”!
明白小石头的心意,秦云顿时露出一个微笑。
这也算是一个知己了!
秦云:“小石头,你为何有这么多妻子?朝廷允许吗?”
闻听到秦云的话,小石头面容变得凝重起来。
“朝廷方面应该是默许了吧……我能力有限,只能养得起四个女人……”
听到小石头的解释,秦云这才恍然大悟,对小石头甚至有了一丝敬佩。
和有钱人家纳妾纳色相比,像是小石头这种平民,根本没资格纳妾。
之所以娶了四个女人,抛开男人的欲望不说,小石头还真就是“做善事”!
那些到了年纪,却无人可嫁的女人才真正悲惨。
长年累月乱战,男人都死的差不多了。就算没死,也大多残疾。
小石头当年年纪太小,这才侥幸逃过一劫。
想起当年,小石头忍不住一声长叹,“希望以后都不要再打仗了,现在这样的日子就很好!”
秦云心头一动,道,“据说秦国不比旧燕,刑法很残酷……还有连坐什么的!”
小石头挠了挠脑袋,疑惑道,“感觉没多大变化啊,咱们小老百姓,日子该咋过不就还咋过?”
“哦,对了,要是徭役能少点就好了,一去服徭役,家里没个男人,庄稼什么的就指望孩他娘操弄,她们哪儿忙的过来?”
听到小石头诉说着家长里短,秦云一时也感慨万千。
不管始皇帝怎么被人形容是暴君,终究是他终结了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无义战。
至于严刑峻法,小老百姓还真没多大感觉!
是非功过任人评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一样的始皇帝!
第110章 剑仙入咸阳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在小石头家中吃了一顿农家饭之后,秦云给小石头一家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加持。
日后,就算不能大富大贵,起码也能幸福安康。
对于秦云的加持,小石头一家各个感恩戴德。
感知到这一家小小的幸福,秦云心头也不由由衷欢喜。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看到小石头一家,秦云愈发觉得剑仙庙的存在意义重大。
这或许就是回馈带来的成就感吧!
离开小石头一家过后,秦云又在当年熟悉的地方逛了一圈,甚至还到剑仙庙走了一遭。
尤其是剑仙庙,相较于落成时刻,多了岁月的沧桑。
十五年过去,剑仙庙光泽褪去了很多,但内敛的神性愈发浓厚。
在凡人眼中,剑仙庙或许就是一座老庙。
但在秦云眼中,底蕴却是深厚了太多太多。
光是走进去,就有种温润之感。
庙内香火不是很旺盛,香客也只有寥寥几个,但在秦云看来也够了。
闻听到其中一个香客的祈祷,秦云心头却颇为不是滋味。
这位香客是个坚强的女人,一个人带着孩子,辛辛苦苦坚持了多年。
但现在,她却是已经身心俱疲!
因为,她的丈夫曾经是燕国的一个士兵,投降秦军过后,和其他降卒一样,被拉去修长城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连个信儿都没有,也不知是死是活。
她的祈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剑仙老爷能保佑她丈夫早日回来。
后面就是一些祝祷和回愿——
大意就是感谢剑仙老爷保佑,这些年孩子无病无灾,地里收成也不错之类的……
妇人祝祷完毕,离开了剑仙庙。
看着离去的妇人,秦云却是久久不言。
修长城,那可是一个要命的差事,最典型的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长城煊赫万古,利在千秋,但对当代人而言,却未必是个太好的名词。
对于山东六国的降卒而言,最痛恨的可能就是长城、阿房宫、秦始皇陵这些大工程。
始皇帝……
半晌后。
秦云离开庙宇!
安顿好老秦叔之后,秦云就踏上了前往咸阳的路。
……
秦云脚程极快,只消几个呼吸,就能从蓟城赶到咸阳。
但秦云却没有选择这么做!
原因无他,现如今的三秦故地,九鼎结界压制力空前,仙神都不得自由。
秦云可不想引起其他神仙的注意!
秦云骑着黑牛,就这么一路向西。
行至旧赵故地的时候,秦云却是意外发现,秦军气势如虹,以摧枯拉朽之势捣毁了一处道观。
其中一个修为小有成就,能驭使法宝的道士,竟然被当场打死。
这让秦云不由咋舌!
首次对九鼎结界的厉害,有了个更直观的认知。
要是在以往,光是这一个道士,估计都能将整支军队屠戮一空。
但现在,这道士在秦军的军势之下,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
更让秦云感觉有些意外的是,秦云竟然在大秦铁骑的身上感受到了蚩尤军的一点味道。
若不是秦云没有在这些将士身上看到相连的“云气”,秦云都怀疑秦军是不是开挂了。
饶是如此,秦云心头依旧震撼。
当感受到身上修为依旧,没有受到任何限制后,秦云心头这才涌起无限的安全感。
能让他这个陆地神仙都这般忌惮,可想而知其他神仙的心思。
也无怪那些个神仙,各个都希望秦始皇尽快去死。
想想也是,只要始皇帝还活着,他们就始终得提心吊胆。
秦云骑着黑牛,一路西出函谷关。
路上的各种见闻,却是让秦云大开眼界。
对于统一后的秦朝,也有了全新认知,而不是停留在固有的刻板印象上。
秦朝每三十户设一位“里典”、一位“伍老”,乡一级设“啬夫”“三老”“游檄”。
组织能力空前绝后!
随之而来的就是管理成本激增,希望通过严刑峻法,使百姓畏惧,不生事端。
老百姓感觉压抑、不自由,那是理所当然的。
但总体而言,老百姓日子该咋过就咋过。
和繁重的徭役比起来,这些都不是事儿!
真正影响比较大的,反而是书同文车同轨。
文字的传承,是日积月累的过程。
想要人为改变这个进程,难度之大,工程之艰,可想而知。
在这个年代,能认识字的,那都是富裕家庭,说是统治阶级都丝毫不为过。
强行改变他们的读写习惯,自然会引起诸多的反感。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掌握话语权!
所以,和生活变化不大的普通百姓相比,反倒是六国贵族、读书人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怨气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