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聊斋仙境 (力福海)


  当然,沈家留在东京的一支也不仅仅是沈仁富他们一支。当年留下来的人可不少。毕竟是宋的首都,愿意离开的,甘心离开的,都不多。要不是主家硬压着,离开的更少。
  然而东京居,大不易。虽然他们留下了,但是真正混的好的,也就一个沈仁富。
  不过主家人回东京,率先来迎的却不是沈仁富,而是沈家在这儿的最老者沈万林。
  尊老爱幼,是华夏的传统。沈仁富那点儿官职,在迎接家人上,也得靠边站。
  “爷爷,姑奶奶他们不止什么时候到呢。您还是回客厅内歇息吧。”
  陪着他的,却是沈仁富的女儿沈月娇。
  “不碍事,不碍事,我这老胳膊老腿,天天打太极拳,站一会算什么事。”沈万林挥挥手。“咱们沈家分开这么多年了。现在主家回来了,他们不知道怎么样了,过的又好不好?”
  老人絮絮叨叨,年龄越大,也就变得爱念叨。特别珍惜亲情。知道主家来人,是恨不能立即相见。
  沈月娇陪在一旁,带着微笑听着老人自言自语。
  沈月娇是一个……嗯,怎么说呢。很有心上进的女子。所谓“上进”,与女孩子来说,这时代大抵便是嫁个好郎君。
  最近她确实遇上了个好男人,尚书府的公子。而且从这位尚书公子口中,她得知了马桶。
  说真的,对主家的人,她不像是老辈人,她是一点好感都没有了。
  在她看来,若非主家去了乡下(东京人对非东京全都称乡下),他们沈家又怎么会这么落迫?连个撑门面的人物都没有。害的她堂堂一女子,还得倒追男人。
  是的,沈月娇对现在的日子非常不满。她,沈月娇就应该被人宠着才对。就像东京的大家小姐一样。每每吟诗作赋,才子佳人。而不像现在。现在这是什么?小门小户,丫环一样的日子。
  今天是沈石他们上京的日子。进了东京,沈石就与包拯他们分开了。包拯要先到吏部述职。而沈石却先陪着家人回沈家。
  先来的下人带路。
  “老夫人,这边。”
  东京作为国都变化不大,变化大的是人。
  过去的沈家老宅是将军府,现在却是别人的府第。老沈家早搬到了郊外。城内是住不起的。
  “老哥。”
  “大伯。”
  沈万林是这边的老人,就是老太太也要叫声哥。沈父沈母就大伯,沈石就只能叫爷爷了。
  沈万林点点头,然后沈石也上前问好,叫爷爷。
  沈石虽然是本家,但是在辈分上,分家的辈分够高够大。沈石自然不会摆什么本家的架子不叫人。也恭恭敬敬叫了声“爷爷”。
  这声“爷爷”一叫,老人的脸是乐开了花。
  老实说,他其实是有些担心的。毕竟当年分家的时候,是闹的不那么开心。
  不要说是古代,就是后世,如果首都人家突然有人说咱不住首都了,都去乡下住。一家人也不会有几个乐意的,就是面红耳赤,闹翻了天,也不出奇。
  好在是这么些年过去了。而且古代更重亲情,离的越久越是想念亲人。沈万林便是。
  他一直等啊盼啊!
  好容易盼到了,却又担心过门不入,见面不认。
  现在好了。一声“老哥”,一声“大伯”,一声“爷爷”。好了,好了,什么都好了!


第120章 噫!忘了生了
  开心之余,他的目光扫过沈石时,突的瞳孔一缩。
  他也做官了?什么时候?
  东京住的久了,老人的一双眼不说可以洞察世事,但是他还是看的出来沈石当官了。甚至说他看的出沈石的官运,也差不太多。
  当然,他是看不见官运的。这就是一种直觉,一种对“官”的直觉。
  心中有所怀疑,沈万林问道:“这孩子也做官儿了?”
  “是的。沈石已经是文学了。”老太太介绍自己孙子,很骄傲。
  “文的?好!好!”沈万林证实了自己的猜测,连连叫好。不仅仅是因为沈石当官了。
  别人看来,沈石就是那副模样,最多也就是长的好看些罢了,但在沈万林眼中,自己家这个孙子,与常人不一样。自有一番脱俗,好像是跳出了凡人的观感似的。
  “这种感觉....有点熟悉...?”沈万林心头突的一跳,想起自己曾去道观中上香,观中的神仙、佛像不也就是这样的观感。
  “这孩子才十八岁吧,怎么会有这样看破一切的眼神?我迄今五十有七岁,尚且距离看破尘世还有不知道多遥远的距离?”沈万林心中惊讶。
  “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要是男孩子,我也可以当官。”
  沈月娇察觉了爷爷对沈石的重视,更是不满意。
  她本来便对主家不满。在她看来,如果主家不离京。他们沈家说不得也是一个天波府杨家。
  杨家多有名啊。就是皇帝也要去求她们。不是杨家女将,西夏人又怎么会退走?
