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问道仙武世界 (谢山君)


  众将当着唐王的面争了好半天,这让李渊觉得军心可用,倍有面子( ̄︶ ̄)。李渊的堂弟李神通力压众将,被唐王委任为讨伐军主帅,准备一举夺回晋阳,踏平马邑,一雪前耻。
  不料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还未等到唐军将士兵出河东,探子就前一步传回消息说,谢贼不但杀光了晋阳城内的李阀族人,还主动放弃了晋阳城,现在晋阳被魏刀儿和宋金刚所部占据。
  听到这个消息,唐王李渊只觉得天昏地转,六神无主-!要知道,晋阳城内的李氏族人可是自己起兵夺天下最坚实可靠的力量,他们或多或少的都有亲朋好友在朝中为官或是在军中任职,现在说没就没了,这些人的亲朋好友焉能忍气吞声!
  李渊为了安抚这些人,先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痛哭了好一阵,然后咬牙切齿的发誓,与谢贼势不两立,以后凡事与马邑军队交战,均不受降。
  众将也全都表示,非把马邑贼子斩尽杀绝不可。
  唐王到底是个做大事的人,他把国仇家恨暂时放到一边,又和群臣讨论起如何先讨伐魏、宋两贼,夺回晋阳城的事宜。魏、宋两人所部甚众,约有十来万人,绝非马邑那丁点兵马可比的。
  计划赶不上变化,正当唐王一连数天和群臣商量征讨方案的时候,接二连三的接到败报。先是魏、宋联军进逼绛州,占据龙门,攻占浍州。尔后夏县、蒲坂也同时反叛。至此,山西大部尽归魏、宋二人统辖,唐军在黄河东岸只剩晋西南一隅之地,关中受到极大震动,甚至唐王李渊都惊慌失措,颁发了“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的手敕。
  有道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唐军在河东接连的败仗,已经让唐王李渊很是抓狂了,可他万万没料到,突厥人这时候也来凑热闹。突厥使者直接来到长安,开口就是向唐王借粮过冬,而且数目还着实不小,看其架势,大有不给粮草就要开战的模样。唐王李渊那个叫气啊!怎么种种祸事都是冲自己而来,莫非是流年不利!不给吧,生怕惹怒了突厥人,引来一场刀兵之祸。给吧,数目又太大,真把自个当肥羊看了-!
  这时候,能征善战,足智多谋的李世民站出来说话了,他的大概意思是,突厥人要的粮食,就目前形势来看,还是给他们比较好,但是不能给那么多,这就好比是两个人做生意,漫天喊价,就地还钱是常态。而河东贼军来势汹汹,我军应当先避其锋芒,挑拨敌军内部不和,然后再逐个击破。
  唐王李渊欣以为然,他采纳了李世民的两条建议,一边和突厥使者讨价还价,一边按兵不动,悄悄的遣人去河北挑拨窦建德与魏刀儿不和。
  日子过得飞快,一转眼就过了年。
  江都那边传回消息,骁果军众将推举宇文化及为首领,直接发动兵变,把杨广都杀了,十多万骁果军在宇文化及的带领下,正准备打道回关中大地。这事让李渊心中猛然一惊,对他触动很大。原因无它,自从晋阳城被贼军占据后,随自己起事的大部分河东将领,都一个劲的嚷着要尽快打回河东去,甚至还出现了个别逃兵,这与骁果军叛乱的原因简直是如出一辙-!
  唐王李渊决定不等了,再等,保不定哪天自己就做了杨广第二-!于是他宣布以李神通为主帅,统领八万唐军精锐,兵发河东,准备先打败魏、宋两部人马,夺回晋阳城再说。
  另一边,魏刀儿和宋金刚所部也遇到了一些难题。说得明白些,他俩所领导的义军,和天下大部分义军一样,都属于善于破坏,不善于建设一类,这就势必会面临内政方面无建树的尴尬局面。
  虽然魏、宋所部占据了大半个河东之地,但这里毕竟是李阀的老巢,人心倾向李阀,是以征兵、征粮都发生了不小的阻力。两个狠人一合计,好嘛!既然这里的人不愿纳粮,又不想当兵,那还养着他们干嘛!魏刀儿所部采取了最简单粗暴的解决办法,他们直接灭掉了数个抵抗最激烈的村子,这使得河东百姓更为惊恐,大范围的逃离世代居住的地方,结果白白便宜了谢天虎和窦建德两人。
  听闻唐军讨伐,魏、宋两人连忙开了个碰头会。别说,这两人在内政方面不怎么行,可打起仗来一点都不含糊。
  魏刀儿:“宋头领,这次唐军起兵八万,已经与我部旗鼓相当,这仗不好打啊!”
  宋金刚:“是啊,但是我等要在河东站稳脚跟,就非打这一仗不可,只要能大败唐军,不愁那些刁民不臣服。”
  魏刀儿:“宋头领可有什么妙计?”
