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仗剑行 (半叶知秋凉)
- 类型:武侠仙侠
- 作者:半叶知秋凉
- 入库:04.12
张君宝连连点头道:“是极是极!任谁有这样的朋友,也一定是极端命苦了!”
禹天来哑然失笑,终于从躺椅上坐直了身体,没好气地喝道:“你这小子好没良心,这两年来我名为指点那些少林弟子,字字句句可都是说给你们两个听的。难道我这一片苦心只能换你这一句埋怨吗?”
天宝见他开口说话,立即打蛇随棍上,凑上前来笑嘻嘻地道:“师兄,小弟哪里敢埋怨你!只是奇怪你为何不肯直接指点我们两个,非要绕一个圈子要我们在你指点他人的时候旁听,弄得我们只听了一肚皮的武功原理。这些真气运行窍门和招式变化之道便是懂得再多,对于没有半点内力修为的我们来说又有什么用处?”
禹天来摇头失笑,忽地从躺椅上站起来道:“这五年间你已经问了无数次,我也被你烦得够了。好罢,如今你们那‘元元导引法’的火候也应该到了,当初觉缘大师托付给我的那件东西可以交给你们了。”
天宝和张君宝同时两眼放光地问道:“什么东西?”
随着耳濡目染了解的武学之理越来越多,他们也渐渐体会到自己修习的“元元导引法”非同一般,更猜到当年师傅将此法传授给自己是为了帮他们奠定深厚无比的根基,待到自己根基稳固之后,师傅定然会另有安排。而师傅既然将他们兄弟两人托付给禹天来照顾,那安排也十有八九会着落在他的身上。
禹天来也不回答,只是招呼两人随自己回到居住的禅房之内,先将那部斑驳古旧的“九转纯阳功”的秘籍取出,犹豫一下之后,却又取出一部崭新的书籍,封面上题的赫然是“九转玄阴功”。
当初觉缘将“九转纯阳功”托付给他,并请他指点天宝和张君宝修行,自然也就是许可了禹天来参阅这部功法。当时的觉缘早已经看出禹天来修习的是少林绝学“易筋经”,原以为他即使看了这部与“易筋经”同一级数的功法,最多也只是作为参考借鉴,绝没有弃彼而就此的道理。
但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是,在禹天来的手中,还有一门同样属于道家无上练气之法的“九转玄阴功”。
在翻阅了“九转纯阳功”之后,禹天来发现其与“九转玄阴功”使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两者一修至阳之力,一修至阴之力,最终的境界却都是在功行九转之后而使阴阳相生、水火相济。
放着这两门背道而驰却又殊途同归的道家练气绝学,禹天来数世积累的武道感悟蓦地爆发出来,心中无数灵感纷至沓来,最终交汇融合形成一门崭新的功法的雏形。在禹天来的设想中,此功法将以源自“玄阴”、“纯阳”两门心法的阴阳二气为轮毂,以“易筋经”的温醇平和真气为轮轴,阴阳相生而千变万化,阴阳轮转而生生不息。
当时禹天来为此功法取名为“九转明玉功”。“明”为日月,蕴含阴阳之变;“玉”为至宝,孕育天地之精。他以此为名,寓意便是说这门功法在九转大成之后,可以纳阴阳之变,夺天地之精。
这五年来,禹天来如愚公移山般将少林寺千百年的深厚底蕴一点一点地吸纳融合化为己用,一方面是使他“四相剑诀”与“截道八击”两门绝学不断演化突破,渐趋圆融无暇;另一方面则是在不断推衍完善这门“九转明玉功”,从无到有地创出此神功的九层内功心法并逐一修习。
因为开辟了一百零八条隐脉与三万六千五百零一个隐秘窍穴,他运转周天的效率较之旁人高了不止十倍,修行的速度也自然快了不止十倍,再加上这世界的天地元气远比前世的世界浓郁,因此虽然只用了五年时间,他已经将所创的前八层心法尽数练成,境界也稳稳地恢复了前世最巅峰时的先天圆满之境,而实际的战力更是远远胜出。
如今他设计的第九层心法尚有几处疑难未曾解决,尚须时日来细细打磨。等到功法真正完善,才可以尝试功行九转,将一身先天真气尽数转化为罡气,成就武道宗师。
如此一来,禹天来便承了觉缘极大的人情。而觉缘已经回转他那不知名的隐世门派,禹天来也无法向他还这人情,于是想着将人情还在觉缘的两个弟子身上,所以才提前誊录了这部“九转玄阴功”的秘籍。
看到禹天来将两部秘籍摆在面前,天宝与张君宝都是一呆。张君宝指着那“九转玄阴功”问道:“师兄,这一部应该不是师傅留下来的罢?我认得这是你的笔迹。”
禹天来道:“不错,这部‘九转纯阳功’便是觉缘大师临行前托付给我的,并说明了要等你们十六岁时修行‘元元导引法’满了十年才能转授于你们。至于另外一部‘九转玄阴功’则是我私人的收藏。此次我将它一起拿出来,却是有一件事情与你们商量。”
“原本觉缘大师要你们同修‘九转纯阳功’,以你们的积累与资质,一举突破先天之境应无问题,但之后在先天之境的修习应该会慢下来。恰好我手中有一部与‘九转纯阳功’相反却又相成的‘九转玄阴功’。如果你们分别修行一部功法,同时互为辅助,当可大大加快你们的修炼速度。”
“居然买一送一,竟有这等好事!”天宝喜不自胜,不假思索地将那部“九转玄阴功”抓在手中,“听了这许多武学原理,我觉得还是阴柔诡变的路子更适合我,所以便选它了。”
张君宝则笑着拿起“九转纯阳功”道:“我却喜欢堂堂正正之师。”
禹天来见两人如此默契,很是欣慰地笑道:“既然你们选好了要修的功法,便先拿去好生研读一番,然后我会详细指点你们依法修行。”
天宝忽地上前一步,带着一脸夸张的担心表情问道:“师兄,这两门功法一阴一阳的,该不会是什么阴阳双修的邪门玩意儿罢?小弟与君宝感情虽好,却是只能做兄弟的……”
禹天来两眼向上一翻,口吐一字真言曰:“滚!”
