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诸天的僧人 (小兵王2)


  光这铠甲的防御力就超乎方德的想象,方德普通的招式根本不能击破王越的铠甲,只有万匹马力的磁场爆破拳才有击破王越防御的可能性,不过剑馆地方小,方德也不好开这个的大招。
  而王越不但铠甲防御强大,他的长剑也锋利无比,方德的元磁护罩被击中,几剑就被击碎,可以说罡气离体的强者是攻防一体的强大。
  而方德也不是没有优势,他招式精妙异常,面对王越的进攻,可以轻易找到破绽,加上他力量强大,两人都不放开手脚,倒是打了个半斤对八两!
  当然方德也知道王越这是在让自己,两人都放开手脚,30招之内他就可以战胜自己。
  方德对王越的评价是金丹期的境界,元婴期的实力,王越在大干世界真可以和元婴道君掰腕子。
  所以在交手百招之后方德哈哈大笑道:“不愧是剑圣王越,果然实力强大!”
  王越看到方德停手也收起长剑笑道:“大师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实力,等过几年时间老夫恐怕不是大师的对手了!”
  在王越看来方德不过20多就有罡气巅峰的实力,比他年轻都要强,这说明天赋比自己都要高,加上各个方德对武学的见识,他认为方德早晚会成为罡气离体的高手,成为一代宗师。
  但方德只能苦笑,他之上面嫩而已,真实的年纪可以做王越的爷爷了。
  这时候小黑却奇怪道:“王越剑圣,你的实力已经通天了,又何必钻营官场,以你的实力天下那里去不得,又何必对朝廷低头,对门阀士族低头!”
  在小黑看来剑圣王越的实力已经不输给当初他的那个便宜叔叔了,如此强大的实力又何必在意世俗的荣华富贵?
  方德根本没有想到小黑会说出这个的话,这不是当着王越的面打他的脸!
  “小黑,你胡说八道什么!”
  王越却道:“小黑小兄弟没有乱说,我这段几年时间的确放下了剑道把时间都花在钻营官场上了。
  在下7岁练剑,10年有成,20年便打遍天下无敌手,成为剑圣,学成这一身惊天武艺自然想要施展自己的抱负,上报君王,下按黎民!”
  而后他叹口气道:“只可惜,朝廷根本看不上我的一身武艺,我屡次求官都不成,想要通过门阀士族举荐入官场,但他们却看不起我这样的寒门子弟,说在下品格低劣,道德败坏,是一个小人,进入朝廷只能祸害百姓。”
  “我找‘月旦评’的许劭先生,想要他帮忙点评一番,好自己在在天下有点声望,让陛下知道有王越这个一个人物想要报效国家。”
  而过王越握紧双手一字一句道:“但却没有想到许劭居然说我是粗鄙武夫,羞于我这样的人为伍,因为这件事情我在洛阳城的威望更加差了!”
  “老夫今年已经快四十了,一个武者的巅峰期快要结束了,再过几年即便天子知道有我这样的人,我也难以为国效力了!”说完王越神情俱丧,好像在为他逐渐远去的抱负而伤心。
  “‘月旦评’是什么,他可以让他见到皇帝?”小黑奇怪问道。
  王越道:“‘月旦评’是许劭,许靖创办的。许劭少时好讲伦理,评论人物。许靖少时即有人伦臧否的美誉。因许劭与许靖俱有高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两人创办了‘月旦评’点评天下的英雄豪杰,被两人点评的人物都会在很短时间名震天下,月旦评被称为天下“第一评”,因获月旦之高评而飞黄腾达者很多,老夫这才想找他们兄弟点评自己,想要改善自己的名声,只是没有想到这是自取其辱了。”
  汉朝以察举、征辟为主的选官制度存在着重“德”轻“才”的巨大缺陷。东汉取士更以“德”为第一要务。但是道德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所以不免沾染上厚重的“人治”色彩。“德”的名声主要靠社会舆论的制造,在重视人物观察、举荐,而非考试的察举制度下,先期获得社会重要人物的肯定、赞誉,对于求仕之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当时要入仕就必须先要靠“人事”而成名,先要超凡脱俗,获得巨大声名。本朝后期,门阀士族豪强们相互吹捧,自我标榜,风谣题目,盛行一时,什么“乡里之号”、“时人之语”、“天下之称”等等,形成了一种社会公论,公论的好坏决定了被品评者的前途。


第657章 武人的评议--兵器谱
