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回答我,这究竟对还是不对!”
“记住!你已经任性过一次了!”
猴王被老阎王的气势所压,虽然满嘴的话在嘴边,想要反驳。
他觉得是天地压迫了他,是万物苛责了他,是所有的一切都在针对他!
嗯!
他想的没错!
但是此刻,听了老阎王的话,猴王却想到了更多。
“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老阎王语如洪钟大吕,在猴王耳边不断的回响。
猴王冷声一笑:“放下爱?因为有了爱,所以有了牵挂,所以就有了忧虑和恐慌。心中没有爱时,便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就没有忧虑和恐慌?你的意思是,让我做回一块顽石?永远的做这个世界的旁观者?无论是爱还是恨,走只是冷漠的看着?”
老阎王摇了摇头道:“你的心里要先有了爱,才能放下爱。”
“你唤作孙悟空吧!”
“你可知道何为悟空?”
猴王想到了菩提老祖的告诫,此时心情激荡之下,却也还是选择了隐瞒,有些囫囵道:“我排悟字辈,师父取了个号名为‘悟空’。”
“你原本是天生天养的石猴,什么都没有,本就是一场空,何须再悟?你师父莫非在敷衍你?”老阎王继续紧逼。
猴王面色闪烁怒容,恶狠狠的对老阎王道:“老阎王!你敢对我师父出言不逊?”
“对你师父出言不逊的,是你自己!你的答案,你师父不是一早就告诉你了吗?你自己愚钝无知,却来埋怨别人,是何道理?”老阎王暴喝道。
“唯有拿起了,方能放下。唯有拥有过,方能悟空。”
“你来过,你见过,你爱过,你失去过。才会懂得这其中的恐怖,这其中的愤怒,这其中的怨恨,这其中的悲哀。等你放下了愤怒,放下了恐怖,放下了怨恨,才会内心澄空,悟出真我!”
“悟空!悟空!还不醒来?”老阎王大喝之声已经隐隐夹杂了整个天地之力。
如果猴王再用力一些看,甚至可能看见,在老阎王的表象下,隐藏的楚河。
而佛塔之中,楚河苍老的面容又枯萎了几分,鼻血横流,已经染红了衣襟。
原本一身猴头样的玄奘法师,却在猴和人之间不断的转化。
“阿弥陀佛!贫僧悟了!”玄奘法师猛然睁开双眼。
此时的他一身猴像,却宝相庄严,没有一丝不庄重,没有一丝跳脱感。
“鸿蒙初辟本无姓,打破顽石需悟空!原来如此!嗔魔便是我,既然是我,我又何必怕我?”玄奘法师双手合十。
身形几番变化,一个身披淡黄色僧袍,头戴黄色僧帽的猴头从他的身体里迸裂出来,手持着一根如意金箍棒,正目光烁烁的看着楚河。
“呔!就是你这贼人,在梦中害我?”猴头指着楚河便骂,手持金箍棒便欲行凶。
楚河此时心神大损,本就无力支撑,加上这猴王实力强横,更无法躲闪抵挡。
楚河心中哀叹一声,正要拿出底牌。
“悟空!不可无礼!”玄奘法师一声招呼。
猴头立刻收敛,转身低眉顺眼对玄奘法师道:“是!师父!”
看到猴头只是假装逞凶,并无真的为非作歹之意,楚河大喘气几声,然后目光灼灼的盯着猴头手中的金箍棒。
看的猴头浑身不自在,假装不在意,却还是将金箍棒变小收入耳中,然后不断的抓手挠腮,一刻也停不下来。
嗡嗡嗡!
剑光突然从一旁的剑匣中闪耀出来。
猴王一愣,似乎有些不敢相信,却又十分期待的看着那剑光。
眼神中激动而又复杂的情绪,变化多端。
哗!
剑光暴涨而出,就在璀璨夺目的剑光之中,一个风华绝代的英气美人,手持长剑浮现出来。
第七百三十二章我要的铁棒在哪里
“她她她!”猴头说话都不利索了,美猴王的潇洒风度,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
再厉害的人,在自己真心喜欢的人面前,都会有时候表现的像个孩子,容易惊慌失措。如果他(她)一直很得体,那说明你在对方心中,并没有那么重要。所以该不该肆无忌惮,毫无顾忌,心中也要有点数。
公孙素感觉了一下真实的身体,有一种大梦忽醒,恍如隔世之感。
楚河看了一眼公孙素,又看了一眼猴头,剑灵和猴头也是相互望着,既有些尴尬,却又想要靠近。
正好有事要问玄奘法师,楚河便推了一把力道:“城东门口,新开了一家汤饼铺子,听说口味不错。你们若是感兴趣,不妨一起去座下,吃碗汤。”
楚河的话还未说完,猴头便急不可耐道:“对对对!我请你吃汤饼,还有羊羹、烩鱼。”
楚河一脸懵逼的看着猴王,他清楚自己在说什么吗?
