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问道仙武世界 (谢山君)


  王世充的亲卫们抓住几个溃军一问,说什么的都有,有说“郑皇已死,守军半数叛变,半数溃退。”有的说:“北虎军已经打开了城门,数万铁骑已经入关了。”
  更凑巧的是,王世充那远房亲戚(守关将领)也领着一众亲信跑了过来。当他看到王世充活生生的在自己面前时,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老王三两句话就问明了前因后果,心知完了。
  这时,大地传来了轻微震动,有经验的老兵们都知道,这是大规模骑兵正向这里奔来。
  果然,高头大马的北虎铁骑出现在王世充等人的眼里,他们像割麦子一样大片大片的收割着郑军将士的首级。片刻功夫就冲到王世充亲卫部队的前面,大加砍杀起来。
  北虎骑兵为首的那个将领,眼神比较好,他一眼就看到了阵后的王世充,欢快的大声叫起来:“我刘黑闼真是走了大运,竟然在这里撞到这么条大鱼,这下子可以和罗小子的开关之功有得一比了,众将士听令,全力向前,莫放跑了王世充……”
  短短两个时辰不到,王世充引以为傲的虎牢关和十二万大军就被北虎军全部拿下了,连同王世充本人在内的郑军上下,除了部分临阵易帜的守军外,余下的不是成了北虎军的刀下亡魂,就是做了俘虏。
  谢虎王对此战的战果非常满意,当场斩杀郑军两万余人,投诚六万多人(多数为瓦岗军旧部,少数为关上守军),俘虏三万多人,可谓是一举歼灭了郑国所有的有生力量。
  谢虎王先是大加赞赏了单雄信等瓦岗旧部,夸他们顺应天时,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流血冲突,为北虎军的统一大业做出了贡献。在安抚了众多降将之后,这才看向自称为郑皇的王世充。
  王世充也知道,此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道理,向北虎王求饶起来。
  王世充:“王某有眼无珠,不识真龙天子在此,枉自称大,才有了今日之祸端,还望虎王殿下大人大量,饶王某一命。”
  谢虎王知道,在这乱世中称皇称帝者数不可数,王世充这样做不是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杀与不杀,皆在一念之间。
  思考片刻,谢虎王想到个主意,开口对王世充说:“汝不识天数,罪大恶极,本该当斩。但本王念及你昔日护民有功,特此赦免你全族。不过中原之地,是没有你等容身之地了。”
  王世充:“不知殿下欲把王氏一族放到哪里去,莫不是高句丽?新罗?百济?”
  谢虎王:“都不是,本王打算开拓西域,要知道西域地界广阔,不下于中原,那里大大小小并存者数十个国家,本王特许王氏一族前往西域,若是你们真有本事,就在那里站稳脚跟,甚至夺下几国。”
  王世充:“殿下就不怕王氏一族在西域重新做大?”
  谢虎王:“在汝全盛时期尚且不是本王一合之敌,何况是将来本王一统天下,岂是尔等可以比肩的。汝尽管去西域一展身手,若是将来缺人,本王甚至还可以移民给汝几十万人,让尔等在那边坐大做强!”
  王世充服了!谢虎王的气魄非他王世充可以比拟的!他当场写下数道文书,要求洛阳一带的郑军残部全都向北虎军投降,就这样,河南之地尽归北虎政权。
  在洛阳短暂的休整后,谢虎王带着五万铁骑,向着关中进发。
  ------------


第四十二章 关中之战(一)
  随着洛阳王世充所部的覆灭,关中的李阀越来越岌岌可危。不少门阀世家都开始打点行装,向着汉中进发,以期躲避刀兵之祸。
  长安唐皇宫里,李渊的脾气一天比一天坏,此时的他已经完全没有以前那种长者风范,取而代之的像是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想要最后一搏,以求翻本。
  李渊先是胡乱发了一通脾气,杖责了几个无辜的太监和宫女,这让下面的百官们个个噤若寒蝉,生怕引火烧身。
  李渊向长孙无忌问道:“秦王已经与李靖那厮对峙快一个月了,为何迟迟不肯进攻?”
  长孙无忌恭恭敬敬的回答说:“回禀陛下,那李靖本是北虎军中的一员帅才,手下又大多是能征惯战之将,且兵力在我军之上,是以秦王不敢轻动。”
  李渊心里那个叫气啊,破口大骂道:“好一个不敢轻动,这下好拉!李靖的那支军队还没赶出去,关中大地又迎来了谢贼五万铁骑的生力军,这让寡人如何应付?”
