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心魔 (沁纸花青)


  又不是那种头顶顶着明晃晃的等级的游戏。修士、妖魔们的皮囊也都没有残缺,更不会有所谓“看他的灵气波动应是某某境界之类的事情”——倘若一个人连自己的灵气都不能收放自如、如此疯狂地外泄……
  那离功散身亡也就不远了。
  他得搞清楚这件事——如此识破了他的“龙气”?
  他可不希望以后自己走在路上就忽然跳出来一个人对自己说——我知道你是龙子!
  渭城事了,他必须去洞庭。
  龙生九子,唯有螭吻一个化境。化境与真境可并非什么递增关系……一个境界的差距,实力就不是以道理计了。为何独独龙九如此?
  九公子与洞庭君的相处方式原本就奇特——放眼天下,也看不到其他的龙子身边会伴生着一位大妖魔。为何两者相安无事?
  那红娘子……嗯……红娘子。那红娘子反复地同自己说洞庭君与螭吻的关系非同一般。而那洞庭君又的的确确对龙族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特殊态度。
  他一个三千年大妖被圈禁于此……又究竟是谁?!
  李云心闭上眼睛让这些思绪在脑海中搅成一锅粥,然后再睁开眼。
  屋顶那腿脚细长的蜘蛛不见了,不知蛰伏去某处。
  李云心盯着它看了一会,一弹手指。
  一阵劲风射到那网上、将垂下的一角钉上墙壁。
  他站起身、推开窗户,看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更远处便是洞庭与渭城之间的苍茫野原林。在黎明并不明亮的天光中,那森林绿得深沉,宛若一块巨大的墨绿色玉石。即便以他的目力,也无法在天际看到渭城的踪影——这野原林如此广阔,几乎与洞庭相当了。
  他体会到一种熟悉的感觉——那是那一****站在渭水边、第一次看到那样一条涛涛大河时迫切的征服欲望。
  豁然开朗。
  这江与山、虽然只是天下微不足道的一角,但……
  却总是最坚固、且牢靠的依仗。
  李云心微微低下头,想起一刻钟之前对刘老道说的一个词儿。
  对于那老道来说,或许仅仅是一个寻常至极的词语。但对他而言……
  “……一家人呀。”他低声又说了一遍这句话。
  忍不住笑起来。
  ========
  今天更了三万字。
  结果也没进战力榜前三……
  不说了我去哭会。


第一百六十三章 邪教
  渭城柳河府桃溪路,倾塌了一大半。满是断壁残垣,且生着青青的荒草。
  按说在这天下名城的城区中本不该有这种地方,但如今的的确确已经荒废了一个月——没任何人去打它的主意。
  盖因这半条街倒有一半的房产是已赴京请罪的原知府赵大人的产业。虽说赵大人被那琅琊洞天的凌空仙子呵斥、欲请辞了……
  然而那琅琊洞天的凌空仙子据说也死了呀?
  如今仙子或许死在渭城了、赵大人和三位府尹都北上了……
  一时间真没人知道该怎么处理这桃溪路了。
  当然这些事,百姓是不晓得的。只有城中的权贵富豪们知晓。
  但自从“龙王显圣”之后的那个夜晚到如今,实打实已经三十来日了,却一丁点儿准信儿都没有。
  人们晓得前些天,小浑街发生了一件神异之事。
  那街上的掌柜们信誓旦旦地说,当夜都看到一个红盔红甲的神人告知他们速速离去,高人将在此处降妖。过后那于家少爷又说,那是神龙教的高人行的义事。
  人们好生想了想便觉得事情真是如此——那神龙教拜的乃是龙太子,既然是龙太子门下,那些神灵们穿着红盔红甲,可不就是虾兵、或者蟹将么!
  ——也没人再去细想那虾蟹只有煮熟了才会泛红。
  人们还晓得上清丹鼎派的渭城驻所里来了一位道统的修士。还晓得那驻所里的秋儿死在街上了。本要派家里人去打听来的究竟是何人,但此时一个字儿都探听不出来。
  于是又纳闷——道统洞天,乃是世俗人眼中实打实的仙境。
  从那里面出来的人都是仙人。
  既然凌空仙人死在了渭城、为何……到如今也没什么动静?
  新来的那修士,可不像什么大人物——凌空仙子入城的时候虽也未惊动什么人,然而宝华会上当场句贬斥了四位朝廷命官,那是何等的气派!
