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仗剑行 (半叶知秋凉)
- 类型:武侠仙侠
- 作者:半叶知秋凉
- 入库:04.12
虽然仍是一管小小的毛笔,但在妙清手中已与一柄三尺长剑无异,那沾着半寸墨汁的笔锋笔直地刺向禹天来的眉心。
“好剑法!”禹天来脱口轻赞一声,右手一招,瓶中插的那一支杏花自动飞入他的掌中,轻轻一抖亦是剑气凛然,反手横格、上挑、回刺,亦是一招奇绝剑式。
妙清双目中的瞳孔微缩。她在灯光下看得清楚,禹天来以花枝为剑,在运剑之时,枝上花瓣以及花上沾着的水珠竟没有落下一片半滴,劲力运用之圆融玄妙,实已到了不可思议的境界。当下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以笔作剑全力应对。
两人坐在座位上,中间隔着一张几案相斗,所有的剑气都束缚在手中的毛笔与花枝之上,出招时绝不会波及周围事物,那几案与案上的花瓶等物始终完好无损。
两人不着丝毫烟火之气地交手近百招,所有招式尽都是信手挥洒临机而变,应时应景妙之毫巅。
站在禹天来身后的聂隐娘虽然看不出两人剑招的妙处,却能凭着一份天生的灵性自然而然感应到花枝与毛笔在此来彼往之间都充满了难以言说的美感,看得目眩神驰心神俱醉。
禹天来虽然没有回头,却能察觉这新收弟子的表现,不由得心怀大慰,蓦地长笑一声道:“徒儿,今日让你做的那首诗却还没有完成,为师便送你两句以为启发,看清楚了——‘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随着口中长吟的诗句,他轻轻一震手腕,手中花枝上的花瓣同时脱落散作漫天花雨,每一片轻柔娇嫩的花瓣上都凝聚着一点犀利无比的剑气,从四面八方射向妙清。而花瓣上沾着的晶莹水珠也都散落在空中,糅合了一缕剑气之后拉伸成一根根细如发丝的透明长线,丝丝缕缕地向着妙清缠绕切割。
面对这如诗如梦玄妙美丽至极点的剑法,妙清登时为之变色,束缚在那管小小毛笔中的剑气蓦地爆发,随着剑势的舞动向四周急剧扩张,将从四面八方袭来的花瓣与雨丝尽都击溃,只是如此一来,两人之间的几案等事物登时遭了池鱼之殃,尽都被妙清的凌厉剑气搅得粉碎。
禹天来目中精芒大盛,口中发出一声清叱,指尖捏着的光秃秃花枝摒弃所有变化,只保留最纯粹的力量与速度,化作一道淡淡地虚影,笔直刺向妙清的咽喉。
妙清手中的毛笔急速回防在身前横拦,只是一个蓄势而发一个仓促相迎,此消彼长之下其间的差距登时显现出来,那支毛笔的前半段与花枝只稍稍一触,便立即碎裂崩溃。
禹天来的花枝余势不衰,仍向妙清的咽喉疾刺。
妙清安坐的身形蓦地弹起,向着后方飘然飞退。
禹天来同样长身离座,如影附形紧随而去,手中花枝的尖端始终不脱出妙清咽喉前三寸距离之外。
妙清身形堪堪退至门口时,双足陡然间稳稳钉住,一抹晶亮如电的光华从她袖中飞出,带着刺骨的森寒倒卷而上,与刺至咽喉的花枝发生激烈无比的交击。
沉闷的气劲交击之声在两人之间接连爆响,禹天来身形倏地后退丈余站定,手中的花枝已经断了寸半长的一段。
妙清则是寸步未移,双足依然牢牢地在门内站定,右手里捏着一柄形如羊角的双锋短匕。
禹天来的目光落在那柄造型特异的短匕上,脸上现出凝重之色,沉声道:“原来师太竟是‘补天阁’中人,失敬!”
妙清的脸上则露出一抹冷笑:“贫尼也知道你是谁了,当初击败南宗的精精儿,救走苍松那贼道士的便是你罢!难得你还有闲心来与贫尼作对,你可知道精精儿吃了大亏之后,已经请动了南宗掌门、位列宇内十绝之一的空空儿出山来找你晦气!”
