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余楚 (林殊归)




第172章 该洗洗了
  (晚安,诸位) 皇帝陛下怕是被勾起心事,坐在酒桌之前,久久未起身。 站在门口的扈从没敢说话,只是默默注视着酒肆四周,好应对突情况。好在皇帝陛下喝尽碗里最后一口酒之后,总算是起身,走到门口,接过一个钱袋子,转头看了眼酒肆老板娘,把钱袋子递给她,笑道:“以后的酒钱我都替他付了,他若是不来了,这钱就权当是自己的一笔横财。” 说完之后,也不等老板娘搭话,便重新穿上蓑衣,戴上斗笠离开。 兴许是兴致不减,皇帝陛下并未往皇宫方向去,而是往相反的方向走,跟着皇帝陛下的两人面面相觑,最后看着年纪较大的那个扈从轻声提醒道:“陛下,出宫的时间久了,怕是有些不妥。” 皇帝陛下停下脚步,不满道:“黄少白,这是大楚的都城,朕在这里难不成还能有什么危险?” 黄少白抬起头苦笑,这里是大楚都城不假,可要是像叶长亭这种宗师在这陵安街头想要动手,不说皇宫高手无法及时增援,就是这陵安兵士怕是也来不及来护驾。 想了想,黄少白也没有再说话,皇帝陛下虽说是脾气好,但也不是他这种臣子可以随便改变心意的。 皇帝陛下摆摆手,笑道:“黄少白,你当年进宫之前,也是这江湖中的高手,怎么这些年,性子越收敛了?” 黄少白摇摇头,却是一阵无奈,他不是出身大宗门,所得资源自然也就不多,武道一途,自身资质和宗门资源密不可分,对于像剑阁这类底蕴深厚的宗门自然不用担心门下弟子会走弯路,而黄少白不同,自他踏进第四境之后,便一直对于前路觉得晦暗不明,痴痴在第四境停留多年之后,不甘与此的他同汤槐安一般,进了大楚皇宫,不过这些年,虽说有无数秘籍得以借鉴,却仍旧没有破开那道槛,离第五境仍旧还有一段距离。 皇帝陛下不再说话,大笑而去。 疏谏阁。 领着两位皇宫高手的皇帝陛下才临近大门前,负责护卫大门的两个佩刀侍卫微微皱眉,看着一袭蓑衣的三人,正准备开口说话,黄少白眼疾手快,走到侍卫身前,不知道拿出个什么东西给侍卫看了一眼,那侍卫脸色微变,不再阻拦。 宰辅大人身处疏谏阁内,清理着陈年卷宗,并不多言,屋内人不多,但每一个都是朝堂大佬。 掌管着礼部的吴离坐在桌前仔细琢磨新政要细,反倒是刑部尚书白与书若有所思,并未有太多其他举动。 六部尚书之中,白与书最为年轻,相比于朝中动辄以甲子来算年龄的老大人,白与书不过堪堪不惑,离知天命尚有一段距离。 本来白与书出身名门,选择站在宰辅大人身后便让一众朝臣咋舌,身后的岭南白家更是王朝屈一指的名门,当年大楚开国太祖若不是有这岭南白家不留余力的支持,也不一定能够在数只义军中脱颖而出,建立这大楚王朝。 不过相对,岭南白家在这些年也是极尽辉煌,王朝历任宰辅,白家便有两人做过,到这一代,白家培养白与书,总算在不惑之年,把这个被认为是白家历年来最聪慧的子弟捧到了刑部尚书的位置,如今白与书摆明要站在宰辅大人身后,可想而知,整个白家有多愤怒。 皇帝陛下踏进屋内,吴离连忙起身,白与书微微行礼,倒是平时私下和皇帝陛下之间没有那么多规矩的宰辅大人并没有任何举动,皇帝陛下自顾自找了张椅子坐下,微微摆手道:“你个高老头,一下朝就钻进这疏谏阁内,倒是找了个好去处,朕这段时间的耳根子倒是不清静了。” 宰辅大人目光仍旧放在手上的卷宗上,闻言只是淡淡一笑,开口道:“陛下作为这大楚的皇帝陛下,自然要受些苦,不然这皇帝陛下岂不是什么人都能当?” 