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余楚 (林殊归)




第242章 兄弟二人各有所图
  有一辆马车从南唐皇城中缓慢驶出,驾车的马夫有些察觉到自家大人今日心情不是很好,因此今日散朝回府的这一段路,他走得很稳,唯恐出了什么披露,让心情不是很好的大人迁怒于他。 坐在车厢里的是个微胖的中年男人,此刻坐在车厢中,这个微胖男人并没有心思去翻看车厢里早已经放置的那几本书,反而是皱着眉头,心事重重。 作为南唐的刑部尚书的张惊蛰,本来在朝中就结怨不少,不少政敌仇家想要他的性命,不过凭着这么多年的小心翼翼,他还是安然无恙的活到了今天,可今日朝堂之上,当李尚跃念出那串名单的时候,他便有种不好预感,尤其是当一向深受李尚跃信任的王良没有出现在那份名单之上的时候,张惊蛰就更加担心了,因为不仅是王良,就连他,也一并没有出现在那份名单之上。南唐伐楚,这注定是一件震惊南唐的大事,可就是这件大事,却接连着罢免了本该是最佳领军之人的大将军武越,弃用了两位六部尚书,而且似乎李尚跃还并不想对此事给朝野一个交代。 张惊蛰不得不去想这么多,毕竟若是被李尚跃弃用,他在朝中以后当真是寸步难行了。想到这里,张惊蛰有些怕了,后悔以前的所作所为了。 微微思索,张惊蛰开口吩咐道:“去吏部尚书府。” 驾车的马夫微微一顿,倒也顾不得去想一直和王良不和的老爷为什么一反常态的要去那座尚书府邸,但毕竟不是第一天在张惊蛰府中当差了,当即便调转马头,往吏部尚书府邸去。 只是马车才调转方向,张惊蛰便感觉马车有着明显的停顿,马夫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声音极低。 “老爷,王爷要见你。” 紧接着,马车的帘子被人掀开,亲王李尚行弯腰进来,坐在张惊蛰对面。 张惊蛰想起之前那次,也是如此情形,不由得哑然失笑。 李尚行开口笑道:“张大人,调转马头是要去何处,难不成是吏部尚书府?” 张惊蛰端坐着,看着李尚行苦笑道:“王爷既然知道了,何必明知故问。” 李尚行缓缓笑了笑,倒也不兜圈子,开门见山的说道:“这次北上伐楚,皇兄罢免了武越,反倒是让刘去疾去做这大军主将,主持伐楚大事,可刘去疾有几斤几两,你我都知道,连半个武越都当不上,他要伐楚,为何不要把握更大的,领兵才能更甚的武越去,难不成就因为武越出言反对?再者来说,主持后方钱粮的大臣既不是你张惊蛰做主,也不是深受他信任的王良做主,本王试问,举国上下还有比你和王良更适合的人选?户部尚书高气清,一介迂腐老儒而已。北伐大楚,这可不是几个大臣在朝中吵一架就做得下来的,弄不好,本王过些时日就要如史书上写得那样,肉袒出降。为何有今日局面,难道张大人不去细想这之中原委?” 张惊蛰笑笑,打趣道:“难不成王爷不准备与国同亡?” 李尚行正色道:“大楚铁骑若是真有兵临江宁城的一天,我李尚行自然应该从城头跃下,李氏与南唐早已是一体了。” 张惊蛰收起玩笑心态,叹了口气说道:“陛下为什么不用我、王良、武越,其实我清楚,因为整个朝堂之上也只有我们三个敢逆陛下的意,就算陛下以前不确定,就凭着上次那次刺杀的功败垂成,咱们三个便是早被陛下警觉,如此重要的伐楚大事,若是一旦因为王良、武越或者我觉得战事不利,不顾旨意停战。陛下这番宏图大业,只怕是镜花水月了。” 