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利连忙回应道:“哪里哪里,凌大人身为虎王殿下的臣子,理应为殿下分忧解难,在下也十分理解。”
谢虎王话锋一转,问:“刚才凌敬这么一问,本王心中也甚是好奇啊,不知今年的岁贡,颉利可汗打算给本王点什么?”
突利(~囧~)……
两天过去了,和谈没有半点进展。(除了突利可汗在谢虎王面前混了个脸熟外)但城外的数条堑壕后面,又筑起了道道木质栅栏。这样一来,使得突厥大军突围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
谢虎王算算日子,从围城到现在,四五天过去了,光靠马邑城中那七八口水井,怎么能满足得了十几万人马的饮用,要知道,马匹的饮水量可是大大超过人类的,突厥铁骑,十几万匹战马,无论如何也不能解决饮水问题。
时间是站在自己这边的!
没过多久,突利可汗又来了,这次他带来一张盖有王汗大印的空白诏书,其意不言而明,你们想要什么议和条件随便写,颉利可汗一一照办就是了。
谢虎王和李靖、凌敬等文武对视一眼,心有灵犀。
大元帅李靖站起身来对突利可汗说:“要想议和,我军只有简单的两个条件。其一:贵部交出所有战马。其二:颉利可汗大逆不道,搞得四边不宁,为天下苍生计,颉利可汗必须退位让贤。”
突利可汗瞪大了眼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旁边的凌敬补充说:“虎王殿下的意思是,若是突利可汗能一肩担起突厥和北虎政权的和平重任,我方愿意配合阁下行事……”
突利走了,他心中已有了决断,相信马邑城中的突厥大军里,有很多人抱着和他同样的想法,现在是时候了结这一切了。
谢虎王咪着眼睛,若有所思。
李靖问道:“殿下,我军是否要配合突利等人的行动?”
谢虎王:“不必,本王相信,以眼下的形势,颉利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所以我军不但不用去配合突利他们的行动,反而要把突利等人准备逼宫的消息传递给颉利。”
李靖恍然大悟:“殿下高明,这样一来,颉利势必和突利来一场火并,无论谁胜谁负,对我军来说都是好事。再者,经过此役,(东)突厥人心不稳,再也无法对我军造成威胁……”
------------
第三十六章 马邑之战(四)
突利回到马邑城中去见颉利可汗,只推说北虎军要求大汗交出所有战马,兹事体大,小侄不敢作主,故而回来请大汗定夺。(颉利和突利本就是叔侄关系)
颉利可汗闻言那个叫气啊,战马就是草原人的生命,岂能说给就给。北虎军提的这个要求简直是欺人太甚,先不说北虎军收了战马后,是否会如约让十几万突厥人平安回到草原去,就算平安回去了,战马短缺的(东)突厥各部,只怕会立刻四分五裂,甚至还会引来外敌入侵。
王汗大帐内,突厥诸将吵成了一片,有脾气暴躁的将领,直接建议和城外的北虎军拼了,大不了来个鱼死网破。不过这一建议直接被众人无视了,若是真能取胜,何苦在这里商量了这么多天和谈事宜。
颉利也是心烦气躁,直接挥手让众人退下,自己好一个人静静的想一想。
突利回到了自己的大帐内,召来亲卫嘀咕了几句,几名亲卫便急匆匆的出去了。不一会,原臣服突厥的薛延陀、回纥、拔野古等部落首领纷纷来到突利可汗这里。
突利可汗直接开门见山的说:“北虎军上上下下对大汗这种背信弃义的做法深感厌恶,所以无论大汗开出什么样的和谈条件,北虎军都不会答应。除非有一天,大汗换了别人,才有可能达成和谈。”
薛延陀部首领心思机敏,当即对众人说:“我部愿意推举突利可汗为大汗,带领大家走出困境。”
其他人一听这话,哪能还不明白,纷纷表示愿意共推突利可汗为王汗。
突利的目的达到了,他霍然站了起来,拔出弯刀,和在场之人来了个歃血而盟。
众人又商议了一阵,决定当晚就动手,因为诸部兵马已经开始断水了,此事宜早不宜迟。
是夜,颉利可汗在王帐中心神不宁。
有亲卫来禀报:“大汗,有人用箭射了封信进来,事关重大,不得不禀报大汗。”
颉利可汗:“拿过来吧。”
亲卫把信递给颉利可汗,只见信中用突厥语写了几个大字“突利欲反”。这一下,可把颉利惊出了一身冷汗,联想到突利这几天以和谈的名义进进出出北虎军一事,颉利感觉到,此事估计不会是空穴来风。
颉利可汗急忙召集心腹将领来商议,有人提议,“大汗可派人去请突利可汗来大帐议事,若是他真敢来,此事权当是个笑话。若是他推说不来,其中必有隐情。”