  于是主持公论的豪门世族拥有极大的权威,能够识才举士者更享有盛名。他们不仅在舆论界有重大影响,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朝廷的用人。
  例如谁被李膺看中,立即就会鲤鱼跳龙门,身价百倍。李膺的同乡聂季宝,是个小家子弟,同僚杜周甫向李膺推荐之后,李膺把他叫到家里。聂季宝坐在石阶下的牛衣上,和李膺略一交谈,李膺便说:“此人当作国士。”
  后来果如其言,但如不经李膺品题,聂季宝终免不了要老死窗下的,真可谓一言九鼎。不做官的一些著名士子,当代大儒,因为善于发现和品评人物,同样也可以左右舆论。如终身未仕的郭泰,身为布衣的陈也,隐居乡里的名士范滂都是极有权威的人才鉴定者,而“月旦评”的领袖许劭更是震动朝野的泰斗级人物。
  许劭、许靖二人利用自己的名望,竭力向朝廷举荐贤人,尤其是举荐那些有贤德却家居清贫的人。其中,由许劭推荐的“六贤”最为著名。
  他们是樊子昭、虞承贤、李淑才、郭子瑜、杨孝祖、和洽。这六人都出身微贱之人。樊子昭是个卖头巾的,虞承贤为牧监(牧牛赶车),李淑才是乡间的农夫,郭子瑜为鞍马之吏,即为送信的邮差。这些人经许劭点评之后,随即都被当地郡守举孝廉。六人为官之后,皆能以才德治理乡郡,赢得百姓称赞。
  但像许劭、许靖不看出身,只看品德的终究是少数,大部分名士更加照顾的还是自己亲朋好友,门生故吏,他们之间相互点评,让自己人获得巨大声望,好步入官场,所以在东汉时期才会有如此多四世三公,三世三公的门阀士族。
  而朝廷自然痛恨这种行为,被这些名士点评而成为官员的人,不感激朝廷,反而把自己看做点评自己的人当做自己的老师,恩人。
  门阀士族也因为这种行为结成一张巨大的网,让他们的门生故吏遍布朝廷,有这样后面袁绍孤身入冀州却可以短时间招募几万大军,甚至控制住整个冀州,因为冀州牧韩馥本就是袁家的门生故吏,所以他虽然是袁绍的上级,但反而要听袁绍的命令,哪怕是要他交出冀州牧这样的职务。
  皇帝怎么能不恨这样的行为,这让他这个皇帝根本找不到心腹官员,以至于东汉末期的皇帝都要靠太监夺回权利,刘宏为了对付这样的行为,不惜两败俱伤,发动党锢,清除朝廷当中门阀士族的势力。这种辩人流品、品评清议的行为更是在党锢当中被朝廷明令禁止。
  当然私下当中士人根本不管朝廷的禁令,只是现在不能公开而已,但‘月旦评’仍然是天下第一评。
  所以王越才想找许劭改变自己的名声,只是他没有想到,哪怕他实力通天,但许劭仍看不起他,把他当中粗鄙武夫。
  小黑却摇摇头道:“王师你真是老实人,你这样做是不行的,许劭这等文人名士,你越高看他,他就越蹬鼻子上脸,要是当年你拔出你的长剑架在许劭,你看他给不给你点评!”
  王越惊讶道:“许劭一代名士,天下宗师,怎么能这样对待,老夫要是把长剑架在他的脖子上,恐怕现在连洛阳城都没有老夫生存之地。”
  方德却叹息道:“王师你虽然是武士,但却长了一颗文士的心,你用文人那一套来应对他们,自然落入他们的规则当中,哪怕你实力通天也难以发挥出来,要是你用武士的方法,拔出自己的长剑,说不定天子早就知道你的名字了。要知道天子对这些门阀士族早就不满了,他一直再寻找可以对付他们的人,要是你要挟许劭,在天子看了你就不是门阀士族的人,是一个可以成为他的人。”
  王越有点不相信方德的话。
  方德继续说道:“贫僧说一个例子,曾经的洛阳北部都尉曹操,因为他是宦官世家出身,所以经常遭到清流士大夫的指责和谩骂,当时有个乔玄老太尉很欣赏他,认为他是安邦兴国之材,还让他去找汝南许劭,让他品评一番,好让曹操名扬天下。许劭嫌弃朝廷是宦官出身,看了曹操半天,一言不发。
  曹操急了,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威胁他一定要他点评,许劭果然害怕曹操伤害到他,慢吞吞地吐出了十个字:“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大喜而去。”
  “王师,你看真要面对危险,许劭也会改变自己的原则。”
  王越听我方德的话,脸色变了好几次,最终还是叹口气道:“这都是命,老夫终究做不出这也的事情。”
  看到比自己强大10倍的王越居然露出这样的表情,小黑有点恨铁不成钢道:“多大点事情,成为朝廷的官员很了不起吗?皇帝很了不起吗?以你的实力杀进皇宫都可以,取那皇帝的首级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