李尚行自言自语念叨了几遍宏图大业,摇摇头之后,才张开口说道:“南唐这十年的生活确实太过安逸了,致使好多人都忘了那场春秋乱战是怎么败得了,朝中老臣整天念叨着复仇,更为甚至是开门讲课,整天说着大楚与南唐之仇,若不是他们,皇兄又为何会如此心急,十万大军,只怕是会尽然覆灭在大楚。” 张惊蛰摇摇头,一字一句的低声说道:“北匈曾派的有使臣便装入宫,此事绝无虚假。” 李尚行如遭雷击,脸色惨白,不确定的低声说道:“难不成他要与北匈南北夹击,这怎么可能,这不是第二场春秋乱战么?” 张惊蛰有些惊讶李尚行的反应,不过倒也没有过多去想,反而是轻声说道:“我听说大楚最近在变法,朝野正是动荡之时,此刻伐楚,倒也是个好时机,不过说出去,与北匈共谋大楚,始终不甚光彩。” 李尚行缓和过来,意味深长的说道:“那便要看刘去疾咬不咬得动大楚的靖南边军了。” 张惊蛰点点头,说道:“刘去疾明日便要领虎符出征,十万大军自然不是在京畿抽调,想必边境的几位将军早收到密旨了,十万大军便快要齐聚靖南关了,大楚该头疼了。” 李尚行起身下车,掀开帘子的时候,回过头来说了一句话,“希望张大人记住本王今日所言。” 李尚行不再去说好些他还没说出口的话,实在是因为这些话现在说出来也没多大意义,原定于下一步就去王良府上的念头也打消了,实在是现在形势不一样了,不过他最震惊的还是自己那个皇兄,这些年的打算居然能没对旁人提起一句,连他这个做弟弟的都不知道。 马车缓缓前行,张惊蛰非但没有因为李尚行的一番话有所感悟,反而是越陷越深,到最后更是眉头紧锁,若说之前他只是不知道李尚跃要做些什么,到现在他连李尚行的想法都猜不透了。看着车壁,张惊蛰脸上肥肉挤住一团,摇头低声道:“实在是猜不透啊。” 马车停下,马夫声音再度传进来。 “老爷,到了。” 张惊蛰摇了摇头,眉头微舒,沉声道:“回府。” (本章完) .


第243章 为国谋
  马车调转马头返回刑部尚书府邸,吏部尚书府邸门前的青石街道只剩下寂寥马蹄声,越去越远。 王三秋看了两眼远处的马车,便在拐角处一跃而起,进入吏部尚书府邸之内,王良此刻正在那座叫子河巷的池塘旁闲坐,不过并没有如以往一样垂钓,反而是在一方石墨前低头奋笔疾书,桌是石桌,笔是普通的兔毫,一个铜板能买两支,而纸则是最价廉的江宁宣纸,王良挥毫,写下几个大字,“千载功过,可待后人凭”。王三秋进入府邸之后便直奔此处,此刻正好看见王良收笔,王三秋定睛望去,字上几个字笔力雄健,咋一看并不出奇,但却出奇的耐看,与那种乍见之欢有着区别。 世人知道这位吏部尚书文采斐然,前些年还做过好些流传甚广的上乘诗作,不过却没听过王良还精于书法。更没想到,这个掌握这南唐官员升迁的男人还有如此闲情逸致,在南唐伐楚的关键时候,还在家里悠然练字。 王三秋弯腰看着自己兄长,轻声开口说道:“果然后和大兄所料一样,张惊蛰在府门外停留片刻便回了刑部尚书府邸。” 王良微微一顿,手中毛笔往宣纸上滴了一滴墨滴。墨汁很快晕开,形成一块墨斑。王良眼神复杂,良久之后才将手中毛笔放下,端起旁边的那碗凉茶,喝了一口之后,平静说道:“张惊蛰该进府来的,只不过半途怕是碰见了什么人,让他想通了一些事情,不过这也是好事,省了我不少口水。” 王三秋虽说高龄,但仍旧喜欢如同年轻剑士一般,把佩剑悬于腰间,此刻王良能够如此平静,但王三秋却不能,一手握紧古剑离亭燕,王三秋开口问道:“大兄,为何此次北伐,不让大兄主持大局,却偏偏把高气清和那三位尚书拉到了中枢?” 王良瞟了王三秋一眼,丢了一把鱼食在池塘中,引得不少鱼儿啄食。