宰辅大人这番话已经隐隐出君臣范畴,可没料到的是,皇帝陛下微微一笑,端起刚刚才送来的热茶,竟是毫不在意。这让没见过宰辅大人和皇帝陛下相处的白与书和吴离着实吃了一惊,毕竟这变法一事不是儿戏,一个不慎便是万丈深渊,但有皇帝陛下的支持,自然和其他情况不可同日而语。 皇帝陛下笑着开口问道:“高深,你告诉朕,若是你的新政施行,朝堂之上有多少人要丢了头上的官帽子,好让朕有个底。” 宰辅大人毫不掩饰,用手比划出了个骇然听闻的数字。 三百个?! 思索片刻,宰辅大人再度开口说道:“这还不算没实权,蒙荫的。要是加起来,怕是不下千顶。” 皇帝陛下不去深究这件事,反倒是说道:“朝试就在开始,最后的选题按历年的规矩,还是送到书院由院长出,只是这次论的题目,朕派人问了文轩阁的几位大学士,都争执不下。朕想了想,你也在书院担任过教习,还是你来。” 宰辅大人点点头,没有准备接话。 倒是皇帝陛下看向白与书开口说道:“岭南那方有压力,朕也知道,朕也能理解,只是变法一事是朕认同的,你也不要有太多负担,无论成败,局面总不会比现在更差。” 白与书摇摇头,“微臣倒不觉得有什么压力,陛下眼光自然比微臣看得远大,变法利弊陛下自然知晓,只是说是辛苦,十个白与书也抵不上一个宰辅大人。” 宰辅大人难得打趣道:“白与书,你这马屁拍得老夫身心舒坦,但老夫不是赵屿,考评的时候给你写不上好话。” 皇帝陛下笑了笑,约莫是觉得无趣了,起身道:“各位卿家注意身体,朕就先回去了。放心,有折子递上来,朕一定给你们压住。” 白与书和吴离送皇帝陛下离去。 而皇帝陛下在走进皇宫前,看了眼地上尚未干的水渍,喃喃道:“这雨也下了,大楚也该洗洗了,只是不知是雨水还是血水呢?” (本章完)


第173章 我见先生时
  (今天就这一章,明天三章) 叶如晦到底还是没去参加朝试,其实大楚绝大部分读书人,无疑都以考中朝试为荣,虽说书院才是大楚读书人心中的圣地,但是要想考入书院,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退而求其次,考中这朝试便成了绝大部分读书人的追求。 虽说朝堂之上不是所有朝臣都是通过朝试入仕的,但无论怎么算,至少有一半的朝臣都曾参加过朝试。 每年朝试时,礼部衙门便要派人到书院取题,而按照惯例,书院也会派一人护送考题到考场,因此大清早,礼部衙门便派有司务一位和数十位礼部衙役和兵部抽调的百名军士前来书院取题。 这样一年只得一见一次的盛事,自然吸引了无数陵安百姓,这些百姓翘以盼多日,除了想要看看这次朝试的考生,便是想见识见识书院护送考题的先生,毕竟书院作为天下学子心中圣地,在陵安百姓的心目中,地位也是极高的。 而按照惯例,每年书院所选的护题先生都是当世大儒,就拿去年来说,护送考题的不就是早已经名震陵安的周泰老先生么,这位大儒在当年皇帝陛下还是太子时便曾任太子太傅,是皇帝陛下的启蒙老师,只是这些年周老先生潜心学术,才出宫在书院担任教习。 而今年的护题先生早前坊间传说是由法学大家王观云担任,虽说不是书院亲自承认,但坊间百姓也觉得**不离十,毕竟这位文坛大家门生故吏不少,其中翘楚,更是朝堂之上的中流砥柱。不过也有人说今年会有院长大人亲自护送,这是这句话一说出口,便被无数人嗤之以鼻,院长大人是何许人也,天下读书人的领袖,怎么可能亲自护送? 不过也无需争辩,现在礼部衙门的马车停在书院门口,等不了多久,书院究竟会派哪位先生便会知晓。 