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聊斋仙境 (力福海)


  京城居,大不易。可以不差钱,只喝山泉水的,一百个官儿里面,能有二三人。
  而剩下的人,每天打着井水,消着毒,战战兢兢的活着。
  哪怕是有钱的大佬也是不敢阻的。因为一旦阻了,那阻的是百官的命。
  他们一小撮人的“大局观”(不让皇帝碰军权),在没命人的面前,可是一点儿也不好使。
  洪信不知道这么多的详情,文官的“大局观”是不会跟他说的,但是正因为不说,正因为配合,也才更让洪信羡慕嫉妒恨,他对文官,可以说是跪舔了,所以才换来他现在位子的安稳。
  然而就他打听与接触的来看,那沈石直接就是被文官看重,直接给了平等的地位。小小年纪,不仅带兵,还是要带禁军。
  这可是汴京,他可是将门。这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我觉得自己不在大宋了似的。
  大宋上下不是打压文官的吗?
  “相公,这个大军归来,武将离兵,这是规矩。他在汴京带着军队到处走,这可不合规矩。”
  贾昌朝瞧着洪信一副羡慕嫉妒恨的样子,就忍不住的冷笑,武人就是他们养的狗。洪信是他养的,而他却从来看不上洪信。
  不过他们文官确实需要这么个人代他们掌禁军。毕竟他们只是想限制皇权,并没有陈桥兵变的想法。
  从五代十国到现在,换了多少的皇帝,多少的国了。好容易出了个宋。人心思安哪!
  所以他还是耐心的解释道:“现在是什么情况,你不知道吗?要不你来找尸首,解决汴京的疫病。我们也会全力支持你。”
  洪信缩了缩脖子,抬尸体可不是什么好工作。要知道这时代的医疗水平可不怎么样。一旦染了病,那是要死人的。“那他以后不就是在汴京城有了行军权了?”
  然而洪信还是不甘心,拿文官们最担心的军权说话。
  对文官们来说,军队这东西,除了打仗之外,那是有多远死多远。
  不!哪怕是打仗了。敌人入侵了。只要敌人不要自己的小命,这军队也最好别出来。
  洪信知道文官的想法,不然,他也登不上太尉之位。
  贾昌朝不置可否地点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然则这疫病发了,不让他们自由行军,每次都要请示,万一有尸首在你我家中,耽误了,染上了,怎么办?你好歹也是一方指挥使,心胸要宽广一些。”
  洪信撇撇嘴,这是心胸宽广的事儿。如果真的心胸宽广了,你们为什么不给他他文职?我可是听说了的,他是沈家读书还可以的,也是得了功名的。
  当然,除非洪信傻了,才会这么问。只听他又问道:“那相公,他解决了疫病之后,如何安排?这可是有功的……”
  他知道沈石一旦踏入了三品的行列,不管是文是武,都没可能再降了回去的,特别是沈石解决了疫病后。到时候,他这指挥使是不是要退位让贤?
  然而洪信却觉得自己一点儿也不老,还能再加加担子,为国朝服务五十年。
  “不管他是解决了疫病,还是没解决,你都不用担心,解决了疫病,他竟然这么通医术,朝廷是肯定会建立疫病衙门,让他执掌,处理全国的疫病。如果没解决,不管是染病死了,还是朝廷死的人多了,他都落不了好,你担心什么呢?”
  “朝廷会建立疫病衙门吗?”
  洪信好奇地问道。
  “嗯,中国社会的历朝历代都无一幸免地饱受过疾疫之害隋唐五代时期见诸文献记录的瘟疫共有50多次疫病的类型主要有疟疾、伤寒等主要分布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安史之乱后瘟疫重心区域有南迁的趋势。瘟疫频繁的发生也给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带来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贾昌朝说的慷慨激昂,洪信却没怎么听进去,而是在想着万一沈石解决了疫病,该怎么封赏。
  洪信是个有抱负的人,所以哪怕是个治病防病的衙的,也比他做武职来的更有前途。
  于是他的心便转动了起来,去龙虎山。
  他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冒出这么个念头来,但是他就是有了这么个念头。
  非要说的话,这简直是历史的必然。
  原历史长河中,五代十国,天下大乱,纷纷扰扰达五十余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定都东京汴梁,国号大宋,为太祖武德皇帝。太祖传位御弟太宗,太宗传位与真宗,真宗传位与仁宗。
  九十余年来,河清海晏,天下太平。谁料乐极悲生,仁宗嘉祐三年春,江南瘟疫流行,不久便传至东西二京。坐镇南衙的开封知府包青天,取出自己的俸银,施舍汤药,却无济于事,病人越来越多。
  仁宗天子无奈,采取大臣的建议,亲手书写圣旨一道,降御香一炷,钦差内外提点殿前太尉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龙虎山,宣请张天师星夜来朝,祈禳瘟疫。
  沈石的到来,虽然让疫病提前发了,按照原历史应该是那黑山到了江南,引发疫病,助一百零八恶鬼脱困,行那扶龙代天之举。
  现在,沈石虽然改了历史的走向,但是一百单八的恶鬼恐怕还是要脱困了,因为洪信起了这念头。
  他要争上一争,脱下武官的皮。


第317章 心动恶鬼出世
  “相公……”
  “怎么?你有别的想法?”