王良静待鱼食被啄食完,看着鱼儿游入水底不见踪影之后,这才开口说道:“陛下就像对朝堂之上的鱼儿撒出一把鱼食一样,引得无数大臣争相啄食,不过却有三个例外,大将军武越不愿意去打这场他看似必败的仗,因此他不惜被免官也要把这烫手山芋扔出去,结果怎么样,被刘去疾接到了。武越心智实属不差,把现在南唐的局面看得很透彻,这场一打,肯定要分输赢,南唐一国打大楚,必败。若是和北匈联手,胜负不过六分,可这一战败,领军主将难逃其咎,武越不死也是一辈子不得录用的局面,所以他把烂摊子丢给刘去疾,至此胜负,便与武越无关,若胜,陛下大抵会当着群臣奚落武越懦弱,却会再次任用武越,不过官职会在刘去疾之下。若败,陛下就算脸面丧尽都要恢复武越官职,把重整山河的大任交给他。武越用一个暂时罢官,换掉锦绣前程,如何不可?” 王三秋点点头,问道:“大兄,那其余两个例外呢?” 王良放下茶杯,平静道:“这便是为何为兄此刻能在此平静饮茶的缘由了。” 王三秋不语,静候下文。 王良起身,踏出凉亭,绕着池塘行走,在一处垂柳树前停了下来,这才开口说道:“其余两处例外便是为兄和那张惊蛰了,陛下之意,散朝之时为兄确实没有想通,不过回府之后,看着这子河巷却忽然想通了,陛下伐楚,胜负自然不好说,这一点陛下也清楚,只是有胜就有败,况且这败的几率还要大些,今日陛下不用我与张惊蛰,并非是对我二人不信任,只是陛下已经想到了败之后的局面,到时候必然朝局动乱,怎么来稳定?自然不可能依靠那几个打了败仗的尚书大人,纵然这几个人没有参与战事,但毕竟掌握经手了钱粮一物,算是局内人,自然不能破局,如此一来,最适合破局的人便是为兄和张惊蛰二人了,想必张惊蛰也是想通了这一点,这才在府邸门口调转马头回去了。不然以他往日在朝堂之上的处境,此刻自然已经是火烧眉毛了。” 说完这些,王良摆摆手,感慨道:“君是明君啊,只是限于国力,难有大作为,怪不得一心想要北伐大楚,南唐之方小鱼塘,始终是无法容下陛下这条真龙啊。” 王三秋微微失神,或是想起了那副壮阔景象,不过回过神来之后,现王良正看着他,这才犹豫开口问道:“那以大兄所说,此刻北伐当是很有把握才对。” 王良摇摇头,“兵家讲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故兵者,诡道也。南唐伐楚若无绝对把握便不该轻启战事,可陛下等不了,他不惑之年才熬到先皇驾崩,如此励精图治十年,便已经是五十岁了,可遍观诸国皇室,有活过甲子之年的皇帝?有也不多也,南唐数十代皇帝,有如此福气的,也只有寥寥两三人,这让陛下如何不急?” 王三秋点点头,若有所思。 王良不再去看自家兄弟说这些朝堂之上的事,反而是笑言道:“冷寒水已经被叶长亭吓破了胆,境界必然大跌,秋弟你和他剑道之争,怕是要胜出了。” 王三秋点点头,直言道:“叶长亭出手,冷寒水虽不能敌却也不至于如此,可他居然不敢出剑,剑心已破,再难有所寸进了。” 王良笑了笑,不再说话,自己一个人离去,穿过大半个吏部尚书府邸,去书房想事情。不过在推开书房房门之前,王良忽然愣了一下,张惊蛰为何忽然想通了?此刻本来该是最是心慌才对,如何能够忽然镇定下来。想至此处,王良眉头紧锁,不过还是推开房门,进到书房之后,王良找出一副南唐边境图,在书桌上铺开之后,仔细琢磨,虽然不是武人,也不是负责这场战争的官员,但王良却是个切切实实想为南唐做事的吏部尚书。 月上柳梢头。 从白天踏入书房便没有出去过的王良抬头瞟了一眼窗外,又转过头看了看摇曳的灯花,不说话,反倒是省却了千言万语。 (本章完) .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