感谢书友风^无悔、萝德尼1973各500币、书友果冻的书100币慷慨打赏。
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下七宗,宇内十绝
这两年禹天来行走天下,对于当今武林势力的分布了然于胸。
方今天下,若论宗门以“三正四奇”七大门派并立。“三正”为嵩山少林寺、终南山纯阳观、普陀山紫竹庵,“四奇”为补天阁、药王谷、魔神殿、千机堂。若论高手,则以修为臻达内景之境的十位武道大宗师为尊。这十人为“一魔二怪三仙四佛”,合称“宇内十绝”。
方才一场交手,禹天来已经窥破对手的来历,确定对方正是出身与“四奇”之一的“补天阁”。那“补天阁”之名,取自“代天执法、补天之阙”之意,信奉的是以暴力抹杀世间一些不和谐因素以补得天道圆满,因而这一门派培养的都是当世最顶尖的杀手刺客。
就禹天来所知,多年前“补天阁”经历了一场分裂,门中弟子按照性别分成南北二宗,男性弟子居于南方,女性弟子居于北方。两宗虽然同出一源,却彼此视为寇仇,一旦相遇必定生死相搏。
十年前南宗出了一个惊才绝艳、以而立之年位列“宇内十绝”中“二怪”之一的空空儿,将北宗压得气都喘不过来,不得不匿迹潜踪,已经许久不曾于江湖现身。
禹天来也明白了妙清为何会对聂隐娘如此热切,以聂隐娘的天资禀赋,若是继承了“补天阁”北宗的衣钵,确实有极大可能跻身内景大宗师之列,使得北宗一洗多年衰颓之势而扬眉吐气。
至于妙清提到的那件事情,便是禹天来此次前来魏州的原因。
当时禹天来为采撷玄灵之气而行至云梦泽一带,偶然遇到一个年老的道人被一个黑瘦汉子追杀。那老道士已经身受重伤,黑瘦汉子仍是不依不饶,摆明了一副定要斩尽杀绝的气势。
禹天来久历世事,早已过了热血上涌便跳出来打抱不平的年纪。在没有弄清楚两者孰是孰非之前,他原本不打算管这件闲事。只可惜江湖中事从来都是我不犯人、人却犯我,那黑瘦汉子看到突然出现的禹天来,本能地便将他当做接应老道士的同党,二话不说便向他狠下杀手。
禹天来为人准则便是“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既然对方先出了手,他便也不会客气,当时便与那黑瘦汉子大战了一场。虽然那人也有罡气之境的修为,但比起已经踏上内景修行之路的禹天来还是颇有一段差距,百招之内被禹天来以“截道八击”破了他的剑法,又受了一掌呕血而遁。
既然出手赶走了黑瘦汉子,禹天来便也一并救下那已经重伤昏迷的老道士,将几枚自己采药炼制的疗伤灵丹喂他服下。但那老道士是在重伤之后又使用了激发生命潜力的秘法逃遁,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边缘,禹天来纵有心相救也是回天乏力,只能尽力帮他拖延些时日。
老道士有感于禹天来恩情,自己在世上又无半个亲友,便将身世来历向他和盘托出。他自称道号“苍松”,出身于吴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道观“餐霞观”。
据苍松所言,那“餐霞观”虽然没落到只剩下他一个传人,却是传承数百年的古老宗门,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汉代丹道大宗师魏伯阳。开创“餐霞观”的那位祖师便是魏伯阳的亲传弟子之一。
古老相传,当年魏伯阳入山修道,曾得异人传授一部《龙虎丹经》。他苦研经年之后,终于依照丹经练成神丹,又依法服食而羽化成仙。
世人或以为这不过是志怪传说,但“餐霞观”一脉一直却对此事深信不疑,因为其门中世代秘传有魏伯阳遗留的一件古物。开派祖师曾留下遗言,若能参透此物之中蕴藏的秘密,便可以寻到当年魏伯阳的炼丹之所,得到他遗留下来的《龙虎丹经》与神丹。
本着“怀璧之罪”的警惕,“餐霞观”一直严守这秘密从不外泄,但世上终究没有不透风的墙。当年空空儿出道江湖,不仅在武道上大放异彩,更凭着一身绝世轻功与妙手空空的绝技博得“天下第一神偷”的名号,号称普天之下无不可到手之物。只是空空儿眼界极高,若非稀世珍宝绝不轻易出手。也不知他怎地得知了“餐霞观”中藏有魏伯阳所留宝物,竟于光天化日之下如探囊取物般将宝物盗走。
可怜“餐霞观”中的老观主与苍松这师徒二人尚对此事懵懂无知,直到见了空空儿留下的字柬才知道自家遭贼,遗失的还是师门传承数百年的至宝。
老观主年事已高,惊怒之下竟至一病不起,临终前给苍松留下遗命,无论如何都要将那宝物追回。
等到老观主去世,苍松便离了“餐霞观”,四处寻访“补天阁”南宗的所在。虽然“补天阁”历来神秘,却也终于被他这不吝惜功夫的有心人找到。
要说苍松也当真有些狠劲,竟在“补天阁”南宗的山门外窥伺了整整三年,终于等到了空空儿外出的机会,给他潜入其中盗出了师门宝物。
但在离开之时,留守山门的精精儿发现了苍松的踪迹。两人一场激战之后,苍松不敌重伤,便施展了师门秘法透支残存的生命力飞遁而去,直至遇到禹天来。
苍松在弥留之际将那宝物转赠给禹天来,唯一的要求便是希望能够代师收徒将禹天来纳入“餐霞观”门下,以保证这一脉传承不会就此断绝。
禹天来一则对传说中魏伯阳遗留的丹经与神丹颇有几分向往,二则也不忍拂了苍松临终的希望,再者说他前世已经做过一回和尚,再做一回道士也没什么顾忌,当时只略一思索便答应了此事。
相似小说推荐
-
左道之士 (牙齿) 起点vip2019.05.15完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道之所在,虽万千人逆之,吾往矣!.........
-
全职武神 [全本校对] (流浪的蛤蟆) 起点VIP精品频道 2019-05-31完结 20w收藏1007.31万总推荐 这是一个有侠气的故事……卡片 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