负责迎接的礼部司务不过年过中年,却是显得十分富态,不像礼部官员,倒像陵安的富商。此刻虽说是清晨,但天气并不凉爽,加上这个司务本身就是一肚子肥肉,便越感觉有些燥热。 书院门口的数十位衙役维护着现场秩序,不让围观的百姓靠近。而那近百位身着甲胄的军士更是面无表情跨刀而立。礼部司务抬头看了看天色,此刻离书院先生出门的时间还有约莫半刻钟,司务皱眉,倒也没有说话。 “让大人久等了。” 随着一道清澈的嗓音,书院大门里总算走出一人。 司务抬头一看,只是见到从大门里走出一个年轻男子,因为太过年轻,让司务一时间不敢相信,把视线投向这年轻男子的身后的大门,确定没有第二人出现了,司务眉头不为察觉的再皱了皱。 好在是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官场老油条,微微失神之后,司务轻轻开口说道:“不知这位先生怎么称呼。” 年轻男子轻轻一笑,“叶如晦。” 司务微微一愣,这些天陵安朝堂早已传遍,说是前去南唐辨论虽说是输了,但有两人却是大异彩,其中一人是翰林院的吴君生,此刻已经出翰林院,在六部之一的吏部任职去了。而第二位便是这个叫叶如晦的,据传这个书院学生比吴君生学识要更甚,只是因为是书院学生,没出仕之前,却是不能随便授官的。而更有好事者传出来,当初这个年轻人还是由宰辅大人亲自推荐的,而宰辅大人是怎么说服院长大人同意的,便更是不得而知。 只是有一点可以确认,今日书院派他前来护题,不管是有意或无意,便是向大楚朝堂宣布,这个身份不知的年轻男子不仅有宰辅大人的青睐,更是深得院长大人喜爱,不然为何会派他护题。 细思极恐,宰辅大人和院长大人两人,一个是大楚朝臣领袖,一个是大楚士子领袖。傍上任何一人,便足以羡煞旁人,这叶如晦竟然同时和这两人关系不浅,可以预见的是,若是这年轻人有意出仕,这仕途绝对会一帆风顺,甚至在二十年三十年之后,便是大楚下一任宰辅也不是没有可能。 回过神来,司务笑了笑,恭敬道:“叶先生,上车。” 叶如晦点头,弯腰进入车厢。 围观的百姓大多不知事情始末,只是看见这身着官服的礼部官员小心翼翼的赔着笑,便纷纷猜测这年轻男子的身份,相信不多时,陵安街头便会有不下十个版本故事来描绘今日之事。 车厢中,一脸笑意的礼部司务看着叶如晦,笑道:“叶先生学识不凡,现在朝堂之上都说叶先生少年英才,倒不知道先生准备何时出仕啊?” 叶如晦笑了笑,轻声道:“大人谬赞了,小子还是想在书院多读两天书,这次护题书院原定是王先生来,只是先生琐事缠身,才由小子代劳,只是怎么看都是惭愧啊。” 司务说了声先生谦虚之后倒也知道叶如晦不想多言,也就不再说话。 微微闭目养神的叶如晦仔细想着出门前院长师叔的一番话,那日藏书阁交谈之后,他和院长师叔在几日后的夜里又有一番交谈。 当时在昏暗的灯光下,院长师叔问了叶如晦三个问题,就像老师的老师所问老师的三个问题,也似老师问他的三个问题,叶如晦三个问题有两个都无法作答,但是最后一个,却不得不答。 师叔说,老师的信里有一件事是托他去做的,让叶如晦不能拒绝。至于等他做完之后,回到陵安,是想回洛城贩酒,还是在书院,更或者是出仕,都凭他自己。 这样有选择的选择,其实对于叶如晦来说,才是最难选择,他去问老师的老师,而老人始终对此不一言。 其实若是老师还在世,想必会给他个答案,只是可惜。 想到这里,叶如晦黯然摇头。 (本章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