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武侠世界大明星 (殊彦)


  这个时候,还是官家的心腹,六贼中的朱勔揣摩上意,提出了一个作死的想法:“官家,臣以为,这些太学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只要将为首的几个学生领袖关起来,自然就不攻自破。”
  官家深以为然。
  这个时候,文武百官,有一半人都暗中对朱勔竖起了大拇指。
  原来,人真的可以愚蠢到这个地步。
  关押了学生领袖,就能让其他的太学生作鸟兽散?
  这是何等白痴的想法。
  没有了学生领袖的约束,学生游行只会越闹越大,到最后,谁都控制不住。
  聪明人都已经看到了烽火燎原的趋势,但是他们都没有站出来。
  任由朱勔和官家表演。
  当朝诸公,进了这个金銮殿,都有自己的想法。
  真正没有私心的圣人,从来都不在官场。
  所以,本来能够低调处理的学生游行,在很多蠢货的推波助澜以及很多聪明人保持沉默下,最终还是向着一发不可收拾的趋势发展。
  五月四日,太学生游行,包围宫门。
  当日,官家下旨,将太学生领袖汤宇轩、南柯、朱熹三人下狱。
  江南震动。
  学生群体则陷入暴动。
  高大全因言入狱,已经是大宋亘古未有之事。
  现在朝廷又因为学生游行关押太学生,这无疑是在挑衅学生们的底线。
  朱勔这个蠢货还想着学生群体可能会因此让步,简直天真。
  现实很快就教了朱勔和官家做人。
  五月五日,汴京城全体学校罢课,声援被关押入狱的太学生。
  一个高大全,不会让所有学校共同支持。
  但是朝廷关押了太学生,他们就不能再忍。
  朝廷对此,无动于衷。
  事情继续发酵。
  五月九日,凉京城全体学校组成联盟,共同罢课,联络人表示“从今日起与太学生一起行动”。
  五月十三日,罢课风波蔓延全国,以汴京和凉京为首,各校校长递交辞呈。
  此事轰动九州,乃是开天辟地以来头一遭。
  朝廷继续沉默。
  六月三日,各地学生再次总罢课,并举行大规模演讲活动。当日,朝廷不再沉默,而是选择露出獠牙,逮捕学生一百七十余人。
  六月四日,各地学生出动比昨日多一倍的人数上街演讲,当日七百多名学生被捕。
  大宋朝廷在这一次学生运动中的“杰出”表现,震惊了九州大陆。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人民的希望,寄托了一州人民的期待。
  朝廷可以对任何行业下手,唯独不能对学生群体下如此重手。
  每一个学生,代表的都是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庭的未来。
  动了他们,就是不给这一家子活路。
  这是不能捅的大篓子。
  六月五日,在朝廷大规模逮捕学生的第二天,其他人坐不住了。
  他们再也无法坐山观虎斗,江南州各行各业,纷纷入场。
  当天上午9点,全国各大城市罢课、罢工、罢市,声援太学生的爱国运动。
  江南州开始瘫痪。
  朝廷懵逼,官家紧急召开朝会,所有大臣全部到齐,对此次事件出谋划策。
  下午2点,被关押的学生获释。
  但是朝廷依然拒绝道歉。
  六贼依然高高在上,高大全依然关押在牢狱之中。
  朝廷的意思很明显,放过学生,这件事情到此为止。
  只不过,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何其天真?
  如果只求得这个结果,那太学生这一个多月的抗争还有何意义?
