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佐道:“先抓大宗门,议定个章程出来,大宗门定下来后,再召集小宗门商议完善。”
郑隐点头:“第二步?”
顾佐道:“大晋道门整合之后,请北方五斗米道过来商谈,他们若不来,我就亲自过去请,请来之后若不能达成协议,就不要走了。”
郑隐有些兴奋了:“第三步,南北各宗整合之后,吊伐北秦!”
顾佐点头:“就是如此,一年一个台阶,三年完成。郑君愿意否?”
郑隐俯身拜倒:“愿为神君效犬马之力!”
顾佐问:“先请哪些大宗来我处商议,郑君可为参赞。”
郑隐当即掰着指头算起来:“上清杨曦、灵宝葛巢甫、三皇派鲍靓,三派大小事务,可一言而决!”
顾佐道:“李家道和你家也属大宗,不可或缺。此等大事,少了谢安石也不行,请郑君代我一行,请他们来我桃花源做客。”
郑隐思虑许久,干脆先至会稽郡东山来见谢安,白虎神君所言在理,此等大事,没有仰天下之望的谢安参与,肯定阻碍颇多,而且谢安出面的话,再请其他各宗就容易多了,可信度也高一些。
至东山时,却没见到谢安,于是由其子带路,来到山阴若耶溪畔的小孤山,在这里见到了谢安。
看着眼前一片大兴土木的工地,郑隐问:“安石公要建宫室园林?”
谢安道:“祝融道人勿怪,这是在建白虎神君庙,我拟名怀仙观,景夷已经征得神君同意了。”
郑隐笑道:“我怪什么?神君是天上仙君下凡,隐唯有崇慕而已。此来也是想请安石公前往桃花源,共赴神君之会。”
当下便将事情说了,谢安大喜:“如此一来,江山一统有望矣!此事我必竭力促成!”
有谢安出面奔走,很快便邀齐了上清派杨曦、灵宝派葛巢甫、三皇派鲍靓、李家道李弘,大家一起来到桃花源。
入桃源之前,郑隐先指着溪边桃花道:“诸位,神君之道,可由一花而见。”
看罢,众皆凛然,肃穆而入。
顾佐于桃山之巅宴请六位合道,向他们道:“有在座诸位,天下合道已聚其半,有些事情可以摊开来说了,我之意,郑君想必已经知会诸君,具体该当如何,你们定个条陈出来,我不插手,总要令诸君满意。你们满意了,天下人才能满意,天下人满意了,我也就满意了。”
谢安问:“神君下界,是为天下分合而来么?”
顾佐摇头道:“我为信力而来,天下纷争太久,此界信力不畅,故此下界。”
这一问就是问到了点子上,顾佐的回答,也毫不遮掩的讲清了自己的目的,这就是商议时所要遵循的原则——把信力做大。
顾佐不去管他们怎么争执,只要压着他们在这里争吵就好,吵着吵着总能吵出一个结果来。
在这六个合道里,谢安肯定是希望促成此事的,他最想要的应该就是北伐大业的成功。郑隐和李弘处于弱势,为飞升计,当然也希望顺利建起崇玄署。
阻力比较大的是杨曦、葛巢甫和鲍靓,这意味着他们要将信力拿出来分享,但整合大晋各宗各派的好处也很明显,他们的影响力将会更大。从长远来看,还有分润北方五斗米道信力的机会。正如顾佐说的那样,把饼子烙大了,每个人分到的才能更多,所以他们三人也没下车的意思。
谈来谈去,在桃山上谈了三个月,六位合道依旧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其间,杨曦谈急了,向郑隐动手,旁边的人怎么拉都拉不住。
顾佐略施法术,送来一片桃花,形成墙障,杨曦和郑隐顿时有若隔世,明明就在眼前,却走不到对方身前。
实际上,因为受到世界规则压制,顾佐无法施展七重金山世界,这一招不过是徒具其形而已,七重最多只能有一重,看着唬人,试探一下也的确唬人,真正打起来尽全力出手也是能够破解的。但杨曦等合道没见过,被“真正的仙术”这一噱头唬住了,不敢再以道法相斗。
但依旧谈不成。谢安有点着急,向顾佐建议:“神君干脆出面压一压,杨、葛、鲍三位道友有些过于纠缠既得之利了。”
顾佐拒绝:“我出面当然可以,但强压下来的条款,放到将来必成隐患,只有各家宗门真正愿意接受的东西,才有长久的约束力。”
谢安正失望时,顾佐又补充了一句:“既然现有的合道谈不出结果来,干脆把所有合道都请来,我已向龙虎宗、净明派发出邀请,两家合道将至,到时候,大晋的合道便齐了,商议起来就更有头绪了。”
书山、岳中、海星、黑哥、舒迟、英雄狂揍八导,八导鼻青脸肿,只得带伤坚持工作,大家一边吃面一边监督,导演的面皮荡然无存。只有不忍,给八导送了面来,八导眼含热泪:“大兄弟,现在就靠你了。”
第860章 庐山坐论