作为一个出家人,作为玄奘法师的嗔念所化,他说他要吃什么?
公孙素看着猴王,表面冷若冰霜,实则眼中柔波流转,态度即便不是一目了然,那也没多大的争议。
轻轻颔首,一人一剑灵便同时化作一股清风,飘离了佛塔。
看着二人踏云而去的身影,楚河唏嘘感叹:“我简直就是送妹界的传奇,就凭这一手,上龙空受三千炮击,应该无碍吧!”
待到猴王和公孙素的身影再也瞧不见了,楚河扭头笑着对玄奘法师问道:“法师就这么看着猴王破戒?”
玄奘法师道:“戒是为了辅助修行,而不是修行本身。执着于戒律,忘了根本,反而入了魔道。若是连爱我的人,我都不能去爱,那我还谈什么去爱世人?”
“这么说玄奘法师是要宣扬破戒修行,无持无法?”楚河笑问,态度莫名。
“此乃贫僧之道,道有不同,又岂能一概而论?”玄奘法师平淡到。
楚河点点头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可是这般?”
玄奘法师这一次,看楚河的眼神彻底的不一样了。
“辩机!贫僧不管你是什么来历。但是无论是心念世界中你的安排和作为,还是你方才的话。都证明了你有大慧根,大佛性。正因为如此,你更需当要戒律护持。否则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不成天下善,便为天下恶!”玄奘法师语气莫名,似乎是在提醒楚河,又像是在警告他。
楚河双手合十,脸上的纱布已经解开,苍老的面容上,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
“小僧记得了!”
不等玄奘继续说教,楚河接着直接跨入正题:“敢问法师,究竟什么是定海神针?为何那猴王,竟然将它从心念世界里取了出来?我本只是安排他入东海寻一兵刃,未曾想会有此物。”
楚河这话是在诈玄奘法师。
他本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来,又有什么不知道,想不到的?
不过在之前心念世界推进过程中,玄奘法师的灵智为猴王的嗔魔压制,倒也没有发现这点不对。
“什么是定海神针,你心中不是也已经有了答案吗?”玄奘法师反问道。
接着不等楚河说话,便又接着道:“能无限大者唯有心,能无限长者唯有念,能定东海者,唯有目标。定海神针,它是心,是念,是方向,更是目标,就如同罗盘上的指针。”
楚河道:“既然如此,那为何我没有这根针?”
心中有揣测时,楚河已经悄悄试过了,却无法从自己心中,取出这一根定海神针。
“这就要问你自己了!究竟是你的心不够大,还是念头不够长,又或者你没有方向。有心而无念,则固步不前。有念而无心,则乱行四方。你需要先找那根针,然后再定住你的心和念!”玄奘法师几乎是已经嚼碎了将道理灌输给楚河。
楚河若是还不明白,那就活该蠢死了。
他现在的心够大,念头也不短,唯独没有一个真正的,固定的,永恒的方向。
所以他心念不定,无有神针。
虽然他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定海神针,却突然明白,为什么鬼谷子要让他入这个副本,寻找定海神针。
因为他一旦真正的在灵台中留存了一根定海神针,就等于整个元神都有了一个核心,有些虚无的元神,就会凝实。
到那时,无论外界的环境变得多么恶劣,都不会对他造成任何的影响。
“我还有两个徒弟要收,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要跟着一起来吗?”玄奘法师发出了邀请。
楚河闻言,露齿一笑:“当然!求之不得!”
虽然似乎已经解开了全部的谜底。
但是有很多事情,追求的并不只是一个答案,而是一个过程。
就像西游记这本书,书里的唐僧本是为了求取真经,普渡众生而用。
收弟子,降妖伏魔是过程,求得真经是结果。
但是即使是唐僧带回了真经,众生就真的得到普度了吗?就真的都弃恶从善了吗?
所以结果其实往往只是一个总结,一个虚幻的标志,它经不起推敲,更无法被认定为真正的、彻底的完结。
相似小说推荐
-
聊斋大圣人 (佛前献花) 起点首页大封推VIP2018-06-26完结 5w收藏良田万亩,奴仆数百,豪门大宅......李修远穿越成为了地主家的大少爷,毫...
-
武绝九天 (永恒轻语) 纵横VIP2015.05.31完结戮者,嗜血,吸收斩杀之人精血、提升使用者之修为。以杀止杀,以杀晋级。 心者,亲情、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