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仗剑行 (半叶知秋凉)
- 类型:武侠仙侠
- 作者:半叶知秋凉
- 入库:04.12
曹钦则是带着满脸不可思议的神色僵立在原地,心口处赫然插着禹天来的“青冥剑”,前面已没至剑柄,大半截剑身从后背传出。
方才他发动了“九天玄剑”中威力最强的一式“天倾欲陨”,却不料以施展秘法时刺激的九处窍穴同时剧痛,出手不由自主地慢了一丝,而对手却是坐等自己露出这个破绽,同样施展了一式更加精纯玄妙的“天倾欲陨”,一剑穿心完成了对自己的绝杀。
亲眼看到切齿怀恨数载的大仇人终于授首,邱莫愁和于家兄弟不禁悲喜交集,尽都落下泪来。
禹天来布局数载,一朝成事,也无心再理会始终在自己算计之中势必成为笑话结局凄惨的曹吉祥,径自带了邱莫愁与三个弟子离开京师回转天山。
此后,禹天来便罕有离开天山,除了潜心修习武道剑术,便是教导几个弟子以及后来与邱莫言成亲后生下的一对子女。
因为有鼍龙灵珠这件异宝的存在,禹天来的三个弟子及两个子女俱都先后突破至先天之境。当初禹天来随口诌出的“天山派”,一门七人俱为先天高手,诚为武林中的一大异数。
时光荏苒,岁月无情,曾经风华正茂的邱莫愁逐渐衰老,终于先禹天来一步而逝。已经历经数次人生、如今又已寿近百龄的禹天来倒也没有多少伤感,只是将陪伴自己两世的“青冥剑”随邱莫愁一起下葬,然后便向已经有了三四代弟子的天山派上下宣布将闭关参悟无上武道。
数月之后,每隔三日为闭关中的禹天来送一次清水和食物的弟子来向他的一众弟子儿女人回报说,刚刚发现上一次送进去的清水和食物竟是丝毫未动,也不知里面的祖师是否有事。
众人大惊之下急忙去看,不顾一切地强行闯入那间密室,却见里面已经空空如也,本该在里面闭关静修的禹天来竟已神奇消失,而且此后再未于世间现身……
(第三卷终)
第一百二十章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开庆元年十月,大宋与蒙古国之间已经断续数次的战争再一次停歇,而且这一次应该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
自端平二年蒙古大汗窝阔台以大宋背盟为由两路出兵,掀起第一次伐宋之战至今,已经是第二十五个年头。
曾经在战场上无往不利的蒙古人惊讶地发现,原本他们以为柔弱胆怯的宋人竟是所有对手中最难缠的一个。
这个历史悠久至令蒙古人叹为观止的古老民族的骨子里似乎拥有其他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具备的极强韧性。甚至在偶尔出现的一二当世雄杰的率领下,他们还会爆发出令自认大地上最强悍的蒙古人都为之心惊的恐怖力量,给予所向无敌的蒙古好汉以惨重打击。
便在今年的七月,蒙古国遭遇了自立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挫败,在攻打蜀中一个名为“钓鱼城”的弹丸之地时,不仅蒙古大军屡遭挫败不得寸进,连蒙古大汗蒙哥亦遭飞石所伤,七日之后殒于军中。
蒙哥正当盛年,几个儿子俱都年幼,而他的一众兄弟又个个如狼似虎,围绕着那至尊汗位必然会有一场龙争虎斗。此时的蒙古人自然都是心无旁骛,大宋也因此得到一段休养生息的宝贵时间。
嵩山,少林寺山门之外。
身体随着穿越再一次缩水,外表完全是一个十二三岁少年的禹天来叹息一声,举步上前叩打门环。
此时距离他穿越来这世界已经过去三个月。上一世他已经猜测到,如果自己的修为到了那世界所能臻达的极限时,穿越之事极有可能再一次发生,于是便有意识地压制了修为的进境,始终不去碰触那渐渐已有了十足把握可以踏上的峰巅。
他之所以做出如此决定,一来是不愿割舍妻儿弟子,反正每次穿越轮回都会变回少年,从这个角度来说,时间对他已经失去意义,便也无须吝惜几十年的时光来陪伴自己关心的人;二来也可以利用每一轮人生来充实和完善自己,反复锤炼打磨自身的武技并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
直到妻子邱莫愁去世,天山派又已成长壮大无须自己在后面扶持,禹天来才决定结束那一段人生。
闭关之后,他放开了对修为的限制,开始尝试触摸先天之境更上一层的境界,将先天真气转化为更加凝炼与玄妙的先天罡气。
而结果也在他的意料之中,当时那个世界的天地元气已经稀薄到不足以支撑武者完成由先天真气至先天罡气的转化。在堪堪窥到一丁点罡气的奥秘时,他再一次失去了意识。
等到醒来之时,禹天来已经完成了穿越,而且照例是一身修为清零,身体缩水兼进化。而当时的他身在一座死城当中,全城上下所有人口俱被屠杀一空。
等到他寻了些衣物钱财离开那座小城,漫无目的地走了许久到了有人烟处询问,才知道了自己已到了南宋与蒙古交兵的年代。因为蒙古大汗蒙哥刚刚死在钓鱼城下,于是愤怒的蒙古士兵连屠数座城池泄恨,那座小城不过是其中之一。