  是的,杨家的名头非常响亮。特别是在女性嘴上,她们绝对是偶像。多少女子恨不能出生在杨家。
  主家来人了,村子中的沈家人也都迎了出来,什么七大姑八大姨,不要太多。
  老赵家对于愿意主动放弃兵权的将门还是很照顾的。这些年下来,东京这一支,除了沈仁富当上了官之外,其他人虽说没有当官,但也算是开枝散叶了。
  像是沈万林一生有七子三女,算是能生的。沈仁富是家中老三,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下面还有四个弟弟。
  除了他们外,其他也是沈家人,放眼望去,两三百平米内,黑压压的全是人头。
  这在古代很正常。为什么古代揭竿起义,一下子便起了这么多的人。这便是原因之一。大宋开国才多少年?你生七八个,我生七八个,一转眼,一个家族便形成了。
  当然沈家是比不上那些真正的世家望族,但这也已经是一大家子了。都够成村了。
  不得不说,古代人真的很能生。
  沈石在思量时,却不知道他的叔叔伯伯们看着他们时,同样目光复杂。亲情中带着一丝丝不满、嫉妒、羡慕。
  本家本就是个让人嫉妒的存在。当年主家搬回乡下,皇帝亲**问挽留,挽留不了赐下官位赏赐。不知道出了多少风头,让留京的沈家嫉妒万分。
  后来,他们留京这一支,不仅没有受到皇帝的重视,反而隐隐受到皇家的打压。
  他们是真的不知道是为什么?
  莫非是因为他们是本家,所以皇帝才重视?为此他们很是不满。除了大事,比如某某出生了,他们几乎不与本家交流。直到现在。
  唉!看看现在吧!诺大的沈家,竟然就这几个了。
  是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本家是有后,但是这人丁也实在是太稀薄了。
  他们打量主家人丁的目光让老太太很是不安。在她想来:这些年是不是太过关注良儿的官位了,连后代都忘了。不行!一定要让他多生!
  沈父似乎有所觉察,不由打了个冷战。
  “好好,咱们进屋,进屋聊。”沈万林很开心,开心的有些得意。
  当沈石叫他爷爷,也就意味着认可。而认可了,他就是爷爷。官又怎么样?他还是爷爷。
  既然是做了爷爷,了了他的一桩心事,这心态也就变了--是我赢了。
  我的儿子也是当官的。最重要的是我多子多福。
  是的。这才是他得意的原因--儿女多。
  后世儿女多是负担,可在这时代,儿女多便是福气,便是兴旺。
  看老人身边,子女七八个。而有七八个子女,十几岁的少年更是二三十人。真的是把沈石家比下去了。
  沈石的父亲辈,就沈良一个,沈石这个第三代,同样是只有一个。
  在这个上,主家是完全败北。是沈石也没有任何办法可想的。
  这人口不比其他,不是一个念头就会多起来的。是需要十月怀胎,一个个生,一个个养大的。
  看着这一屋子的人,院子里还有。不管是沈父,还是沈石的奶奶都是非常有感觉的。
  而且这么多的少年中,也还是有出色的。最出色的是一男一女。大家都围在他们周围。
  男的二十多岁,气质沉稳,容貌俊美,戴着一顶秀才帽,身着秀才服。是真正的秀才。也是京城这边三代中出色的。旁边的少男少女和他说话,都带着一丝讨好和恭敬。
  而女的则淡雅清绝,如同遗世独立的兰花。姿色出众。
  这两人都是沈万林大儿子家的一对子女,沈安才和沈月娥。
  说是三代,但其实沈安才跟沈石的父亲也小不了多少。至于沈月娥倒是不大,但也比沈石大。没办法,皇帝压制武人之家。武人没了个拼命的地方,除了窝在家里生孩子,也确实没有更多的事要做。
  这不,生着生着,人家便成了子孙成群。不像是沈石家,热于跑官。连这时代顶重要的生孩子都忘了。
  上了京,看到人家一大家子,这才恍然发现:噫!忘了生了!
  这时,一个声音突然传来:“堂弟,你是叔叔家的堂弟吧。”
  沈石抬头,就见沈安才正微笑着看着他。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