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神龙 (沧海一粟尘)
- 类型:武侠仙侠
- 作者:沧海一粟尘
- 入库:04.12
昊天完全看呆了,口中自言自语道:“凶神恶煞。战神再世!系何方魔神?”
火圣儿也是大吃一惊,略一沉吟,便脱口而出:“刑天!是刑天!”
昊天心头一震:“刑天?他不是已被黄帝斩首了吗?”刑天之名,昊天早有耳闻,天目大师曾向其讲述多次,每次言毕,均感叹不已。
上古时期,相传刑天乃是炎帝近臣,炎帝与黄帝交战,败于阪泉,退居南方,刑天一直忠心耿耿,伴随左右。炎帝归服了黄帝,从而形成了炎黄部落联盟,同时黄帝取代了炎帝在黄河流域各部落中盟主的地位。
然而,刑天并不甘心失败,他单枪匹马,手执利斧、盾牌,直杀上黄帝宫门之前,要求与黄帝单挑,皇帝亲自披挂上阵,双方杀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刑天力竭,不敌被擒,黶帝将他头颅斩下,因恐其不死,特地深深埋葬于常羊山中。
不料,没了头颅的刑天其心不屈,气息未止,居然胸前**化为双眼,肚脐化为嘴巴,于数天后拱出葬坑,再次站立起来,虽然开始时不能视物,却依然左手握盾,右手持斧,向着天空狂劈猛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记载:“刑天至此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者,盾牌;戚者,大斧也。
东晋诗人陶渊明曾深受感动,咏诗以叹:“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刑天不屈,被尊为战神,勇则勇矣,竟也酷爱音律,作有、等诗曲传世。
火圣儿道:“相传他其心不屈,竟又复活了,便成了今日这番模样了!”
“可是,他如何到了这里?难不成也想染指人参果?”昊天嘟囔道。
昊天猜对了,刑天今日来到万寿山,并非单人独骑,的确是为人参果而来。
当年刑天冤魂不死,肉身不腐,一颗不屈之心支撑着他的血脉,强烈的复仇之念支撑着他每日的修炼。到后来,刑天变成了一位痴迷于修炼的武痴,每日的念头,便是功力的提升、提升、再提升,为了提升修为,他什么办法都会采纳,不能自已,耽于深山,忘怀岁月。当他知道黄帝已然仙逝,怅然若失,像发了疯一般,掀翻屋脊,轰碎巨岩,将自己万年修炼的居所化为了废墟,为不能亲手战胜黶帝、生啖其肉而痛心疾首。
刑天已经际近痴狂疯癫了,千万年的习惯,令他无法止步,提升功力成了他存在的唯一乐趣,至于其他,刑天已经不再关心。
然而,万事有度。刑天的提升,终于遭遇瓶颈,徘徊数万年也不见分毫的进境。刑天知道,自己需要巨大的能量助力,可是哪里去寻呢?
终日枯坐深山的刑天,信息是闭塞的,他根本不知道山外的世界已经变得多么熙熙攘攘、芬芳多彩。
终于有一天,一位通身绿莹莹的汉子,身高数丈,一颗大头,面覆青麟,颈项处仿佛一圈项链,实乃八颗小头环绕,表情各异,扭动不止,周身似有一圈辉光,身披绿袍。迎风招展,不知何时立在刑天面前。刑天不知已有多少万年未曾见人了,突见此人。尽管不甚讨喜,还是蛮令他高兴的。
那人笑着说道:“若是我猜得不错的话。你便是刑天吧?”
刑天见此人认识自己,心中已多了一份亲切,少了一份戒备,便道:“算你说对了,你是哪位啊?”
“哈哈哈哈!鄙人不才,虫族之王相柳是也!”相柳回道。
“五类之王中的相柳?你不是被大禹给毙了吗?”刑天不解地问。
“哈哈哈哈!战神刑天,你不是被黶帝给斩首活埋了吗?”相柳反问道。
“如此说来,你我都不该死啊!倒也有趣。哈哈!”死而复生,类似的经历,令刑天对相柳的厌恶大减,警惕顿消。
“相柳,你不会是跑到这深山老林里来找我玩的吧?”刑天言语,单刀直入。
“刑天大神,名不虚传,痛快!我找你,是有一桩好买卖想送给你,不知你是否有意。”相柳欲言又止。一双小眼滴溜溜不停地打量着刑天。
“恶名盈天的相柳,竟会突然间如此关照于我,我好好感动哦!”刑天显然并无兴趣。
“岂不闻。时也,势也?”相柳似笑非笑,并不恼怒。
“哦?说来听听!”刑天回道。
原来,相柳自从上次在石阵中,与昊天等人遭遇那位目光阴鸷之人,顿时感到危机四伏,他做梦也没想到,在自己经营多年、自以为最安全的老巢里,竟然差点遭人擒拿。自己受点苦还到罢了,名声再臭点也不打紧。关键是差点让自己的救命恩人昊天也受到连累,我相柳虽然恶名在外。但恩怨分明,有恩必报的。那天幸亏昊天几人的功力了得,否则,自己今日还不知在哪里为人豚犬呢!
