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聊斋仙境 (力福海)


  “昨夜有没有人盗马?”赵宗咏问。
  “回郡王,昨夜小人喂过马,没发现任何人。”
  “没人?没人马怎么没了?难道这画是你们留下的?”赵宗咏呵斥道。
  “郡王饶命!郡王饶命!昨晚郡王高兴赐酒,小人多喝了两杯,吃醉了。昨晚发生了什么……”
  赵宗咏一发火,两个侍卫吓坏了,吐了实情。当然他们并不知道如果他们没醉,他们绝对会被马群踹倒。
  沈家的草料是什么滋味,沾上灵气的鲜草,他们给的却是普通干草。马儿也是有脾气的。
  不过他们躲过了马踹,却躲不过板子。
  “醉酒误事。行法!”
  赵宗咏一挥手,自有侍卫捉住这两人带下去打。
  “来人,随本王去见本地父母官!”
  他的东西在是丢了,他自然要去见官。
  到了县衙,他也不击鼓,直接去后衙找包拯。
  “包大人,本王的马在你地界丢了,还留下画像。包大人,限你三天破案。”赵宗咏一来便盛气凌人。
  “郡王的马又丢了?”包拯表现的一惊,故意问道,“郡王要不要到本县的马场看一看。”
  “你!”
  赵宗咏是拿了金华县的马,但是那又怎么样。他是凭本事拿的。你们自己无能,还敢讥讽本王?
  “王爷,去看看也好。”王道陵突然建议道。
  “嗯,去看看也好。”赵宗咏也觉得有必要看一看。万一真在哪。
  “郡王,请。”包拯同意他们去看。
  赵宗咏敢到马场抢马,主要便是他是郡王,而马场是朝廷的。他笃定不会有人为了朝廷的马与他死磕。如果是私人的马就不一定了。上马的战马,少说也是八百贯向上,十匹就是八千贯。一口气弄走几十上百匹,任何人都要肉疼,结下过节。
  当然,理论上也不会有私人有这么多的马。
  只有朝廷的马场才拥有他值得出手的数量。
  只不过包拯不是读书读死了的书呆子。马场上吃亏一次后,回来的马,他没有再养在马场,而是交由沈家代养。
  所以到了马场,自然不会有高头骏马,只有一些老弱病残。
  这样的马,不要说赵宗咏,就是普通人家,也不愿意要。只能白费草料,干不了活的马,谁要?
  “郡王,可有您要的马?”包拯故意问道。
  “哼!马是在你的地方丢的。限你三天找回王府的失马,否则等着本王弹劾你吧!”赵宗咏说。
  “送郡王。”包拯一张黑脸,有如死猪不怕开水烫似的,直接送客了。
  “你!你!你好!”赵宗咏一甩袖子,走了。
  回到船上,赵宗咏越想越气:“来人!写奏章,本王要弹劾那个黑炭头!”
  “王爷不是给了他三天……”
  “费什么话。他找不找的到马,与本王弹劾他有关系吗?”赵宗咏理所当然道。
  他这么一说,他的属官哪儿还敢多说什么,当然是王爷要怎样,就怎样了。
  “大人,他向朝廷上了奏章,怕不怕?”
  县衙。对方毕竟是个王,公孙策还是很担心的。
  “哼!身为郡王横行无忌,本县正要上奏朝廷。”
  赵宗咏讨厌包拯。包拯又何时喜欢过他。
  当天,包拯便写了一道奏章,直言赵宗咏以幻术诈欺,硬生生从马场中讹去上等战马三十有六匹……
  赵宗咏告包拯治理不力,盗匪横行,王府丢失骏马一百余匹。
  包拯就告赵宗咏横行诈欺,强夺金华马场上品战马三十六匹。
  这个案子可不小,而且一方是文官,一方是郡王。朝臣们不好擅自处理,只能把两份奏折送到赵祯的案头。
  “几位相公,你们这是?”