  “是的。我打算去龙虎山一趟。”
  “……”贾昌朝想了一下,应下,“也好。我会与你文书。”
  怎么说,也是自己养的。这点儿面子,还是要给的。
  “多谢相公。”
  ……
  出了贾府,洪信便已经下定了决心。将门的关系网盘根错节,他一来,便与杨家扯上了关系。而现在他不断刷着存在感,皇帝的意思一露,多少武勋集团纷纷靠拢,倒是他这正规的指挥使家门口门可罗雀,冷清得不像样子,这让习惯了前呼后拥的洪信很不舒服很没有面子,他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要给自己找回个场子,如果不找,他恐怕会失去非常重要的东西似的。
  这是一种感觉。洪信自己并不知道原历史上他是指挥使。
  然而现在的失去,已经够他难受的了。
  他在临京前,去看了一下沈家。和洪信家的门可罗雀不一样,现在的萧府可算的上是门庭若市,往来车马川流不息,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内阁首辅的府门口,然而就算是内阁首辅的府门口,现在也和洪信家门口差不多,不说门可罗雀,但也就是小猫两三只,怎么能和沈家如今这副盛况相提并论呢?
  虽然他知道这是世人怕死,不想染疫病的选择,但是他就是不甘心。自己兢兢业业,跪舔三十年如一日,凭什么一场疫病,便让小子得了诺大的好处去?
  至于沈石在皇宫的救驾之功,以及他的不作为,他全都忽略了。不忽略不行。不忽略,他根本没可能去争。毕竟功大不过救驾。
  洪信领了朝廷的文书,什么仪仗也没带,只带了数十名随从,直奔江西信州贵溪县。不止一日,洪信一行人马来到信州,大小官员迎接了,次日陪同他来到龙虎山下。
  京城的消息还没有传一过来,倒是京城出了疫病,由洪指挥使求救龙虎山的官文下了来。
  在这儿,他再度找到了为官的乐趣。
  就是那龙虎山上清宫的住持也率领众弟子,鸣钟击鼓,香花灯烛,把洪信一行迎到山上。
  方外之人又如何?这才是方外之人应有的态度。
  来到三清殿,洪信恢复了官员的本色,问:“天师在何处?请他来说话。”
  这天师也是无妄之灾,他又怎么想的到洪信会把气撒到龙虎山上。
  住持说:“指挥使大人,这代天师号曰虚靖天师,性情清高,住在山顶的茅庵里,不在本宫。。”
  洪指挥使傻了,问:“那怎么办?”
  他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来这龙虎山的目的。他可不是来牵怒的,他是来求人的啊!
  现在,见不到人,怎么办?
  龙虎山不出手,龙虎山还是龙虎山,但是他却不行。
  住持说:“大人要救万民,只有请指挥使斋戒沐浴,焚烧御香,步行上山叩拜天师,方可得见。”
  住持是对外,为龙虎山打探消息,以应对人事的工作。
  京中的疫病,他们又怎么会不知道。哪怕是不主动打听,也有的是富商来求保命的符。
  龙虎山知道,却这样对他,已经是摆明了在拒绝。治病,从来都不是龙虎山的专业。龙虎山的专业是治鬼。这山上便有不少的鬼。而有修行的都有感应到恶鬼的不安分。
  关押恶鬼的天师早已经过世,甚至不知轮回多少世了,但是现任天师还活着。
  讲的大了,为天下万民,他要镇压恶鬼。讲的实际点儿,恶鬼出笼,他们会不报复吗?
  这时候的龙虎山,无力,也无心招惹事非。
  可惜这也不是洪信知道的,当然,就是知道,为了自然的官位,他也要拼上一番。洪信说:“我自京城到此,一路吃素,如何心不诚?明日我就依你所言,步行上山。”
  洪信完全不在意龙虎山的拒绝,执意上山。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