龙虎宗、净明派两位合道的加入,给杨曦、葛巢甫和鲍靓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同时也带来了对谢安、郑隐和李弘一方的巨大支持。
当谢安继续在很多问题上做出让步之后,杨、葛、鲍三人终于同意了协议中最重要的一条:将大晋所有信力合并,统一交由崇玄署掌控。
基于这一基本原则,将在各宗门之上成立崇玄署,执掌布道教化之责。今后各宗各派产生合道修士后,飞升所需的信力由崇玄署安排,谁先完成飞升的准备,谁就飞升。
协议对各家宗派的发展也做了规划,京中不再增设道观,地方州郡交由各宗,各宗各派以现有势力和规模为基础,划分布道范围。
举例来说,比如把江州、南阳划分给楼观道,那么今后只许楼观道在这两个州郡增设道观,其余各宗均不得增设,但别家宗门已经设立的道观,依旧可以招收弟子、赚取道产,楼观要保证其正常布道。
崇玄署大政皆出于所有合道组成的天师堂,具体事务则从各家宗门抽调修士担当。
经过半年的艰苦谈判,这项协议终于达成一致,并由顾佐亲自点名的庐山道士陆修静编订各宗各派经书总目。
陆修静是个炼虚散修,无宗门派系,更喜好钻研道家经义,常年在庐山修行。听说白虎神君专门指定他来编纂道经总目,非常高兴,立刻接下了这项任务。
将宗门经书加入道经总目,这是奠定将来自家在道门中地位的大事,各宗各派对此极度重视,几乎都是由宗主、掌门或祭酒亲自前往庐山,协助陆修静。
陆修静穷其一生搜罗各宗各派道经典籍,许多宗派失传的经书,他那里都能找到孤本,基础本来就好,再由各家宗门积极配合,半年时间便定下初本,取名《三洞经书目录》。
成书之后,又邀请各家宗派上庐山校订,于是大大小小五十七家宗派齐聚庐山。
借此机会,得顾佐授意,八位合道便在庐山召开道门大议事会,完善修改协议条款,并修纂《天下宗派簿》。
这次大议事中,确定了崇玄署的架构,官方认可了五十七家宗派,对各宗各派的地盘进行了划分,并规定了所有宗派共同敬奉的十六位祖师,包括三清、尹祖、张天师等等,其中顾神君赫然在列。
崇玄署的一项重要职责便是建信力池,总揽天下信力的支配。顾佐将自家收存的信力第一个倒入信力池中,各家各派遵循执行,信力池中立刻就存储了二十二亿信力。
这一系列重大事件,奠定了晋第十八世界的道门秩序,决定了天下大势的发展,史称庐山坐论。
大事议定之后,顾佐完成了此行下界的任务,按照庐山坐论的约定,他可以排入第一序列,以六亿信力打开虚空通道,返回混沌世界。
同时,由于他本人被列入此界公认的祖师名录之中,并且排在第五顺位,今后晋第十八世界的大部分道观之中,都会出现他的神像,而因为他下界的时间最近,显圣事迹最新,所获信力占比也会非常大,甚至超过三清和尹祖,排名第一。
今后每一次合道飞升,每一次为修士授箓时,在向天庭支付的信力中,都有他一份信力。经过前后六年的了解,尤其庐山坐论时各宗各派的“自承家底”,顾佐对大晋第十八世界的信力缴纳量已经心中有数。
倘若保持目前的规模不变,每隔十五年左右会有一次飞升,向天庭供奉信力六亿圭;为了沟通天界,获得天师府认可的箓职,具备使用符法的资格,每一位道士受箓时同样要缴纳一笔信力,按照箓职的高低而不同,由几万而至几千万不等,这一笔信力实际远超飞升所缴纳的信力,每年大约在八千万至一亿左右。
两者相加,顾佐估算下来的数字是平均每年一亿两千万至一亿四千万,他本人可在其中占到一千六百万以上。
下界六年,顾佐完成了任务,对比混沌世界的时间,相当于东唐过去了一年半。
所以说,做什么事情还是要从天下大局上入手,一年时间便完成了之前五年才能达成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将这种格局形成了制度,可以确保他攫取的信力占比将来不会显著减少。
相似小说推荐
-
仙门种田手册 (放歌中子星) 起点VIP2021-06-02完结70.57万字 3.03万总推荐虚假的修真:修身养性不太行,杀人夺宝第一名。真实的修真:定个小...
-
我在洪荒建造神话万界 (小林羡鱼啊) 起点VIP2021-05-19完结24.7万字 1301总推荐洪荒开天一株莲。投影三千界,传道诸天法,一叶开而衍生亿万大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