  靖康一年,六月六日至八日,江南州罢工规模进一步扩大。
  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江南州,这个富甲天下的大州,第一次陷入了全面的瘫痪,损失数以亿计。
  事情至此,已经引动九州所有人的关注。
  这一次的运动,由学生而起,朝廷强力镇压,工人和商人随之参与进来。
  最终,这些平日里看上去最不起眼的人们,给高居金銮殿中的人“上人上”了一课。
  他们,不是江南州的主宰。
  江南州,是江南人民的江南。
  江南州的命脉,始终掌握在江南每个人的手中。
  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第一次**裸的呈现在九州世人眼前。
  这比任何一次起义都要震撼人心。
  五四运动,从靖康一年五月四日起,但是它持续的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影响之大,都让世人震惊。
  从此时开始,江南州走向了真正的强大。
  

第157章 官家认怂(为“氺如凉夜”盟主加更2/5)
  靖康一年,六月九日。
  官家再次召开朝会。
  向来极其重注个人仪表的官家,这一次却双眼通红,胡子拉碴,显然已经很久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了。
  很多大臣看到官家这样样子都暗叹一口气,何苦来哉。
  只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官家也是有脾气的,平时向来软弱的官家,这一次却偏偏雄起了一次。
  可惜他雄起的不是时候。
  人生最悲哀的,就是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拉锯战,官家终于扛不住如此巨大的压力了。
  “诸位爱卿,你们看应当怎么办?”官家心力交瘁的问道。
  但凡有一丝办法,官家也绝不想退让,因为他也明白,现在江南的局势已经引动了天下人的目光。
  但是他没有办法了。
  文武百官都低着头,事情闹到现在这个地步,想要解决目前的困境,办法当然是全面退步,答应学~生们的要求。
  但是他们知道,这绝不是官家想要的结果。
  所以,他们都保持了沉默。
  看到百官都缄口不言,官家有些愤怒,但更多的还是无奈,他只能主动点将:“包爱卿,你有什么主意吗?”
  见官家点了包拯的名字,其他人都松了一口气。
  包拯黑着一张脸,没想到这个苦差事落到自己头上了,但是他是正统文人,为天子排忧解难,自认乃是分内之事。
  想了想,包拯还是据实禀奏:“官家,想要让江南州恢复平静,首先要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
  官家的脸色有些不好,真正的原因是个人都清楚,这还用说吗?
  不过这个时候,官家也不想再降罪包拯,于是点点头道:“爱卿继续说。”
  包拯虽然是一个君子,但是他也不傻,知道在金銮殿上不给官家面子就是给自己掘墓,于是他换了一个说法:“依照臣的看法,这一次其实是社会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一次总爆发,和官家没什么关系。”
  这理由很清奇,官家很喜欢。
  看到官家露出了微笑,包拯精神一振,继续道:“社会矛盾分很多种,毋庸置疑,这一次爆发的导火索是太学~生,而朝廷待太学~生向来优渥,所以他们为的不是自己,而是他们心中的正义。”
  “包大人是想说他们为了高大全吗?”王黼忍不住讽刺了一句。
  没想到包拯一点不给他面子,反而当庭训斥道:“住嘴,一切都是因你而起,你还不知悔改。”
  王黼色变,没想到引火烧身了。
  但是包拯却打定了主意,拿六贼开刀不现实,他还没那个能量,但是只针对一个人的话,未尝没有成功的机会。
  “官家,这一次的矛盾,看似是出自高衙内,但是实际上,更多的却是金人和宋人长期以来的待遇不平衡而引发的怨怒之气。而据臣所知,太学~生们主张’外争国权,内除国贼‘,这点臣是同意的。”
  官家脸色有些阴晴不定。
  他听明白包拯的意思了。
  把王黼扔了,平息太学~生的怒火。
  官家不是很在乎王黼的死活,但是这样做的话,势必会引起金人的怒火。
  “包卿,王黼刚刚和金人签约了今年的和平共处条约。这个时候降罪王黼,金人那边肯定会抗议的。”官家担忧道。
  王黼闻言,赶忙抓紧这颗救命稻草,连连点头:“官家此言极是,微臣好不容易才让那些金人在条约上签字。一旦处置了微臣,金人随时都有可能撕破条约啊。”
  包拯有些厌恶的看了王黼一眼。
  对金人实行绥靖政策,的确是文官集团的主张。
  但是那是老一代的文官集团。
  包拯刚刚晋升右相,此前对于这种外交大事根本没有发话的能力。
  按照包拯的想法,招安金人可以,但是像现在这样优待金人,实在有些不像话。
  “王大人,在金人眼中,你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包拯毫不客气的训斥道,“而且你和金人签订的合约,确实是丧权辱国,看不出丝毫大宋的威严。别忘了,江南是大宋的天下,不是金人的天下。”
  王黼撇撇嘴,十分不屑。
  在他眼中,包拯纯属一个嘴炮,根本不知道金人的凶悍。
  他是亲自和金人打过交道的,不夸张的说,就目前宋军的战斗力,王黼甚至怀疑金人一旦真的确定发兵,很快就能够长~驱~直~入直~捣黄龙。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