相柳越想越觉得那个当年袭击自己的人,仿佛就在身后,目光阴鸷地盯着自己,令他感到仿佛芒刺在背,寝食不安。他思来想去,唯有一途,想办法尽快地提升修为。天地间能够令人短时间提高修为、功效显著的不过有三样宝物:太上老君的仙丹,瑶池的蟠桃,万寿山的人参果。
前两者,相柳自咐以己之力恐怕难上加难,即便得手,恐怕后果也很严重,可能得不偿失,当年的孙猴便是例证。唯有万寿山至阳峰上的人参果,只有那个有点痴呆傻的镇元子看守,内功虽厚,法力低微,又是孤家寡人,如果自己找到一人联手,先将他引开,再行窃取,或许成功的可能会较大。再说了,即便事情败露,得罪于他,也不会有何严重后果。
相柳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可是找谁联手呢?他思来想去,想到了刑天。刑天此人一心只关心练功,只要对练功有利,便会不顾一切。估计他也早该进入瓶颈期了,或许也有同自己一样的念头呢。
相柳在虫界传下令来,说明刑天的形貌,命天下虫族,速速寻找。不出几天,相柳便知道了刑天的所在,来到刑天的面前。
刑天早就知道人参果的厉害,相柳的话,令他心头一亮:“对啊,我咋就没想到呢!”
两人人当即一拍即合,说干就干。相柳又叫上自己得力的伙伴九头鸟,又称九凤,一同来到了万寿山。
开始三人仅仅是远远地窥视,发现不知何时,万寿山石峰竟然有了天雷阵的防护,刑天、九凤莽撞地就要上冲,相柳精通阵法,也懂得规避之法,他止住二人,带领他们寻得弯弯曲曲的隐匿虫洞,绕过阵基,来到天雷阵内,石峰之外。
三人刚到湖面之上,便被石峰雄伟的气势、山水的灵秀所震撼,正在沉醉打量。说来也真不凑巧,却碰到了由至阳峰上练阵下来的青衣童子们,童子们并未经历战阵,立刻便发出警报,向前围了过来。
刑天一见,不管三七二十一,挥动巨斧、盾牌,向着童子们砍杀过来,刑天的嗓门出奇的大,宁静的湖面上,顿时杀声震天。
相柳及九凤见刑天对付这二十位童子已是绰绰有余,便毫不迟滞,向至阳峰腾飞而去。
其他两座悬空寺的二十位青衣童子,也正在返回,听到警报,直接赶了过来。恰好碰到相柳和九凤,九凤冲向前来,抵住童子们。相柳马不停蹄。继续向至阳峰冲去。
却说潜伏在外等候接应的后羿和鹰鹫王,久久不见动静。二人心中有些疑惑,莫非昊天他们被人家镇元子的袖里乾坤给收纳了?正在坐立不安,山门里突然传来震耳的吼声,二人心头一震,彼此对视了一眼,看来里面交上手了,便现身冲了进去。
二人来到湖面上一看,并无昊天及火圣儿三人身影。两拨青衣童子被迫得连连后退,险象环生,却依然斗志不减。他们围定的二人,后羿及鹰鹫王一眼便认出,无头者,刑天;九头者,九头鸟九凤者也!
后羿立刻对鹰鹫王道:“看来他们是冲着人参果来的,无论如何,人参果也不能落入他们之手,昊天情况不明。你我干脆先助童子们击败这两个怪物再说,如何?”
鹰鹫王久已未经战阵,已是急不可耐。道声:“好嘞!刑天归你,九凤归我!”言罢,即腾身迎击九凤而来。
说起这个九头鸟,其实也是来历非凡。
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凤鸟飞腾,继之以日夜”。“凤翼其承旌兮,高翱翔之翼翼”。“三凤其展鸣,惊天地。泣鬼神兮”,三凤九头,“其志大兮,其慧远兮。”中,也有着类似的记载。中不仅有九首之凤,还有九首或九尾之狐、羊、虎等。所谓九凤,即为后来的九头鸟。
在远古九州,九,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天高曰九重,地深曰九泉,疆域广大曰九域,数量庞大曰九钧,时间漫长曰九天九夜,历经艰险曰九死一生……,就连唐僧取经也是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是九八七十二变。屈原的传世之作也称作“九歌”。“九”字之所以会成为神秘的数之极,乃是因为“九”字描述的“九头龙”、九头凤,乃至所有的九首、九尾的生灵,俱为各类生灵中的翘楚,被人视为祥瑞。九是阳数,本来寓意吉祥神圣,所以九头鸟最初并无妖气。
相似小说推荐
-
神仙去哪儿 (书刻喝白糖) 17KVIP2016-12-05 穿越了?东胜神州,南瞻部洲?这不是西游记里的地名么?怎么没有悟空八戒?封神榜和西游记到底怎么...
-
数据江湖 (御公子ii) 起点VIP2017-03-04 武侠幻想但见诸善自刎,诸恶尽作!卜问天道,谓之人心叵测!或有肉骨煮食,饮鸩止渴!斥于人心,反谓天...