  长孙无忌本是文职,对军事一知半解,根本回答不出这个问题,在下面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办法来,被李渊大骂无能,命殿前卫士拖出去杖责三十,赶出宫去。
  这下子,百官们更是提心吊胆,生怕一不小心触怒了唐皇,换来一顿板子是小,丢了性命是大-!故而一个个都低着头,不敢说话。
  太子李建成见状,站出来建言道:“父皇明鉴,长安府库中兵器甲胄不计其数,可下令把长安城中各大世家、门阀的家丁护院都组织起来,上城助战,然后再组织城中青壮上城协防,如此算来,可得七八万人马,加上长安本来的三万多守军,共计十多万人,足以抗衡北虎军一段时日。等二弟战胜了李靖所部,自然会回军前来解长安之围。”
  李渊颇有些欣慰的看着太子,关键时刻还是自家人靠得住。
  李渊当即下令关闭长安四门,无令不得放任何一人外出,守城之事按太子所说的办。并派人飞马传信给秦王,让他尽早与李靖所部分出高下,若不然就立刻回军长安,死守都城。
  领兵在外的李世民此时心中比谁都急,他万万没料到王世充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彻底。这下好拉,一个李靖已经使他头痛不已,现在北虎王又率大军前来,这可如何是好。
  在李世民看来,全天下就三个人会打仗,一个是自己,一个是李靖,还有一个就是北虎王。其他人皆比不过他们三人,和李靖对峙了二十多天,李世民连半点机会都没找到。想战,李靖摆开防御阵势,大有一副任你来攻的架势;想走,北虎大军随即贴了上来,像狗皮膏药一样贴着唐军,如同以前的河东之战一样,让你痛苦不堪。
  战不能胜,走不能脱。敌军生力军眼看就要到来,李世民心急如焚。
  这时,唐皇李渊的诏书到了,里面尽是催促李世民尽快与李靖所部分出胜负,好回军救援长安之语。李二在痛苦之中,不得不做一个决定了,他召集众将议事,是战是走,准备一锤定音。
  侯君集、房玄龄、杜如晦、秦琼、程咬金、王君廓等文武诸将汇聚到了帅帐之中,议论起来。
  侯君集:“秦王,末将主张迅速回师长安,理由很简单,这二十多天来,我军和李靖所部对峙,没有占据优势,而谢天虎率领的另一支北虎军随时会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北虎铁骑,日行百里,从洛阳赶赴关中,只在几天之间。)
  他的建议得到了秦琼、程咬金、王君廓等将的支持,这些天和北虎军接触,唐军没有讨到半点好处。无论是天下大势,还是小小的遭遇战,都是北虎军牢牢的掌握了主动权。
  秦琼更建议,让他带领数千新组建的玄甲铁骑断后,秦王尽可带着大队人马先行一步。
  李二琢磨了下这个建议,以牺牲数千玄甲铁骑为代价,为大军赢得重返长安的机会,可行是可行,但是回到长安以后又能怎么办!和父皇一起坐困愁城,等着北虎军一口一口的吃掉自己?
  房玄龄深知李世民的性情,知道他心中所想,上前一步建议说:“秦王,下官以为众将军所说在理,若是再不立即行动,等两路北虎军一汇合,我军危亦。不过下官有点不同的见解,我军不用退回长安,而是向金城方向退去。”
  众将眼前一亮,这还真是个好办法!金城远离长安,路途险恶,易守难攻,是个东山再起的好地方。只是没人敢附和,因为唐皇以后要是怪罪下来,那绝对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杜如晦也附和说:“秦王,下官以为玄龄的提议可行,与其退回长安,做那困兽之斗,不如把眼光放长远些,直接退向金城,甚至武威。只要我军能够在外线形成对北虎军的威胁,一样可以分担长安的困境。”
  李二满脸苦色,一言不发。
  众人知道他已经倾向于这个方案,只是不救长安,不去管李阀安危的话,很难从他口中说出。于是帐内的文武诸将齐刷刷的跪了下来,声称愿意共同承担后果,希望秦王为十八万大军着想。
  李二架不住众人哀求,只能点头同意,随即命令大军准备进攻。
  众将大惊!
  李二解释说,咱们就是要先摆出一副决战的架势,让李靖误以为我军是准备赶在北虎铁骑到来之前,先击败他部,这样一来,李靖势必着手防御态势,到那时,我军出其不意的退军,定能减小损失。
  诸将恍然大悟,直称赞秦王高明。
  李世民随即给李靖下了封战书,上面只写了四个大字:“明日决战。”
  李靖回书更简单,只有一个字:“战”
  当天两军各自磨刀擦枪,准备明日的决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