  宋金刚:“首先:把沿途所有村镇的粮食都搜刮一空,不给远道而来的唐军任何补给。其次:我军可以收缩兵力,让出部分乡镇给唐军。这样一来唐军不但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沿途的民众,过不了多久,唐军就会缺粮,军心必乱。到那时,我军再全力出击,定然旗开得胜。”
  魏刀儿:“好计谋,怕就怕唐军来个狠的,不管不顾沿途百姓死活。”
  宋金刚:“那样的话,岂不就戳破了唐军爱民如子的谎言么,到时候,唐军在河东人心尽失,我军出击,一样能击破唐军。”
  “好!”
  魏、宋两部依计行事,沿途搜刮粮草,不给唐军剩下一粒粮食。又主动退出了大片占领城池,龟缩在晋阳城内,准备与唐军耗下去。
  结果李神通果然中计,他一路上兵不血刃的收复了数座城池,接连向唐王报捷。只是他所统辖的八万唐军精锐大部份都是河东人士,眼看亲朋好友挨饿,岂能不救!是故,唐军救的人越多,军粮消耗得就越快,不到半月,唐军就开始缺粮,全军上下军心浮动。
  李神通一发狠,孤注一掷,猛攻晋阳城,寄希望在最短时间内结束这场战争。但是魏刀儿和宋金刚早就在此做好了完全准备,凭借晋阳城高墙后,再加上人数优势,稳稳的守住城池,与唐军继续这么耗下去。
  终于,唐军再也坚持不住,开始准备撤军南返,但这一切都被精明的宋金刚看在眼里。
  唐军刚退,宋金刚就带着魏、宋两部的精兵追了上去,军心已乱的唐军怎是宋金刚等人的对手,一接战就被打得大败,被魏、宋联军杀死两万,俘虏三万多人。
  李神通带着两万多残兵败将退出河东,经过此役,唐军也正式被天下人嘲笑为“纸糊”的军队-!
  唐王李渊接到河东败报,口吐鲜血,晕倒在龙椅上。
  数日后,唐王李渊宣布,任命其二子李世民为统帅,总领十二万精锐唐军,二讨河东。
  ------------


第二十章 晋阳攻防战
  李二(李世民)不愧为用兵高手,他充分吸取了李神通失败的种种原因,慢条斯理的把各种后勤工作布置妥当,这才带着十二万大军从龙门渡过黄河,驻扎在柏壁,与魏刀儿和宋金刚所部对峙。(在谢天虎看来,隋末唐初这段历史中,真正的帅才就只有两个,一个是李靖,另一个就是李世民。至于其他人,都得往后靠。)
  当时,黄河以东的州县遭抢劫后,没有粮仓,百姓惧怕侵扰,聚居在城堡中,征集不到东西。幸亏李二准备得当,军粮备得足足的,于是唐军养精蓄锐,休兵喂马,只命非主力部队的将佐找空子抄掠,大军则坚壁不战。果然,没过多久,魏、宋两部的势力因此日益衰落。
  魏刀儿和宋金刚一合计,干脆故技重施吧-!主力退守晋阳城,留下一大堆饥民给唐军,看他们怎么办。
  面对和李神通同样的难题,李二也是个狠人,他当机立断,先是派人劝导饥民说:“大家还是先忍忍,有亲戚在的都去都奔亲戚,没亲戚可投的,就进山挖野菜度日,若是唐军战败,尔等一辈子都要被魏、宋两贼压榨。”然后对周边饥民不管不问,大军直扑晋阳城下,与魏刀儿和宋金刚所部再次形成对峙。
  如此三月有余,这下子轮到魏刀儿和宋金刚缺粮了。晋阳城内的十多万军队,加上城里的百姓,三十多万人吃喝拉撒就成了个大问题,魏、宋两人商量了好一阵,最后得出了“借粮退敌”这一方案。
  向谁借粮?当然是向附近的虎侯谢天虎和夏王窦建德两人借,眼下也只有他们两人才能解晋阳城之急。
  数路借粮使者分多路突围而去,向着马邑和乐寿打马狂奔。
  数日后,马邑府衙。
  谢虎侯召集文武官员开会,讨论借不借粮给魏、宋所部。
  话痨子阳四首先发言:“启禀虎侯,末将建议不借。原因很明显,上次咱们又送城池,又送粮食,可结果得到什么!魏、宋二人得了诸多好处,连屁都没放一个,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咱欠他们似的,所以,这次绝不能再平白无故的借粮给他们了。”
  王伏宝接过话说:“启禀虎侯,据乐寿旧部来报,窦建德已经明确拒绝了魏刀儿等人的借粮请求,反而磨刀霍霍,准备随时南下,行那浑水摸鱼之事。”
  谢虎侯转头对李靖问道:“药师,你怎么看?”
  李靖:“微臣设想,若要使窦建德部南下,必须先让其看到魏、宋所部和唐军两败俱伤的情况。可眼下魏、宋二人若无粮草支撑,大军瓦解只在片刻之间,如此一来,窦建德部必然会继续坐山观虎斗,坐等唐军和我军再次血拼。是故,微臣建议借粮给魏、宋所部。”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