  但这一位……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着实令人看不懂道统的想法。
  而朝廷那一边……凡是城里有些见识的,都晓得如今是皇帝与赵家共治天下。那国朝大画师死在了渭城、不明不白。在别的时候、别的地方,早掀翻了天。可是在这渭城……
  人们几乎将这事情忘记了。
  ——因这渭城乃是赵家治下。可如今赵家也朝廷也没什么动作——未听说朝廷降罪、也未听说要有新官履任。
  代管渭城的那位邻府主官才不乐意接这烫手山芋,三十多日只露了两次面、交代些事情。清了清府中的银库……叫随从赶了三大车沉重的箱子,便再不来了。
  于是只有留守的主簿、府丞、和其他的吏员维持着这数十万人口的天下名城的运作——背后自然也少不得城中世家豪门的帮衬。
  正是因为知晓这其中的复杂内情,因而当与一批人出现在桃溪路废墟上、开始着手清理龙王庙那一片区域的时候,知晓此事的城门豪门世家皆吃了一惊——这是谁家做的事?可是得了什么人的许可?可是有自家未知晓的大事发生了?
  便有人去打听、查探。
  最后带回一个消息……
  那些是从白鹭洲来的人。
  都是神龙教的信徒。
  白鹭洲上白鹭镇,白鹭镇中百来户,倒有三百多人都是神龙教的信徒。而野原林附近又零零散散地也有十几个村庄镇子,亦是千把的信众。
  这么一千多个人信封神龙教,可不是什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转身便去拜别家神的信法。
  依着李云心说的,每日两次——不拘什么时候——必然要在有水气的地方,譬如河边、湖边,内陆的,舀一瓢水也可——念两句“神龙教主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且再三强调每日两次、不多不少。多了,那浩瀚海螭吻龙太子厌烦要发怒。少了,那龙太子觉得不敬也要发怒。
  起先人们嘀咕这龙太子太挑礼、难伺候。但神龙教总会发些小玩意——譬如说写着一些警示话语的草纸、绣着龙头像的小布袋、甚至两三枚号称被龙太子开光的铜钱——
  也不是人人都发,只是在每日某个时辰去朝拜的信徒当中挑选几个人,发。
  都是些穷苦的渔民、山民、庄稼人。那白鹭镇的人富庶并看不上这些东西,可对于好几年也未必能扯上一块新布料的其他人来说这些小东西已具备足够的吸引力。
  因此哪怕觉得厌烦,也总要去瞧瞧的。既然瞧,那么念就念了吧。
  慢慢地就发现了好处了。
  譬如说你家住野原林中西北边的葱岭,偶尔去白鹭镇用野味换些食盐,却忽然听说了这么个神龙教。反正要隔天往回走、也不急,于是就跟着去南山瞧瞧。
  结果领了神龙教的一些小玩意儿、知道了这么个规矩。
  回到葱岭之后,某日便舀了水、叨咕这么两句。别人便好奇,问这两句是什么意思。于是将这话的含义说了、将在南山的见闻也说了。
  随后再肃然道,每日只可颂念两次——念多了,龙王爷要发怒。
  或有调皮的半大小子问“为什么非要念两次”——便一皱眉瞪眼、硬邦邦而有底气地丢下两个字:规矩!
  宗族社会,最重“规矩”。那小子便被唬得不敢再问了。
  ——这是很威风的事情的。
  这种威风和满足感……是李云心那个年代的人很难想到的。
  庆国富庶、渭城富庶,这一点李云心知道。然而再富庶的古代社会还是古代社会。在这富庶的渭城周边,那些生活在野原林当中的村落里的人,是个什么状态呢?
  大概一千人里也找不到一个识字的。
  数百人一辈子未出过野原林。
  距渭城不过百八十里,在李云心那个世界,不过是一两个小时车程的事情。
  然而在这个世界……便有数百人、祖祖辈辈,都不曾出过这百八十里。对于他们而言野原林,甚至葱岭、铜岭、随便什么山、什么岭、什么村,便是整个世界了。
  至于渭城?在他们的印象里,几乎已属于“邻国”的范畴了。
  渭城里的人或许还知道离国的天皇帝。
  但那些山野里的人,大概都不晓得庆国的皇帝已换了一位了。
  便是一些这样子的人,平日里更没什么希望、新鲜事的。但好歹他们已经习惯了祖祖辈辈此种全无上升通道的生活——如果是李云心被禁锢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只怕立时要发疯。
  猎户上山打猎、采野味,换些银钱刚够温饱。农户伺弄一亩三分地,技术落后、产量低,倘若合着野菜野味能饿不死人,也算好日子。
  若真能再攒下些钱财、为儿子起了一间新房,已算是这一代“出息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