在知道了自己将如一叶浮萍般在时光长河之中溯流而上后,禹天来曾有心研读历朝历代的史书,所以清楚在蒙哥死后,最终夺得汗位的忽必烈一则要对付他几个不甘夺位失败的兄弟,一则要效法汉人制度,将蒙古国改造成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为了专心对内而将与大宋议和,于是宋蒙两国之间在长达七八年的时间里相对太平。
在明确了世事的大致走向后,禹天来又为自己这一世的人生做了一番规划,其中首先要做的一件事自然是恢复实力。如今他逆溯时光来到南宋时期,这个世界的天地元气却要浓厚许多,应该足以供他先天罡气的突破。而他此次前来少林,却是打算借这一方武林圣地作为自己的修行之所。
据禹天来所知,少林派很早便分设了“达摩堂”与“般若堂”。
其中“达摩堂”中的僧人专心精研少林本门武学。当年达摩祖师在少林留下的武学只有一十八种,经过历代“达摩堂”僧人的推演,逐渐将数量增加到七十二种之多。而且这七十二种绝技并非一成不变。每隔一两代,总会有一些少林僧人将少林武学推陈出新,研创出新的绝技,取代七十二种武学之中排名最后者。如此代代更陈,少林武学之博大精深,可想而知。
而“般若堂”中的僧人则在修习本门武学之余,还要兼通其他门派的武学。所有少林弟子出山行道江湖之后,返回寺中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便是到“般若堂”中,将自己见识到的各家各派武学记录在案,即使是一鳞半爪的残招也从不遗漏。之后再由“般若堂”中的僧人对这些武学进行整理修订。
即使在拥有后世眼界见识的禹天来看来,少林派的这一套武学传承体系也算得上极为先进,因此在天下各大武林门派之中,少林派或许不是历史最悠久的,却绝对算得上底蕴最为深厚的。他选择少林作为此世修行之地,正是看中了少林派的这一份深厚底蕴。
在禹天来敲打了门环之后,少林寺紧闭的山门向内开了一道缝隙,一名二十多岁的执事僧人走了出来,看到门前孤零零站着一个年龄不过十二三岁的少年,先是稍稍愣了一下,而后极有涵养的合十施了一礼,问道:“不知这位小施主来敝寺有何贵干?”
禹天来拱手还礼,很是淡定从容地道:“小师傅有礼,在下禹天来,来自蜀中,有要事求见贵寺主持无尘方丈,烦请小师傅代为通禀。”
那僧人有些迟疑,眼前的少年虽说气度不凡,但仅凭对方一句话便要求见方丈,未免有些儿戏,便又问道:“不知小施主有何要事,是否能够先行说明。”
禹天来早有准备,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函递上前去,微笑道:“在下确是冒昧了,便请小师傅将此信转呈无尘大师,见与不见,便由无尘大师自己决定好了。”
那僧人接过书信,说了一句:“请小施主稍等。”然后便快步往寺内走去。
禹天来脸上始终带着成竹在胸的微笑,安心地在山门外等候。不到片刻之间,那僧人已急匆匆地跑出门来,带着些惊疑神色向禹天来重新施礼道:“方丈有请小施主入寺相见。”
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小扫地僧
禹天来跟随那僧人入了山门,穿过几重殿宇院落,到了一间偏僻的禅房门前。
那僧人停下脚步道:“小施主,方丈大师便在禅房内相候,请你自行入内相见。”
禹天来道了一声“多谢”,便信步走到禅房门前,稍稍提高些音量道:“在下禹天来,求见无尘大师。”
“阿弥陀佛,小施主请进。”一个柔和浑厚的声音从门后传来,随即那两扇房门自动向内敞开。
禹天来举步入内,见禅房正面的一张蒲团上,有一个须眉皆白、面孔却红润光洁有如少年的老僧盘膝而坐。他心中当时便是一凛,穿越之后他修为尽失,目前刚刚从头开始修炼,但先天之境巅峰的境界并未失去,再加上身体数次进化之后五感灵通无比,方才竟丝毫未生出室内有人的感应。由此可见,面前这老和尚的修为实在到了目前的他尚未能臻达的境界。
“禹天来见过无尘大师。”他双手抱拳,向着对方认真施了一礼。所谓“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尽管有外在环境的决定因素,但人家境界高他一层也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再者说即便是生在这个天地元气更加浓厚的世界,能够在先天之境上更进一步,踏足练气成罡之境的也必然只有立于芸芸众生之上的寥寥数人。
相似小说推荐
-
左道之士 (牙齿) 起点vip2019.05.15完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道之所在,虽万千人逆之,吾往矣!.........
-
全职武神 [全本校对] (流浪的蛤蟆) 起点VIP精品频道 2019-05-31完结 20w收藏1007.31万总推荐 这是一个有侠气的故事……卡片 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