颉利立刻命人去突利那里,找他来王帐议事。
突利正在自己的大帐中准备起事,哪知颉利可汗的亲卫来了,传颉利可汗之命,请他去王帐议事。突利还以为是自己某部的人走漏了风声,当机立断,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砍了颉利的亲卫,然后召集各部,一起朝王汗大帐杀去,一时间杀声四起。
颉利可汗听闻突利联合诸部人马一起叛乱,顿时气得口吐鲜血,还好他的心腹诸将在此,急忙聚拢所部最精锐的四万人马,反击突利等人。
两边铁骑不可避免的互相厮杀,大家都穿着同样的服侍,有着同样的肤色,在黑夜里难辨敌我,混乱中不少人为了保全自己,盲目的砍向四周之人。
杀声、惨叫声响成一片,鲜血笼罩着整个马邑城。
此战从深夜杀到黎明,数个时辰中,突厥铁骑倒下的人数,以万为单位。
颉利可汗到底是众叛亲离,越来越多的突厥诸部在弄明情况后,选择加入到突利一方,对颉利所部的四万人马展开攻击。
最终,颉利可汗的四万亲信被杀散大半,颉利自己的项上人头也没能保住。
大局已定,突利可汗终于得偿所愿,坐上了王汗宝座。
这时,城外战鼓震天般响起,砍杀了一夜的突厥诸部,这才反应过来,外面那头猛虎已经静待多时了,现在它准备亮出毛皮下所藏的利爪。
突利可汗审时度势,知道抗拒北虎军无异于自找死路,连忙命人打开城门,放北虎军进城,而他自己则率领突厥诸部的首领,提着颉利和赵德言的首级,去城门口向谢虎王请罪……
就这样,一场令天下英雄豪杰震惊的大战,以北虎军的全胜而告终。
北虎军先锋尉迟恭颇有些气恼的对谢虎王抱怨说:“殿下,末将手下的儿郎们平日里操练个不停,就为了在这场大战中一展身手,可如今倒好,仗没打上一回,地倒挖了不少,这算哪门子事啊!”
谢虎王哈哈大笑,回应道:“善战者无赫赫战功。再说了,我们中原人追根溯源本来就是农耕民族,把挖地的本领练好了,保你一辈子衣食无忧~~”
对于突厥诸部的处置,成了北虎军的首要议题。
有人建议仿效秦汉时期打击匈奴那样,把他们赶得远远的。有人则建议在内地划出一块地来,供归附之人栖息。不过谢虎王总结两千多年的历史经验,推出了自己的方案,这方案的中心思想就是“祸水西引”。
纵观草原历史,这里从来不缺强人和强大的势力。
匈奴之后有鲜卑,鲜卑之后有突厥,突厥之后有蒙古……
每当中原王朝衰弱时,草原游牧民族就会选择南征,大加掠夺,洗劫一番中原大地。至于为何要选择洗劫中原大地,草原上流传着这么一则生动的笑话。
一个小孩问他爷爷:“爷爷,我们为什么要去抢中原人?”
爷爷回答:“因为草原贫瘠,没有铁啊!”
小孩:“抢那么多铁来做什么?”
爷爷:“用来打造马刀。”
小孩:“打造那么多马刀又用来做什么呐?”
爷爷:“用来抢劫中原人啊~~”
这简直就是游牧民族最生动的表现。
谢虎王准备从根本上改变这一观点,当然,这可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精力和时间,但这值得尝试一下。
谢虎王请来毕玄、突利可汗及其他突厥诸部的首领,共同商议两家的和平协议。
首先,突利可汗代表(东)突厥诸部,对遭受战火的马邑民众报以诚恳的道歉,并列出了具体赔偿清单。对此,谢虎王也接受了他们的道歉,这使突厥诸部首领心中稍安,看来谢虎王不打算将他们一锅烩了-!
然后,谢虎王和突利可汗当着在场众人的面,正式的签署了一份和平协定,双方约定,有生之年,绝不侵犯对方边境。若是一方遭遇天灾等自然灾害,另一方当施以人道援助等等……
最后,双方还约定互开边市,谢虎王更直接点名,要收购草原的羊毛。对此,突厥各部首领均不明要领。
谢虎王解释说,羊毛其实有大用,它可以很大程度上代替蚕丝来制作衣物。总之一句话,你们有多少羊毛,我就收多少,至于羊肉什么的,你们自己拿去吃了就是,若是觉得有多的,卖点给我们也成。
相似小说推荐
-
御龙九天 (卟哥) 纵横VIP2017-12-31完结打怪夺丹,智斗兽王。抱着王元姬长大,护着武媚娘称皇。拥刘邦,立大唐,一界一藏龙,逐层帝王...
-
恒古世界 (我有一梦) 纵横VIP2017-12-08完结金永生自小在金家庄长大,虽然读书不多,算是孤陋寡闻,不过在四爷爷的文武堂听课时,什么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