第一百二十八章 国师
蒙古新都大都,忽必烈所设管理全国释教的官署总制院内,有一汉一藏两个僧人在一间经舍相对而坐。
那汉人僧侣约五十岁年纪,衣着朴素,相貌轩雅清癯,气质却像是一个饱学宿儒;藏僧的外貌看上去尚不到三十岁,英俊的面容宛如无暇白玉雕琢而成,双目之中更透出深邃无比的智慧光芒。
这两个僧人在由忽必烈继承的大蒙古国中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汉人僧侣俗名刘侃,字仲晦,法号“子聪”,因博览群书,于天文、地理、律历、占卜无不精通,对天下之事了如指掌而被忽必烈征召至身边,朝夕相伴倚为谋主。以为有运筹帷幄助忽必烈沙场争胜乃至夺取汗位的大功,近来忽必烈已经有意降诏命其还俗然后正式进入朝廷中枢。
而那藏僧名为“八思巴”,出身颇为神奇。据说他刚刚出生之时,便得密宗一位即将涅槃的上师大能施以灌顶秘法,授予毕生智慧与修为。这小小婴儿从此频频显示神异之处,三岁时已能口诵真言心咒,五岁以开始无师自通武道修行,藏人大感惊奇,纷纷称其为“八思巴”,意为“圣者”。
十七岁时,八思巴接任藏密萨迦派教主,后又以武功智慧令忽必烈折服,甘心以上师之礼拜见。
在忽必烈争夺汗位之时,他最强悍的对手阿里不哥屡次出动高手行刺,是八思巴凭一身通天彻地的修为拦下刺客,数次救忽必烈于必死之境。忽必烈即位之后,为酬八思巴大功,遂钦赐玉印封其为蒙古国师兼领释教领袖。
如今被忽必烈引为左膀右臂的两个僧人相聚一室,商议的自然是不会是一件小事。
此刻子聪正在向八思巴介绍一个名为“不归岛”的江湖门派:“……当年岳飞不仅本人武功卓绝,亦颇得武林中人相助。当时岳家军中若论武功之高,当以‘狂儒’燕云为尊。后来岳飞在朱仙镇被大宋官家的十二道金牌召回,临行前预感到自己此去恐有不测,于是自己一生武功兵法手录成书,托付引为平生挚友的燕云收藏,只盼着纵使自己不幸,也有人可以继承自己遗志再兴北伐大业。
“到后来岳飞果然在风波亭遇害,岳家军亦遭朝廷拆分,那些武林中人自然也做鸟兽之散。燕云悲愤之下,立誓自生不朝宋君、不履宋土,于是携家人乘船出海,在南海的一座小岛上定居下来,并将该岛命名为‘不归岛’,将自己的名号易为‘不归客’以明心志。
“‘不归岛’通过海上贸易积累财富,收服海上盗寇扩充势力,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顶级的江湖大派。当代岛主燕冲天未至不惑之年而修为已臻先天圆满,手下七大掌事皆是先天高手,依照岳飞兵法训练的三千岛众骁勇善战,雄踞南海无人敢惹。
“近来朝廷受到密报,说江南武林为扶助大宋而成立的武林盟盟主‘九现云龙’言未济数次拜访‘不归岛’,游说燕冲天重履中土,助江南武林共同抵御我大蒙古国。无论是燕冲天还是他‘不归岛’的三千岛众皆不足为惧,最可虑者还是燕冲天手中传自岳飞的练兵之法。如果其落到宋室良将之手,只恐对大汗的统一大业甚有威胁。”
相似小说推荐
-
左道之士 (牙齿) 起点vip2019.05.15完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道之所在,虽万千人逆之,吾往矣!.........
-
全职武神 [全本校对] (流浪的蛤蟆) 起点VIP精品频道 2019-05-31完结 20w收藏1007.31万总推荐 这是一个有侠气的故事……卡片 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