  不仅仅是送上奏折,几位相公也来了。
  他们是来为包拯撑腰的,也是为他们自己。今年,以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修等人领导的庆历新政已经展开了。
  庆历新政改革的目的便是强兵强国,至少不能连西夏都欺负大宋不是?而对北作战,最重要的便是马。
  现在有下面的人主动开马场养马,这是符合他们目的的。不要说是个郡王,就是王爷,他们也绝对不许任何人破坏。
  “陛下,余杭郡王强取地方马场的战马,还请陛下圣裁。”
  “强取马场的战马?什么时候的事。为什么朕不知道?”赵祯奇怪道。
  “陛下,奏章在此。”
  相公们不是白当官的。他们递上的奏章是包拯在前,赵宗咏的在后,虽然这奏章是赵宗咏先上的。
  赵祯看了下两份奏章,一份是自己的臣子,一份是自家人,而且是汝南王府的。
  想到汝南王府的名望,赵祯还是很信任他们的,不然历史上他也不会把皇位传给汝南王府了。信任,并不是一天就形成的,特别是皇位的传递,更是一个久久考验的过程。所以哪怕相公们耍了花枪,赵祯也没有偏听偏信,而是看过了两本奏章,锁起了眉头。
  这个案子不仅仅是双方的身份,还有着法术的参与。这就让赵祯为难了。
  “几位相公怎么看?”赵祯想了一下,先问相公们。
  “陛下,郡王诈称失马,强抢马场的马,当严惩。”韩琦大声道。
  庆历新政已经展开,但是下面的执行吗?呵呵……根本推行不动。
  四个相公都到了,除了专门为了这个案子,为自己人站台撑腰外,他们未免没有杀猴吓鸡的心态。余杭郡王当吓鸡的猴子,绝对够资格了。


第107章 立场不同
  “据朕所知,余杭郡王诚实、敦厚、仁孝,应当做不出这样的事来。”
  怎么说也是自家人,赵祯自然是要为其说情的。
  “陛下,马政是我等推行的新政,如果无法圣裁,必将政亡人息。”富弼也开口道。
  “这……”
  一个皇帝,不是勤俭仁爱就够了,还要有魄力,有意志,大宋国朝远远不像表面上那么繁荣安宁,中原朝代就没有像宋朝这样一生没崛起的。赵祯也想成就汉唐,不然他也不会支持新政了。
  一个皇帝面对四个相公,而且还牵连新政,赵祯很快便抗不住了。
  “这样了好了。陛下下旨令其双方上京对质。”夏后欧阳修做了和事佬,一人退了一步。
  “好吧。”相公们已经让步了,赵祯也不可能铁了心的说自家人遵纪守法,不用审了,只能让步。
  赵祯一同意,相公们立即请赵祯下旨,发出。
  这一番忙活,夜已经深了,赵祯也饿了。
  “陈伴伴,可还有羊汤。”
  大宋君臣喜欢羊汤,喝一碗,肚子暖烘烘的,赵祯也不倒外。
  “是,陛下。老奴这就让奴婢们去做。”
  “咦?已经这么晚了?”赵祯这才注意到天色,又制止身边太监陈琳道,“要奴婢们起来,要麻烦宫中的奴婢,而且御膳房每天都会准备一只羊。劳民伤财,浪费可惜,明儿再喝吧。陈伴伴你也歇了吧。”
  “陛下堂堂皇帝,亿兆百姓之主,竟然连一碗羊汤都舍不得喝……”说着,陈琳忍不住的心疼。
  同时,汝南王府,赵允让喝着人参鹿茸粥,听着宫中传来的信,沉吟了片刻:“哼!妇人之仁。来人,通知咏儿,这场官司跟他们打。小小七品县令欺负到王府头上了。汝南王府也不是好欺负的!大宋的马本就是本王的。”
  文官与汝南王府全要打这个官司,这个官司自然是非打不可。
  从东京到金华,八百里加急,也就是一天的功夫。包拯不仅收到了旨意,同时还收到的是诸位相公的私信。在信中,无不表达了支持之意。
  有了旨意与相公们的意思,包拯立即叫来沈石他们。打官司不仅要人证,同时还要物证。也就是沈石的马。
  “沈大人,这事需要好马。越好越好。”包拯叮咛着。
  沈良是其下属,自然是要听令,只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越好越好,回来与沈石商量。沈石一听笑道:“父亲,人家是郡王。马不好怎么会抢。把家中的好马带上就是了。”
  “这真的好吗?”
  “父亲。坏官奸,好官要比坏官更奸。”
  ……
  “我们上京,你们这是?”
  沈石去准备好马,沈父却看到妻子老娘也在整理行囊,赶紧问道。
  心想:难道她们是要跟我一起去?
  这些年,他每次外出都带上妻子老娘。现在,他觉得不用了。
  老娘却说:“良儿。东京,咱们是有亲戚的。已经好多年没回去了,应该回去看一看。”
  妻子也说:“我也好多年没回娘家了,也想回去看看。”
  两人这么一说,沈良立即追问东京的亲戚。
  可惜老太太也多年没有来往,具体东京是个什么情况,她其实知道的也不多了。
  毕竟将门从跟随赵家落户东京,又搬离东京,留下的人是怎么个章程,自从分家那天起,就没有联系了。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老赵家都摆明了怀疑将门了,哪一个顶风犯案,进行窜联。
  信儿,也就这么断了。
  这次既然是去东京,老太太当然想再接上。人越好,亲情越重。甚至如果可能,老太太还有着重返东京的野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